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219章 明争暗斗

汉道天下 第219章 明争暗斗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裴潜的心血没有白费。

走进铁官,刘协及赵温等人对整洁的环境、有条不紊的人员安排都表现了极大的兴趣。

官署能打理得这么干净还可以理解,作坊的现场管理也这么好却不多见。

在刘协看来,裴潜这水平,到了二十一世纪,至少是大型项目经理级别,独当一面绰绰有余。

赵温等人则大为感慨,想不到河东还有这样的年轻才俊。

世家子弟中,有如此实务操作能力的不多。

绝大多数人都是动嘴一个不服一个,动手一个不如一个。

裴茂生了个好儿子,闻喜裴家机会来了,挡都挡不住。

看完了现场,裴潜将刘协等人引到官署中,展示了准备好的马甲。

一看到这改良后的马甲,赵温等人就大为震惊。

他们曾亲眼目睹李傕麾下的甲骑是如何击破士孙瑞的阵地,若不是天子率骑兵出击,斩杀李傕,魏杰也难逃一劫,整个南北军的阵地都将被百余甲骑摧毁。

“你这儿有多少具这样的马甲?”赵温急急地问道。

裴潜看向刘协,得到刘协的同意后,他举起手。“计划打造三百具,现已完成五十余具,大概在明年正月十五之前全部交付。”

赵温“哦”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他心里明白,不管他们怎么劝,天子心意已决。

他绝不是一时起意,而是早就着手准备了。

天子虽然年少,却有自己的主见,绝不是他们这些老臣劝几句就能劝得住的。

荀彧、裴潜,天子真正信任的是这些年轻人。

刹那间,赵温有点心灰意冷。

“这马鞍能用吗?”光禄勋邓泉指着一些新马鞍,提出了疑问。

这些马鞍最大的特点就是前后桥都比较低,尤其是后桥。

后桥低,不利于骑乘者保持稳定。骑射还好一些,当骑士挟矛冲击时,很容易被反作用力推下马背。对以挟矛突击为优势的汉军骑士来说,这种马鞍很不适用。

裴潜再次看了刘协一眼。

刘协不动声色地摇了摇头。

他提出增设马镫时,就提醒裴潜注意保密,不能轻易泄露出去。

其保密程度甚至马甲还要高。

防范对象不是关东州郡,而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对匈奴人、鲜卑人来说,马甲没什么好保密的,他们甚至比中原人更早知道,只是暂时没有大规模装备的能力。

鲜卑人后来大量使用具装甲骑是因为控制了河北,获得了中原的资源和手工业能力加持。

但马镫所需的资源和加工能力都有限,甚至用木板都可以代替。

他可不愿意还没开战,先帮敌人开外挂。

裴潜心领神会,敷衍地说,这马鞍还没有完工,并非最后的形状。

邓泉虽然年纪有点大,却不傻。见裴潜和刘协眉来眼去,估计是天子提前有安排,不能告诉他们,识趣的没有再问。

刘协随即命郭武、张绣等人试用。

张绣早就等不及了。刘协话音未落,他就一步上前,提起了马甲,查看马甲的甲片。

“好厚实的甲片。”张绣拈了拈,随即给出了初步的估计。“即使是最强壮的西凉马,也只能支撑三次突击。时间久了,马力不足,追不上对手,便无用武之地。”

刘协一点也不意外。

他当然可以让裴潜打造得轻一些,甚至不需要他提供技术支援,裴潜就可以做到。

无非是多花一些人力、物力罢了。

汉代的百炼钢技术已经成熟,只是成本太高,真正达到百炼的少之又少。

“据尔所知,草原上可有能当得甲骑三次突击的精锐?”

张绣不假思索的摇头。“若是早上二十年,或许鲜卑大帅檀石槐的王庭精锐有这能力。檀石槐死后,鲜卑人内讧不休,一个不服一个,再也集结不起那么多精锐了。”

他咽了口唾沫,又道:“陛下,这些马甲难得,须得真正的勇士才能发挥作用,羽林骑中也未必能挑出这么多勇士。”

刘协笑笑,没有说话。

这三百具马甲可不是为羽林骑准备的,张绣试探也没用。

真正的利器,自然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张绣想指挥这三百甲骑,就要表现出足够的忠诚。

裴潜随即又展示了其他兵器,有五折玄甲、十折矛,以及三十折的环首长刀。

甲五折,矛十折,刀三十折,便是难得的精品,非真正的精锐难以批量装备。

看到这些寒光闪闪的军械,张绣百爪挠心。

以他的经验,他一眼就能看出装备了这些军械的甲骑将拥有什么样的战斗力。理论上说,只要指挥得当,面对任何敌人,这三百甲骑都拥有决定胜负的能力。

当之无愧的攻坚主力。

裴潜随即又介绍了进度。以目前的人力、物力,最迟到明年正月底,装备三千骑的全部军械就可以交付使用。如果能增补一些人手,再筹集一些铁料,还可以提前几天,或者增加一些产量。

刘协随即和赵温、张喜商量,将刚从卫氏缴获的铁料以及破损军械送来,尽可能的多准备一些。

“陛下,军械固然重要,农器也不可或缺。”赵温提醒道:“春耕将至,河东户口有限,劳力不足,多准备一些制作精良的农器,能多耕种一些土地,秋收后才有足够的粮食。”

“司徒如言,诚为老成之言。”刘协笑道:“可若是在春耕之前平定美稷的叛乱,多运一些牛马来,以畜力代替人力,同样能多耕种一些土地。若是俘虏多,还可以送到山里采矿。”

赵温还没说话,宣播插话道:“陛下,何必等到俘获匈奴人,河东就有啊。”

一瞬间,无数双眼睛看了过来。

宣播面不改色,接着说道:“河东豪强大户盗采铁矿、私自铸器的不在少数,只要派人清查一遍,不管是工匠还是铁料都绰绰有余,足够铁官再扩大一倍规模。据臣所知,有不少工匠原本就是铁官的刑徒,以各种名义脱籍,成了私产。”

宣播这么一说,连裴潜都有些承受不住,上前拱手施礼。

“陛下,臣也发现工匠流失严重,不像是正常情况,有必要查一查。”

刘协微微颌首。“司徒,司空,这事应该由谁负责?”

张喜抢先说道:“此为河东郡事,当由河东太守负责。若河东太守不能治,可上报司隶。司隶校尉亦不能理,方请示陛下,或由司空府,或由少府御史台。”

刘协看看赵温等人。

赵温、杨彪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