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743章 和而不同

汉道天下 第743章 和而不同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猗带着几个亲卫,沿着驰道,赶往睢阳。

一路上,他看到了不少工地。各郡、县都在组织百姓加固河堤,或者准备草袋,以备秋汛时堵塞决口。

经过陈留时,黄猗停了一下,与太守任峻见了一面。

任峻是河南中牟人,颇有胆识。追随曹操后,一直在负责后勤辎重之类的事情。曹操转为燕然都护,将任峻留在陈留做太守。

黄猗因公事与任峻见过几面,相处得很投机,以后每次经过陈留,都会与任峻见一面,交流一下最近的形势。

任峻在浚仪的工地上,正抓紧时间疏通河道。

浚仪是河水流向东南的几条支流的起始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控制了浚仪,就可以调整不同支流的水量,对下流各郡县的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曹操宁可放弃经营多时的颍川,也要将任峻留在陈留,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浚仪的重要作用。

另一个原因是陈留郡的襄邑是著名的蚕桑之乡,纺织业天下闻名。如今河东、关东的织坊有不少匠师就来自于襄邑。

黄猗见到任峻时,任峻戴着斗笠,卷着裤腿,正与负责水利的都尉袁敏一起商量新的工程。看到黄猗,他喜出望外。

“子美,你怎么来了?”

“公务路过,顺便来看看你们。”黄猗说着,与袁敏拱手见礼。

袁敏是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是远亲,袁敏与黄猗也是故旧,只是以前交往不多。黄猗那时候是典型的名门子弟,以儒雅为尚。袁敏虽然也出身高门,却喜好武艺,而且喜欢研究水利,与黄猗格格不入。

如今黄猗从军,成了抚军大将军韩遂的长史,反倒和袁敏亲近起来。

闲聊几句后,黄猗拿出那份文章,递给任峻。

任峻有些诧异。

从外观来看,这应该是朝廷的邸报。如果是郡县都会有的,他这个陈留太守也会收到,毋须黄猗向他转达。黄猗特意拿给他看,应该是军中独有的。

“秋后要用兵吗?”

袁敏也有些紧张起来。“不是说秋后要举行论讲么?”

“你们别紧张,不是用兵。对了,曜卿去长安了吗?上次温侯有书信来,还特地问起他。”

“快了吧。上个月,幽州牧派人来请,致意甚厚,他有些犹豫,这才晚了些。”

“幽州牧?”黄猗有些诧异。

虽说袁涣和袁术是远亲,袁涣一度还曾依附袁术,但袁涣对袁术向来不太看得上眼,袁术也与袁涣谈不来,两人的关系很僵。

袁术派人来请袁涣可以理解,袁涣居然为此犹豫,这就奇怪了。

按理说,袁涣根本不会考虑的。

袁敏显然清楚黄猗疑惑什么,随即解释道:“尊夫人出面,送了他两套书。”

黄猗哑然失笑。

任峻一边看文章,一边说道:“子美,你这次是去睢阳吗?”

“是啊。”

“能不能请你夫人高抬贵手,赶紧将我陈留郡定购的教材发过来?我各县的县学等教材等了快半年了,连张纸都没看到。”他抖了抖手里的文章。“都是书坊,为何长安的书坊能这么快?”

“我们也在疑惑这个问题。”黄猗笑道:“放心吧,我帮你催一下。只要不是求精装书,其他的都好办。”

“精装书我就不想了,买来也是摆在案头做样子。”任峻笑了一声:“不过你别在驿舍多停留,否则被人盯上了,你就走不了。”

黄猗大笑。

说笑间,任峻看完了三篇文章,眉头微皱,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这真是许文休等人所作?”

黄猗也收起了笑容。“其他两人,我不太清楚,但来敬达应该不假,这是他的行文风格。”

袁敏也迅速看了一遍文章,同样疑惑不已。“如此激烈的反对度田,天子为何还要印行?这不是壮那些人的声势么?”

“这只是开始,以后会有不同意见的文章,互相争鸣。考虑到行程,关中受的影响最大,三河次之,其次就是陈留、颍川了。伯达,陈留在关东、洛阳之间,冲突会比较激烈,你要做好准备。争鸣是好事,如果有人从中煽动,那就有麻烦了。”

任峻点点头,想了一会儿。“你把这篇文章留给我吧,我先在工地上讲一讲,看看百姓们的反应再说。”

黄猗一口答应。

他特地来见任峻,就是想提醒任峻早做准备,避免到时候措手不及。

陈留是大郡,世家很多,当初曹操施行屯田时,陈留的反对力量就非常大。边让嘲讽曹操的原因之一就是反对屯田,说曹操是巧立名目,横征暴敛,要做无本生意。

曹操杀了边让,结果却导致兖州反叛,险些连命都丢了。

如今任峻主政陈留,在抚军大将军韩遂的大军镇着,才尝试着展开屯田,恢复生产,却一句也不敢提度田的事。

这些文章一出,陈留世家必然会有反应。如果只是口头上反对,那还好说,万一诉诸武力,相临的几个郡都会受到影响。

韩遂让黄猗赶往睢阳,也有做好应变准备的意思。

只不过韩遂是希望关东出事,黄猗却要尽可能避免出事。关东乱了,对想立战功的韩遂和并凉将士是机会,对关东却未必是好事。

黄猗是军中长史,他清楚现在的将士教化是什么水准,离王者之师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一旦开战,很可能前功前尽。

尤其是在这种激忿的状态下。

天下易动难安,兵是凶器,能不动,最好还是不要动。

与任峻、袁敏取得一致意见后,黄猗在工地上胡乱几口饭,就接着赶路。

次日傍晚,他披着落日余晖,走进了睢阳城,走进了印坊。

印坊里很热闹,一群人正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黄猗走了过去,一眼看到人群中的袁权手上拿的文章,正是他要送来的那一份。

“这日期是不是有问题?”一个老匠师说道:“这么多字,刻版就要刻上好几天,就算用分版术,没个三天也刻不好。可是看这日期,简直是随写随印,都没过夜。”

“没错,这日期十有八九是假的。”旁边的人附和道。

黄猗听得清楚,咳嗽一声。“那朝廷冒着失信于人的代价,争这几天的时间,又有什么意义呢?”

众人回头一看,认识黄猗的人都笑了起来。

老匠师挥挥手,大声说道:“散了,散了,明天再说。”

------题外话------

鹤舞白沙盟主加更第三十一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