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450章 进退两难

汉道天下 第450章 进退两难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荀彧笑容不变。“张公,贾诩所招生员并不是简单的教师,而是军中将领,将来是要从军征战的。在凉州招募生员,也只是方便,并不是刻意排挤关东人。张公若有合适人选,你报个名单给我,我愿意做举荐人。”

“当真?”

“张公面前,岂敢有虚言。”荀彧笑容满面。“只要他们能吃苦,哪怕武艺差一点也是可以的。你知道黄猗么?”

张喜想了想。“江夏黄家的那个少年,娶了袁术女儿的?”

“就是他。他到行在后,本来随杨修去了汉阳,每日苦练武艺。听说天子诏书后,赶到御营应募,成功入选。袁术的女婿都能入选,张公的弟子自然也没问题。”

张喜眉头微蹙,半晌后,冷笑一声:“江夏黄氏子弟拜贾诩为师,黄琬的棺材板怕是压不住了。”

荀彧装作没听见。

他收到邸报时,就知道张喜会有意见,只是没想到张喜的反应会如何激烈。

原因也很简单,天子这次招募的不是普通的读书人,教将士读书就行了,而是通晓武艺,要随军作战的读书人。关东当然有文武兼备的学子,但这样的人才有几个能在军营里和普通士卒同甘共苦?

至少张喜的弟子中没几个。

就算当初应募到军中做教师的读书人,也是实在找不到出路,不得不跟着天子流浪,吃尽了苦头。能在军中做教师,挣一份俸禄,至少可以养活一家人,这才欣然从命。

但凡有其他机会,这些人都不可能甘心在军营里待着,教一群粗汉识字。

黄猗也是一样,如果他不是袁术的女婿,前途基本无望,你看他肯不肯吃那个苦。

张喜是司空,可以辟除弟子为吏,入仕的机会很多,有几个愿意从军?自己不愿意去,还又看不得别人有机会,这才是张喜发无名之火的根本原因。

荀彧对此不以为然,但张喜是前辈,他也不能不留面子。

“张公,太原的情况如何?你们回来了,谁负责太原的政务?”

张喜扫了荀彧一眼。“这个你应该问司徒,或者问北军中侯。我是个闲人,不问事,问了也没用。”

荀彧面不改色。“张公就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张喜欠了欠身,放低了声音。“文若,我有个想法,只是不知道怎么说?”

“张公有何高见?”

“你说袁绍受挫之后,会不会清醒一些?”

荀彧眼皮微颤,沉思良久。“张公不妨试试,或者能迷途知返也说不定。”

“文若也觉得可行?”

荀彧嘴角轻挑。“天下乱了这么久,如果能早日弭兵,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也值得试一试。”

“天子能答应?”

“只要袁绍有自知之明,不贪得无厌,我想天子不会拒绝。”

张喜凑近了些,双眼盯着荀彧的眼睛,眨也不眨。“那什么样的条件算贪得无厌?”

荀彧无声地笑了。“张公,袁术现在是扬州牧。袁绍若是肯降,想来不会比袁术差吧。不过,我怀疑他没有袁术那么洒脱,舍不得眼前的利益。”

张喜重新坐直身体,眼中露出一丝失望。

很明显,荀彧并不支持他的想法,也不愿意给袁绍辅政的机会。让袁绍和袁术一样做个州牧,袁绍肯定不会答应啊。他已经占据了冀州、青州、兖州和大半个豫州,怎么可能再吐出来,甘心做一个冀州牧。

更何况朝廷现在还只承认渤海太守,形同羞辱。

张喜没有再提这件事,他转而说起了荀攸的大捷。

太原与雁门毗邻,弹汗山大捷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太原郡,所有人都很兴奋,其中又以张喜为最。

荀攸奉诏监三郡,是此战的主将。雁门太守臧洪虽然只有三千骑,却是首功,各有万骑的张辽、高顺只是次功。这足以说明关东人也善战,也能成为名将。张喜虽然不通军事,却也为此欢欣鼓舞。

要说遗憾,就是没能阵斩步度根。但降伏了鲜卑人的后起之秀轲比能,也算不错。

张喜满心希望的等着朝廷的封赏,可是看到天子对韩遂平定宋建的诏书后,他的心凉了半截。

平定宋建这么大的功劳才封了一个侯,荀攸的弹汗山大捷就更没什么指望了。虽然诏书还没下来,但上限已经划在那里,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侯,而且是荀攸的可能性更大。

荀氏与天子深度绑定,封侯是意料中的事。臧洪能不能封侯,才是张喜最关心的。

所以,张喜认为天子贬抑韩遂的战功有压制关东人的可能。

“公达、子源大捷,朝廷会如何封赏?”

荀彧摇摇头。“如何封赏是朝廷的事,要讨论也是三公参与讨论,我只是河东尹,无权置喙。再说了,公达是我族人,我理当避嫌。张公若有异见,何不直接上书?”

“天子还没下诏,我怎么上书?”张喜没好气的说道。“再说了,就算要上书,我也可以先和你商量商量嘛。这不犯忌吧?我虽然德浅能薄,也做了半辈子官,这点规矩还是懂的。”

见张喜生气,荀彧连忙陪礼。

“张公,天子在美稷推迟了行程,就是为了见子源一面。他怎么会薄赏子源?只是这次出征,子源只有三千骑,张辽、高顺各有万骑,这功劳排列很容易让人非议。张辽、高顺都是吕布旧部,这么做很容易让并州人不满。公达这次的处理,很不妥当。”

“有什么不妥的?”张喜不以为然。“子源远而先至,张辽、高顺近而后至,足以说明优劣。”

荀彧苦笑。“张公,我不担天子不赏子源,我倒是担心天子重赏子源。”

“为何?”

“子源若是得了重赏,感激天子器重,必思为报。将来统兵东出的时候,他可能又是前锋。”

张喜嘴角抽了抽,眼中的得意瞬间化为尴尬。

臧洪与袁绍反目为仇,当初据东郡宁死不降。后来迫于实力不济,这才接受天子诏书,放弃了东郡,归于朝廷。如果他有了实力,比如像张辽、高顺那样有万骑,他会不会立刻和袁绍拼命?

这可就是关东人打关东人啊,而且是叛臣反攻倒算,妥妥地打脸。

张喜生无可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