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468章 风口浪尖(玄清竹打赏加更)

汉道天下 第468章 风口浪尖(玄清竹打赏加更)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出了御帐,刘协举起双臂,伸了个懒腰。

又是辛苦的一天。

从天不亮起身,忙到半夜,他这个皇帝比社畜还社畜。如果不是心中有信念,身外有危机,他宁愿躺平做个昏君,让那些大臣们没日没夜的操劳去,还能搏个垂拱而治的美名。

当然,这只是美好的想象。即使是政治文化更加先进的二十一世纪,也没有哪个领导人可以躲平的,反倒更加辛苦,行程都是按分钟计。

至于帝制之下,垂拱而治常常会演变成墓木拱矣。

刘协暗自吐了一会儿槽,转身向荀文倩的帐篷走去。

帐篷里还亮着灯,有人影晃动。

帐门外当值的女骑士肃立行礼。

刘协在帐门外停住,咳嗽了一声。帐中一声轻笑,荀文倩的声音传了出来。

“陛下来了。”

帐门掀开,露出美人何姗微红的脸。刘协走进大帐,见大帐中间铺着一幅白布,上面给着一个硕大的狼头,线条刚劲有力,狼眼炯炯有神,颈毛飞动,有如跳跃的火焰。

“陛下看着还行吗?”荀文倩起身,一手扶着腰。

刘协上前,挽着荀文倩的手,俯身打量着狼头。

这是他嘱咐荀文倩准备的狼骑,供吕布出征时用。虽然吕布现在只有百余骑,他却寄予了厚望,希望这些人能成为他征伐草原的狼群先锋,而吕布则成为头狼。

在他看来,这可能是最适合吕布的官职。

这人不适合统领大军征战,却适合指挥特种部队,进行非常规作战。

“很好,这是名家手笔啊,是蔡令史所绘?”

“魏夫人所绘。”荀文倩指指狼眼。“尤其是这只眼睛。”

“看不出,她还有这本事。”刘协仔细打量了两眼。这只狼眼的确传神,透着冷漠和肃杀。

“她说儿时外出时,遇到过狼,险些送了性命。后来那头狼的眼睛一直留在她的记忆里,不知道描摩过多少遍了。等用丝线绣出来,会更加慑人。”

“辛苦你们了。”刘协转身四顾。“她人呢?”

“今天温侯休沐,我放了她一天假。”荀文倩抿嘴而笑。“陛下如果看着还行,明天就可以绣了。”

刘协认真的打量了一番。“我看行。”他扶着荀文倩坐好。“正好有件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陛下,后宫不能干政。”

“只是听听你的意见,并不是要你决定。”

“什么事这么为难,陛下不能自决,还要听妾的意见?”

“关于弹汗山大捷的封赏。温侯出征之后,这件事就不能再拖了。”

荀文倩眨了眨眼睛。

虽说后宫不能干政,但她随天子巡边,刘协也没有刻意瞒她的意思,没什么事能瞒过她的耳朵。弹汗山大捷至今数月,一直未能下达封赏,其中原因,她自然比谁都清楚。

“陛下有何打算?”

“天下广大,纵有快马驰道,朝廷也难免鞭长莫及。委任忠信之臣,都护一方,势在必行。”刘协抚着荀文倩越发细嫩的手,不紧不慢地说道:“可从公达起。”

荀文倩手一紧。“陛下,这……不合适吧?”

“怎么不合适?”

荀文倩苦笑不语。

荀彧虽然只是河东尹,但身负天子兴王道的重任,天子放手让他在河东施政。荀攸监三郡精锐,坐镇北疆。她在天子身边,虽无皇后之名,却万千宠爱集于一身。

颍川荀氏得宠如此,天下人岂能不妒?

天子信任荀氏,却也将荀氏送到了风口浪尖。

“合适与否,只在事可不可为。”刘协笑笑。“事若可为,虽千万人,吾往矣。君子直道而行,又何必在乎闲言碎语。”

荀文倩白了刘协一眼,欲言又止。她沉默了片刻,又道:“既然陛下心意已决,妾又何必多言。只是委边将以重任,必先取质,然后设以藩篱,不使其逾规矩。”

刘协点点头。“这正是我想和你商量的问题。”

开拓四边,不可避免地要设立藩镇,否则朝廷根本无法及时处理相关事务。设立藩镇的隐患,但凡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刘协自然不会不清楚。

但因噎废食,从来不是正确的选择。由唐而宋,由开拓进取转为内敛保守,被很多读书人认为最好的时代——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却是华夏文明悲剧的开始。

程朱理学诞生于宋,并非偶然。

然而,能解决这个死结的绝非凭空而降的理论,而是不断磨合的实践。地方与中央的平衡,技术的进步,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却比一味保守为好。

过于强调内部的稳定,只会不断的自废武功。当强敌叩门时,全无应敌之力。

刘协希望荀攸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案例。

至少,他应该比韩遂靠谱些。

刘协与荀文倩洗漱后,并肩而卧,讨论着在北疆设立都护府的名称、方案,以及可能引发的影响。

——

数日后,吕布准备完毕。

刘协亲自为吕布送行,贾诩陪同。

出营的路上,刘协与贾诩提起了将选拔学员制度化的想法。

贾诩诧异地看了刘协一眼。“陛下,这是何人进言?”

“朕自己的意思。”刘协反问道:“先生以为不可行?”

“可行,但没必要。”贾诩看了一眼远处已经集结完毕的骑士们。“依陛下当初的方案,十万大军也不过需要两千人,十期而已,十期以后再招新学员,又有何用?”

刘协稍一思索,便明白了贾诩的意思。

贾诩不是不愿意,是不想锋芒毕露,引起不必要的猜忌。

十万大军是凉州能承受的极限,多了没意义,只会让人觉得凉州人野心太大,难以控制,进而对凉州人处处设防。

贾诩自我设限,将目标限定在十万以内,既可以保证凉州人在军中的话语权,又不至于让人担心凉州人独大,会挤压其他人的生存空间。等凉州人夯实基础,站稳脚跟,再推而广之也不迟。

毕竟大汉不可能只需要十万精锐。

“那就先以十期为限吧。”刘协说道:“如果效果不错,就推行到其他。”

贾诩眨眨眼睛,点头同意。

刘协的态度很坚决,不是他能拦得住的。好在刘协也不着急,没有说现在就直接推行,而是给了他足够的缓冲时间。

就算一年招收两期,十期也需要五年时间。

如果一年只招一期,十期就是十年了。

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搞得太激烈,试一试也没什么坏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