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二章 良匠制利器,真知献绝计

不过战后有了时间,鲁安还是开始寻思如何制作简易床驽,因为皆是因陋就简,所以他继续留用手艺精湛的十几个匠人,与儿子鲁青一起动手,选木材,制滑轮,挑丝绳,打制铁钩等,终于这两日制得了一个极其简易的床驽。

配合的匠人因为战后得了众多的赏银或田亩,做起活来异常卖力,鲁安自身又技艺高妙,众人信服,甘愿受其点拨指挥,遂日夜赶工,这速度上就快了许多,昨日终于赶制出一具。

知道这个消息,于志龙和赵石再也坐不住,立即令鲁安前头带路,一路到了匠做营。

匠做营是靖安军战前设立,有各色工匠上百人,主要是打制刀枪箭矢和马掌等物,同时简单修理损坏的兵器和铠甲。目前主要是方学监管其运作。

匠做营位于靖安军大营之后,于志龙一行来至营内,早有一群工匠围着一个木制大弩旁待命,看着他们一脸憔悴和欣喜的神色,于志龙既是心疼又是舒心。

见到飞将军和副将亲来,众匠人纷纷过来拜礼,于志龙心情极好,连声称赞众人辛苦,与赵石,方学等急急来到这个床驽跟前细观。

这床驽长近一丈,宽两尺,高不过四尺,平放于地,前有主弓、前弓、后弓,中间配有铁钩做牵引,构面有牵引绳,密丝缠绕在后部的绞轴上。这器物能完成的如此之快,主要还是前期制备弓矢、刀枪时留下了不少现成的材料。

“大人请看,此驽直部名‘身’,横部名‘翼’,扣弦发箭的者名‘机’。弩面上刻有直槽盛放箭矢,中设砍木作弩身。为了增强弓弦之力,小的还在弩翼下加叠竹片,此驽弓力之强需八个壮汉齐齐发力方可使用。”

“可曾试射?效果如何?”赵石问道。

“今早射了七八次,远至百二十步,可穿三寸木板。”鲁安低头答道。

制式床驽的威力,于志龙曾问询过明雄,答《武经总要》载有多种多弓床弩,其中最劲者为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需百余人绞轴张弦,箭矢“木干铁翎”,状如标枪,远射城墙后,兵士可藉以攀缘而上。

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5年),魏丕曾对床弩作了改进,射程又大为提高。《宋史•魏丕传》记:床弩射七百步,魏丕增造至千步。

宋时一步合现今1.536米,千步则有1536米。

能达百二十步,稍稍有些近,于志龙有些遗憾,不过能透三寸木板,穿透力还是可以。

看着这个连漆也未涂的器物,赵石,方学,孙兴等都好奇的上去抚摸,搬弄。

“这就是矢?”孙兴拿起旁边一支木杆铁头的家伙问道。

这器物长约三尺,粗如小儿臂,末端插有数支鹅翎。

“正是,为了早日打制出床弩,小的特地缩小了规制,鞑子军中还有更大规制的器物。”鲁安回道,“不过因体小,材次,这杀敌之效远不及军中规制。好在因弦力弱,八人即可拉开,无需借助牛马之力。”

“快快射来!大家开开眼。”于志龙兴致勃勃道。

鲁安微郝道:“大人且稍待,适才射了数次,这弓弦已是不耐用,须得撤换。”赵石等这才注意到弓弦乃是细丝缠绕兽筋而成,不过其材质明显低劣,射了数次后,已有撕断之处,皆心中暗自可惜。

数个工匠上前,迅速更换了弓弦,将一支弩矢置于槽内,挂住钩,鲁安再喝退无关人等,将床弩直指前方近百步外的木板。木板长宽各约三尺。

其子鲁青则接着指挥壮汉工匠拉动绞绳,只见绞轴开始转动,箭矢一点点后退被拉紧,弓弦置于机括上。

张弦之声吱吱扭扭,颤声不断,听了牙碜,鲁安见已拉到位,大手举起一挥,喊了一声“放”,鲁青立刻扳动扳机,只见嗖的一道闪光直奔前方。

咚的一声,弩矢箭锋已没入全部,尾杆嗡嗡作响。

于志龙、赵石、孙兴等大部奔过去细细查看,那驽杆留在外,铁驽头完全没入木板,在板后稍稍露出驽尖。整块木板被其射得多了数道裂纹!

“甚好!甚好!”于志龙等喜笑颜开,这算是现下的军中利器了,用于守备正好。

孙兴叹道:“若是射程再能更远就好了!”赵石等亦是惋惜。

鲁安拱手道:“现在无良材,一切皆是应急之物,超过百二十步,威力大减,不当用。若能寻到堪用之物,小的估摸着可达约两百五十步。”

顺天军现在几乎已经将所有可用筋、角、丝之器物投入军用,要选良材,这一时还真解决不了。

赵石问方学:“可否自周边县府采办一应器物?”

方学面现难色:“正要禀告两位将军,这几日周边府县的路径被鞑子卡得极严,任何车马,盐粮,布匹等皆不得入,客商断绝,若要外采,需得另辟蹊跷。而且连着这两日鞑子已经驱赶数百老弱流民、乞儿,入我县境,属下担心以后还会有更多老弱被其驱策而入。”

“鞑子这是急了,这是要糜耗我军粮草啊!”赵石怒色道。

“驱使饥民老弱到这里,此计大妙!不知谁人手笔?”于志龙叹道。

“贼军已胜,气焰愈炽,各地愚民不顾朝廷禁令,争相蚁附,若不遏制,必为本路心腹大患。”益都城,顾恺府内,俞伯在座下对奏道。这是鲁安制备床弩的前几日。

江彬和顾恺,谭子琪等环座于室内,顾恺此时一身白衣素服,上裹一青色帕头,帕头前额处缀一绿色圆润岫岩玉,腰间系以丝绦,身旁缀有两组珩玉,珩玉形如角菱或残环。

两珩玉左中右各一孔,分为三组,以丝带或珍珠贯穿。中间一组为佩玉,称“瑀”。瑀末悬玉,形如半璧,两端尖形,称为“冲牙”。冲牙下悬璜玉,璜玉形如半璧,两璜相对,形如全璧。三组佩玉随人行而相互撞击,珩铛佩环之称由此得来。

谭子琪拱手道:“愚民轻信贼言,官府难以根究,临朐虽小,然道路通达,虽能扼险要、据路卡而防,却不能阻拒全部,属下有一计,或可弱贼之力。”

顾恺精神一振:“真知有智,快快道来!”

谭子琪道:“益都路府城周围因年景欠佳,饥民、乞儿无数,其中多老弱妇孺,府城苦其人多粮少,难以周济,不如驱使这些老弱妇孺至临朐,以贼之粮活其口;贼子既以拯救万民为己任,若对其置之不理,正好暴其伪善,警醒下民,若贼施以军粮,必大耗其粮草用度!如今正是深秋,现临朐一地已蜂拥不下数万人马,来年春荒时贼子定无以为继。即便不征剿,贼子亦必自败。”

“妙!真知之计妙不可言!”顾恺拍案而起,兴奋地在室内来回踱步。

俞伯捋须叹道:“以彼之矛,击彼之盾,贼子既然放言以活天下民众为己任,如今且看如何应对?”

江彬眼睛一亮,多看了这谭子琪一眼,这釜底抽薪之计煞是巧妙,不过驱使大量饥民、乞儿至贼地,无论最后何方胜败,只不知多少人将因此饥寒而亡。这功业罪过如何令后人评说?

“既然驱民入贼地,其中青壮需得严拘于本地,不得给贼以助力,不如将其暂时收押,目前益都军资粮草周转正缺人手,正好用之。”顾恺沉吟一会儿道。

俞伯则道:“流民一家多有青壮,骨肉分离怕是不舍,官府还需好言抚慰、引导才是。若惹起民变,反倒不谐。”

谭子琪冷笑:“彼等不安于乡里耕作就食,四处流徙,虽饥寒有因,但极易被贼撩拨,愚而成寇、成贼,从而肆虐乡里,糜耗朝廷各方钱粮无数,民众更加苦不堪言,可怜,可恨!今儿驱使至贼,亦算活当地民生无数,弃小活大,亦为一善!”

江彬默默无言,流民之苦可谓触目惊心,若再骨肉分离,更是凄惨,一个不当,激起民变,后果难料。俞伯之忧亦是此理。

不过总不能眼见着刘贼在临朐壮大,谭子琪之计虽然毒辣,但确是精妙,若操持得当,即便官军不去征剿,刘贼能否熬上两三个月都难说。何况顾恺已经表态赞同,想必益王和卓思诚那里亦无违言,自己何必为这些饥民强出头呢。

江彬正在细细斟酌,室外踮着脚进来一个下人,手持一份文书陈禀顾恺。这是益都情报司转呈的临朐最新谍报。同样内容有两份专呈买奴和也先,这一份是宣慰司卓思诚阅后,转给顾恺览阅。

顾恺本来心情转好,他展开文书一看,不禁大皱眉头。

江彬等见他由喜转忧,觉得奇怪,不好询问,静待他出言。

“说曹操曹操到,刘贼虽凶顽却不钝鲁,今有报:刘贼已经开始在城外大肆垦荒兴农了!”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

俞伯深深皱眉:“刘贼智计频出,已不是流寇模样,这是要扎稳根基,笼络民心,以待长远啊!”

“驱民之计必须立即实施,否则,悔之晚矣!”顾恺在案几上重重一拍,斩钉截铁道。

于志龙等并不知益都城顾恺等决心如此之大,短短三五日,自北边被驱赶至临朐的老弱妇孺已不下千百人,每日都有一群群的衣衫褴褛之人,扶老携幼,蹒跚而来。令刘正风、于志龙等惊讶的是来者都是老弱无力之辈,青壮者极少。

刘正风令人一一问询,才知这些人都是北边流民和乞儿,被益都城的官军,衙役等纷纷收拢,告知南边的临朐有余粮,但贼军已经夺占县城,不过刘贼已经声明愿意提供部分粮草对周边饥民等周济。

益都路因饥民太多,官府已经无力施救,不得不强制其暂时前往临朐求活。

只不过凡是进入临朐的饥民,不得有青壮,所有青壮者皆被官府强行发往益都城外的役夫营,为官军转运粮草,建设营寨,整修城墙等。

有不愿亲人分离的,皆被官府强制捆索,或鞭笞或入狱。逃跑者则被抽选部分绞死后,悬挂于路卡等处示众。一时间,北边的多处路卡处被悬吊着不下数十人,尸首在秋风凄凄中摇荡,其状惨不忍睹。

“狗鞑子,心肠真毒!”钱正恶狠狠啐道。看着一路蹒跚而来的饥民,钱正不禁心情沉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