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691章 医不自医

汉道天下 第691章 医不自医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孙策与虞翻反复商量后,决定接受周忠的建议,入朝觐见天子。

现成的例子就摆在面前,曹操、刘备都在入朝,曹操更是在入朝后得到了燕然都护的重任。

孙策在很多方面都和曹操有相似之处,曹操就是他最好的榜样。只是各方面都慢了一步,没能及时送质, 没能入时入朝,还有着拒绝朝廷征召,出兵协助周忠作战时又消极避战的前科。

如今天下已定,他没什么和朝廷讨价还价的本钱,还能不能如愿,只能看朝廷脸色。

如果再拒绝了周忠的建议,以后想求情都没机会了。

随周忠一起入朝, 周忠的任务得以圆满,他也得到了周忠的保证, 两全其美。

周忠荐举的诸葛亮是天子的心腹,这点把握还是有的。

孙策将政务转交给长史张昭,自己带着虞翻赶往吴郡,拜见母亲吴夫人,商量具体的入朝事宜。

不管最后的结果如此,他直接控制几个郡的现状是无法维持的,有些人必须提前安排好。

周忠则先行一步,赶往丹阳,与周瑜见面。

四月中,孙策赶到丹阳,与周忠、周瑜汇合。为了赶时间,他们放弃了乘船,渡江进入庐江郡内,途经舒城, 准备回老家看一看。

庐江太守阎象收到消息, 赶到县界迎接。

周忠很满意, 与阎象谈笑风生,问起了推行度田的情况。

阎象坦诚地说, 并不顺利。

袁术斩杀颜良,接管庐江之初,庐江大族还算配合。随着袁术调离,袁绍为民请命的舆论渐渐传播开来,庐江大族的心气又渐渐旺了起来,不仅不愿意配合度田,还要求阎象上书朝廷辩冤。

“辩什么冤?”周忠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庐江大族有什么冤可辩?

阎象看了周忠一眼,欲言又目。

周忠随即反应过来,有点尴尬。

这件事的根源在他。

就是他上书朝廷,反对严惩庐江大族,以至于朝廷迟迟没有下诏处置被袁术槛车征送长安的庐江大族,涨得了那些人的威风。

“还有呢?”

“其他的倒也没什么,几个山贼而已,成不了气候。”阎象摆摆手。“等春耕结束,我亲自率部入山,剿平了便是。”

“还有山贼?”周忠吃了一惊。“去年不是说都招安了吗?”

“此贼非彼贼。”

周忠还要再说,一旁的周瑜悄悄地扯了扯他的袖子。

周忠一直在朝为官, 不太熟悉地方事务。他却清楚阎象的言外之意。这些山贼并不是之前因躲避战乱而进山落草的百姓, 而是为反对度田, 大族故意挑起的叛乱。

借着山贼的由头,逼阎象进山平乱,无暇度田,给阎象一个教训,甚至直接杀了阎象,这是再常用不过的手段。

周忠的心情很不好。

他明白了阎象如此隆重地来迎接他的意思。

庐江大族如此强烈地反对度田,他有责任,作为庐江大族之首的周氏也有责任。消息传到朝廷,天子肯定不满意,他和阎象都难辞其咎。

阎象不肯背这个锅。如果周忠不能解决问题,阎象不会一直瞒着,会上报朝廷,由朝廷做出判断。

周忠与周瑜商量,该如何处理此事?

周瑜倒是坦然,建议周忠与庐江大族见一面,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觉得他们说得有理,就代向朝廷转达。如果他们说得没理,不妨就喝斥他们一通。

他们听,当然更好。他们不听,后果由他们自己承担。

周忠听完,疑惑地看着周瑜。“你觉得他们能听吗?”

“不能。”周瑜笑笑。“尽人事,听天命尔。”

周忠很不满意,反复考虑后,向虞翻问计。

虞翻听完,微微一笑。“我赞成公瑾的意见。”

周忠心中不快。“这不是解决问题,只是敷衍而已。”

虞翻摇摇头。“庐江度田本就是试行。这个试,不仅是看度田可不可行,也看阎象有没有太守之能。如果他只是会告状,却解决不了问题,他这庐江太守也做不长。”

周忠觉得有理,勉强接受了周瑜的建议。

到达舒城之后,周忠回到了阔别数年的老家。

周瑜的父亲周异带着家人在门口中迎接。

在周忠拒绝袁绍的时候,周氏大宅被颜良占为己有。如今颜良已死,周氏大宅又回到了周氏的手中,修缮一新,比之前更漂亮了。

周氏族人都很兴奋,脸上洋溢着胜利者的骄傲,以及对周忠的崇拜。

周忠拒绝袁绍,逃离舒城时,他们都有些怨恨,觉得周忠不仅放弃了周氏列代先人辛苦经营的人脉,与袁氏为敌,无异于自取灭亡。如果袁绍撤退,周忠载誉归来,他们才意识周忠的明智。

如果当初答应了袁绍,现在只怕也被槛车征送长安了。

走在熟悉而陌生的大宅里,周忠没什么兴奋,反倒有一丝不安。

天下虽然太平了,但纷争并未结束。袁绍还不死心,借着度田兴风作浪,鼓动山东大族反对度田,原本正常的争论随时可能激化矛盾,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作为士大夫的一员,自己该何去何从?

夫子说:君了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既然以君子自居,自然应该守义忘利,但这显然是做不到的。

拿出所有的粮食赈济百姓,没问题。

让他放弃所有的田宅,与普通百姓一样占田,他做不到。

那是一族老小生存的根本。

“公奇,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去年十月,韩遂进驻洛阳之后。”周异说道。“我与他相处不来。”

“韩遂为人霸道?”周忠有些诧异。

他太清楚自己这个从弟了。虽然出身庐江周氏,但仕途一直不太顺利,为人也非常低调。洛阳这几年都成废墟了,他却一直坚守在洛阳令的位置上,没有放弃。

这样的一个人,和韩遂无法相处,只能是韩遂欺人太甚。

周异笑笑。“作为西凉人,他已经很克制了。不过他对当年事似乎难以忘怀,对关东人也有些偏见。”

周忠来了兴趣。“怎么说?”

周异沉默了片刻。“他几次公开宣称,山东度田难成,必有风波,所以驻洛阳的大军要随时做好准备,只待朝廷一纸诏书,便出兵平叛。”

周忠心里一紧。“洛阳……有多少大军?”

“韩遂所部有两万多,最近曹操转为燕然都护,他麾下的一部分将士也会转到韩遂部下,应该有五万步骑吧。”

周忠倒吸一口冷气。

“你对那些人说过么?”

周异苦笑。“说过,但是没用,没人相信天子会冒着刀兵重起的危险,强行度田。”

“愚蠢!”周忠脱口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