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589章 不杀不放

汉道天下 第589章 不杀不放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琳大惊失色。

杀俘不祥,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张郃、高览虽不是博学之士,却也不是贪残好杀的武夫。尤其是张郃,好儒向学,为人处事都有儒者之风,怎么会干出杀俘这样的事?

陈琳不敢大意,仔细询问详情。

陈登统兵多年,麾下也有数百亲卫骑,知道步骑对阵的要点。当他感受到骑兵奔驰带来的大地震动,看到数千骑兵冲出来的时候,就知道败局已定。

正处于行军状态的步卒没有披甲,弓没有上弦,也没有队形,根本挡不住骑兵的突击。

他第一时间打出旗号,表示愿降,但对方却没有停止冲击。

数千骑兵往来冲突,大肆杀戮,直到将他的部下斩杀殆尽。他怒不可遏,想找张郃讨个说法,却被几个鲜卑人围住,直接绑了。

陈登说完,依然难掩愤怒之情,双目充血。“这与率兽食人有何区别?”

陈琳听完,没敢接陈登的话题。

他愿意相信陈登说的是真的,问题是很难确定。两军交战,张郃、高览又是深入敌境,出手必然果决,不能拖泥带水。他们麾下的骑兵有大半是鲜卑人、乌桓人,战场上不听号令也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说,这未必是张郃、高览的命令,很可能是那些蛮胡骑士的自发行为。

战场上,这样的事很常见,非要说成是某个人的命令,未免牵强。

尤其是有可能指向袁绍本人,很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陈琳仔细考虑了一番,劝道:“元龙,死者已逝,来者可追。当务之急,是你要活下去。只有你活着,将来才有可能搞清真相。”

陈登一听,就知道陈琳并不相信他说的。他顿了片刻,一声惨笑。

“就算我愿意苟且偷生,又能如何?肱股已折,我不能为将,只能做一个谋士,为袁本初之傀儡,人神共弃。下邳陈氏虽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却也是忠义传家。我不能令家族蒙羞。孔璋不能给我答案,我去九泉之下找。”

“九泉之下?”陈琳一头雾水。

陈登眼神微缩。“我去问问王子师,当初究竟是谁指使杀死袁氏五十余口,连小儿也不肯放过。”说完就闭上了眼睛,再也不和陈琳说一句话。

陈琳面色煞白,没敢再问,悄悄地退出了帐篷。

站在帐篷外,他环顾四周,背后升起一阵阵寒意。

陈登不肯向袁绍俯首称臣。袁绍既不肯放了陈登,重蹈臧洪、刘和的覆辙,就只能杀了陈登。如此,则下邳陈氏必然与袁绍决裂。

那袁绍会不会杀了下邳陈氏满门?

杀,必然激起徐州人的反抗,袁绍想速取徐州的愿望必然落空,很可能会步曹操后尘,连战连胜,却终究得不到徐州人的支持。

不杀,一旦下邳陈氏决定向朝廷称臣,又会影响整个徐州的民心士气。

一个王朗已经让人头疼了,而下邳陈氏的影响力绝非王朗能比,当与东海刘氏相提并论。

陈琳很头疼,不知道该如何回报袁绍。

想来想去,他决定还是如实向袁绍报告。这件事的背后或许有更深的利益斗争,身为徐州人,他不能无动于衷。

——

听完陈琳的叙述,袁绍的眉心立刻蹙了起来。

他几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田丰。

只有田丰有这样的影响力,也有这样的动机,指示张郃、高览做出这样的选择。

但他和陈琳一样,找不到证据来证明这一点,除非张郃、高览出现作证。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张郃、高览没有这样的胆气,也不会这么做,否则就是与所有的冀州人为敌。

田丰这么做,显然不是为了他个人,而是为了保证冀州人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就像审配在兖州的所作所为一样。

冀州人给了他强有力的支持,也渐渐绑住了他的手脚。如果袁熙与郭氏联姻,将来成了嗣子,后果会更严重。

他将成为冀州人手中的傀儡。

袁绍又急又气,却找不到破解之策。

“孔璋,既然元龙不肯降,那我只能……”袁绍咬紧牙关,最后几个字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主公,琳有一计。”

“快说。”

“王朗为会稽太守,被孙策击破,穷迫无归。孙策欲使王朗称臣,王朗不肯,孙策也没杀他,只是软禁在会稽数年,使不得与外界通。”

袁绍眼神一闪,盯着陈琳看了两眼,又反复权衡了一番,点了点头。

虽然对陈琳将他与孙策相提并论让他很不舒服,但这个办法却可行。

不杀,也不放,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等将来全取徐州,陈登的气也消了,或许还有回心转意的可能。届时重新起用陈登,为徐州代表,与冀州势力抗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像陈登这样能文能武的高门子弟,中原可不多见。

袁绍接受了陈琳的建议,又让陈琳去劝陈登。如果陈登一意求死,他也没办法。

在陈琳的劝说下,陈登也让了一步,开始进食。

袁绍松了一口气,召集文武商议审配的方案。

田丰表示反对。

彭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坚池深。如今刘备又矢志坚守,迫降的可能性消失。一旦开始攻城,必然旷日持久,少则数月,多则经年。

攻城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兖州这些年连逢大战,民生凋弊,承担不起这样的重任,必然要从冀州运一部分钱粮来补充。长途运输,消耗太大,绝非上策。

况且冀州面临着上党、太原的威胁,荀攸又随时可能南下,不能不留一定的钱粮储备。

所以,拿下徐州,以徐州的钱粮供应围城大军,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刘备能守彭城,麋芳却守不住郯县。攻克郯县后,派一支别部北上,夹击臧霸,将琅琊收入囊中,青州的钱粮也可以进入徐州,这不比从冀州运更合算?

田丰说了很多,但归根结底只有一个意思。

冀州承担不起全部的消耗,应该就地征收徐州的钱粮,充当军用。

他的意见,理所当然的得到了绝大部分将领的支持。

袁绍也接受了田丰的意见,随即回复审配,让他在牵制刘备的同时打造攻城器械,做好围城的准备。等他拿下郯县后,会迅速回师,一起围攻彭城。

审配接到回复,强烈反对田丰的意见。他再次派人去见袁绍。

刘备的部下大多是新征召的士卒,现在强攻,取胜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延误了战机,让刘备有充足的时间训练新卒,届时再攻彭城就难了。

袁绍觉得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犹豫不决。

借着近水楼台的优势,田丰连番力谏。袁绍半推半就,率部包围了郯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