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813章 本末之间(菩緹打赏加更)

汉道天下 第813章 本末之间(菩緹打赏加更)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诸葛瑾等了一会儿,诸葛亮出来了,引着他去吃饭。

诸葛瑾迫不及待的问起了诸葛亮的武艺。

诸葛亮想起了自己刚到行在时的情景,不禁微微一笑。“子龙说得对,这个标准其实并不高,尤其是对世家子弟来说。只要他们肯下功夫,最多一年就能达到要求。”

“你用了多久?”

“我稍微快一点,用了三个月。不过我情况特殊,一是年轻,二是天子身边很多高手做教习,没走弯路。”

“都是谁做教习?”

“大剑士王越,温侯吕布,还有三部督。当时右部督还不是刘和,是阎行,算是凉州一等一的高手。”

诸葛瑾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但他由衷地为弟弟感到高兴。

能有这样的高手指导武艺,放眼天下,恐怕也没几个人。

进了餐厅,诸葛亮一边和人打招呼,一边引着诸葛瑾就坐,然后去取食物。诸葛瑾坐着等候的时候,不少人看了过来,眼中露出羡慕的光芒。

诸葛瑾理解这些人羡慕什么。

即使他不是诸葛亮的兄长,只要诸葛亮领着他在众人面前露一下脸,将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奉承他。

一会儿功夫,诸葛亮取了食物回来。算不是丰富,但有荤有素,色香味俱全,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厨师能做得出来的。

“很香啊。”诸葛瑾尝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

“合口味吗?”

“合,太合了。”诸葛瑾笑道:“这是我这些年来吃过的最合口味的菜。”

“主事的就是我们琅琊乡党。”

“谁啊?”

“燕然都护的侧室,开阳卞夫人。”

诸葛瑾很惊讶。开阳和阳都相领,口味的确很相似。但曹操的侧室怎么会成了厨子?

诸葛亮却没解释这个问题,问起了诸葛瑾的来意。

诸葛瑾第一时间说起了关羽的事,他不明白刘备为什么想请关羽为他练兵。

诸葛亮一听就笑了。“刘徐州当初能凭一些新招募的士卒守住彭城,用的就是关羽转授的练兵之法。不过关羽爱惜士卒,能与士卒同甘共苦,这一点很少有人能做到,所以就算学了他的练兵方法,也未必能像他一样成功。”

诸葛亮喝了一口汤,又道:“徐晃本是天子相中的大将,只是镇守可东,未能随天子巡边,这几年也没能立功。这次随征冀州,他自然想争取立功的机会。关羽作为他最为倚重的将领,有些为难也是可以理解的。”

诸葛瑾恍然,也算是解开了一个谜。

当初刘备能守住彭城,的确让很多人大感意外,但真正了解其中原因的却不多,刘备也一直没提过。

“这关羽的练兵之法有何奇异之处?”

“就是我刚才说的,与士卒同甘共苦。其实说起来,这个办法最初是天子所用,徐公明学了精髓,然后又教给了关羽。”

“与士卒同甘共苦还不容易?”

“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其实这个练兵之法的精髓还不是同甘共苦,而是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力,让他们同荣辱、共利害。想做到这一点,可不是同甘共苦就能做是到的。”

诸葛瑾连连点头,把相关的信息串联到了一起。

关羽的练兵方法的确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其实还是刘备许诺要给将士们分地。正是有了土地的诱惑,那些将士才会拼命训练,舍身作战。

没有土地激励士气,谁的练兵方法都没用。

天子能收并凉将士之心,靠的正是度田。

“这么说来,度田势在必行?”

诸葛亮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

刘协坐在案后,含笑打量着徐晃。

几年不见,徐晃越发沉稳,已经有几分其静如渊、深不可测的感觉。

“公明,这次校阅,要争魁首么?”

徐晃微微欠身。“臣岂敢与禁军争锋。”

刘协哈哈一笑,摇摇手。“禁军不与诸将争锋,这不公平。”

“那臣就当仁不让了。”

“理当如是。”刘协收起笑容,一声轻叹。

虽说诸部还没有全部到达,但他看到的几个将领之中,练兵最用心的还是徐晃、关羽。

年轻人嘛,上进心更强一些,也可以理解。

至于杨奉、韩遂等人,虽说也想立功,但他们练兵的积级性远远不及徐晃,部下的训练水平也有限。

杨奉也就罢了。原本素质就不高,已经封侯拜将,这几年在弘农又太安逸,确实也没什么动力。韩遂的表现却让他大感意外,在麾下有数百名讲武堂毕业生的情况下,韩遂所部的训练水平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具体而言,应该是强度不够。

韩遂的解释是最近几个月忙秋汛,训练不足。

但刘协却觉得,根源应该还是韩遂这个主将的懈怠有意无意的影响了麾下将领。他们都觉得没什么大战的机会,更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手,不必那么强调训练,不如将重心放在教化上。

西凉兵的战斗力本来就很强,缺的只是教化。

教化好了,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刘协当然可以用禁军教他们做人,但禁军的装备和训练本来就与诸军不同,没有说服力。

现在,徐晃和关羽来了,他可以树立一个榜样,敲打敲打那些人了。

“关羽为人如何?”

“武艺高强,忠勇无双。”徐晃顿了顿,又道:“只是性子比较直,看不惯伪君子,只欣赏真正的英雄。”

刘协笑笑。

徐晃对关羽的评价不能说没道理,但恐怕也有滤镜的成份,毕竟他们太近了,既是上下级,又是同乡,性情又投契。

“你见过司马懿吗?”

“见过。”徐晃倒也不掩饰。“关羽对司马懿的评价有些偏颇,只见其长,未见其短。”

刘协来了兴趣。“那你说说,司马懿的长是什么,短又是什么。”

“长于计谋,短于气度。”

“仔细说说。”

“论才能,司马懿文武兼备,智勇双全,堪当一方之任。论德行,亦能谨守家法,行不逾矩。可是也正因为如此,他难免守旧,很难在内心认同四民皆士这样的观念。只不过为人有城府,又能舍己从人,不露声色罢了。”

刘协品味了片刻。“所以,他可以独当一面,不能总揽全局?”

徐晃躬身道:“此臣一时愚见,仅供陛下参考。司马懿毕竟年轻,受陛下教导,将来更进一步,也未尝不有可能。”

------题外话------

谢书友菩緹三万点打赏,加更第三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