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六章 向南1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六章 向南1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益都汉军情报司百户燕栖楼倒是对靖安军部的动向极为关注,有机会时常到其营地外张望,或去操练场探查,因为他有刘启部下的身份遮掩,至今没有露出马脚。

几日观察下来后,燕栖楼发现若论战力还是以靖安军、刘正风部最强。若取临朐,此二部当为劲敌。每过二三日,燕栖楼都会将搜集的讯息安排人偷偷送往益都。

明面上,燕栖楼不过是百户潘贵手下的一个总旗,实际上潘贵和黄皮都要听从燕栖楼的暗中指挥,燕栖楼是正八经的汉军出身,对于半路入军的潘贵二人颇是不屑,若不是这二人对临朐城内非常熟悉,顾恺大人特地指明此二人辅佐他,燕栖楼是绝不会用这二人为副的。不过潘贵二人虽然不通军务,但是在交际各部官兵还是很有收获的,获得的各部消息也最多,之前刘启这条线就是此二人的杰作。

随着形势紧张,刘正风下令各部加紧操练,两个城门现在全部由其中军亲信一部把守,除了在城内继续养伤的伤员,各部士卒如非特许不得再随意进县城玩乐,就是各级军官到了夜间也不得随意出入城。这样一来,燕栖楼等下级官佐都不得不在城外军营内驻扎,和城内的联系增加了不少难度。

第二日清晨南边斥候送来急报,来人乃是赵石安排的亲卫。消息先送入于志龙帐内,于志龙则立即召赵石前来。

南方的汉军多是莒县而来,驻扎在距离临朐县城南约八十里处的险要之地,临朐往南的必经之处。整个营地的汉军不下三千之众。

靖安军的斥候临近打探时,不敢走官道,而是翻山越岭,从小道千辛万苦绕路至后山,转到了其营地后方,再假扮巡视的斥候从莒州而来的粮队口里套消息。

斥候带回的消息证实了莒州将于四日内再送来一批粮草和酒肉,对这些驻扎在山里的数千汉军犒劳一番,毕竟这帮汉军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峦里已经驻扎了半个多月,兵将们皆是口出怨言,军心浮动,莒州为安抚军心,特地遣发了一批酒肉准备好好安抚军心。

“石哥,这次的消息已经确认,估计这四天内犒劳的酒肉就会到了军营,若要把握机会就在这四天里!”等到斥候将得到的消息再复述一遍,确认再无遗漏后,于志龙令其退下,转头对赵石道。

“斥候已观其营内虚实,发现其营伍不整,粮草等单单收在一处,且后方警戒松散,空洞多。若无意外此情形数日内不会改观,若其大肆犒劳军卒,酒酣耳热之际正好是给我军的一次机会!或是直接截了其辎重,假扮敌军入营,再一举拿下亦是一计。”赵石道。

“我意如此,说不得去搏一搏,无论其是否有隙,都要杀出一条路。”

两人说了一阵,敲定了大体思路,然后于志龙和赵石才骑马直接去见刘正风。

到了刘正风府邸,正好刘正风在,两人将情况和破营思路做了说明,刘正风看着简易地图,凝眉思索了好一阵儿,道:“若依二位之言,现在就得准备,最迟午后出发,这一路还要绕些山路,最快后日才可到达,至于能否如愿,还得看天意?”

“正是,那里山峦起伏,汉军驻扎之地是一个葫芦口,若能出其不意,捣乱其营,很有可能一击奏效!我意集中本部骑队做先驱,部分步卒随后跟上,前后只需四天就见分晓。何况附近有山上强人土著可借力,他们熟知地理,与沂州官兵曾多有交手,若能联合,想必胜算大增!”于志龙答道。

“莒州的兵马多已调出,此时难免空虚,破营后趁胜而击正当时也!”赵石补充道。

“若是期间益都来攻如何?”刘正风微微皱眉反问。

“现在城防已经修缮,且擂石多备,缴获的石砲自归入中军后,也已经修复,听闻砲队已经编练完成,已有一战之力;这次南下我部只需两千人马足矣,我军大部可依托城池防守,只要坚守四天,南下的局面一打开,我军回援至,城围必解!”于志龙解释道。

“既是如此,咱们就搏一搏!趁着益都军来之前打开局面,若如君言一切顺利,咱们也就有了后路。”刘正风最终下定决心,“这次单凭靖安军的两千兵马恐怕力有未逮,令于世昌率中军的骑队一起去,这样骑队总数已是小千数,把握就更大一些。”

“不知你二人是哪位出发呢?”刘正风接着问。

“这次因为事关重大,又需联络山中土著,赵石将军以前曾走盐时与当地有关一些交情,故我二人将一起南下!”于志龙回道。

“哦,那何人留守为主将?”刘正风意外道。

于志龙道:“纪献诚将军性沉稳,思虑周详,当可为主将。吾以细细安排于他,一切悉听刘天王吩咐。”

刘正风沉吟不语,细细思量。说心里话,于志龙非要与赵石同去,他多少有些意外,不过南下之路的打通意义实在重大,若非现在需要有他坐镇临朐,他更想亲去作战,心里才踏实。只是于志龙和赵石同去也好,两人既勇且智,胜算更多些。

想想自己对于志龙暗下做的动作,刘正风突然觉得有些不自在,不过再想到自己今后的步骤也就释然了。

他却不知此时于志龙也暗暗道:若是此次自己不离开,留下的暗手又如何实施?离开也是避嫌。

“此次出击的消息越严密越好,骑队出击就以整合训练为名,我就留守在县城,你们二位辛苦一趟,本部军内也不要令下级将佐等人知晓。”刘正风终于道。

于志龙和赵石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属下将孙兴也留下,多少可以遮掩些时间,除了带骑队出发外,另有马如龙等部千余人步卒随之出发,留驻的靖安军皆听从顺天王安排。至于我和赵将军去向,对外只称或在县衙内,或在营内办事,如此数日内或不至于引起外人注意。”于志龙建议道。

赵石建议道:“不放双方预先留下些往来公文或书信,这时日可先填就,再届时遣使明面上往来,岂不更佳?”

刘正风拍案叫绝,连连赞叹。

于志龙又道:“上次招安之事,属下听闻诸位将军的部分下属有些人倾向于招安,只是见多数人不愿意,最后才不得不同意共同对敌。此等人心意不坚,而今日之计又干系重大,是否只有你我几人暂时知晓,待三日后再告知其他将军?”

“嗯,此言甚是,到时我自会告知其他几位将军。二位这就回去准备出发吧,我这就令于世昌去准备,午时与你部在城南二十里处汇合。临朐城的守卫我来担当。只要二位打的快,打的好,临朐可保无忧。”

“诺,既然世昌带中军骑队去,不妨由我部将所需的数日粮草一并准备,尽可能减少不相干的人知晓。”

“就依你之言。”

三人接着又对如何应对益都军来犯商量了一些手段,推演了可能出现的情况这才结束。

于志龙二人回营,立即召来诸将和谢林、方学、明士杰议事,黄二仍然在养伤,不利作战,故未召见。于志龙看看座下这十几人,也不多言,直接说明今日靖安军和中军的骑队秘密南下,再加上钱正、马如龙等部的步卒。

听到有南下秘密袭营之计,众将皆愿当先。但见于志龙早有定计,并安排妥当,遂各领其职。

“诸位,此次尤重保密,今日之事只限帐内诸位知晓,出发的部曲只说是日常操练,所需的数日干粮,我已令高尚准备好,他会驱车先送至城南二十里处,到时与先驱一起出发。”于志龙看向明士杰,“士杰百户今后负责城内外敌情的暗中侦探,这次就留在城里,靖安军一切事宜暂时由纪献诚将军全权负责,孙兴、明雄、穆春等协助,大方略听从顺天王指挥,士杰则将搜集的敌情等先报至纪献诚将军决断!”

“城内政事还是由谢县丞主持,现在时间紧急,各位回去各安其职,半个时辰后出发。”

穆春插话道:“将军何必亲去?不如镇守本部,以安军心。末将愿随石将军前往。”

众将有不明者也是附和穆春所言,皆道靖安军不可一日无主。

于志龙止住道:“此次南下不仅是袭营,还要根据战果和得到的消息,来决断是否出击沂水等地。吾此次最担心的是益都军提前来犯,他们上次吃了亏,这次定然谨慎,只怕这仗不好打。没有了骑队主力,顺天军将主要以步卒迎战。所以吾与石哥、顺天王商议许久,最终觉得还是在益都军来犯前主动出击为好,只要先破了南方的封锁大营,就有了主动,到时再审时度势,确定下一步行动。探马回报,益都军仍在集结,估计五日内不会有大动作。”

“可是万一事情有变,益都军提前来犯,计将安出?”穆春有些忐忑不安地问道。纪献诚心里多少也有不安。

纪献诚不怕领军作战,但是此次全权掌握一军毕竟是第一次。于志龙与赵石是靖安军的两位首脑,两人同时南下破元营,自己的肩上胆子顿时重如泰山。以前都是有于、赵二人在,大局上有他们把握,自己只是专心冲锋做战即可。可这次南下如此关键,又涉及下一步计划,于志龙很不放心,必须亲去,赵石因为当地或有关系,利于交往也不能不去。于志龙既然任命自己镇守一军,纪献诚既深深感到于志龙的信任,也为自己的胆子而担心。

“顺天王已经做了布置,一切听其指挥即可。我军现在是南攻北守,城池已经修缮,城外又有营寨,两者互为依托,只要不贸然与敌决战于外,依托营寨和城池,坚守数日当可无忧。”于志龙既是给纪献诚讲解,也是告诫留守众将不可浪战。

“若真有益都军而来,注意将城外百姓提前撤往城内,或暂时令其散往山内,免遭元军屠戮!”赵石面色肃然道。

纪献诚沉声领命。

于志龙环顾诸将,他最终选择了纪献诚为留守主将是反复权衡的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