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一百六十章 大练兵3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一百六十章 大练兵3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于志龙点点头:“来的路上吾亦有此感。鞑子大败,按说不会轻易自陆上进犯,但是我军若渡河而击,却失了地利,鞑子只要有相当一部,隐于岸后,猝然伏击,我军队形不整,恐难当其锐。”

“若是激将法,只怕对岸的鞑子实际已经不少,前者斥候报发现对岸千户,百户旗帐已经不下五六个,观敌营帐,估摸不过五六百,这显然不足以伏击我军,相必岸后应有不少于千人上下的兵马。只要我军不轻易渡河,总纵他千军万马又如何?”赵石慨然道。

自古渡河作战都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行动,尤其是在对方有所戒备的情况下。顺天军只要不上当,元军亦无计可施,倘元军渡河来攻,难度同样不小。赵石估计依以有的顺天军实力,若元军无南北元军的策应,没有万人以上的人马则难以渡河成功。

“如今鞑子筹建高台,既是防我,也有引诱之意,不如我等也在这边建高台以应之,多些防备总是好的。”于志龙想了想,道。

“可令骑军加强夜间的戒备,一旦有警,首战用我。”赵石接着补充道,顺天军的骑军战后恢复的太慢,且军心不稳,又被各家将军收回去再修整,补充,实力大不如前。靖安军虽然损失大,但是战后已经开始补充至三百人,因为对骑军掌握有力,且能集中操练,其实力远抄其他各部骑军。

“既如此,我先修书一封报刘天王,请他多加注意河岸敌军的动向,沉静应对,再提请刘启、秦占山所部严防河岸;令吴四德夜间每日留一百骑,人不解甲,马不解鞍,时刻待命。”于志龙有了定计,逐一吩咐。

二人边走边叙,渐渐走进靖安军大营。

此时的大营规划明显比战前齐整的多。各部重新编组,下帐。以百户队为基础,围绕中军大帐层层展开,各帐横平竖直,依照地势逐一布设。再以前后左右方位设置栅栏胸墻,拒马等间隔。

基本上每一个百户营区内都挖有如厕之所,每日轮流有专人清理,严禁士卒再不得擅自在随处解溲。

战前于志龙等一心于建军练兵,此事抓得不甚紧,导致部分士卒就近解决。后读兵法,方知古人对此早有智慧,再经明雄补充,多设入厕之地远离水源,且每日一清,军营内再无异味。同时,每日清理出的粪便等还要在营外远处的沟壑内掩埋,并必须避开水源。

初始有部分将士不尊军令,仍随意小便,被纠察发现,赵石将其示众鞭笞,打的鬼哭狼嚎,此后再无敢犯者。

另外,如厕之所还要避开大营内的储粮、伙房之地。不仅是步卒如此,就是吴四德的骑军,人畜便溺也是如此处置。

实际上军中专设便溺之所古已有之,前期靖安军执行不力,设置如厕之所过少,于志龙深有反思,一一加以整改。例如庆功会前特地全营内大扫除,重新扎下营帐,申明军纪,夜间不得出营便溺,并严令赵石、纪献诚二人负责监察。

如今清理便溺场所之责多是由每日考校末等之部兼负。每日各部已被操训的腿脚酸麻,浑身无力,谁也不愿下操后还要花费休息时间刷洗马桶,转移倾倒这些黄白之物。况且众目睽睽下,在全军面前显示自己是今日操练考校末等,忒过羞人!

马如龙早前就对部属明言:都是爹生妈养的,谁要是给老子丢人到家,非剥了他的皮不可!

马如龙不愿落后,纪献诚、穆春、钱正、罗成等亦是如此,都对下属吹胡子瞪眼,绝不当末等。虽然大大激发了各部的操训热情,不过这事终有末等之人,在随后的每次考校中,马如龙属下就有两部百户队还是被分别评为最末,老老实实去刷了马桶。

吴四德的骑军训练与考校则单独进行,其部计有三个百户队,每次必有一个中的。之所以单独考校,于志龙主要是考虑到骑军士卒皆是军中精锐,无论是体质,还是技击之术皆是上等,若与步卒比较,未免对步军不公。

为此吴四德还腆着脸跑来请求与步军一较高下,于志龙斜眼看他良久,道:“吴校尉热心公正考校乃佳事,如今骑军为靖安军之铁拳,无论将士皆为军中精锐。这样可好,骑部若败,不仅同样轮值营内卫生,若败两次,则撤换主将?”

吴四德吓了一跳,他本是想仗着部下精锐在各部步军中露脸,杀杀马如龙、穆春、纪献诚等的气势,顺便也省了每日夜清理骚臭之物的劳作,不料于志龙却抛出这么个大杀器!

这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况且马如龙等个个虎视眈眈的盯着骑军校尉的位置,自己若是托大,弄不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反为不美。

吴四德虽然不擅于计数,这累计两次的数目还是明白的,于志龙话一出口,吴四德立刻挺胸凸肚,义正言辞道:“将军明鉴,小的愚钝,险些误了军中大事!我骑军乃军中所执牛耳,怎能与众步军一般等闲!末将这就回去严加操练,定要约束部属,不得肆意与其他各部私下考校,免伤骑步间和气!将军尽管放心,骑军内部较技最是公平,谁若不尊军令,老吴第一个不放过他!”

见吴四德话风转换如此之快,于志龙不禁一呆:“且给你六天,骑军必须达到战前之准备,否则,军法从事!”

吴四德闻道,生生咽下一口粗气,憋着一张黑脸,粗声道:“诺!”

此事很快被马如龙、常智、钱正等自孙兴口中得知,一时兴起,纷纷跑至于志龙和赵石处,旁敲侧击,希望与骑军共同参加考核。不过于、赵仔细斟酌,还是觉得不易施行,何也?除了前述之外,还因为骑军乃靖安军砥柱,主将人选不易轻换,况且不说吴四德战功赫赫,而且已经开始适应骑军的指挥,此时战事还吃紧,时机也不对。

于志龙驳回诸将的提议,此事不得妄议!吴四德后来得知,心内更加惴惴,同时也是庆幸不已。此后练兵愈加勤奋。

至于士卒的对列操练,于志龙要求是排面必须横平竖直,四处看去都是一条直线。士卒无论是在应内外行走还是排队就餐,必须达到两人成排,三人成行的效果。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皆是军内基本标准。

于志龙和赵石继续边走边看,现场的步军操练看了大半,远望处正是吴四德的骑军在操练,

骑兵的操练远远复杂精细于步军。不是任何马都可以作为战马,军马首选体高力健,耐力强的马匹,不过于志龙现在等急缺马匹,要不是为了兴农事,淘汰了部分劣马,恨不能先组建七百人的骑军再说。

论骑军的操练能力,靖安军中当属明雄为最,战前明雄就提出驯马,练兵之议。但论骑战技巧,吴四德自有实战心得。

要用马,必须先驯马。虽然马通人性,但毕竟是兽,若要人马之意想通,需骑者多与战马接触,如爱抚,饮水,加草添料,时常洗刷等;驯练战马也离不开马具,尤其是衔、镳、辔等更应时时检查。战马对骑者有了认同,方好开始后续的调教。

调教之法,骑者一旦牵动一侧缰绳,马就立刻明白如何动作。而左转、右拐、前进、后退、加速、减慢等,通过马具或骑者特殊动作,甚至语言等来实现,兵家所言:“戢其耳目,无令惊骇。习其弛逐,闭其进止,人马相亲,然后可使。”

驯马调教急不得,但是骑者的操练可酌情加大,一是上下马和稳固骑马的训练。好的骑者,上马不踩镫,一跃而上;下马不踏磴,—跃而下;两马换乘,勿需下马再上,只要—跃即可。即便越天堑,登丘陵,冒险阻,驰强敌,乱大众之际,仍能稳坐在马上。

二是骑射。因骑兵是马上瞄准开弓,战马多在奔行中,同时,目标也可能在运动,故射中的难度极大。骑者不仅要练习力量,还要提高射中率,这可绝非一日之功。

当前于志龙自然无法要求骑军人人百步穿杨,但是尽量做到十中两发,遇敌时,还是多采取集中攒射之法,以数量弥补射中率。

三是马上技击之术。弓矢毕竟有限,临阵交战最终多以近身技击为主。

上次骑军作战,凡是马术、技击之术较差的士卒几乎尽殁,靖安军中能存下来的多是有经验的老卒。这可都是靖安军的宝贝,于志龙和赵石将其视为骑军的火种,今后骑军的壮大就指望他们了。

二人远观一阵,见骑军士卒或驰马射箭,或于奔驰中转化阵型,也有部分士卒在旁边的固定马鞍上不断地练习上马,下马。

看骑军练习如火,于志龙欣慰的点点头,不再过去细观,与赵石联袂入营。

进了中军帐,坐下暂时歇息,主簿方学得知后,过来参拜。

“拜见大人。”方学这几日很是兴奋,不亚于吴四德前两日总是咧着大嘴嘿嘿直乐的劲头。

他自汴梁与穆春被俘后,押至临朐采石,自觉后世再无自由之望,再加上采石重负,单薄的身子根本难以承受,后随穆春夜逃,饥寒交迫下又发热病,差点死在野外山林,若不是机缘巧合,遇到了于志龙一行,自己早就一命呜呼了。

对未来的希望本来破灭,没想到于志龙等人竟然一路连败元军,最后大败益都官军,终于取得立足之地。方学这些日子只觉如在梦中般,短短不过一个月,自己的人生竟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似乎还能继续持续下去。

每日看着军营内生龙活虎般的出操,演练,流水般的各类衣衫,鞋袜,粮草,旗帐,兵器等经自己之手点验,再分发至靖安军各部,特别是接收、丈量田亩、山泽后,再一一核准、分发给各色喜笑颜开的将士,方学觉得日子有了大奔头,即便是每日忙的脚不沾地,每日就寝三四个时辰也是心甘情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