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382章 运筹帷幄

汉道天下 第382章 运筹帷幄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协仔细琢磨之后,觉得蔡琰说得有理。

实学需要大量的实践、试验,需要花很多钱,而他现在没有钱。

想一口吃成胖子不太现实,最理智的选择还是挑眼前最迫切,最能实现价值的技术先研究起来,让所有人看到切实的利益。

比如金属治炼之学,有甲骑的成功作为刺激,铁官的工作积极性格外的高。

比如医学,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每天都能用得上的实用技术。

再比如说造桥铺路,有了千户侯的诱惑,不少人都对机械之术产生的浓厚的兴趣,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在要求比较低的地方试建道桥。

当然,只有实践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理论的引导,以及从实践中提炼理论的能力。

这些就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甚至是天赋。

读写能力是最基本的,否则就算提炼出理论、原则,也很难流传。

闲来无事,刘协和蔡琰、裴俊等人商量,要求各部门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文章,互相交流、探讨,甚至争论。

实学有一个好处,就是不怕争论。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行不行,用结果说话,而不是看谁的地位高、声音大。

用几天时间,他们拟出了一个初步章程。

经过吉真、华佗以及几十名太医的查证,证实了刘协的猜想,那些西域来的商人的确感染了瘟疫。

但吉真的判断同样成立,疫情并没有传播开来,只有安东尼的一个随从染了病,而且很快就好了。

仔细一问才知道,安东尼等人之前就得过病,只是不知道这是瘟疫,还以为是受了风寒,随便吃了点药就好了。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能活下来的都是强者,尤其是安东尼这种满世界乱跑的奸商。

但凡身体素质差一点,就客死他乡了。

尽管如此,刘协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他让吉真、华佗对之前的抗疫经验进行总结,并从鲜卑人、匈奴人中收集相关的信息,做好预案。毕竟北疆和中原的气候水土不同,疫情的表现形势也可能有变化。

紧接着,他又召来了正在筹建西河铁官的裴潜,和他商量对既往冶铁炼钢经进行总结、提升,并有一定范围内进行试验,尝试新的炼钢方法,提高质量,提高产能。

因为之前的功劳,裴潜刚刚被封为亭侯,工作激情很高,慨然应允。

他还表示,现有的工匠有经验,但大多不识字,年龄也大了,教起来不太容易。而且有点保守,习惯性的挟技自珍,不愿意和人交流。应该挑选一批半大孩子进入工坊,一边学习技术,一边读书习字,三五年之后,他们就能成为工坊的新生力量。

到了那时候,研究新技术也好,扩充产能也好,都会容易得多。

刘协觉得有理,批准了裴潜的建议,随即转裴潜为执金吾丞,兼西河武库令。

执金吾至今虚悬,裴潜这个执金吾丞其实就是预备役的执金吾,离九卿之位只有一步之遥。

裴潜很满意,甚至有些感激涕零。

他父亲裴茂人到中年,才混到尚书令,如今又抓住机会,一跃而为二千石的西河太守。他年方弱冠,就因为主持铁官有功,加官进爵,与裴茂比肩。

甚至抢在裴茂之前封了侯。

刘协也很满意。

裴潜的长处不在技术,而是管理,他在技术上的潜力已经被挖得差不多了,管理上的潜力却还没有真正释放。

他就是要通过裴潜向其他人表示,技术并不是贱业,由技术而管理同样是一条可行的仕途之路,甚至是比通经入仕更便捷的一条路。

比起哲学家治国的理想,工程师治国更靠谱。

——

一场虚惊过后,刘协收到了几条好消息。

一是陈宫、陈容顺利的救出了臧洪。在陈容的陪同下,臧洪正在赶来美稷的路上。

一是曹操派遣长子曹昂入朝,正式向朝廷称臣。

一是孙策接受了朝廷的封拜,就任会稽太守。他上表谢恩,并派人贡献,送来了方物。

当然,所有的好消息都是不完美的。

臧洪被救出来了,东武阳却落入袁绍之手。袁绍也没有罢兵的意思,大概率会渡河,直取兖豫青徐四郡。

曹操称臣送质,但他也提出了要求,希望朝廷为他提供军械、战马,助他收复整个兖州。

收复兖州显然是说大话、吹牛逼,面对袁绍,如今的曹操能守住颍川、陈留两郡就算好的,哪有实力攻取整个兖州。

孙策接受了朝廷的封拜,周瑜却婉拒了朝廷的征召,只是上书谢恩。

刘协摊开地图,与贾诩、荀攸等人推演关东形势。

除了已经知道的几个诸侯,剩下的还有几个态度不明。

徐州牧刘备,自领扬州牧的袁术,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

四个不肯向朝廷称臣的州牧中有三个姓刘,其中还有两个是货真价实的宗室,着实让刘协无语。

这些不孝子孙。

无语虽无语,生气却不至于,一如既往的平静。

贾诩、荀攸看在眼里,会心一笑。

天子的城府越发深了,平时看似轻佻,说到正事却喜怒不形于色。

“二位,你们有何建议?”刘协将地图轻轻向前一推,靠在凭几上,伸直了酸痛的腿,捶了捶,改为盘坐。

中原人习惯跪坐,草原上的人习惯盘坐,反正都不能高坐,对双腿都是沉重的负担。

两害相权取其轻,盘坐稍微好一些,尤其是刘协最近在练习坐忘。

贾诩沉默不语,貌若出神。

荀攸微微欠身。“臣以为,陛下不妨坐观其变,先将并凉经营稳固。若有余力,则遣使往幽州,尤其是辽东。”

“如何经营并凉?”

“屯田殖谷,与民休息。重开商路,富国强兵。”

刘协看向贾诩。

贾诩点头表示赞同。“本固则枝荣,根深则叶茂。臣附议。”

刘协有些不高兴。“能详言否?”

贾诩再次沉默,荀攸笑了笑,接过了话题。“陛下担心户口不足?”

刘协不置可否。他的确担心户口不足,但一提户口不足,贾诩就要提徙凉入关,以凉州户口充实关中。他不是不想让贾诩如愿,但凉州户口本来就少,大量迁入关中,必然使凉州难以为继。

“陛下,百姓趋利避害,去危赴安。当初离开关中、河东,就是因为战乱。如今关中、河东安定,而关东则大战将起,他们将何去何从,不是一目了然的事么?”

刘协琢磨了片刻。“你是说,袁绍不能传檄而定?”

“他的伪诏,难道比陛下的诏书还尊贵?”荀攸无声而笑。“况且臣听说,他如今已经不敢再动辄以诏书自诩了。未战而气衰,岂能长久?”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