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骑 > 第411章 义军

汉骑 第411章 义军

作者:堕落的狼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10:06 来源:蚂蚁文学

、、、、、、、、、、

姜瓖闻言一愣,但是很快就摇摇头,说道:“这种事情不能做,虽然晋商和李信关系不清不楚的,但是若是李信有今日是晋商七大世家的功劳却是错误了。晋商干的就是草原买卖,这点是脱离不了李信的控制的。孝敬李信一些银两也是有可能的,可是李信从那里得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依靠了这些,这才有了今日的征北军。更何况,我们也是山西人,同是桑梓,理应相互照顾,他们从张家口而来,也孝敬了我不少。若是对他们下手,这让别人怎么看我姜家。”

“不错,晋商就是鸡,一只会生蛋的鸡,杀了这只鸡,又有谁给我们生蛋呢?”姜让也点了点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商人,才有了杀胡口,才有了日进斗金,若是姜家真的对晋商起大世家动手,恐怕天下的那些商人们都不会进入大同一带,从范永斗等人那里固然得到很多,可也只是眼前利益,姜家要兴旺发达,还得从远处着手。

“这个李信恐怕是真的要拿下杀胡口了。”姜瓖忽然沉吟道:“草原贫瘠,李信要维持一只庞大的军队,消耗甚多,一个草原恐怕是不够的,张家口现在已经被杨嗣昌所掌控,还有一个是山海关,那个地方更是不行,最后一个就是杀胡口,只有这几个地方,才能出入大规模的物资,更重要的是杀胡口距离云中很近,李信若是不将这个地方掌握在手中,那就是自己的脖掌握在我们手上,到时候还不是任由我们拿捏的吗?所以,李信肯定会争夺杀胡口。不管朝廷愿意还是不愿意。”

姜让和姜瑄二人听说后点了点头,若是按照姜瓖这么一解释,李信还真的只有进攻杀胡口这条道了。杀胡口一旦失守,下一个就是左云右玉两县。最后才是大同。

“实际上,要将李信挡在杀胡口恐怕有点困难,毕竟李信是精兵强将,连建奴都不是他的对手,不过,我们可以依靠杀胡口削弱李信锐气还是可以的。”姜瓖想了想,说道:“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左云和右玉两县,弟,你就不要回阳和,领亲兵坐镇左云,我坐镇大同,让振威代替我坐镇右玉,你看如何?”他口中的振威,是指姜瓖的亲信部将杨振威。

“这样也可以。”姜瑄点了点头,此事关系到姜家在大同的根基,他虽然是阳和副总兵,但是相比较家族的兴盛与发达,他还是决定留在大同,听从姜瓖的吩咐。

“大同现在有精兵大约十万人,其中骑兵有五万人,这五万人不能动,我要做机动骑兵。左云现在有精兵千人,我再补充两万人,右玉也为两万人,按照以前我们的打法,李信十万大军等攻破杀胡口之后,十万大军能存在六万人已经很不错了,你们两县互为犄角,若是李信进攻右玉,弟就领军支援,若是李信进攻左云,我会让振威支援。”姜瓖想了想说道。

“若李信兵分两又将如何?”姜瑄又问道。

“那他就是自寻死,不要忘记了我在大同,还有一招杀手锏。”姜瓖笑呵呵的说道。他身边兵马很多,五万骑兵就是一个让人心惊胆战的数字,在大明朝,一口气拿出五万骑兵的还是很少的。就算是,也比不上大同的骑兵众多,所谓精兵出大同,可不是一句简简单单说说就行了。

“如此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姜让也连连点头称是。

“大哥,你的任务很重,也很危险,不知道大哥可敢接?”姜瓖望着姜让说道。

姜让闻言一阵哈哈大笑,说道:“大同就是我姜家根本,两位弟弟都能舍身忘死,我这个做哥哥的难道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吗?虽然我的武艺不如二弟,但是胆却不比二弟小多少,说吧!二弟,你想让我做什么?只要不是攻打北京城都行。”

“我不是李信,也不是建奴。哪里敢让大哥进攻北京城,不过与北京城也差不多,大哥要领麾下兵马进攻云中,云中是李信的老巢,一旦灭了云中,李信的炎黄部落就会烟消云散。他大军前来,云中守卫肯定很少,大哥可见机行事,若是云中不行,大哥或是骚扰草原,或是直接进攻杀胡口也是可以,将李信堵在杀胡口和两县之间,这是最佳的选择。”姜瓖握紧拳头说道。

“我出兵自然是没有问题,只是我在榆林,受洪承畴控制,要出兵的话,恐怕需要洪承畴同意啊!”姜让有些为难的说道。

“哈哈,大哥放心,洪承畴自然肯定会同意的,我可知道李信在遵化狠狠的教训了洪承畴一顿,洪承畴此人还记挂在心呢!这个时候逮到这种机会,岂会不同意呢?就算不会明下书,但是也会默许的。”姜瓖哈哈大笑道:“大哥放心,我会行给洪承畴的。”姜瓖说到做到,当场就手书了一封,让人送到洪承畴军中。

“我还要写信给杨嗣昌,他既然这么讨厌李信,那也得出点血,他宣府兵马也是号称精锐,兵强马壮,不出来练练,那不是对不起朝廷给的饷银了吗?”姜瓖笑呵呵的说道:“这次我也诸葛亮,大军一起进攻,也让李信见识一下朝廷的威严,不要以为朝廷纵容他,就是怕了他,而是不想让他一番见识。”

“二弟准备让杨嗣昌出关,从张家口一带进攻李信?”姜让一下就明白了,忍不住拍手说道:“真是好计策,好计策,二弟领军将李信拖在杀胡口、左云右玉两县之下,我领偏师进攻云中,再不济,也要杀入草原,削弱他的部众,宣府兵马出张家口,一举将他的势力砍成两半,李信军中将士一旦知道后方有乱,肯定是军无战心,哪里还有心思打仗呢?二弟,这个计策好。”

“杨嗣昌会同意吗?要知道宣府可不同于大同啊!那个地方距离京师很近,朝廷这么多年来,叛军不断,就是连建奴也数次南下,骚扰京师,也没见宣府兵马动过多少,而那李信还没有兴兵造反,大军进攻,涉及到山西、山西和宣府,这样大的手笔,恐怕不是你我能做主的啊!”姜让还是有些迟疑道。

“这自然不是我能做主的,但是杨嗣昌可以,而且我也相信,他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的。”姜瓖很有把握的说道:“相信李信也不会想到,朝廷会在这个时候对他下手。当然,李信若是很老实,缩在草原上,自然是没有人将他如何的,但是一旦有问题,朝廷就不会不管他的。我这样安排也是啊!朝廷也不会怪罪下来的。”姜瓖眼珠转动,不管怎样,他都要促成此事的成功,因为他发现,做这一票成功的几率很大。现在乱世来临,看看李信占据草原,称王称霸,朝廷也不能耐他如何!他如此桀骜不驯,朝廷却封他为国公,这是什么概念,自从靖难之后,国公这个东西已经很久就没有出现在明朝的爵位当中了,除非那些两祖时期的功臣,那些勋贵世家,否则的话,哪里有什么国公的。相信,灭李信,这是朝中许多大臣们都向往的事情。一想到这里,姜瓖又写了一封信,让人快马送给杨嗣昌,在信中将自己的想法都说了一遍。他坚信杨嗣昌肯定会同意的。

等信送出去之后,姜瓖兄弟又说了一阵,计议了一番,姜瓖才让姜让回了陕西榆林,又让姜瑄回去整军备战。整个大同一带的气氛也陡然凝重起来。

就在姜家兄弟算计李信的时候,在河南渑池城外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山下在羊肠小的岔股地方,肃静无声,伫立着一队服装不整的骑兵,大约有一二人。一个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生着连鬓胡的骑兵,虽然衣衫破旧,仔细分辨还是能分辨的出来,这身衣衫就是明朝军队的制式鸳鸯战袄,制只是此刻已经破旧了许多,还有许多地方尽是黑色的斑块,这是鲜血干涩之后的模样,只是这个模样,却丝毫没有印象这名骑兵的气势,他神气庄严,威风凛凛,一动不动地骑在马上,一只手牵着缰绳,一只手紧紧地扶着一面红色大旗。这幅大旗带着用雪白的旗缨和白银制成旗枪尖,旗中心用黑缎绣着一个斗大的“李”字。看上去就很有气势。

而在不远处,立着一匹特别高大的、剪短了鬃毛和尾巴的骏马,马浑身深灰,带着白色花斑,毛多卷曲,很像龙鳞,人称乌龙驹的战马,一个大约十左右的猛将,高个儿,宽肩膀,颧骨隆起,天庭饱满,高鼻梁,深眼窝,浓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目摄人心魄。他戴着一顶北方农民常戴的白色尖顶旧毡帽,帽尖折了下来,披着一件大氅。他就是人称“闯将”的李自成。因为他的舅舅就是著名的农民军起义领袖闯王高迎祥。李自成是今年败于边总督洪承畴后才投靠他舅舅的。

“闯王渡过黄河了吗?”李自成对身边的一个年轻人说道。这个年轻人面色英俊,嘴角边尚有些浅须,稍微还有一丝稚嫩来。只是他双目中寒光闪闪,双手握刀,虎口上已经有了老茧,这无不说明,这个看上去年纪轻轻的将军,已经久经沙场了。

“回叔父的话,闯王已经渡过了黄河,距离此地不过十里。”年轻将军用仰慕的眼神望着李自成。他就是李自成的从,叫做李过,自幼就跟随在李自成身边,李自成起兵造反,他也跟随其后,奋勇杀敌,虽然年纪轻轻,可是已经是义军中的一员悍将了。

“哎,渑池现在情况如何?”李自成有些担心的问道。他们是前不久和张献忠等十六营会和的,虽然力量增加了不少,可是周围的敌人也逐渐多了起来,曹昭、左良玉等等都已经有南下的迹象,而作为明军最大的敌人,洪承畴更是虎视眈眈。这次要不是朝廷监军杨进朝贪财贪功,他的舅舅高迎祥派人用重金贿赂了杨进朝,又假意投降,恐怕大军还出不了黄河。也幸亏上天都给面,黄河封冻了,大军这才趁机渡过了黄河,暂时跳出了洪承畴的包围圈。不过,等杨进朝反映过来的时候,这些义军又将面临着朝廷大军的追杀。所以作为义军领秀的高迎祥决定渡过黄河之后,立刻攻下渑池,获得立足之地。然后再进军河南。

这也幸亏从八月份到现在,整个陕西、山西,两省就没有下过一滴雨,当然,河南虽然下了几滴雨,但是改变不了大势。省人口众多,而朝廷赈灾不利,贪官污吏横行霸道,各地烽烟四起,洪承畴这个边总督手中兵马虽然不少,可是要应对各地的农民起义军,还是很困难的,这让高迎祥等人顺利渡过了黄河。

“大哥,一个小小的渑池何须等到闯王,我等就可以攻下来。”这个时候,一个壮汉大踏步走来,他面色凶横,身上衣衫虽然破旧,可是从破旧之处,筋肉如山堆,手中握着一柄大刀,约有数十斤重。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李自成的老乡兼兄弟,叫做刘宗敏,力大无穷,最重要的是对李自成忠心耿耿。

“闯王乃是一军之首,既然下了命令我等自然要遵从。”在刘宗敏身边,一个面容清秀的将军笑呵呵的说道。

“田兄。”李自成朝那名将军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在李自成军中,能让李自成如此称呼也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田见秀,人称锁天鹞。此人读过书,性仁厚,深得李自成信任,有不决的事情,经常与他商议。

“闯将军。”田见秀扫了周围一眼,说道:“眼下我们虽然突破了渑池,但是实际上,我们日后的还是要小心了。”

“田大哥,你也紧张了。过了黄河,左良玉他们想追来恐怕是很困难了。”刘宗敏不屑的说道。他虽然对田见秀也很尊敬,但是对明朝朝廷却是不在意,死在他手中的明朝将军什么也不知道有多少。

“宗敏,不得放肆。”李自成微微皱了皱眉头,说道:“眼下朝廷的实力很大,以前朝廷倒是侯建奴在一边骚扰,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听说上次建奴入侵,被朝廷和一个叫做李信的人差点给包了饺,以后建奴骚扰边关恐怕很难了。朝廷也将会一心一意的对我们,没看见洪承畴现在就是跟在我们屁股后面,不将我们消灭,他是不甘心的啊!”

“闯将军说的是,现在我更加担心的是朝廷会派辽国公平乱。”田见秀摸着下巴下的胡须说道。

“哼,什么辽国公,朝廷的兵马就是酒囊饭袋,仗着人多,算什么本事,这个辽国公大概也是差不多。他若是来了,我必砍了他的脑袋。”刘宗敏大大咧咧的说道。

李自成和田见秀见状,脸色并不好看,他们这些日四处奔逃,虽然过了黄河,可是对朝廷军队的实力却是明白不少,朝廷军队可不是那么简单,而这个辽国公风闻中此人不过二十多岁,就已经纵横关外,击败过建奴。统一了草原,身边精兵强将无数,朝廷也奈何不得他。这样的人又岂是好惹的。

“闯将不必担心,现在民间都说这个辽国公桀骜不驯,有阴谋造反的嫌疑。他的军队不一定会进军中原。”田见秀劝慰道:“他若真是起兵造反,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天下精兵皆出宣大,现在因为辽国公的缘故,宣府、大同一带的精兵未动,否则的话,这几十万精兵一动,我们就更加吃亏了。”

“看样,朝廷也是在提防着这位辽国公了。哎!若是能和他见上一面,就算是奉他为义军首领,也是好的。”李自成虽然羡慕李信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高位,但是也知道,像李信这样的人,恐怕是看不上自己这样的叛匪的。

“这不是好事吗?让他们。”刘宗敏听的哈哈大笑起来,说道:“那个辽国公真的厉害的话,就攻下宣大。那才叫好事呢!”

“他不会上当的,我听说此人阴险狡诈,又岂会轻易上当呢!轻易帮助我们呢?”田见秀摇摇头说道:“闯将,按照闯王的计策,我们这次要攻下破渑池、伊阳、卢氏县,在河南占据脚跟,不过,我想闯王不会在河南呆上很久的,河南靠近京畿,崇祯小儿听说我们在河南,必定会派大军围剿。”

“那你认为我们应该去哪里?”一阵马蹄声传来,却见一个高大的男,身着大氅,腰间悬挂一宝剑,面容消瘦,却是虎目生威。正是义军首领高迎祥。

“湖广,湖广朝廷兵马很少,防守不严密,正是我们进攻湖广的最佳时机。”田见秀转身朝高迎祥行了一礼。

“好,好,有见识。”高迎祥连连点头,转身对李自成说道:“你现在就率领本部兵马,攻取渑池,等候大军到来。”

“是。”李自成大声的回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