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援路1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援路1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日凌晨,谢林,钱正,穆春等近千人马,匆匆出城南下。

于志龙暂时留在临朐继续处理诸般事物,安抚民众,发放抚恤,修缮民屋等,特别是此次亡于此战的军民极多,光是安葬,举办法事就是一项非常耗人精力的事,更何况还要主持好大头领刘正风的丧礼,于志龙在其灵位前可是当众生生洒了许多英雄泪,即便是曲波等旧部也被他的悲痛而感染,倒是夏侯恩、万金海心内暗暗诧异,这个小子莫非是玩真感情?

于志龙为刘正风夫妇特地修葺一座高大的坟冢,立碑左转,请田烈撰写,再立石马、石龟,遍栽松柏,召来和尚做法两日,一系列做的有声有色,想必刘正风地下有知也不好再唠叨了!

好在一切杂物有程世林和方学等主办,于志龙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军伍整顿上。

临朐这边于志龙紧锣密鼓的安排,他愈加急切的希望赵石能传来沂水周边的敌情消息,期盼着谢林、钱正等能尽快至沂水与赵石,吴四德汇合。尽快彻底稳住这条南下脱生的后路是当务之急。

如今已没有了刘正风的掣肘,万金海,夏侯恩,曲波等至少表面上愿意携众归附,靖安军实力大涨,于志龙手下又有了五六千可战之兵,已有了再搏之力。看看城外残破的大营逐渐被修缮,又恢复了生机,原先积聚在于志龙心底的沉甸甸的压力终于渐渐冰消。

可惜好事多磨,于志龙的喜悦维持还不到一天,第三日天色未晓,南边两骑军使飞驰而入临朐县衙。亲卫将其拦下询问后,立即引至于志龙面前。

“什么?沂水城丢了!这是何时的事?吴四德呢?石泽波呢?来敌何人?有多少兵马?”犹如晴天霹雳,这个消息打得于志龙差点跌倒,前后不过两三日,战情骤转,任于志龙极为注意自身的军前仪容也不由得大惊失色。他身子稍稍晃了晃,勉强稳定心神,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

“禀大人,小的是吴将军吩咐当夜即刻自沂水城折返,吴将军根本来不及书写军文,只是令小的传口信。城内清风寨突然变卦,趁着我军不备,分头袭击,我军本就人少,猝不及防下,损失颇大,吴将军无奈,只得领军杀出一条血路,出城暂避!小的来时,石泽波等强人尚在后继续追杀,吴将军令小的立即回返,速发大军来援!”

于志龙回援临朐,逼退了益都元军,就将战况军文发至沂水,按照脚程来计算,于志龙判断此时吴四德应该是已经得到了讯息。可惜赵石很快就出发去打莒县,他应该还不知临朐之事。

因路途不靖,双方往来信使一直注意隐匿身份和行踪,走的路径也可能不一,在半路上并未见面也属正常。

赵石很快继续前行,杀奔莒县,于志龙的信是留守的吴四德收到了。

但随即吴四德就丢了沂水,他心内懊恼不已,赵石给他留下的兵马本就不多,大意之下又被石泽波突袭而折损不少,只得摔残部一路杀出城求活。

出了城,吴四德立即令两个信使一往临朐求救,一往莒县方向追赶赵石,说明沂水事变,请他早做准备。出城后吴四德原是往北,但石泽波早有伏兵在北埋伏,吴四德为保证信使安全,不得不故意引追兵在后,自己随便择一小路,奔往东去。

这北归的信使半路上遇到了谢林,钱正,穆春一行,简单说明目的后,三人俱是大惊,立即令人护送该使,换马速返临朐。谢林一行则就地驻扎等待于志龙军令。

穆春建议领一部先急沂水赶去,好去支援吴四德,不过钱正略略考虑还是放弃,他们所带兵马本就不多,一半还是降兵,就此前去,即使汇合了吴四德,军力仍显薄弱,与石泽波相比也不济事。

更何况他们全是步卒,一路前去至少一日,而吴胜、庞彪等一行早已离开临朐,也不知他们现在到了何处,究竟有何打算。若是知晓了沂水事变,万一回临朐骚扰,自己一行正好卡在路上也能起到阻拒作用。

见钱正考虑周到,谢林、穆春叹服,谢林虽是此次之首,但对于军事还是外行,自然听从。故就地择险要高处驻守,等待于志龙将令,另遣哨探前往沂水打探。

于志龙急的在堂内踱步,往返数次,一时难以下决定。

本来一个大好局面突然就变得难以收拾。石泽波为何突然变卦,于志龙难以理解,这次合作本来是双赢,倘若赵石能再获战果,于志龙还想着今后是否可以继续合作呢。

如今沂水城失手,赵石成了孤军,彼此难有呼应,如果赵石得了莒县还好,万一有败,靖安军首尾被石泽波所截,四周的元军再纷涌而来,赵石危矣!

就在于志龙烦躁思考时,接到通传议事的万金海、曲波、夏侯恩、于世昌、纪献诚、明雄等陆续赶到县衙。

于志龙把沂水事简单说了一遍,万金海又惊又怒道:“石泽波这厮鸟,怎的这么快就过河拆桥!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大人莫虑,某愿领军径取沂水,看某不打得他蛋蛋淌水!”

明雄起身道:“吴将军势弱,不得已弃城东遁,而石将军孤悬于外,形势不明,若事不协,外既无可救之兵,内亦无可退之路,属下以为当速遣一军再夺沂水城!”

其余人也是轰然而起,大家都明白,于志龙等费了这么大力气,冒着风险才打通了南下道路,得占了沂水城,靖安军转危为安。不料沂水城失于石泽波,这后路等于又被堵住,众人怎肯甘心?

况且两家合力战元,这缴获给清风寨可是分了极多,对他并无亏欠,诸将私下与其大小下属讨论,众人多少晓得清风寨目前的困境,这些缴获无异于雪中送炭。

虽说大家伙都是元廷眼中的强盗贼人,靖安军自我感觉要好一些,但黑吃黑,不讲江湖道义的行径,石泽波做得未免太快了!

纪献诚稳重,略略沉吟,待众人渐渐安静道:“沂水之事远在百里之外,起因为何我等皆不知,属下以为若石泽波早有预谋,不至于到了今日才猝然发难,想必其中另有原委。无论石泽波如何想,如今既然翻脸,属下以为还是做两手准备为宜。益都鞑子新败,短期内应无打的动作,钱、穆两位将军的人马不足以应付,不如再急调一军南下沂水,或和或战需立断,万不可拖延。”

纪献诚提出和战之策,堂下诸将纷纷动起了心思。

前些日诸将苦苦守城,虽说最终成功,但各部折损相当大,若非于志龙星夜驰援,重创也先,益都元军不得不铩羽而归,众人才有了生机。不过各部的战果实在寥寥,元军攻城时的死伤士卒多被其收回,这战果没法区分,确认,再加上战后各部整编,最后各部的战果细分更是难以统计。而靖安军里的战功统计完全是按照战果核准而来,万金海,曲波等在深入了解后,都觉得还是靖安军的战功统计方法最公道,而将士的升迁几乎就是以个人战功为基础,所以大家都琢磨着在以后的战斗中多出彩。

如今沂水城有变,正是诸将立功的好机会,斩将夺城,功绩最显,这个机会可要好好把握!

于志龙见诸将纷纷请战,心内欢悦,特别是万金海等如此积极,表明这些人已经渐渐认可了靖安军的体系,自己这个大首领的位置是牢靠了。

细细思量后,于志龙终于还是决定亲往沂水城,石泽波虽然反目,若是自己前去,或许化干戈为玉帛那是最好!其他人分量不足,万一石泽波提出什么难堪的条件,恐怕一时无法答复,石泽波那里会再生波澜;二来沂水城关乎靖安军的退路,事涉前途安危,绝非等闲视之,于志龙终是放心不下,自己亲去,了解的消息多,可临机决断;三来临朐城危急已解,有诸将把守,纪献诚为帅,于志龙也放心。

“此去沂水,能不动刀兵最好,临朐有诸位镇守,吾甚是放心,石将军孤悬于外,首尾不能照应,兵家大忌也,吾不亲去,坐等消息,心内难安!这次还是吾亲往。谢林,钱正,穆春已在前路,吾再调曲波一部随行。”于志龙心有定计,斩钉截铁道。

于世昌见他话音落,未提自己,当即出列请战。

“南下路某已走了一遭,愿随飞将军前往!”这益都元军近期是不可能来了,于世昌不愿在此空耗,若能南下建功自然好。

于志龙暗下思虑,别人若是请战,他八成就驳回了,于世昌身份特殊,辛氏又因己葬,自己多少亏欠于他,遂点点头:“有世昌兄弟同往,吾心中更为有底。这就收拾军马,与曲波将军半个时辰后出发。童校尉,你准备一支辎重一同前往!”

童校尉就是童奎,高尚的副手,如今已是校尉一职。

童奎做事类似高尚,属于不言不语之人,但有吩咐,只管尽心办事,从不主动邀功。当下童奎应诺一声,见于志龙再无吩咐,与高尚退下,商议如何分兵准备辎重。

纪献诚等众人纷纷出堂,进前禀道:“前者清风寨卫宝留驻三岔口汉军大营,营内除有数百元俘外,还有数百士卒。吴胜等又先行了两日,算算脚程,现应在回寨的半路上。若是吴胜等知悉了沂水石泽波之事,只怕彼等会有对付我之心!大人此去,不如多带着人马!”

于志龙摇了摇头,有些无奈道:“虽说益都元军近期来犯的可能性小,但也不能不防。临朐若是留守的人马少了,恐城池有失。这毕竟是我等基业之所,弃之如失一臂!”

“其实留守此地职责不轻于南下,我军前期战损极大,各部还需补充修整,带回来的汉军降兵还需加以抚慰,操练,城池急需修缮,诸项事物又急又杂,你的担子可是不轻快!”于志龙坐下慢慢说道。

纪献诚心内感动,施礼道:“大人每每披坚执锐,陷阵在前,某为属将,却不能护卫在侧,属下之失也!”

“你我一体,荣辱与共,何来此言?”于志龙安慰道,“只是这临朐一事却是要再难为你了!”

于志龙当初留下后手,本意是希望借元军之手趁机除了刘正风,不过期间失了辛氏,终有一憾,倘若被于世昌、于兰晓得,于志龙现在都不知如何应对。故万一这二人知晓,纪献诚今后也得一口咬死是自己守护不力,绝非是于志龙安排之因。

其实当初定计,于志龙等确实是疏忽了刘启,元军早有扣押军属为质的意图,所以被其得了手,若非黄二,郭峰容等及时解救,后果如何难以设想。

“清风寨如此行事,吾算计应是一时起意或事情有变而为。吴四德勇则勇矣,然性刚且直,少变通,石哥留其守沂水也是不得已。好在消息成功传来,还能有机会补救,若石泽波肯合作当然最好,若执迷不悟,真以为我等惧他?”于志龙话音转厉。

纪献诚道:“城中尚有骑军数百,战马上千匹,大人此去不如带一支骑军,无论进退,皆可随心?”

唐兀卫被歼,缴获其部战马,挽马甚多,再加上万金海等各部的零散骑兵也有数百了。当初元军围城,城内一时缺粮,纪献诚不得不下令将部分受损的战马屠宰了一批就食。

如今是马虽有,但合格的骑兵太少,于志龙已经自全军征调善骑马的步卒,正在整编为一直骑军备用。不过若是等到训练基本完毕,至少也在一个月以后了。好在里面有不少各部的骑兵老卒作为骨干,假以时日,或可成军。

于志龙斟酌一下,允道:“如此也好,令苟富贵那一队随我前去。午后出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