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五十八章 招揽1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五十八章 招揽1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于志龙一路驱马到了县衙,路上的官军和义军见他们势大皆不敢拦阻,多虚晃吆喝后四散逃逸了事。到了县衙,众人进去后立即杀奔后面的县库,县尹等人见到官军大败,听着城内四处的喊杀声,知道事已不可为,都聚在县库大门前。

吴四德心急,第一个驱马风一般冲进去,惊讶的发现近百差役们已经在县库大门前团聚,面向自己。不少人还手持兵器。吴四德不及细看,就要继续前冲,不料那队前一人突然出列大叫:“壮士且慢,吾有话说!”

话未停,那人已经撩起衣襟,跪了下去。后面的差役等则紧张地注视着这些凶神恶煞般的贼人,不由自主的握紧手中的钢刀或铁尺等物,有人见吴四德浓髯怒目,不禁胆怯的退了一步。

“咦,四德且慢!”紧跟在后的于志龙见到眼前一幕,立即阻止了吴四德刚刚举起的钢刀。后队人马纷纷涌入,将这些差役层层包围。

“尔是何人?为何在此?”赵石大声问道。大家初时以为他们困兽犹斗,就要带兵杀向前去,不料这领头之人竟当众跪拜。借着火把的亮光,于志龙、赵石等认得这人所穿的官府分明是本地县尹之制,莫不是此城的县尹?

这人见吴四德的大刀已经搞搞举起,战马则冲到了身前,若不是于志龙喊得快,自己已经身首两断,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他战战兢兢摘下头上的官帽,再次附身一拜道:“下官乃临朐县治的县尹,现已集合本县所有差役在此,县库财物全部封存,下官只盼各位英雄能够体恤众生艰苦,莫要毁了这县库里的财物,留些余粮等给本县民众,以便渡过今冬和来春,若是肯再饶过下官手下这些胥吏,某自会下令这些属下束手就擒,即便事后要了下官这条小命,某在九泉之下亦感念诸位的大恩大德!”

“惺惺作态,尔等还想在某家面前沽名钓誉?嫌命长吗!”赵石勃然大怒,见过不怕死的官绅,但是还没有见过敢当面如此作态的。赵石虽然不善言辞,但是因为出声家室之故,对这些官府之人尤其痛恨,今见此人明确表态甘愿就死,只要肯给治下属民和胥吏一条活路即可,莫不是欺我等非良善之辈?赵石一路行来,死在手下的官兵没有一百,也有六十,身上隐然有一股戾气,此时他愤然作色,戾气大张,惊得那县尹,甚至身后的胥吏面如土色。胆小者一时腿软,噗通一声瘫在了地上。

赵石一怒,身后不少士卒就要涌上去动手,于志龙阻止了众人,上马前行来到这人面前,细细打量究竟是何人敢如此对言。自己这世见得官吏多了,多是对上阿谀奉承,对下狰狞作色之辈,不料今夜居然见着一个为民请命之人。

骑在马上,于志龙绕着这人转了数圈,此人虽然有些胆色,但还是看得出他身子微微瑟瑟发抖,额头上有了一层细细的汗珠。此时正是深秋半夜,夜凉如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因体热出汗,分明是其紧张所致。

一时间县库外聚集了数百人,众人静静地等待于志龙的命令,只带于志龙杀字出口,这近百差役和这县尹立刻就被处决。吴四德等黑着脸,雪亮的钢刀横置在马鞍,不时安抚身下的坐骑。赵石则左右观察周围的环境,指挥手下堵住对方可能逃逸的道路。

至于县尹身后的差役们则更是紧张,于志龙绕了数圈没有发话,分明是在斟酌如何行事,他们现在是案板上的鱼肉,生死取决于对方,手中虽有部分兵器,又怎能抵挡对面这些虎狼之兵,自是大气不敢喘!

于志龙终于下马,将马缰绳甩给后方的一个亲卫,喝令这县尹起来,再令人随意揭了一座库门的封条,十几个亲卫高举火把先进去巡视,于志龙入内两眼扫了一遍,发现布匹、丝绢等财物摆放的规规整整,未有明显缺失和损毁的迹象,室内地面、框架清洁,各个框架都有编号可查,再转了几个封存的库房皆是如此,不禁静立默然。

出了库房,于志龙当众正色对县尹道可以接受其要求,保证其手下的性命,众差役才放下兵器,忐忑不安的做了俘虏,他们累世居于此地,若要抛弃家宅逃亡他地,委实舍弃不下。现在得了于志龙承诺,没有了必死之路,已是万幸,至于今后俘虏的下场如何就不及考虑了。其实面对如此多的贼人,这些差役心内明白,反抗也是死路一条,县尹如此行事,也是希望借此讨得对方高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这边事毕,于志龙将他们带至县衙大堂,差役们作为俘虏留在堂外,只是召了县尹、主簿等几个胥吏入堂。明雄、明士杰则允许跟随入内,陪在于志龙左右。

站在县衙的大堂上,于志龙扫了一眼外面阶下低头站立的一排排衙差,刚才明雄已经把昨日的经过简要说了一遍,于志龙也知道了这个县尹对明雄有些恩情,既然明雄求情,于志龙就有了给他照顾的念头,再想想刚才在县库内所见,于志龙来了兴趣,索性令衙差取来的县里的各项账簿,自己一一翻阅,发现无论是户数、田亩、人口、粮库、金库、税赋、劳役等诸项事物都一一记载得清清楚楚,于志龙索性把主簿和师爷叫到堂前,要求他们按照账簿的归属一一找到自己所要的明细分项。

于志龙随机选了几项检查,几个差役陪主簿和师爷紧张的翻出款项条目。然后抖抖索索得一一摆在了案几上,于志龙拿起扫了一遍,心算之后发现数据竟然不差,而且若有需特别说明的,在书页旁边还以小楷字加以备注。

于志龙不由来了兴趣,分别在税赋、粮库、劳役几个方面再挑了几个事项,要求提供更加详尽的账册明细,他让这些人一一翻捡出对应的条目,摊在案几上,自己依次检查核算。他不会珠算,只得索要一支毛笔在宣纸上列式计算,过了许久,终于估算完毕,发现前后的数额都吻合,事项说明条理清楚,看得出来,这些帐册的编写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于志龙一个人在这里查账,堂下的主簿、师爷、差役们一边手上忙着找有关的帐册,一边心里嘀咕,这个年青人明显是贼寇的头了,初时县尹等分外惊讶,不料贼寇之首竟如此年青。后来在大堂上见他问起县里的各项收成、摊派和账目,众人愈发诧异。这个贼寇入城后不赶紧的去抢掠县库和富户,却在这里问些毫不相关的县里的财赋劳役、人口户籍等琐事,真是怪哉!

再后来见他挑选不同的帐册,自己拿着翻阅、计算,也不借用算盘,只是在纸上列式计算,都不禁私下里低头面面相觑,大家看的出这个人不仅识字,还懂得算法,也知道帐册的编定,数目的整合、分类。即便有不明白的,他一般也能问到关键之处,

即使是此人不知具体细节,三问两问后,也就基本查明究竟。其中有些问题在师爷和县尹耳朵里感觉未免肤浅,不过听其言,县尹等初步判断此人应是家境殷实之子,不知为何会沦落草莽野寇,可惜可惜!

本来县尹等已经报定必死之心,这些年来,流寇、反贼逮着机会杀官吏是家常便饭。以前他们受尽官府和大户的欺压,一旦有了报仇泄愤的机会往往是毫不放过,甚至灭门的也不少,至于家中金银细软尽被劫掠,没想到这个贼头却对这些一文不值的帐册起了兴趣。

师爷心细,暗中揣摩,听此子口音似是益都路人氏,若是能今后暗暗探查到其家中长辈,对其规劝,或许能令此子回头转意。

于志龙终于放下账册,心中感叹:这些账册基本上数目清晰可查,如果不查阅库藏,但是从账册上看,这个县的政务治理还是井井有条的,能够做出这些的,与县尹、主簿、押司等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钱百户!”于志龙抬头叫道。

“大人,何事吩咐?”钱正现在已经赶了过来,站在一边等待。

“这几项刚才查阅的物事,你立即带几个人去县库里点验实物,回来禀告!你们几个也去!”预制了吩咐道,再令师爷和主簿等几个差役同去。

“诺!”钱正兴冲冲的带着几个人,由主簿等引路去了对应的库房。

不一会儿,钱正等回转。禀告实物与账册之数一一对应无误。

看着堂下的俘虏,于志龙不禁沉吟了一会儿,按照他原来的打算,这些元廷官吏或杀或杖,其家资尽数收缴,或冲为军用,或散财给民户。但是在审阅了这些账册后,于志龙却有了别的想法。

行军打仗自然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要建设一支强军,就必须有充分的后勤维护和供给之地,所以地方政务的管理方面是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现在有了县城,于志龙自然不想就此丢弃,原先就计划以此为契机,向东发展,自己今后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军务上,这些地方琐事的打理自己肯定是无暇顾及。

现在于志龙手头上能打仗的人不少,但是识文断字,有管理政务的人却一个也无。若是将县城的具体管理交给刘正风、刘启、秦占山等人自己又不甘心,也不放心。既然这里有些可用之人,若是纳而用之,岂不是好!只是这些官吏源自元廷,能否愿意为己所用,对自己的忠心又有多少却是尚未可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