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632章 忘年之交

汉道天下 第632章 忘年之交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唯。”陈宫躬身再拜,起身时,脸色已经恢复了平静。

他陈述了自己的理由。

迁都关中,有三个原因:

首先,关中曾为大汉都城两百余年,刘氏列祖列宗的坟茔都在长安附近。再次中兴,回到关中立都,更符合周而复始之义。初平元年,朝廷已经西迁关中,只不过当时是董卓乱政,于义理不顺。如今天子平定凉州,再回关中,名正言顺。

其次,关中近边,迁都关中,有利于守边。虽说凉州平定,鲜卑远遁,但边疆仍然需要大军坐镇。迁都关中,有利于政令通达,及时反应。

最后,河东耕地有限,供养不了太多的人口。关中则有大量耕地,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刚才赵歧已经发言,陈宫的见解大部分都在其中,现在也只是强调一下, 并无太多新意。

这也证明了刘协刚才的判断:赵歧的建议主要是由陈宫提出的, 他只是加了一些修饰而已,看起来更有理有据而已。

刘协示意陈宫回席,又问其他人的意见。

众人纷纷发言,表示支持陈宫的见解, 纵有不同意见, 也不是反对陈宫,只是说眼下朝廷初定, 天下未安, 不宜仓促迁都,可以稍微等一等。

刘协扫了一眼, 提出类似意见的大多是河东人, 比如卫觊、裴俊。

他们人微言轻,理由也不够充足,不足以形成威胁。

见诸葛亮走进来,刘协宣布散会, 让众人回去思考一下, 过两天再议。

赵歧、韦端两位老臣先走, 其他人依次告退。卫觊、裴俊等人就是宫里的近臣, 也各自回岗位, 继续处理公事。裴俊拿着会议记录, 在一旁整理, 一会儿便送来了会议纪要。

刘协看了一下, 转手交给诸葛亮。

“安顿好了?”

“谢陛下关心, 安顿好了,他们很满意。”诸葛亮一边看纪要, 一边说道:“庞统随时可以见驾,只待陛下有空。”

刘协想了想。“接风宴准备好了吗?”

“也没什么好准备的, 今天晚上随便吃点就行。庞统磊落不羁,本不是拘礼之人。黄君夫妇也是隐士, 不太重视这些礼仪的。”

“话虽如此,也不能太怠慢了。”刘协说道:“他们夫妇只有这一个独女, 千里迢迢的送来给你, 你太敷衍了怎么行。”

诸葛亮愣了一下,有些后悔。

他的确没考虑到这些,反倒是天子想得周到。

“你别忙了,先回去准备。到时候, 我去见见他们。”刘协笑道:“我虽与你年龄相同,毕竟是君。你没有长辈在此, 我便代替你的长辈出面, 如何?”

诸葛亮一愣,随即惊喜交加。“陛下屈尊出席,臣求之不得。只是……”

“既然没问题,那就没什么可是了。”刘协挥挥手,示意诸葛亮赶紧回去准备。

诸葛亮不敢怠慢,放下手里的会议纪要,匆匆走了。

天子愿意以他的家人身份出席, 为黄承彦等人接风, 这是莫大的恩庞,也是对黄承彦等人最大的礼敬。他想他们尽快知道这个好消息。

刘协看看天色, 命人去见皇后伏寿,让她挑两件见面礼。一件给蔡夫人,一件给黄月英。

伏寿很快就派人回话, 东西准备好了,是现在送过去,还是到时候带过去?

刘协听出了伏寿的意思:她想出席,借机拉近关系。

刘协拒绝了,让伏寿安排人直接送过去。

他怕恩宠太重,诸葛亮受不起,也不愿意伏寿有太多的想法。

他主动去见黄承彦、庞统是求贤若渴,皇后出席,拉拢的意味就太明显了。伏寿与诸葛亮本来就是同郡,走得太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什么,对诸葛亮不利。

——

得知天子将出席,黄承彦、庞统都很意外,随即又觉得此行不虚。

庞统甚至有些后悔,早知天子如此重才,他就应该早点来。

这才还没平静心情, 外面有人敲门。

两个女骑士走了进来,奉上皇后所赐礼物。

礼物倒不甚贵重, 至少在蔡夫人眼中如此,倒是两个女骑士吸引了她们母女的目光。

两个女骑士一个是汉人,一个是胡人,都身材高挑,眉宇间英气勃勃。她们没有穿甲胄,只是贴身的冬衣,脚下蹬着马靴,走起路来长腿起落,足声清脆。

奉上礼物后,两人行了礼,潇洒地转身,并肩离开。

看着她们挺拔的背影,黄月英两眼放光,艳羡不已。

“阿母,她们的衣服真好看。”

蔡夫人白了她一眼。“好看是好看,却不是每个女子都应该如此。孔明将来要做大臣,你也是有诰命的人,岂能像她们一样抛头露面。就算你想做个女士,也该和蔡令史一般做学问,而不是策马骑射,舞刀弄剑。”

黄月英嘿嘿笑了两声,不置可否。

虽然她觉得母亲说得有理,她不应该去做女骑士,但这并不妨碍她觉得女骑士的服饰好看。

原来女子穿武士服也这么好看。

时间一晃,夕阳便落了山。

天子刘协简从而至。

他没有坐车,而是骑了一匹西凉青骢马。没穿礼服,也是一身轻便的窄袖常服,上下马都很方便。当他从高大的青骢马上一跃而下,稳稳落地时,黄承彦不由自主的赞了一声。

“好一个年轻有为的马上天子。”

“这位便是襄阳黄君?”刘协看了黄承彦一眼,对诸葛亮说道。

诸葛亮点点头,黄承彦赶上一步,躬身施礼。“草民襄阳黄承彦,携妇蔡氏,女黄氏,见过陛下。”

刘协双手扶住黄承彦,不让黄承彦拜下去。“黄君,今日不是朝见,不必拘礼。我今天来这里,一是为孔明撑撑门面,一是想看看黄君。你我虽是初见,却早就是同道了。”

“陛下,这……从何说起?”黄承彦不解其意。

刘协哈哈一笑。“俗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这缘又岂能只是姻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道之人,便是相隔千里,也终有相见之时。我为孔明之君,黄君为孔明之舅,我们算是平辈,若黄君不弃,愿为忘年之交。”

黄承彦眉梢轻挑,也不禁露出一丝笑意。“之前听孔明说,陛下虽年轻,却有大气象,不拘于俗礼。如今一见,果然如是。能与陛下为忘年之交,草民便是再走一千里路,也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