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733章 月旦新评

汉道天下 第733章 月旦新评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协与许靖在堂上就座,按照年轻学子拜诣成名学者的礼仪,与许靖寒暄了几句。

许靖的夫人刘氏听到声音,赶出来相见,见堂上一少年与许靖对座,堂下一少年侍立,却不见了孔融。自家儿子许钦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 手里拎的酒食都忘了放下,连忙上前,将许钦拉到一旁。

“堂上少年是谁?孔祭酒呢?”

“天……天子。”许钦结结巴巴地说道。

“谁?”

“堂上的少年是……天子。”许钦咽了一口唾沫,艰难地说道。

刘氏刚从许钦手中接过酒壶,听了这话,手一抖,酒壶掉在地上, “啪”的一声碎了, 浑浊的酒液溅得到处都是。

刘氏伸长脖子, 看了看堂上正与许靖说话的刘协。“钦儿,那……真是……”

许钦用力地点点头。

刘氏吁了一口气,半晌才道:“圣人披褐怀玉,返朴归真,果然与众不同,难怪能在短短数年内便拨乱反正,重振朝纲。”她摸着许钦的头,咬咬牙。“钦儿,也许这就是你的机缘,能不能抓住,就看你自己的了。”

许钦不解其意,茫然地看着刘氏。

刘氏也不解释,拉着许钦到了后室,换去被酒液溅湿的衣服,回到厨房, 重新准备了茶水, 让许钦送上去。

“就像平时一样,不要慌。”

许钦也有点反应过来了,用力地点点头,端着茶水上了堂。

刘协和许靖客套完毕,随即切入正题。

“听说先生当年曾与许子将一起主持月旦评?”

许靖心中一紧,心道该来的还是来了。不过没关系,既然你要做出一副尊师重道的姿态,那我就让你领教一下师道尊严。

“诚如陛下所言。”

“如今天下大乱之后,百废待兴,先生当年评过的那些人才之中,可有能与朝廷共兴大业的?”

“自然有。”许靖挺起了胸膛,端起茶杯,准备喝一口茶,润润嗓子,再向天子介绍他品鉴过的人才。“陛下请饮茶。”

刘协端起杯子,立刻闻到了冲鼻的葱姜味。

许靖不愧是刚从益州回来的,连喝的茶都充满了益州的味道。

尽管如此,他还是捏着鼻子喝了一口。

许靖放下茶杯,一口气说了几个人。

刘协一个也没听过, 但他却听出了一个特点, 这些人前期大多是汝南人, 几乎全是汝颍一带的, 后期有一些扬州的、交州的、益州的,但数量有限。

此外还有一个共同点:许靖对这些人的品鉴大同小异,不是清逸就是高洁,偏向于道德层面。

可惜,有曹操那样的例子在前,人物点评中的道德就是薛家的猫,测不准。

刘协命诸葛亮做好记录,又看了一遍名单,然后不紧不慢地问了一句。“山东大乱时,这些人都有什么表现?”

刚刚还口若悬河的许靖顿时哑火了。

那些人能有什么表现?要么像他一样,举家逃难。要么留在本地,依靠家族的势力自保。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和袁绍保持一定的关系。

谷昕

如今袁绍自己都认怂了,上书请罪,那些人又能好到哪儿去。

见许靖不说话,刘协又问了一句。“先生的亲朋故旧可有人死于战乱,或者被西凉军掳走?唐夫人就在书坊,先生若有亲人失踪,或许可以问问她。”

许靖的脸胀得通红,他听懂了刘协的意思。

说得那么好听有什么用?大难临头,你们除了逃之夭夭就是俯首就戮,坐视家人落难。

“陛下……”许靖张了几次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刘协无声地笑了。“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天下大乱时,关东州郡除了自相攻杀,没几个能保境安民。好在如今天下太平,这种事应该不会再出现了。先生不妨推荐几个堪用的人才,朝廷当付以郡县,试其才能。”

许靖思索片刻。“陛下是说度田吗?”

“包括度田,但又不仅仅是度田。”刘协从容说道:“度田的目的是实现王道。如果不度田也能实现王道,甚至更好,朝廷也不反对。”

他笑了笑。“先生既在太学,当知正在筹备的大会最主要的议题是如何实现王道,而不是度田。”

许靖打量着刘协。“陛下,如果有人支持王道,却反对度田,也可以说吗?”

“当然可以,否则朝廷何必兴师动众,举行论讲?”

“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又如何判断正谬,去伪存真?”

刘协举起一根手指。“首先看他是否对得起自己的所学,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只要他是秉心而论,而不是屈从于人,就算有所偏颇也无妨。”

他轻笑一声。“当然,画虎画皮难画骨,这一点只能自知,他人不能臆测,否则就成了欲加之罪。先生以为呢?”

许靖的嘴角抽了抽,附和也不是,不附和也不是。

他主持过月旦评,品鉴过无数人,自然清楚这一点看似简单,实际极难做到,甚至根本做不到。

有几个人能秉心而论,一点也不受外在利益影响?

刘协树起第二根手指。“其次,要看他的立论能否经得起他人质疑。理不辩不明,如果他的立论有理有据,能够经得住他人的辩驳,自然有立论的价值。如果只是强辞夺理,不准别人置一词,那不听也罢。”

许靖微微颌首。

这一点,他是同意的。

理不辩不明,不敢面对别人质疑的大概率是歪理。

“可若是都有道理呢?”

刘协树起第三根手指。“留待事实验证。如果能言之成理,又经得住众人辩驳,那就择地试行。能成功,就是对的。不能成功,那就看是做得不够好,还是根本就做不到,再行改正。”

刘协笑笑。“如果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试行都无法成功,却还坚持说他能实现王道,先生会赞同他吗?”

许靖眼神闪了闪。“可是实现王道绝非一日之功,又难免受人掣肘。夫子治鲁,也未曾成功。”

“朝廷也没有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做好了长期论战的准备,否则也不仅会只在山东择数郡试行。”

刘协收回手指,重新端起了茶杯,浅浅的呷了一口。

“举行论讲,便是着重于第二点。论讲时,朝廷打算择其主要观点进行公布,既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朝廷有兼听之心,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这些观点,评价这些观点,去其荒谬,择其可用。”

刘协抬起头,含笑打量着许靖。“众人拾柴火焰高,先生有没有兴趣添一把柴,作月旦新评?”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