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九十五章 南征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九十五章 南征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田野里各队元军在其将领的号令下不断收拢队形,由各个百人队,汇成无数千人队,再汇合成大约四个万人队。

若自高空俯视这片战场,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无数的小队如溪水一般最终汇合成滔滔洪流。洪流一路向前,无可抵挡。此时战场各处旌旗猎猎,枪斧如林,映着日光,雪亮的枪斧直晃人眼。

无数的传令兵骑着战马飞驰在战场各处,他们高举令旗,将一个个帅令传达到分布在各处的大小将校,再将搜集的信息回报给中军主帅。

“报,左翼汉军刘将军已经收拢全军正向城北前行,以便彻底包抄敌军!”

“报,苗军已经完成集结,处理完所获俘虏,正向前方的乱山岗前进。”

“报,侍卫亲军达达姆万户和朵颜万户已集合本队,在右翼的郭村集结待命!”

“报,高丽军一个万户队前锋已经到达城南,柳将军请示下一步行动。”

流水般的传令兵一拨拨的往返众军和中军之间,将各处的信息禀报中军大帐内的主帅,再将主帅军令传达给各部。

此时中军大帐内高坐着一个中年壮汉,大脸庞,粗眉,圆眼,厚厚的嘴唇,颌下一撮短须。他身上罩着一层黑色鳞甲,头戴金盔,正聆听着各处传令兵的禀告,不时下达军令,后方的文书则挥笔如飞,在条陈上记下此人的军令,记录完毕后,交付大帅过目无误后,盖上大红印章,再交付传令兵带走传令。

高坐之人正是元军的统帅脱脱。

脱脱自大都领受皇命,挂帅出征后,剑锋直指高邮,一路到达河南江北行省扬州路。沿途各路军马不断接令汇入大军,最终脱脱手下兵马已达数十万众,这兵马之盛,军容之壮,远超当年徐州之战,就是脱脱自己也是不禁有些神醉。脱脱这次早已下定决心,既然自己挂帅,务必要一击奏效,彻底剿灭张士诚逆贼。

脱脱一身盔甲鲜明,浓眉圆目,南下征讨至今,一路凯歌猛进,鹰眼狼顾下,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看看帐下诸将,皆是虎贲之士,各将士气高昂,脱脱满意的点了点头,对旁边的一员参将道:“此次泰州作战之胜,龚伯功劳甚大,待日后回京,吾必面呈圣上!”

那参将抱拳施礼道:“些许小事,何足挂齿。为大帅参详,本就是末将的职责所在。这几日我军已经拿下兴化,如今在泰州城外又诱张贼野外出战。可笑张贼不顾坚城地利,竟痴心妄想与大帅决战于平野,真真是无知小儿,犹如井蛙观天!”

“哈哈,若不是龚伯你献计于我,故意示弱,又将侍卫军和高丽军埋伏于左右,张贼怎能会轻易入彀?此战至少剿灭张贼数万人马,张贼在这泰州已经没有多少可战之兵了。嗯,下一步就看诸将中谁是第一个进泰州之将了!”

“大帅,侍卫军和高丽军都已经立下大功,我等自调属大帅帐下,儿郎们还没有打个过瘾仗,这打泰州的一仗,就先交给我们苗军吧!”请缨之人是这次领军参战的苗人头领杨正衡。此次来高邮作战,杨正衡带其子杨通贯而来。杨通贯乃杨正衡的第一子,因武艺高强,且知书能诗,最受杨正衡器重。

至正十二年,徐寿辉攻陷武昌,又陷岳州,元廷大惊,急忙谕令各地勤王镇乱。杨通贯父子祖辈就受过元廷封赏,闻讯后便决定“为国平乱”。

其实元廷陶梦祯派人请兵,杨正衡便自备粮饷、衣装来援。陶梦祯看见苗军浩浩荡荡,杀气腾腾,连连叫好,当即封杨正衡为干户,以苗军为前锋,挺进武汉,当一举收复武昌,苗军名声大震。元廷对杨氏大加封赏,杨正衡先授为潭州路同知,后旋升湖广右丞,其弟杨正仁授为湖广都元帅副使,杨通贯授湖广副都元帅,其他叔侄,一并加封。

因苗军的表现不俗,这次脱脱就再次征调其加入自己的南征大军中。前几次作战中,因为苗军刚刚加入不久,脱脱特意给其休整的时间,一直没有大用,此次泰州诱敌作战,苗军只是偏军,没有取得什么佳绩,杨正衡才有此言。

“此次本帅南征,各路勇将云集,张贼毕竟号称拥兵数十万的逆贼,不是一口气就可以吃下去的,杨大人放心,以后有的大战给你打。”

“大帅,这些反贼如此张狂,不严惩不足以泄吾皇之怒,小的斗胆请大帅屠泰州!”杨通贯突然站出来请求。

“大帅面前哪有你说话的位置,速速退下!”杨正衡作色呵斥。

“无妨,想当初逆贼李在徐州做乱,贼焰滔天,本帅也是亲征,荀月间拿下徐州城,擒获逆贼李,那徐州城乱民汹汹,经此一乱几无良民,本帅也是直接屠了徐州城。震慑了那些凶徒和无知小民,这才有现在的地方平靖。这泰州和高邮之贼若不识相,本帅也不妨再来一次!”脱脱志得意满地回道。

“大帅英明!若是地方都能严惩乱民,哪里会有今日的乱相?想当初我世祖马定南山时,对治下之民何等严厉,这江淮两岸、南蛮岭岳,百族万民不都是服服帖帖,任我驱使?这高邮、泰州少不得也这么做!”座下的几个蒙古将军大声回应。

“大帅,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减少我军士卒伤亡,减少地方百姓损失伤,则是朝廷福德,大帅恩典。下官恳请大帅以地方百姓为念!”龚伯在旁急忙进言。

刚刚打了胜仗,脱脱正心情愉悦,听得龚伯如此急切为此地乱民肯请,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座下外省副使哈剌见脱脱面色有些不悦,接口道“这张贼若是识相,倒也罢了,若是冥顽不灵,抗拒王师,定要他碎尸万段!”

又一个元将道:“张贼乃奸诈反复之人,当初高邮知府李齐两次对其招降,此贼竟两次反叛,最后一次李知府只身入贼穴劝其投诚,已是仁至义尽,不料竟遭此贼毒手!无耻屑小卑鄙若此,朝廷若不严惩张贼,天理难容!”

其余诸将也是多点头称是。张士诚啸聚高邮、泰州,裹众号称数十万,不仅仅是夺占了此地的大片良田、水泽,朝廷因此失去大片粮米之源,更因为张士诚彻底封锁了京杭大运河,造成运河漕运中断,京师粮价数日一涨。大都上下人心惶惶,元帝多次问询张贼匪患的清剿情况。

期间元廷也数次招降张士诚,可张士诚嫌弃元廷给的官职小,就是不应。为了谋取更大的砝码,张士诚干脆占了高邮,截断了大运河的漕运!这终于恼了元廷,运河漕运犹如京师的大动脉,一旦被掐岂能等闲视之!这才有了元帝和脱脱南征之议。

脱脱复出为相后,本是要大展手脚,匡扶社稷,他已做了一系列的大事,修黄河,发钱钞,复科举等,雄心壮志,强推各项治政措施,不知得罪了朝廷上下内外多少人。若不是脱脱心志坚毅无比,权势过人,一般人早就半途而废了。

现在张贼作乱,无形中打乱了脱脱的治政步骤,耗费朝廷钱粮无数,严重干扰了脱脱的后期治理,怎不令脱脱气得肝火直冒!

脱脱自任丞相后,手下谋士最器重的莫过于贾鲁,贾鲁长于政事,事无大小,皆事必躬亲,因其做事严谨,几无疏漏,甚得脱脱器重。可惜至正十三年贾鲁随军剿濠州贼,突染重病,不治而亡。消息传来,脱脱黯然神伤良久,后对左右叹道:贾鲁一生不负于我,犹如郭嘉之于曹孟德。

脱脱放下对贾鲁的思念和感伤,环视众将道:“今日一战,张贼气焰大挫,诸位将军功劳大焉。本帅自会上表朝廷,给诸位请功!传令,侍卫军、高丽军向泰州城两侧扎营,暂留城西一条口子,观贼动向。现在兴化已经被官军光复,张贼只留下高邮和泰州两座大城,其余的小县城不足为虑。至于城外张贼的大营,在本帅眼中不过是泥砖草瓦,根本经不起冲营。这次张贼大败,我军可趁机布设各处大营,将高邮和泰州合围,务使张贼有外逃之路!”

“遵大帅令!”众将哄然答应。

“张贼若是坚守城外大营最好,可任其对大营补充兵马,改日择机冲营,灭其主力,届时再攻取城池则如探囊取物!颜赤将军,令你部严密监视张贼动向,若张贼放弃城外大营,立即追击围堵,务使其主力逃至城内!”

下首一元将虎背熊腰,出列昂然而立,正是骑将颜赤!当日剿于海还是千户,今日已经是骑军官军下万户了。

“传令,将今日所擒张贼的俘虏当着敌营面尽数屠了!”脱脱接着道。

“诺!”众将拜服。

龚伯见脱脱冷面严令,心内叹息,知道是大帅要杀俘虏立威。可怜了今日这被俘虏的近万人了!

座下一个主簿出列道:“大帅,刚刚收到张贼送来的文书,张贼在文书中再次乞讨,想向大帅投诚!这次他可没有像一开始那样狮子大开口,竟想让朝廷封其做扬州路的太尉。”

“哦,那他这次想要个甚么官职?”脱脱端起茶盅抿了一口,漫不经心地问道。

“回大帅,文书上说张贼这次只是讨要个管军上万户,永镇高邮或者泰州亦可。”主簿道。

“跳梁小丑,还想做我大元的官!”脱脱嘲笑道,“不知死活的东西!这次本官要的是他的脑袋,且洗净了挨刀吧!”

座下众将均哈哈大笑,跟着脱脱凑趣。笑声传到帐外,飘到战场上。

随着元军的不断胜利,高、泰城外的元军大营愈加厚重坚实。张士诚乞降数次不成,中间集合部众与元军大战均告失利,夜间也曾偷袭元军大营,想扰乱元军趁机胜之,仿效当初刘福通夜袭也先帖木儿之役。

无奈脱脱治军严谨,一生征战多年,各处的营盘扎得风雨不透,控军指挥能力绝非其弟也先帖木儿所能比。张士诚偷袭不成反折了许多人马,此后作战再无积极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