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醉枕美人 > 第二百九十章 变法之初(一)

醉枕美人 第二百九十章 变法之初(一)

作者:独钓长江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9 18:59: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为了让新入骁骑营的兵士快速形成归属感,李御直接将骁骑营统领之职扔了出来,相信这样的震撼力足以让新进骁骑兵士激发起无穷的热情,。他就是要让所有的骁骑营兵士知道,在这骁骑营中,只要敢想,便是骁骑营统领也能凭自身的能力获得,没有资历和权势的参杂,一切公平公正。

不过李御也不是草率地决定骁骑营统领的人选,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定下了,他还征取了王缭等人的意见,几位先生一致支持他的决定。不说几名久经战场的都尉对骁骑营有着深刻的认识,没有比他们更好的人选,就是这开创先河的竞争军例也要有更强大的凝聚力,骁骑营统领的竞夺便是最好的刺激。

此次演武,分为骑射、统御、兵法推演三项。

对于几名都尉来说,骑射自然是轻松至极,关键是对麾下千人队的指挥,以及在沙盘上的兵法推演。

在军营中呆了整整一日,几名都尉终于决出了胜负。让李御有些意外的是,几名都尉中最为年轻的陈劲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在兵法推演中,陈劲以迅猛和犀利的战法战胜了其余几名都尉,却在原可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时候停手罢战,博得了邰进等人的赞服,让李御见了都点头不已。

一个合格的统领,不仅要让麾下兵士感受到其强大的威严,也要顾及麾下将领的感受,毕竟一个统领不可能真正管理上万骁骑,直接领兵的还是那些都尉。无疑,陈劲在这个方面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说明了讲武堂的成效。

“本将特令,都尉陈劲接任骁骑营统领之职。”在万众瞩目中,李御将象征着骁骑营统领的盔甲和长剑授予陈劲。

“谢将军,属下必不辜负将军之赐。”

换上铠甲,陈劲转身看向台下的万余甲士,用力地抬起了手中的长剑。

“见过统领。”

与此同时。上万骁骑兵士同时半跪在地,轰然应和。

观战了整整一日,万余骁骑兵士没有一丝疲惫,反而充满了斗志。事实摆在眼前,他们每一个人都相信。只要握紧手中的兵器。有朝一日也能登上那主将台,被将军授予升将的盔甲,未来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将军,荀先生和两位小先生已回府。”

刚刚回到府中。李御便听到门房淳于利禀报,荀况带着两位弟子回来了。

在担任太子傅的第三日,得知太子启从未离开过邯郸的荀况便上书赵王,欲带太子启前往赵国境内的城池游历,以增长太子启的见识。了解百姓疾苦。

对于这种寓教于行的教学方式,李御那是相当地支持,在赵王丹面前表示了强烈的支持。原本李御还真怕太子启成为一个笼中的君王,不知百姓疾苦,将来处理政事都会有所偏差,还会被下面的官员蒙蔽,误国误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荀况的这个寓教于行实在是教导君王的最好方式。

出于对荀况的尊重和对李御的信任。赵王丹虽有担忧,却也同意了荀况的请求,毕竟他也知道一直呆在王宫中的太子启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当初尚未继承王位的他也曾游历诸国。不过,赵王丹还是派出了两百黑衣随行护卫。另让李御暗中派人保护太子启,以免出现任何意外。

对于太子启的安全,李御自然极为上心,虽然赵国境内不算乱。几乎没有聚众的盗匪,有两百黑衣随行已无大碍。但李御依然派出了一百虎贲暗中保护,另有潜龙卫秘密跟随。

这一个月里,李御每隔两日便会收到潜龙卫的密报,对太子启的进步知之甚详。

“韩兄,不知老先生是否在里屋?”看到拿着竹简在院中走动的韩觉,李御笑着问了一句。他也发现经过这一个月,这位韩王室公子的气质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看来号称帝王之师的荀老夫子果然有些能耐。

“老师已前去将军庭院,难道将军没有看到?”见李御前来,韩觉笑着回道。跟在老师身边一个月,他便感到自己之前学到的东西是那么地肤浅,很多想法都太过天真,也难怪当初的韩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言。现在回头看看他自己写下的变法之事,韩觉都觉着有些天真而不切实际,得百姓遵从的法才是真正的法。

“哦,我刚从外头回来,劳烦韩兄了。”听到荀况去他的府院,李御也知道是什么事,没想到那位老先生比啊他还急了点。原本他是想讨好一下这未来的祖父,哪里料到荀况念孙心切,丝毫没有在意旅途的劳累,一回府便去看孙女。

“无妨,将军唤我韩非即可。”对这位少年得志却谦逊有礼的将军,韩觉的感官不错。之前是李御推荐他入了老师名下,以后还有可能借助这位赵国未来的权臣,开始懂得变通的他自然要交好李御。

“韩非?”听得公子觉的自称,李御惊愕地看向眼前的贵公子,。明明是叫韩觉的,怎么出去游历了一趟就变成了韩非,这个世界也太搞了吧,传闻中不是说韩非有口吃的毛病,这位韩觉可是一点口吃都没有。

“觉自入老师名下,老师便为觉赐名,此后吾名便是韩非。”自老师赐名之后,韩觉便兴奋地知道,韩非这个名字会伴随他终生。儒家传统,得老师赐名的弟子才是真正的亲传弟子,也是诸国君王权臣真正关注的对象。

“哦。”听了公子觉的解释,李御也将这位公子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韩非子对上了号。他也确实听闻一些儒家名士收了弟子之后,都会帮弟子改名,以示入儒家门墙,他还调查过,李斯原名李通,乃是跟随荀况之后才改名李斯。而一旦弟子受老师改名,那么原先的名字便会消失于人前,从此,老师赐予的名字将会伴随弟子一生。

李御这时才想起他当初引荐公子觉之后走神了一点时间,那时候他也没听清楚荀老夫子讲了什么,想来便是为公子觉赐名之事。

苦苦寻觅的大才便在眼前,李御确实是被这样的惊喜给砸晕了。要知道,韩非可是秦律的修改者,正式因为他的改正,让严苛的秦律为六国之民所接受,秦国才能在一统**之后迅速平定天下。不然,秦始皇在世之时,受不了律法严苛的六国遗民也早就暴动了。

相对于有辅国之才的李斯,李御更想得到的乃是精研律法的韩非,因为他们赵国最为迫切需要的便是这种人才。毕竟李御现在的地位需要相邦之才的门客有些为时过早,而可推动变法的他迫切地需要能有律法大才供他驱使。

有平原君等人撑着赵国,李御折腾起来也有底气,但平原君也已经老人。虽有千年人参补充营养,可那常年疲累的身子也不知道能支撑多久,一旦平原君走了,李御便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赵国朝堂便会进入平阳君时代,他在朝堂上得到的支持会削弱大半。平陵君毕竟没有那么高的威信,根本就难以和强势的平阳君抗衡,而李御在朝堂之上根本找不到死心塌地的盟友。没有文臣的支持,手握再大的兵权也是有危险的,除非李御直接来个废君自立,可惜他也没有那个本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