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夜访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夜访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石当面嘱咐吴四德留守沂水城,令他安抚民心,善待降军,因赵石将即刻带兵南下莒县,吴四德手中可掌握军士不足五百,故应多与石泽波交好,不得有隙。好在石泽波已经答应在此期间,将暂驻城内,为吴四德分担压力。

担心吴四德莽撞,赵石还特地叮嘱他,索取县库财物需双方点验后任石泽波先自取,以为酬劳,不得阻碍。吴四德一一应喏。他提到今日所擒获的山寨之人如何处置,赵石略一思索,令全部释放,并着人好生安慰,再取部分缴获的金银送石泽波致以歉意。吴四德睁眼不敢信,要分辨一二,赵石斥之。

事不宜迟,赵石吩咐完毕,当即点起一部人马出城,自入城至出城不过两个时辰,靖安军随行兵马不过匆匆饮食,就继续上路。行前赵石给于志龙去信一封,细说原委,细道:若临朐转危为安,请遣一支兵马速速南下支援,一者为了稳定沂水城,毕竟吴四德善战不善政,需要有人为其分担,二者赵石前往莒县,虽有建功把握,却无必胜之道,万一不成,还需有一个稳定的沂水城作为根基。

草草书就,赵石封好火漆,令信使快马送往临朐,务必亲自交至于志龙手中。

“为何不令末将亲往?末将敢立军令状,拿不下莒县,项上人头任大人取去!”吴四德不解,先锋之任何需赵石亲去?

赵石令人取些饭食就坐在堂阶上简单下咽,令吴四德座于侧,给他添了一幅碗筷,解释道:“我军得了此城犹如困龙入海,今后当可有一线生机,再取莒县则为锦上添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此,今后可无忧矣!不过莒县为沂州治所,取之则撼动益都路,甚至山东一境皆有所感,故得之易,守之、治之难!汝素勇,性急,吾担心事急且繁,此非汝所长,纵一时得之,难稳固地方形势耳。飞将军远在临朐,吾若人在沂水,且本部兵马稀薄,可援之力稀薄,莒县若有事变,周围皆元廷治下兵马,汝徒之奈何?”

吴四德低头想了又想,自己终是无计,他知自己擅战不擅智,这才遵令留守。“不过看那石某诸辈多非良善,若彼有异心若何?”

赵石微怒,斥道:“此地距离临朐不过百里,飞将军若得信必有重将遣来呼应,时间不过五六日,汝小心看顾,莫因意气相争,吾观此城多土著,蒙色权贵远少于临朐,只要安抚照旧,不动本地大户,善待降将,当保数日安妥。”

他担心吴四德莽撞,再交代吴四德小心对付,即使是受点委屈,一切只待临朐信息。

交待完毕,赵石领军启程,石泽波接到消息,则骑马到了城门与他话别。

口称:城外虽有一些坞堡,有地方义军或乡丁把守,但无人出头组织,沂水城有石泽波和吴四德共同驻守当暂时无忧。赵石将军尽可放心前去,石泽波就在此预祝马到成功了。

此后吴四德出榜安民,与石泽波约束部属,暂时不动城内大小富户,只是抄没了几家蒙色权贵而已。

城外各处乡镇不动,只是每日遣一部骑军四下巡视,也不入乡镇驻守,只是沿途张贴告示,宣告靖安军驱除鞑虏的主张。

数百降将降卒被分批关押在城内各处,每日两餐,吴四德召各部降将训斥,令其勿惊勿扰,只要安心归降靖安军自不会妄杀一人,待临朐飞将军来使后,定会好生安排。

怕众人不信,原元军千户严顺被吴四德拎过来,以身说法。这严顺知自己无法回头,索性尽展三寸不烂之舌,将靖安军夸的天上有,地上无,一派王者之师的风范。

严顺是本地人氏,人脉广,人情熟,有他出面安抚,效果远好于吴四德那张黑脸。众降者多是惧怕靖安军杀人抄家,家眷亲族被害,见靖安军不杀不掠,这才心神渐安。

此后两日,吴四德日夜巡视全城,除了城门夜间宵禁外,城内秩序几乎未有改变,民众惊恐之心渐渐放松。

吴四德又不愿见石泽波的脸,只是安排每日遣人通报当日所见之事,其余时间就是急盼临朐来援。算算日子,又过了两日,若一切顺利,想必于志龙已经杀回临朐,或可得到赵石的书信了。

知道轻取沂水,靖安军诸将均喜笑颜开,临朐数日血战坚持终于有了丰硕的成果。

于志龙终于下定决心,临朐这边形势已经稳定,益都城的元军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增援,这几日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故留下纪献诚,明雄,万金海,夏侯恩等继续驻守,而令谢林随同自己前往沂水,以便尽快稳定那里的形势。

考虑到留下必要的临朐的防卫力量,这次是钱正和穆春部同行,于志龙只是调了千百军士,其中一小半还是王德的降兵。

这些降兵原先只是风闻临朐费籍,分田等政策,到了临朐后耳闻目睹后多深受触动,再见靖安军气象之新浑不似元廷汉军之落寞腐化,大多坚定了归顺之意,虽然战力不如靖安军,但是认同感大大增加,已经不用太过担心他们的反水了。

期间,方学指派几个口舌伶俐的士卒,包括归降的元军和义军士卒对他们数次宣讲这靖安军的诸般举措,列举身边人事变化,诸降将降兵更是感同身受。效果之好超过于志龙预期,以至于于志龙不由得考虑是否该组建一个宣传队了。

临朐这边大事已定,如今得了沂水,南下已是无阻,赵石再接再厉,杀向莒县,若能得手,靖安军当无忧矣。于志龙奔波数月,为求生殚精竭虑,几乎彻夜难眠,这时才觉得天高云淡,自己可以肋下生双翅,翱翔云端。速速驰援沂水已是刻不容缓,不过于志龙还是有几件事需要尽快办理,方能放心再次南下。

找来诸人,分派任务,又是一番功夫。到了入夜,于志龙随后在明雄、明士杰的带路下,出了县衙,拐街过巷,悄悄来到一间小巷的院落内。门口有警卫看守,严防无关人等出入。

堂屋内一灯如豆,本来几乎静止的朦胧的灯火被打开的门风带动,跳跃着,犹如被惊动的野兔,倏忽跳脱的身影迅速隐入了灌木丛间。

明雄当先进屋,见一人低眉正端坐在正堂下的红漆桃木桌旁。此人腰板挺直,相貌堂堂,不过眉眼间却是掩不住一丝落寞。屋角伫立着两个健壮的汉子,虽是仆役装扮,不过警惕的眼神,彪悍的身姿和贴身的短刃暴露出他们的军汉身份。

“道真兄,有礼了!故人夙夜拜访,唠叨则个还望海涵!”

贾道真微微抬起眼眉,看到明雄大步进来,不对其理会,一双蚕眉微皱,眼皮就要缓缓合拢。

身为战俘,被囚数日,虽然明雄顾念旧日情谊,未曾对他枷锁缠身。于志龙回来后,问明情况,将贾道真转移至此处关押。

贾道真猜到无论临朐战事如何,自己性命皆难保。前日知于志龙杀了个回马枪,也先大败,夜遁益都城,贾道真已经做好了就戮的思想准备。可恨自己尚未功成名就,平素醉心钻营,好不容易升为千户,眼见这次若再立战功,极有可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想兵败被缚。

真是造化弄人!

“若是某的上路时辰已到,明兄就不必费心了!”贾道真缓缓开口。

明雄曾劝贾道真转换阵营,被贾道真嗤之以鼻。

“贾千户何须戏言?于某可是从来没有此等想法。今次前来,只是与君把酒言欢耳。”一个晴朗的嗓音在门外传来。于志龙微微一乐,抬腿进屋。

明雄为人方正,不喜利益结交,虽然得清誉,却损害个人仕途。这贾道真虽然才学近乎于明雄,秉性却是圆滑,为达目的甘于屈膝接纳权贵,故以明雄的清正思路是难以为其释怀的。

什么样的锁配什么样的钥匙,于志龙对这个贾千户还是很感兴趣的。这个人虽贪慕权位,也有实才,倘若能为己用,或许今后有大用。

贾道真不能算是个小人,但也绝非谦谦君子,既然他好权位富贵,于志龙现在虽然给不了,不代表今后没有机会。益都城高大坚固,易守难攻,轻率去取,只会撞得头破血流。

于志龙虽不是兵法大家,不过有句话还是知道的。坚固的堡垒往往是先自内部攻破的。

“今夜月朗风清,贾千户何不对酌赏月,畅谈天下时局呢?”于志龙对贾道真投过来的惊讶眼光浑然不觉,挥手召明士杰提着几层沉重的竹屉进来,将酒食一一自屉中取出,罗列于红漆桃木桌上。

“世事变幻,胜败如棋。今日你我敌分生死,谁又知他日不是携手并力,一同坐享山河呢?”于志龙上前几步,来至桌旁自行端坐。

好的口气!就凭这个乳臭未乾的小子?

贾道真闻言,暗暗惊诧,情不自禁的微微睁眼,正视于志龙。他早就听闻靖安军、于志龙之事。也曾当日沙场交锋,事后想起当日之败,常常反思己过。这个血染战甲的年轻男子,每每在脑海中骑着怒马彻底践踏,粉碎了自己的思路。

当日跃马持刀的青年,如今在昏黄跳跃的烛火映照下,眉眼面容竟如此生动分明。

几人静夜长谈,贾道真听于志龙娓娓而谈,渐渐心悚而惊,此人目光志向之长远远超常人。也先将军与此人为敌,今后真不知是祸是福。自己又将何去何从?

高大宽阔的屋宇下,无论是身材健硕的明雄,体形欣长的明士杰,还是屋角伫立的两个彪悍警卫,此时在贾道真的眼里渐若无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