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167章 名利双收

汉道天下 第1167章 名利双收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忠倒也坦然。“易云,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灾异之说虽有牵强之处,却也有教化之用。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故有三代秦汉,五德终始。若天道自行,与人无关,则秦何以亡,汉何以立?臣愚钝,请陛下、殿下教诲。”

伏寿略作思索,回头看了刘协一眼,有些为难。

这事不仅关系到儒门的灾异学说,更关系到五德终始——换句话说,关系到大汉皇权的合法性——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

如果只是前者,她还能代替刘协应付一下,后者就不是她能解决的了。

仅是辩论,她或许可以找些理由,是否要坚持五德终始之说,必须由刘协来做做决定。

刘协笑了。

该来的都会来。正如哥白尼发表日心说时担心宗教裁判所一样,在东方发展自然科学,也不避免的会和天人感应学说正面相遇。

宗教依靠垄断对圣经的解释掌握权力,儒家则依靠垄断对天命的解释独占朝堂。

“周公,正因为天人有感应,人当法天象地而行事,更应该花力量研究天道。只有知道了真正的大道,才能依道立法,依法治国。五德终始本是前贤对天道的解释,周公应该自信,今人不亚于前贤,如果天道有新的发现,自然会有新的理论来适应。易云三易,唯易不易,岂可固守成说,而拒绝新知?”

周忠忽略了刘协的反问,追问道:“陛下依然相信天人感应?”

刘协点了点头。“相信。人生天地之间,岂能与天地没有感应?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能够否认这一点。”

周忠迟疑了片刻,杨彪说道:“此乃大事,非一言可定。司空不妨且回座,观看歌舞,共迎新年,然后再慢慢思量。”

见天子并不否定天人感应,周忠也就放心了,顺势躬身施礼谢恩,回到了座位上,继续看歌舞。

在周忠与天子、皇后对话时,虞翻一直在喝酒,根本没往这边看一眼。见他如此镇定,赵爽也松了口气,稳稳地摇动手轮,演示天象,又邀请人上前,从安装在地球上的小管实际体验观星,尤其是天文上一直比较难以解释的火星逆行。

火星逆行是一种视觉误差,用传统的地心说天文学解释起来比较复杂,可是用日心说来解释就简单多了。当有人看到火星明明是顺行,但是在视野中却出现了逆行时,不禁大为叹服。

虽然他们一时半会还是难以接受赵爽的学说,却也认识到赵爽的这个观点并非臆测,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更重要的是简洁。

用这个模型来解释火星逆行无疑更合理。

刘协也很好奇,主动上前欣赏了一番,只不过他关注的重点不是日心说,而是这个模型本身。

他知道讲武堂的工艺手平高,毕竟是集中了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一群人,又有改进浑天仪、发明地动仪的张衡近距离激励,在制作模型上很有一套。可是眼前这个精巧的模型还是让他很欢喜。

经过几年的努力,张衡的手艺算是传下来了,不用担心失传了。

技术就应该不断发展,而不是失传。

刘协对赵爽说,仔细验证、完善你这个猜想,等得到学者公认的那一天,朕给你授爵,让后人都知道你的功绩。

赵爽大喜过望,连忙谢恩。

他虽然知道华佗因医术而封侯的事,但那是因为关系到皇后和皇嫡子,他本来从来没想过因为学术上的成就封侯。

“谢陛下。”

众人见了,也大为惊讶。

虽说现在不是非功不能封侯的时代,但封侯依然是普通人——甚至是官员无法企及的恩赐。赵爽因学术而封侯,让无数上不了战场,又做不了三公,只能做做学问的读书人心动了。

最心动的就是周群。

赵爽这个发现与他有关,甚至可以说,如果他愿意下功夫去研究,就等不到赵爽来发表这个成果了。现在赵爽离封侯只差一步,而他却只能在一旁看着,别提多后悔了。

再想到之前荐书会上与冠军的奖金失之交臂,短短几天时间内就错过了两次机会,他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大耳光。

这时,皇后伏寿说道:“陛下可以封侯,臣妾就赏赐点俗物吧。来人,赐赵爽十金,锦两匹。”

有侍女上前,将十只金灿灿的金饼、两匹灿若云霞的锦摆在赵爽面前。

赵爽再次谢恩。

看着赵爽名利双收,不少人都眼热了。更有贵妇人盯着赵爽仔细打量,考虑着宴后打听打听这个前途无量的少年有没有婚配。

这种佳婿,天下难寻。

晚会的气氛被推上了高潮,无数人向赵爽祝贺,也有人悄悄地向虞翻祝贺。

但凡了解点朝廷权力形势的人都知道,这一次江东人露脸了,虞翻就是最大的功臣,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江东人进入讲武堂。

荀或看在眼里,也琢磨着自己是否也该加大力度,支持石韬、孟建等人搞研究。汝颍人在讲武堂的实力有限,在农学堂却根基深厚,而且农学又是目前最急需突破的实学。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对即将到来的建安九年充满了希望。

刘协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他当众宣布支持赵爽研究,并许诺封侯,就是希望借这个难得的机会,将朝廷重视实学,重视真正的学术研究的态度传递出去,让更多的才俊打开格局,不要只盯着做官这一条路。

最聪明的人应该做学问,而且是自然科学。

没有自然科学的发展,人文科学也只能在小圈子里打转,不会有什么突破。两千年后,说起思想,还是老子、庄子、孔子,可是用来发展自然科学,别说两千年,两百年就能让世界大变样。有了技术上的代差,落后民族再想凭着野蛮、血性屠戮先进文明的机会就再也不存在了。

到了那一步,五胡不可能乱华,女真、蒙古人也不可能入关,盎格鲁海盗也只能跪在地上唱征服,乞求华夏文明的恩赐,并以能做大汉的狗而为傲。

和那些强盗讲道理是没用的,刀剑是他们唯一听得懂的语言。

未来已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