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590章 少年孔明

汉道天下 第590章 少年孔明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田丰的眼光。

郯县虽是州治,但是从一开始就没被刘备当作防守的重点。在沛县意外失守,徐州门户大开,人心惶惶的情况下,麋芳临危受命,赶到郯县设防,终究还是无力回天。

面对迅速接近的袁绍大军,麋芳明智地选择了放弃,带着一些部下撤往朐县。

王朗也无可奈何,抢在袁绍到达之前,离开了郯县,间道向西。

郯县不战而降,徐州震动。

徐州牧刘备困守彭城,主战的王郎跑了,陈登部又被张郃、高览一战全歼,徐州人见识到了袁绍的兵锋之利。不是每个人都有陈登那样的底气,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向袁绍称臣。

田丰的战略构思顺利达成,随即分派别部攻掠郡县,主力则返回彭城。

至此,除了还在琅琊境内苦苦支撑的臧霸等人,徐州只剩下彭城一座孤城。

——

刘备站在城头,看着渐渐成形的袁军营垒,心情有些低落。

他想过形势会很艰难,却没想到形势会如此艰难,崩坏得又如此迅速。

前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徐州就丢了,他被困孤城。

“我们能撑到朝廷的援军到来吗?”刘备拍着城墙,轻声说道。既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问一旁的简雍、孙乾。

“能。”简雍、孙乾异口同声的说道。

刘备有些诧异,转头看了他们一眼。“何以见得?”

“看看将士们的士气就知道了。”简雍伸手一指正在训练的士卒。“兵精粮足,人心可用,坚守一年不成问题。就算城中无法送出消息,这么大的战事,朝廷不可能一点风声听不到。”

孙乾附和道:“不过天子远在凉州,消息往来需要时间,调集大军更需要时间,主公还是要有些耐心。将为三军之胆,主公安坐,将士们就不会乱了。”

“嗯嗯。”刘备点点头,又有些惋惜地说道:“早知如此,我就不该让陈登回援下邳,让麋芳去郯县,而应该将他们召到彭城来。若陈登及其一万精锐在,何惧袁绍攻城。”

简雍嘿嘿笑了一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若非张郃、高览全歼陈登部,将士们又怎么会如此卖力训练?不管是不是袁绍授意,他率兽食人的恶名是逃不掉了。”

刘备也皱起了眉头。

他不理解张郃、高览为什么要这么做。就算他们率领的骑兵中有很多乌桓人、鲜卑人,如果没有明确的命令,也不太可能做得这么绝。

陈登麾下有很多陈氏支族子弟。一役尽毁,陈登怕是恨透了袁绍。

不过正如简雍所说,张郃、高览的狠厉大大刺激了城中将士,有助于他坚守。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朝廷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到。

——

数千里之外的金城,刘协也在商讨徐州的形势。

袁绍渡河之后,他就不断收到消息,但滞后比较严重,通常要晚半个月左右。不重要的消息滞后更严重,而且细节丢失,起不到多少参考意义。

想凭几句话勾勒出徐州的战况是不现实的,只能从宏观上做一些分析。

严格来说,虽然给了刘备一个守住徐州就恢复宗籍的承诺,他却不觉得刘备真能守住徐州,挡住袁绍南下的脚步。

不是说刘备无能——虽然刘备的用兵能力确实不怎么样——而是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不论是家世、名望之类的软实力还是兵力、钱粮之类的硬实力,袁绍都足以碾压刘备。

除非刘备也是穿越客,而且开了挂。

比起刘备如何才能守住徐州,刘协考虑得更多的是刘备丢失徐州之后,山东的形势会如何变化,袁绍下一步又会进攻哪里。

刘协的判断是九江。

袁术是袁绍心头的一根刺。不拔出来,袁绍寢食难安。

而且袁术的战斗力还不如刘备,很可能被袁绍一波推平。

接下来,应该就是曹操了。

刘协很好奇,在朝廷与袁绍之间,刘表会怎么选?

——

周忠赶到了行在,第一时间求见。

得知周忠将至时,刘协多少有些意外,却也没往深处想。毕竟周忠无处可去,既然不想向袁绍称臣,返回朝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他看到诸葛亮时,却着实吃了一惊,对周忠的印象也大有改观。

这老臣虽然有些顽固,识人的眼光还是有的。

这也算是庐江周氏的祖传技能。

刘协与诸葛亮聊了几句,就拜诸葛亮为郎中,留在身边,参谋军政。这是年轻人入仕的惯例,即使去除诸葛亮个人的耀眼光环,仅凭周忠的推荐,刘协也会这么做。

老臣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得知袁绍集结重兵进攻徐州,诸葛亮有些沉不住气,借着一次探讨的机会,他主动进言。

“陛下,臣冒昧敢言,臧霸守不住琅琊。”

“何以见得?”刘协有些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句。

“臧霸等人据山为寇,并不擅长守城,况且他们为了生存,常有劫掠之事,难免伤及无辜。琅琊百姓对他们并无好感。袁绍一到,响应者必多。臧霸内外交困,唯有弃城上山,将琅琊拱手相让。”

刘协同意诸葛亮的看法,却又不完全同意。

他知道臧霸守不住琅琊,但袁绍想把臧霸赶尽杀绝也没那么容易。袁绍最多只能在名义上控制琅琊郡,最后要么留兵驻守,要么以将琅琊交给臧霸为条件,诱降臧霸,以免后院起火。

不管是哪一个结果,对他来说,区别都不大。

“在你看来,琅琊落入袁绍之手,是好是坏?”

诸葛亮愣了一下,不解地看着刘协。

刘协笑笑。“说得更准确一些,琅琊人会支持袁绍吗?”

诸葛亮沉默了片刻,摇摇头。“臣以为,琅琊人不会支持袁绍,可是在袁绍的武力面前,琅琊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俯首称臣。不仅琅琊如此,整个徐州都是如此。”

“是这样吗?”刘协大感意外。“朕还以为至少徐州大族会支持袁绍。”

“陛下说的是五年前的袁绍,不是现在的袁绍。”诸葛亮的声音突然高了几分。“自从曹操屠彭城后,徐州人就对袁绍失去了信心。若非如此,陈登、麋竺辈也不会推举刘备为州牧,入主徐州。”

刘协抬起头,看到了诸葛亮眼中的愤怒,不禁心中一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