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690章 乘风万里

汉道天下 第690章 乘风万里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建安四年,孟春,会稽山。

春风拂面,水波不兴,海面波光粼粼,一艘小船正缓缓驶来,隐约能听见歌声。

孙策负手而立, 微微地眯着眼睛,英俊的面庞上带着一丝犹疑,一丝不安,还有一丝无奈。

周忠站在不远处,正和虞翻有说有笑。

“仲翔,朝廷有诏,年末将在长安举行会议,讨论经学。你有如此学问, 若是缺席盛会, 不仅是你个人的遗憾,也是儒门的损失。”

虞翻抚须而笑,并不觉得周忠这句话有什么不妥。

“听说孔文举也到了长安?”

“的确如此。他是去年年底到的,受杨公推荐,出任太学教习。”周忠从容笑道,丝毫不提孔融去长安的目的,也不提孔融在天子面前吃瘪的事。这样的事,他已经从不同中的渠道了解到,只是不适合让虞翻知道。

“在长安重修太学,是想复兴关中之学吗?”虞翻笑了一声。“可是我听人说,郑康成东归时,马季长曾说,吾学东行矣。既然经学在山东,何必重修长安太学?如今天下太平, 天子何不还都?莫不是对山东还有戒心?”

周忠大笑, 过了片刻, 又道:“天子少年颠沛,疑心重点也是正常的。不过,我倒是觉得他这么做并非是出于疑心,而是稳健。”

“怎么说?”

“仲翔,你觉得是董卓危害大,还是袁绍危害大?”

虞翻扭头看了周忠一眼,就连不远处的孙策都微微侧过了脸。

将袁绍与董卓相提并论,对周忠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暗示。

山东能如此迅速的恢复太平,与袁绍称臣有很大关系。如今山东不少人都将袁绍看作是为了天下百姓而忍辱负重的君子,是天下太平的功臣,党人领袖、士大夫的代言人。

他的起兵,也有演变成党人抗争高潮的趋势。

从袁绍还没退兵开始,这样的舆论就在山东传播,如果越演越烈,已经传到了江东,响应的人还不少。

此时此刻,周忠却将袁绍与董卓相提并论,莫非在朝廷眼中, 袁绍还是个乱臣。

天子虽然没说迁都长安, 却在长安修太学, 意义非同小可。

莫不是对袁绍抱有疑心, 觉得洛阳不够安全,将来还想以武力征讨袁绍?

“你们不用这么看着我,我只是就事论事。”周忠微微一笑,轻描淡写的挥了挥袖子。“至少在天子看来,董卓要比袁绍更危险,稳住了凉州,山东也就乱不到哪儿去。他留在长安,又在长安重修太学,还是着眼于凉州,与马季长没什么关系。”

他顿了顿,又道:“毕竟,凉州人能理解马季长学问的也不多。”

虞翻哑然失笑,没有再问什么。

讨论学问,并不是他们今天的主题。

周忠即将起程回京。在此之前,他们要确定朝廷对孙策的安排。

如果天子没有武力征讨袁绍的计划,那和孙策就没什么关系了。

“周公,听说曹操被委任为燕然都护了?”孙策问道。

“确有此事。”周忠点点头。“曹操已经返回兖州,正在交接公务,挑选精锐,应该很快就会北上美稷。”

“那刘备什么时候起程?”

“这倒倒是没听说。刘备还没有赴行在觐见,应该会晚一些吧。不过天子行事果决,应该不会耽搁得太远。我估计最迟秋后,刘备就当转战青州,与幽燕都护府、幽州刺史府并力东向,平定辽东。”

“平定辽东后,刘备会进兵三韩,封王朝鲜?”

周忠郑重地点点头。“这都是天子之前承诺的,自然会兑现。”

孙策一声叹息。“曹操、刘备都有未尽之征程,我与公瑾奈何?刘繇与我们有旧怨,如今复为扬州刺史,我与公瑾怕是不能安生啊。”

“他那个扬州刺史是朝廷封的,你这个会稽太守也是朝廷封的,有什么好担心的。”

周忠顿了顿,又道:“我还听说了一个消息,朝廷有意恢复刺史的监察责任,取消刺史治民的权力。以后你只要奉公守法,不犯六科之条,他无奈你何。”

“当真?”

“目前还只是传言而已。”周忠苦笑道:“但是我觉得这恐怕不是空穴来风。毕竟一郡太守作乱的不多,刺史、州牧才是叛乱之源。”

孙策和虞翻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个消息很重要,但对孙策来说,这依然不是重点。

他想知道的是,他能不能和曹操、刘备一样继续征战。

做一个郡太守,不是他的理想。

“嘉谋兄,天下虽安,交州未定,朝廷可有征讨的计划?”虞翻不再拐弯抹角,直接挑明了心思。

“交州……怎么了?”周忠一脸茫然。

“交州……”虞翻一时倒不好说什么。士燮兄弟虽雄据交州各郡,但他们并未举起反旗,倒不太好说他们是叛乱。“士燮兄弟并列诸郡,这不使朝廷制度。”

“的确有太合适,但事急从权,也能理解。我听说,士燮兄弟虽列放郡,却没有占其本郡,可见还是懂规矩的。他们这么我,也只是一时权宜之计。我相信朝廷会处理好这件事的。”

周忠想了想,又道:“天子连凉州虎狼之士都能控制住,何况是交州士家兄弟这几个书生。”

虞翻按捺不住。“嘉谋兄,你对士大夫似乎有些偏见。”

周忠哈哈大笑,笑了一阵后,又语重心长的说道:“仲翔,不是我对士大夫有偏见,而是经过这几年,我了解了一个道理。如今的士大夫已经不是夫子时的士大夫,他们擅长坐而论道,却不能起而行道。纵有满腹经纶,也要依附于强者才能一展所长。”

他转头看着虞翻。“正如你虞仲翔,学识、谋略都当世无匹,可是或无伯符,你又能如何?别不承认,袁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可以在山东称雄,但是面对手握并凉精锐的天子,他连迎战的勇气都没有。”

周忠撇了撇嘴。“我们的用武之地是朝堂,不是战场。”

他转头看着孙策,又道:“伯符,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是我劝你一句,纵有横行四海的雄心,你也发须先向天子称臣,否则诸事休想。随我入朝吧,只有得到天子的支持,你才能一展宏图。”

孙策抬起眼皮,静静地看着周忠,嘴角微微挑起。

“天子能让我征讨交州?”

“交州何足道。”周忠摇摇头。“多了不敢说,你至少可以走得比成公杰更远。”

孙策眼睛一亮。“当真?”

周忠郑重地点点头。“我保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