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庆功会3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庆功会3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与众人的喜乐和魏员外的痛苦不同,此时站在台上的孟琪却是有些茫然。

那日辎重营出战,因为是最后加入战场,元军溃散已成定局,辎重营的士卒几乎没有遇到太大的有组织抵抗,在童奎的率领下,可以说是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追歼着四散的元军。

结果孟琪等人本来是以刺杀刘正风、于志龙为目标的,在乱军中追击竟然无心插柳,也俘虏了汉军九人,其中一人是汉军千户达鲁花赤,杀了一人,战后叙功,各人均有所奖。孟琪因表现突出,叙功三等,授总旗职,赐银二十两!

握着手中沉甸甸的纹银,孟琪恍若梦中,自己在孟氏军中已年余,每月俸禄不足一两,去掉孝敬上司钱,实发到手不过一半多而已,如今一日所得竟抵得上过去一年之资!

元史注:军百户,俸一十二贯六钱六分六厘,米一石。下县达鲁花赤,俸一十七贯。窃以为士卒的月俸最多不过三贯。

元发纸钞,元初,一两白银值钞两贯,一贯千钱;至正年间,通货膨胀,四贯钞换不了六分银,一两银价近七十贯钞,一百两就是七千贯,七十万钱。

孟氏军不是正规汉军,孟庆虽有厚财,但士卒俸禄当然比不得朝廷规制,好在军中多乡里乡亲的,长官克扣的较少。但比起此战赏赐差的以道里计!

这一仗得了这些纹银不说,孟琪还获得十亩的地契,孟琪知道,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凭着这张地契,在临朐城外的军功田里任选一块土地耕种。总之这一仗生生使得孟柳从一个白丁跃升为小安之人。

总数虽不甚多,但是考虑到这仅仅是一仗所得,这赏赐之重还是非常大的。

孟琪看向台下各部将士,军士们眼光热切,这是带着一种对未来充满希冀的目光,而不是见了财物起窥觑之心的贪婪之色。虽同样是充满渴望,都有着巨大的力量,境界却是不同。

他原先梦想着依凭军功得赏银,置地,赎爱恋之人的目的在这靖安军里反倒是大有成功的可能!

心情复杂的孟琪回头看了一眼于志龙,此时于志龙正一脸笑意注视着台下。当日自己一时犹豫没有决然跟着孟柳扑上前,使得于志龙逃脱了一劫,不过现在想来即便是大家都扑上去,于志龙也未必会有性命之忧,孟柳能成功靠的是一人出其不意,若是大家一起突然出列冲出来,难免不会引起孙兴等人的注意,只怕连近身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其亲卫斩了!

可惜此处非吾乡。

或许就这样留在这里也不错!孟琪的心里突然冒出来这个不经意的想法,着实吓了自己一跳。他不知道的是此时与自己一道的几个同伴也多多少少变了想法。

为了今日军功犒赏,于志龙自方学处特地提取了不下一万两银钱,还有不下三千亩的地契,为的就是振奋军心,以收其利。

于兰几乎是全程静静地在后列座,一双妙目多是放在了于志龙的背影上。以她的细心可以看出于志龙此时的行动上仍有所不便,行路时稍有凝滞,这是箭伤和刀伤等没有痊愈造成的后果。唱名念功时还不令人主意的双手掐腰,稍稍按摩肿胀的肌肉。

赵石前日被骨针缝合腹部皮肤时,因为没有麻沸散之类的药物,硬是咬牙承受了穿肉之痛,好在伤口不甚大,只是缝合了二十余针。今日是靖安军的大日子,赵石与于志龙也是一直坚持在台上,两人几乎是笔直站立了一个时辰。

除了这四等功外,还有许多战果无法单独计入个人,如骑军数次冲杀,斩敌至少五六百人。乱战中,谁也不可能用心去记录自己究竟得到什么战果;长枪兵所部亦是如此,两军对搏互相捅刺,很可能数人的长矛都刺中一个人。而靖安军的弓箭手更是无法细算个人战功,他们组建训练的时日短,临敌时完全按照攒射之法御敌,众矢齐发,只求十中其一。

这些最后都以各部的集体战果计入,全部以银钱拨付至各部,再有各部长官视部曲战绩表现自主发放。不过这些银钱必须全部发给士卒,不得被长官以任何理由私自扣拿,该部长官所领银两只能取平均之数。若长官有战功,则靖安军中还另有犒赏,如吴四德、黄二等人。

最后发放过程必须是公开,整个过程由方学和明雄所分别指定的一人监督,事后还得将犒赏分发情况陈禀给于志龙知晓。

至于此战重伤、轻伤之人还分别获得二两、一两的战伤补助。

阵亡将士若有父母妻儿的,一次性发放抚恤十两,其他亲属的可得三两白银。

最后全军参战将士皆可得银一两,这份全军奖励还是于志龙征求了刘正风首肯,在顺天军各部中统一由顺天王所赐。至于前述犒赏则是各部主将在自己的军资中抽取发放。

靖安军的犒赏条款细节是于志龙在床上趴了半日后细细草拟,再交由赵石、谢林、方学等加以润色修改而成。

目的只有一个,有功必赏,大功厚赏;亡者有抚恤之资,能安其家。

不过这样一来,再加上前期安置流民,奴户,匠户,军户等费用,靖安军入城前后收拢的军资几乎耗尽半数,可以预料后期的开垦,安置继续投附之人的费用也小不了,特别是眼看秋日渐短,还要考虑将士的冬季衣被的采办,各部兵器、铠甲的打制,这些都会花费大量钱粮。

看到这笔巨大的犒赏数目及后期预计的投入费用,方学和谢林皱着眉头向于志龙提出可能青黄不接的问题,于志龙一时无奈,干脆两手一摊,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诸君回去多想想办法,活人还能被尿憋死!”

将士奖励完毕,根据谢林提供的名单,还对近百名役夫,郎中、衙役等表现突出者再每人赏了二两纹银,以彰其在战时抢救伤兵得力。因为这些人太多,每次只能上台二十人,与前者不同,这些人没有红花可以佩戴,但是却当场领了赏银。

不打仗也能领银子,这般好事喜得这些人合不拢组,当初在战场上战战兢兢抬伤员的糗态完全被他们抛之脑后,台下的民众也是交头接耳,昨日就听说此事,许多人还以为是谣传,不料真有此事!早知如此,当初自己也报名参加了!谁还没有一把力气?

看着台上的白花花赏银,台下不少人眼热,下次说什么也要抢个名额。

庆功大会最后,于志龙发言,内容不外是各部将士只要赤诚团结,用于杀敌,未来的大把军功犒赏必然少不了,今日一战只是证明了顺天军各部有与元廷一战的实力,想要恢复汉家江山,这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

会后原是要安排给靖安军各部几场大戏的,只是为了庆功,刘正风、刘启、万金海等部早就请光了城里的戏班子,这几日都在各自的营内演大戏,今日台下的这十几人也就勉强凑合着演个杂剧。

为了激励将士,于志龙在曲单点了几个,如高文秀的《双献功》,是讲述李逵只身深入敌人营垒,智劫牢狱、府衙杀奸;《渑池会》,讲赵国文臣蔺相如以国为重,武将廉颇勇于悔过,团结御敌;至于《刘玄德独赴襄阳会》似乎最是受诸将喜欢,就连吴四德、纪献诚、钱正都能哼一段其中的《谒鲁肃》。

“自思忖,自议论,从混沌初分,耕田隐姓伊尹,聚萤读书车胤,会稽担些买臣,淮阴乞食韩信,太公垂钓渭滨,伍员吹箫吴郡,孔子绝粮在陈,颜回甘贫守分,王陵沽酒待滨,相如题桥发愤,萧何司吏出身,樊哙屠户得运,高祖原是庶民,光武居住村镇。自古来朝中贤人,关外将军,登基明群,开国功臣,谁不生在白屋寒门?当日苏秦,几曾胎胞里便带黄金印?千丈志,一跳身,须为将相,定立功勋!”

于志龙虽然不甚懂得曲调花腔,也知道这唱的是古来十五位王侯名臣由寒贱到发迹的事情,想来沙场一战大大激起了诸将的建功立业的心思。

靖安军今后能否一逞疆场,很大关系在这些将佐身上,只要有了沙场建功的心思,于志龙就不怕他们不跟着自己走下去。

今日犒赏完毕,诸将所得赏赐不等,也是该找个机会好好考虑如何照顾这些手下利益,撮合诸将的关系了。

于志龙转念一想,大战之后,民生之事还得赶紧筹划,前期只是分了田地和牛羊,虽然得了民心,但是以现在的小农小户耕作能力想迅速恢复生产是又慢又难,自己还的好好思量!

今日庆功大会进行了一个多时辰,待民众散去,然后全军大会餐,吃得满嘴流油。再在高台上摆起了戏曲,于志龙听了几段戏,看看日头尚高,心里有事,离座回帐,嘴里轻轻哼着: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当晚,靖安军营内解除上半夜宵禁约束,允许各部将士可以在三更前自由走动,但是无令不得出营。斥候晏维和几个尚存的打行弟则兄找到劳景,“掌柜的,大喜啊,小的来讨个喜钱!”

“说的什么话?老子又不是娶妻,哪里来的喜钱!”劳景心情很好,在晏维脑壳上敲了一下。

今日一战劳景得了如此多的赏赐,比得上以前数年的辛劳了!

“你小子运气好,也得了个一等,过来,让老子瞅瞅,以前一个惫懒小子,今儿也成了英雄了!要是你爹娘在该有多好!”

说完,劳景不禁微微眼眶湿润。

晏维听后,微微一顿,再展颜笑道:“师傅就会夸自家弟子,小子哪里就这般好了。不过今日得了这些犒赏,俺也无处用,这不,特来孝敬师傅!”说完,自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今日的赏银,还有一张田契。

晏维是独子,双亲皆亡,是劳景和老伴一手将其扶养成人,两人情逾父子。“还有我的。”其余几个年轻人也是纷纷拿出自己的一份犒赏交到了劳景的手里。

这几个原先的伙计多未成家,有家业的自然孝敬的少了些,但是数量也在封赏的一半左右。

劳景一愣,捧着这些油纸包,心如潮涌。自投奔靖安军后,打行的二十几个伙计至今只有六七人尚活,以前每逢年节的热闹情景再也不现,想起死者,劳景转喜为悲。好在这几个弟子念师恩,存反哺之心,不旺自己平日的栽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