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814章 走投无路

汉道天下 第814章 走投无路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得知袁谭应选散骑失败,甚至连弓都没敢拉开,袁夫人非常生气,指着袁谭的鼻子一顿臭骂。

袁谭低着头,别说反驳,连大气都不敢出。

他清楚为了给他争取这个机会,袁夫人受了多少委屈。

袁夫人骂完,又心生疑惑。

散骑什么时候有这样的选拔标准了?她就没听说过。如果早知道这一点,她肯定不会让袁谭去应选。

这显然通不过嘛。

她一时拿不定主意,不敢造次,决定打听打听再说。

然后她又安慰袁谭,选不上散骑也没事。杨修、黄猗都没有入选散骑,不一样能当重任?你好好努力,读书习武,准备考讲武堂吧。

你想去西域建功,进讲武堂比选散骑更合适。

袁谭唯唯诺诺,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

讲武堂的要求虽然没有散骑这么高,却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考得上的。况且自己堂堂四世三公子弟,还要和寒门子弟一起去参加考试,有这必要吗?

毕竟去西域建功,靠的不仅仅是个人能力,更是兵多将广。

虽说袁绍败北,袁术臣服,天子也对汝南袁氏极具敌意,却无法彻底动摇汝南袁氏几代人积累的深厚根基。

有荀谌、郭图等人的支持,我有必要去考讲武堂?花点钱,招募一些部曲不就行了。

只不过这些话不能对袁夫人说。

这是一个极度好面子的长辈。

就算不能和杨修比,也不能被黄猗比下去,否则袁氏的面子何存?

黄猗考入讲武堂,凭军功封侯,他必须也如此,而且要立更大的功,封更大的侯。

可是在袁谭看来,这只是妇人之见。

立功封侯的办法有很多,考讲武堂就算不是最差的选择,肯定也不是最好的。

告辞出门,郭图、荀谌正在外面等着,脸色都不太好看。

袁谭参选散骑失败,让他们大感失望。不是对袁谭失败,而是对朝廷失望。

袁谭循例入仕的可能正一点点的消失。

早知如何,他们就不该入朝。带着部曲,随袁术作战,都比现在这个局面要好一些。

袁谭使了个眼色,招呼郭图、荀谌一起出了袁夫人的小院,然后将情况大致说了一遍。

郭图眉头轻皱。“招募部曲,独自西行?”

袁谭点点头,有些不安地看着郭图。

郭图抚着胡须,咂了咂,欲言又止。

袁谭心中不安,转头又看向荀谌。

荀谌缓缓说道:“这个办法倒是可行,只是急切之间,恐怕难以实施。我听贵人说过,在草原上行军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带辎重,一是游牧。若是前者,要带多少辎重?就算沿途可以采购一些,这也是一笔惊人的费用,超出你的想象。”

郭图叹息道:“当年贰师将军征大宛,可是倾一国之力。仅凭汝颍大族,安能支撑起这样的征战?怕是倾家荡首也不够啊。”

袁谭眉头紧皱,犹豫了片刻。“那……游牧呢?”

荀谌苦笑。“游牧倒是可行,但需要时间适应。草原上生活艰苦,而且不是一天两天。到哪儿去招募那么多能忍受艰苦的人?就算我们能筹集到足够的钱,只怕这些人也不愿意出塞,更别说在草原上游牧万里了。”

袁谭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这么说,我若想西域立功,只能去考讲武堂?”

郭图、荀谌不约而同的一声叹息。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郭图缓缓开口。

“显思啊,大军远征西域这样的战事,只有朝廷才能施行。凭个人能力,只能像班定远一样择选精锐,以夷制夷,羁縻诸国。即使如此,也必须有朝廷作为后盾。目前看来,考讲武堂还是最可行的办法之一。”

袁谭紧紧地闭上了嘴巴。

他很沮丧,这个结果绝对不是他想要的。

但他没有更好的选择。

“要不……先做个郎官吧。”郭图试探地说道:“我刚刚听说,刘备到洛阳了,你要不要去见见他?若是不行,再联系你的阿舅,看看能否请他出面。”

袁谭心中烦躁。他没想到最后还要向刘备求助。

“既然如此,那也不差这一时,还是先问问阿舅再说吧。”

郭图、荀谌没有再劝。

他们也不愿意走到这一步。毕竟不久之前,袁绍和刘备还是敌人。

——

袁谭纠结的时候,刘琦却一点没有犹豫。

参选散骑失败之后,得知刘备到了洛阳,去迎接他的正是考核他们的散骑左部督赵云,刘琦立刻带上礼物,赶到刘备的大营拜见。

刘备刚刚安顿好,还在营里等诸葛瑾的消息。听说刘琦来拜访,意外之余,亲自到营门迎接。

早在十年前,他就与刘表相识。只不过当时他位卑名微,虽然挂着卢植弟子的名份,学问却一塌糊涂,连老师卢植都不愿意提携他,更别说刘表这样出身高贵,学问道德俱佳的名士。

他曾多次求见刘表,想在北军中谋一份事,都未能如愿。

不想十年之后,刘表的儿子刘琦会主动拜访他。

两人见了面,互道仰慕,亲热异常。

刘琦想以子侄自居,刘备却连称不敢,表示自己只比刘琦大几岁,还是以兄弟相称为好。

两人默契的回避了以谱系论辈份这个选择。

毕竟刘备的谱系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根本没法论。万一双方辈份差距太大,更没法收场。

于是,刘备为兄,刘琦为弟。

两人携手入营,分宾主落座。寒暄一番后,刘琦委婉地提出,希望能请刘备传授一些练兵之道,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大阅。

他和蒯越带来的都是精锐。但到了平乐观之后,看到天子麾下禁军,以及韩遂麾下的将士,自知差距太远,根本不可能在大阅中出彩,反倒是有丢脸的可能。

刘备以两万新募的将士坚守彭城,挡住了袁绍的强攻,也因此恢复宗籍,想来是在练兵之法上有过人之处。如果能请刘备指点一二,或许可以挽回一些面子。

当然,如果能加入刘备麾下,那就更好了。

在蒯越有意接受朝廷的条件,出任魏郡太守后,刘琦就清楚,他们父子和荆襄人的情谊到此为止。为了前程,他有必要别谋出路。

与其到宫中为执戟郎,不如到刘备麾下谋一官半职。

如果刘备能让他为一偏将,领一营之兵,独当一面,那就更好了。

刘备听出了刘琦的意思,却没有立刻答应。

他对刘琦说,以令尊的名望和才华,朝廷必然不会弃之不顾。如果你不嫌弃,我愿意托人打听一下天子的想法,然后再作决定。

刘琦正中下怀,感激不尽。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