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七章 向南2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七章 向南2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纪献诚虽然不是原斥候队的人,但是早期与常智在于海时的中军里担任军职,其人遇事冷静,敢打敢冲,两军相搏而持时能够鼓动士气,奋勇向前。

他战场的大局观较强,抓住突破点后就一力突击,即使己部伤亡再大也在所不惜。论指挥能力,纪献诚在留守的诸将中位于前列,与赵石、穆春、明雄等相类,而且纪献诚对于志龙的忠诚度高,做事的私心少,平时爱惜士卒,有威信,人缘不错。

相比之下,常智、钱正等未免有些圆滑,都不愿打硬战,常考虑更省事,伤亡更小的路子。这在一个局部战场方面上也许是好事,但是在大局观上易犹豫不决,遗误战机。

侯英、黄二、罗成等现在尚难以服众,其人勇则勇矣,但或少智谋,或缺城府,或投靠而来,若为主将还言之过早;孙兴过于年少,吴四德、马如龙又需要南下,无暇分身。

穆春、明雄都是后期归附,虽有勇谋,但时日尚短,领一军尚可,统领留守全军还为时尚早。于志龙与赵石一番商定,最后才确定了纪献诚为靖安军留守的主将。

诸将听得留守主将被纪献诚获得,或羡或嫉或面色无波,反应不一。

于志龙将诸将的面上表情一一看在眼里,与赵石对视了一眼道:“将令已下,各位务必谨记职责,留守诸将一切需以纪将军军令为尊,倘若有拖延违抗着,军法从事!是杖是杀悉由纪将军决断!”

此话一出,留守诸将俱是一惊,再也不敢懈怠,齐齐躬身拜服道:“将军之令,末将不敢违也!谨受命!”

吩咐已必,诸将散去,于志龙特地留下纪献诚、明士杰,再细细交待可能出现状况的主要应对措施,特别是吩咐此次留下的暗手如何操作不提。

此时日上中天,各部均已就餐完毕,约半个时辰后,钱正等几部营里陆续响起各个军官的集合催促声,各队士卒手执兵器纷纷列队,出营,在马如龙、钱正等注目下依次默默开拔。不久骑队数百人也整装出营,吴四德顶盔挂甲行在前头。

靖安军的营寨驻扎在县城西侧,中军驻扎在城南,城北是刘、秦、万、夏侯部的驻地。靖安军步骑出营后锣鼓不宣,号角不吹,远远的背着城池悄悄而去,先是向西北十数里,再折而向南。正是午后休息之时,又有营寨阻隔视线,其他几个营寨均未注意到大股靖安军已经离营而去。

行至城南二十里处,高尚部的辎重支队早已在此等候,见到于志龙率军而来,高尚赶紧过来请示。

“将军,按照吩咐,已经备了六日的人马口粮和草料,为了山路易行,还准备了大量布袋之物,到时将这些粮草分储袋内,可由将士自行负重。”

于志龙听了点了点头,为了节省体力,除了骑队携带兵器和盔甲外,步卒只是携带了兵器。此去山路难行,根本不能通行任何车辆,只能采取蚂蚁搬家的办法将缁重随身携带了。

“如此甚好,辛苦你了。”于志龙上午才与刘正风和赵石敲定了南下的方案,回来后就立即通知了高尚,并要求以准备营外拉练的名义进行,只是动员了一队辎重营士卒。

高尚黝黑的脸庞在这一个月内变得更黑了,身子也较前瘦了些,数千人马的吃喝完全落在他和童奎身上,这胆子委实不轻,于志龙还特地调了三个能识字断数的伙计给他做帮手。好在高尚以前在农闲时也做过走村串巷的货郎,多少有些算账的手段,这才撑起了靖安军的伙食一事。

不久,于世昌率所部四百骑兵赶来汇合,见过于志龙后,随即加入到南下的序列。

赵石令这些辎重人员赶着车辆同行,高尚则带着几个近随辞别于志龙先返回临朐县城,辎重营的事物还需要他出头管理,于志龙并不想让外人这么快就发觉出异常。

前队的探马早早就南下探查,若发现有北上的元军斥候自会提前报警。根据这些天的打探,南路的元军的探马一般也就是北上二十余里左右,而元军大营大约在距离临朐南约百二十里之外,一个名叫申家崖的岔口处。

申家崖向西,一直是山路,蜿蜒至莱芜,泰安,向南则至沂水,莒县,此处方圆千里多山多丘陵,特别是南北方向山峦起伏,山势崎岖,道路难行。

此处因是岔口,地势险要,沂水汉军据此而守,正好利于阻挡顺天军南下的道路。

靖安军全军静默南行了约四十余里,已经完全进入了山区,道路变得崎岖,再向南就是元军斥候频繁巡视的地区了。

于志龙和赵石策马来到前锋处,到了一处山腰后,令全军暂停歇息,人马饮水吃饭,此处山涧有水潺潺流淌,取水不难,但是所有饭食皆是干粮和肉干,各部严禁生火喧哗,以免被可能北上探查的元军斥候发现异常。

于志龙下马,伸了伸已经有些麻痹的腿脚,因为是步骑前行,速度快不起来,行了四十余里,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队伍中间每隔着数人就打起火把,勉强照亮山路。

“石哥,这就是你们以前进山的小路吧?”于志龙挥鞭指着右手的一处山坳处问道。

“正是!从军前我曾与人合伙至黄海之滨贩卖私盐,当时走的就是这条小道,虽然过去了六七年,现在还是依稀记得大体路径和方向,马岩就是沿着这条山道,一路绕到了元军大营的后面探查。”

“没有想到马岩上次去探查,路上还遇见了几个旧人,知道了南边一些同道之人的消息,至于清风寨的事某并不清楚,不过据说有数千人马,虽有夸大之词,当不会少于千人,若能助我,则是一大臂力!”

赵石接着道“由此向南沿着官道再行约五十里就是元军的营寨,若是绕山路需多行至少四十里。其间多是小径,部分地段甚是难行。不过好在隐秘,马岩报当初行走时一路未曾发现元军斥候。”

“既然隐秘,我军且多打火把,人衔枚,马含嚼,噤声前行。”于志龙道。“令,将车上的粮草等分发给每个将士携带,空车由辎重队自行返回大营,天亮前我军全部进山!”

“诺。”赵石、吴四德随即接令下去。

“现已天黑,何不暂且在此全军歇息,待明日天光放亮再行?”于世昌觉得深夜行军未免过于仓促,忍不住上前问道。

于志龙扭头看了看夜色中的于世昌,借着火把的亮光,于世昌的面色依稀可辨。能够被刘正风点将,参与此次行动,于世昌自然异常高兴,只是靖安军调动的骑步人马明显多于中军的骑队,于世昌骑队无疑成了一支辅军,不能担当主将,于世昌有些不忿,但也无可奈何。

中军的骑队不似吴四德部早有准备。前些日子于志龙与赵石在商议可能的南下作战时,就已经推演了一番,并由此做出了训练和辎重的一些准备,所以当刘正风下定决心南下时,高尚的伙夫营已经事前准备了足够的干粮和肉干,战马所配的马掌、绳索、火把、弓矢等一应杂物基本上准备俱全,命令一下,即可准备停当。

于志龙未料到于世昌部也会参与,幸好当初多备了些,这才勉强满足南下众军之用。不过于世昌部的士卒训练强度和心里准备都不如靖安军部,这六十里路行来其部人马均觉得辛苦。

于志龙想了想道:“进山的道路逼仄,很多地段只能单人单骑通过,部队行军缓慢,况且这里距离元军的斥候范围较近,人马留在这里被发现的风险较大,趁着天黑,赶紧进山也好隐蔽。若你部疲惫,不妨先就地休息,待靖安军的步骑先行后,再尾随之可好?”

此战骑队是主力,行军序列里骑队在前,步卒在后,于世昌部紧随在吴四德后。

于世昌不愿承认己部不如人,若是排在最后,岂不是自认下风?“我部遂疲,尚能继续前行,且按照现在序列行军就是!”

说完,于世昌一拱手策马奔向己部,他想着回去给手下将士打气,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这些日子于世昌也是憋着一股气操练手下的将士,上次大战多是靖安军出彩,自己虽然打的不错,奈何在靖安军的大胜下,就显得不值一提了。

前些日子与妹子聊起这个飞将军,怎么看都觉得妹子似乎是对其有情意,偏偏自己看他不对付。想癞蛤蟆吃天鹅肉,等着吧!

于世昌轻磕马腹,带着几个亲卫奔回本部。

骑队每人将自己携带的布袋包袱紧紧绑缚在马背上,在斥候的引导下依次拐入了山间一小路。这些包裹每人一个,于志龙和赵石等将领亦不例外。这次骑队总计八百人,再加上马如龙、钱正的步卒近两千。

全军蜿蜒绕行,快至拂晓,已进了深山之中,方就地隐蔽宿营。这一路全是依靠斥候马岩沿路标识而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