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000章 朝中无人

汉道天下 第1000章 朝中无人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调整行政区划牵制涉其广,肯定不是一件小事,所以刘协要将司空周忠召到行在来,与司徒杨彪一起商量讨论。

他自己则不参与其中,只负责审核他们讨论的结果。

他的工作重心在军事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士孙瑞准备进攻益州的计划,一是对辽东的后续安排,还有一个就是对西域形势可能的变化进行提前准备。

关于如何进攻益州的安排,刘协找来了太尉长史杨阜,问他对当前形势的意见,并召集了讲武堂的相关人员一起旁听,周瑜、孙策也一起参加。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太尉贾诩提议将北军中的楼船营转到荆州,指挥荆州水师作战,是否合理?

因为荆州战区原本是安排给骠骑将军张济的,张济和丁冲已经抵达江陵,准备了半年之久。

这时候调楼船校尉娄圭等人过去,会不会让张济、丁冲不满?

杨阜表达了他的观点。

首先,两路进攻益州的思路是对的。

益州负隅顽抗,倚仗的无非是益州的山川形势。但益州的人心不齐,那些富有资财的世家、豪强反对度田,不愿意接受朝廷的诏书,普通百姓却恨不得早点统一。

因此,益州的兵力是有限的。两路进攻,可以分而治之,各个击破,让他们无法集中兵力,固守一处。

其次,益州虽然也有水师,但水师大多部署在东部的永安一带,目的就是为了防备荆州方向来的敌人。如果不在荆州方面安排进攻的力量,这些水师可能逆流而入,赶到白水关一带,阻击北军的水师。

北军虽然有楼船营的编制,却没有多少真正的战船,面对益州水师,基本没什么胜算。

与其如此,不如将楼船营调到荆州,牵制益州水师。

之所以用楼船营,而不是孙策率领的江东水师,是因为当时辽东未定,太尉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如今辽东已定,孙策所部撤回青州休整,当然可以调往荆州参战。

至于张济、丁冲的意见,倒也没那么严重。

楼船营就算调到荆州,也是受骠骑将军张济指挥,不存在争功的可能性。

张济的部下以西凉步骑为主,不擅长水战,这是明眼人都知道的事情。虽然征用了荆州水师,但荆州人不服调度,相互之间的配合并不默契,太尉府早有耳闻。

之所以没有报到行在,是因为还没开战,双方只是暗地里较劲,没有撕破脸。一旦开战,这种不和必然会影响到作战。

娄圭、黄忠都是南阳人,与双方都有共同利益,也许能起到调和的作用。

杨阜说完,有意无意地看了孙策一眼,返身入座。

孙策阴着脸,一言不发。

杨阜最后一句话,等于否决了他去荆州作战的可能性。

张济、丁冲与荆州水师貌合神离,他与荆州水师却有仇。

指挥荆州水师的大将是黄祖,当年在岘山伏击孙坚的罪魁祸首。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就算他再识大体,也不能保证和黄祖和平共处,还要并肩作战。

就算他愿意,黄祖也不信啊。

所以,调楼船营去荆州,而不是让他去荆州,太尉贾诩是深思熟虑的。

司空周忠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与其说推荐他去荆州,不如说是推荐周瑜去荆州。

总而言之,这场大战都和他没什么关系。

听完杨阜的发言,刘协看向其他人,示意他们可以畅所欲言,不要有什么顾虑。

孙策、周瑜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军事会议,有点拘谨,又涉及到自己,不太方便说话。

讲武堂互相讨论,暂时也没发表意见的想法。

庞统站了起来,咳嗽了一声,表示骠骑将军张济、长史丁冲与荆州籍将领不和的事,他略有耳闻,可以解释一下。

首先,他们之间的确有矛盾,但没那么严重,应该不至于影响作战。

其次,矛盾的起源并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双方对水战利弊的分歧。

张济、丁冲希望荆州水师能逆流而上,直抵巫县、鱼复,将战线压到益州的门户。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算荆州水师到达鱼复城下,如果不能攻克鱼复,还是无济于事。

三峡水流湍急,顺水而下很容易,逆水而上却很难。一旦僵持,后续粮草的运输就会成为难以承受的负担。

而鱼复易守难攻,以荆州水师现在的实力,想攻克鱼复几乎是不可能的,反倒有可能遭到益州水师顺水突击,招致大败。

张济、丁冲没有水战经验,他们把事情想简单了,以为黄祖等人藐视他们,不肯出力,贻误战机。

等庞统说完,陆议问道:“依你之见,荆州水师应该如何作战?”

庞统说道:“以荆州水师目前的实力,主动进攻的机会不大,但牵制益州水师,为北军创造机会,倒是没会问题。太尉府建议调楼船营去荆州,或许也是出于这个目的,不一定就是指定楼船营能突破益州水师的阻击,进入益州腹地。”

他顿了顿,轻笑一声:“就看骠骑将军是否甘心做疑兵了。”

众人沉默,神态各异。

刘协也听明白了其中原委。

归根到底,是张济、丁冲想立功,但朝中无人愿意帮他们说话。贾诩是准备直接压制张济,杨阜虽然要为西凉人辩护,却没兴趣帮张济争取机会。至于荆州人,就更不可能帮着张济说话了。

庞统那一句看似轻描澹写,其实已经有指责张济只顾个人私心,不顾荆州将士性命的意思在里面。

俗话说得好,朝中有人好做官。张济孤立无援,自然成了众失之的。

实事求事讲,就连他本人,都没什么帮张济说话的兴趣。

当初华阴之战时,张济表现是最差的一个。如果不是段煨牵制,他很可能会策应李傕,在他的背后捅上一刀。

让张济继续做骠骑将军,已经是顾全大局了。再让他立功,难道准备升他为大将军?

他也配?

尽管如此,刘协还是尽可能地心平气和的说道:“骠骑将军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纵使不熟悉水战,也不会是浪战之人。”

他转向孙策。“伯符,如果你率部参战,有几分取胜的把握?”

孙策一愣,连忙长身而起。

“臣……没去过三峡,不敢妄言。但陛下有诏,臣自当身先士卒,奋力而言。胜负不敢说,肯定要比荆州水师强上三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