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451章 燕归来

汉道天下 第451章 燕归来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车行驶在平整的官道上,春风迎面吹来,清爽而不寒。

远处的田野中,不时能看到几个身影,背着手,悠闲地从刚刚播种完的麦田中经过,仿佛君主在巡视自己的王国。

张喜不由得想起了巡边的天子,心里涌起莫名的苦涩。

冒着生命危险,追随天子,四处奔波,最后却被冷落闲置,值得吗?

这还是我们想要的大汉吗?年轻轻轻,就一意孤行,视三公九卿如无物。将来就算中兴了,只怕也是一独夫。

张喜很想和荀彧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可是荀彧刚才的表现让他很失望,自知话不投机,说了无益,只能藏在心里,独自品味。

一路无言,没有进安邑城,却在曾经的卫氏庄园停下。经过一番修整,这里已经成为天子行宫。虽然天子一直没有来,从太原归来的公卿却被安置在这里。

张喜下了车,看着修整一新的屋舍,一声叹息。

赵温也下了车,缓缓走了过来,笑道:“文若,看来张公对你的成绩不太满意啊。”

荀彧含笑说道:“正当请二公指教。”

张喜转头瞪了张温一眼。“你休要混说,我何时对他不满了?”

“那你叹什么气?”赵温嘿嘿笑道。

张喜转头看着空空的行宫,又是一声叹息。“子柔,你说,天子会在这座行宫里住几天?我担心,这里最后只是三公养老之处啊。”

赵温看看四周。“这里有山有水,又是三代龙兴之地,古迹甚多。能在这里养老,春秋出游,冬夏读书,坐看大汉中兴,太平将至,也是一件乐事。”

张喜打了个寒战,不再理赵温,甩甩袖子,走了。

荀彧示意荀恽引张喜去住处,转身对赵温说道:“司徒真作如是想?”

赵温笑眯眯地看着荀彧。“文若,你别理他。这一路走来,我烦死他了。”

荀彧转了转眼珠。“那司徒为何不留在太原主持政务?是有什么担心么?”

赵温指指荀彧,哈哈大笑。“小子,我担心什么?担心你和张喜串通么,你看看他那副模样,和谁能串通到一起去?不是我和杨公不愿理他,实在是他不可理喻。年纪越大,脾气越差,看谁都不顺眼,看谁都想教训两句。”

赵温扬扬手。“走吧,带我去看看住处。你有没有给我安排一个偏僻点的地方?我可不想一出门就看见他。”

荀彧转身,领着赵温去临时的司徒府。“赵公,我们做得不好的地方,诸公有所批评,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不敢有怨言。”

赵温转头看看荀彧,无声地笑笑,却不说话。

两人并肩走了一阵,来到司徒府前。有人开了门,赵温走了进去,转头四顾,点头表示满意。

虽然没有什么豪华的建筑,和洛阳城里的司徒府没法比,却胜在清爽、整洁。

“赵公,河东虽安定,却仅能温饱。这里的条件也不够,还请赵公见谅。”

赵温摇摇手。“文若,天子巡边,比这更艰苦。”

“是啊,天子巡边,转眼便是期年,也不知何时还朝。”

“凉州平定,天子还没有还朝的计划?”

“没听说,看样子,可能还要在凉州滞留一段时间。”荀彧顿了顿,又道:“或许会去河西四郡。”

“河西四郡?”赵温一惊,脸上的笑容散去,花白的眉头也皱了起来。“确定吗?”

荀彧摇摇头。“只是猜测。天子在金城时,花了不少时间了解羌中道。此次征讨宋建,各部落首领有功,通商路便是赏赐之一。羌中道如此,河西道想来也不会落下。此外,我听说大司农在关中种桑养蚕,大起织坊,应该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吧。”

赵温思索良久,微微颌首。“养士,屯田,兴工,通商,天子自有章程。其源虽浅,其流必洪。”

荀彧惊讶地看了一眼赵温。

赵温眉梢轻挑。“怎么,你觉得我也老了,领悟不了天子的思路?”

荀彧连忙拱手陪礼。“岂敢,岂敢。听赵公一言,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你啊……”赵温拍拍荀彧的肩膀,自顾登堂。“你不必陪我了,赶紧回去吧,我也休息休息。”

“赵公,你且休息,晚上为你们接风。”

赵温嗯了一声,甩甩袖子,示意荀彧自便。

荀彧在堂下再拜,出了门,正看到荀恽牵着马赶来。一见面,荀恽就撇了撇嘴,很郁闷的说道:“阿翁,张公脾气好大。他们回来作甚,还不如留在太原呢……”

“住口。”荀彧喝斥了一声,接过马缰,踩蹬上马。“你留在这里,安排晚宴,不必跟我回城。”

“阿翁……”荀恽还想争辩,荀彧却不理他,马鞭轻甩,急驰而去。

荀恽很无奈,呆立了半晌。他有些后悔,早知如此,就不该留在河东,索性跟着天子巡边算了。听妹妹文倩说,这一次随天子巡边虽然辛苦,却也眼界大开。

不过这也只能想想,他不可能真的丢下荀彧。河东事务本来就多,现在又多了司徒、司空二公要应对,他这个做儿子的不分忧,还能指望谁。

——

荀彧回到安邑城,跳下马,将缰绳扔给侍从,快步进了门。前庭坐了不少人,见荀彧进来,纷纷起身行礼。荀彧脚步不停,只是颌首致意,快步进了中庭。一进门,就看到刘巴在堂上,和几个掾吏正在争论什么。

“说什么呢?”荀彧两步并作一步,来到堂上。

“刘君想将开荒种桑的奖赏加倍。”满脸是汗的郡主簿任崇迎了上来,眼神无助。

荀彧从郡主簿手中接过文书,示意刘巴跟着来。刘巴拍拍任崇的肩膀。“你啊,也就这样了。大好机会摆在面前都抓不住,还想什么公卿之位?”

任崇苦笑道:“公卿之位岂是我敢奢望的,能为河东郡吏,我已经很满足了。”

“安心为燕雀也是好事。”刘巴哈哈一笑,跟着荀彧进了东侧的书房,顺手掩上门。

任崇摇摇头,抹了一下额头的汗珠,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抬头看了一眼屋檐下的燕巢,想着南飞的燕子也该归巢了,心中便升起一丝暖意。

荀彧脱了外衣,挂在一旁的衣架上。“为什么要加倍?你明明知道财用不足。”

“正因为财用不足,才要加快垦荒种桑,要不然生意就被别人抢走了。”刘巴说道:“开荒的奖赏付给百姓,肉烂在锅里。抢来的生意却是自己的……”

荀彧眉头紧皱。“子初,你不能只看着安邑,甚至不能只看着河东。天下都是大汉疆域,哪有别人、自己?”

“那关东的赋税何时能解送到朝廷?”

“……”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