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七章 军心3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七章 军心3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诸将有的见刘启、秦占山等一下子拥有了数千亩良田,心内羡慕不已,也想做个地主翁,钱正、黄二、常智等最期盼能有地分赐,但在方学那里知晓如今的人口数和田产数后,明白地少人多,实不是大肆分地的良机,也就领了赏银作罢。

毕竟现在县里无地的民户太多了,再加上四处赶来投附的民众,均需县里出资安置,秦占山、刘启、万金海可以不去关注民生,于志龙为了长远计,却不得不尽力竭虑。这也是各部之间有些龌龊的原因之一。

在靖安军分田上,谢林出了大力,无论是核实、统计田亩数和民户数,还是重新评估、划分良田、劣田,并将其如实丈量,一一分发到户,再完成各项书面契约文书等,均做得有板有眼,丝毫不乱,不像刘、秦等部在县里要了田亩后,简简单单的就派发了下去,根本没有考虑其属下军户、民户的多寡,甚至不仅其亲信暗中中饱私囊,就是刘启等也是先从中克扣了许多田亩、牛羊,归入自己的腰包。

于志龙的思绪一时飘得太远,要不是自远处跑过的一部士卒突然集体喊出号子,惊醒了他的沉思,还不知会考虑到何时。

看着眼前一队队士卒喊着号子,满头大汗的在野外列队奔跑,于志龙干脆下马慢慢巡视。

前后一个月的时间,靖安军终于开始有了一支军队的模样。战前、战后,方学将赶制的粗布衣衫、军鞋全部分批发了下去,至少现在的靖安军中各部将士的衣衫终于统一了,全部是灰衣灰裤灰靴,远看仿佛是一片阴云!

遗憾的是靖安军急缺甲胄,大部分士卒皆是布衫,青布裹头。有限的盔甲优先配给了骑军和各部将佐。

于志龙和明雄非常看重各部的队形训练和体能、技击基础练习。除此之外,于志龙还加入了站姿、行军等内容。要求每日必须完成半个时辰的站姿科目,站姿时,各部将士前后左右均要形成一条线,人则是两手身后握住,目视前方,腰背挺直,双腿绷紧。

每次自有督察人员来回巡视,凡是动作不符的,当即纠正。屡次不改的则被揪出来,绕场罚跑三圈,晚饭只有窝头咸菜,若再不能更改,则取消本人的团队参赛资格,本人也就不可能获得名次银两的赏赐。

受苦受累,很多士卒不在乎,毕竟大家都是苦出身,什么罪没有遭受过?现在能有窝头咸菜吃对于不少人来说就是过节了。

不过若被取消了参赛资格,就没有了获取赏赐银两的可能,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每次大比结束,于志龙立刻集合各部,当场抬出钱匣,叫着得胜将士的名字,逐个上前领取。

不用做工,不用交粮,只要受些苦累,赢了名次就能拿银子,这好事天下哪里找去!

虽说夺冠的可能性小,但是每日一比,机会总还是有的,所以士卒们不怕受累受罚,就怕被取消了参赛资格。在物质奖励的刺激下,各队将士不仅参训的热情和主动性高涨,遵守军纪的自觉性也大大提高。

于志龙不怕花银子,现在自己手里还有数万两,只要能练出满意的军伍,什么代价都可以!

但军中不许嫖赌,这是于志龙的底线,一旦发现违犯者,除名!

为了严肃军纪,特命赵石召集数十老兵,建起一支宪兵,暂以赵石暂代领队长,每人左臂上带一环形红色布条,上面绣着宪兵二字。

于志龙再根据明雄的治军经验和前期教训暂时编制了十几条军纪,一一颁行。如军中严禁嫖赌,严禁私下斗殴;一切行动听指挥;各人兵器的保管擦拭,被褥等应如何整理摆放;营寨内严禁乱闯,各人应呆在本部驻扎范围内活动,夜间休息严禁喧哗,擅自乱串等。

靖安军一切草创,于志龙不想编制太多条款。这些新卒一时也不可能领会记住太多,只要令行禁止,肯卖力参训和作战即可。

宪兵的权力甚大,即便是校尉、百户有违纪,一经发现,同样有暂时扣押的权力,违纪军官必须报于志龙裁决,至于牌子头和总旗等下级军官当场就可以扣押,由其进行处置。

为了以儆效尤,于志龙专门要求每日训练结束,众军开始会餐前由宪兵押解违纪将士在营内行走一圈,公开示众,并沿途大声说明其违纪的原因和处置措施。

至于违纪士卒所属的各部百户,则受连带训斥,在方学那里专门记载,根据所犯次数和性质轻重作为其今后的奖惩和提拔的一项依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于志龙可不想最后带着一帮大大咧咧的爷们去行军打仗。

于志龙一边走一边看,来到一个站姿方阵中,转到站姿的士卒身后,趁人不备,随机在士卒的膝盖弯处用力踢了一下,有士卒不备,立刻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凡是按照要求的,其人自然不会跌倒,至于不用心、偷懒的士卒则立刻被踢的跪在了地上。这士卒是由侯英所属,侯英在于志龙身侧见到此情此景,脸色立刻刷得红了,也不言语,挥挥手,这士卒就灰溜溜的由督查人员带走处罚去了!

于志龙指着一个刚才试后合格的士卒道:“此人练的不错,奖!”

“遵令!”方学答道。

“你叫什么名字?”于志龙问道,这个士卒身体挺拔,立得纹丝不动,自己大力踢其腿弯,他也只是微微晃了晃,看得出此人下盘甚稳,不似普通人。

“回大人,小人晏维,本是临朐县城里打行的伙计,是大人将小人自采石场救出来,后来就入了靖安军。”

“啊,我想起来了,当初派往县城做探查和联络内应的人里就有你!夺取城门的战斗里你和同伴的表现不错,这两件事你都是立了大功!”

晏维没有想到于志龙竟然还记得如此明白,大喜道:“小人贱名不敢辱将军清耳。将军对小人有再造之恩,小人就是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

“你是有功之人,理应为我部楷模,奖罚分明,吾之责也!”

侯英上前插话道:“此子已经被任命为我部总旗。战前在斥候队里就有斩获,在大战中他又斩敌四人,是个好苗子,我特地把他从斥候队里要来。这几日练兵也是表现优异,其所在的百人队曾得了一次冠。”

“不敢,小人只是尽力杀敌而已,若论战功,小人的师傅,斩杀的鞑子更多,战功更大。而且当初夺城门一战,若非他带领我等奋勇杀敌,首先打开了城门,迎接将军第一个进城,只怕我等都会丧身于城门洞那里!”

“那晚一战,你等血战,可算是九死一生!没有诸位,我顺天军就没有今日。你的师傅何在?”

旁边数步远一个中年汉子赶紧跑过来,单腿跪拜行礼道:“禀告将军,小的劳景劳力世就是晏维的师傅。”

于志龙本想取消跪拜礼,不过诸将觉得礼不可轻废,最后军中只是取消了长跪之礼,保留了单腿跪拜。

“劳力士?”于志龙大惊,仔细看了看这位打行的掌柜,此人一脸风霜,浓眉大眼,脸上还有一道新鲜的伤疤。当初入城后,于志龙奖赐诸有功之人,故对晏维和劳景有印象,后来大战的赏赐名单上,这二人也在其中,只是那时名单上是劳景的大名,这力士二字应是其表字,名单上自然未注明,故于志龙不知。

侯英见于志龙似乎有些发愣,在旁道:“劳景因战功卓著,大战时斩敌百户两人,总旗一人,牌子头四人,论功特等!现擢为我部百户。”

“壮士!可愿与吾杀尽靼子,重建汉家天下?”于志龙赞赏道。

“属下愿追随将军杀尽天下不平事!”劳景斩钉截铁道。

“记得当初你是带着手下的伙计投军,现在他们都在哪里?”

“回将军,属下当初做打行掌柜时共带着二十余人投军,在入城之战时就折了一半多,大战时又折了数人,现在还有七人了!都是在侯校尉军中任职。”劳景有些伤感道,自己与手下的伙计多年感情深厚,不少人还是他抚养长大,可谓亦徒亦子,没想到两场仗打下来就折损了多半,这些日子殁去伙计的音容笑貌是常常萦绕在劳景的梦中。

“他们都是吾辈英雄,我等绝不能忘记。”于志龙叹道:“他们的家人可发了抚恤?”

“凡有家人的都按军中抚恤条例发了下去。前几日属下将他们的尸骨都葬在了一起,九泉之下他们也好有个伴。”

“此次我部阵亡将士有数百人,我下令将其全部葬于一处,日后我军若能成功,必定回来移棺厚葬,以慰英灵!”

“大人令全军素食冷斋一天,并亲自与众将白衣守灵,再令办法事一天,并给众阵亡将士抚恤,全军皆铭感将军恩情。”劳景叹道。

“人生在世,活着应有舍可居,死了也应有坟冢入葬。”于志龙慢慢道:“元廷暴虐,使得诸君或流离失所,骨肉分离,或家贫四壁。上不能孝父母,下不能养妻儿,天下之大竟然没有容身之地,此诚吃人之世道!今日当诸君之面,我于志龙对天发誓,誓与暴元不两立,定要还汉家子民一个清朗世界!”

于志龙语声虽不高,但是身边众人都听得清楚,劳景单膝再次跪地道:“将军有抗元之坚志,属下愿誓死追随!不灭暴元,天下不靖!”

晏维等人皆拜:“愿从将军,誓杀胡虏!”

“好教将军得知,大伙儿知道益都来了招安使者,很多人还在担心将军变了心意,特别是听说其他将军的下属中有人很是动心,大家不免人心惶惶,今亲耳听到将军誓言,军心可定!”晏维接着道。

于志龙笑道:“今日顺天王已经告知益都使者,我顺天军与胡虏道不同不相为谋,令其归去!晏维此言甚是有理,此事应立即通告全军,以安军心。孙校尉,这就派人驰马至我部各处鸣金宣告!”

孙兴大声接令,立即安排数人或驰往军营内,或驰往野外操练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