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唯我独法 > 第一百八十章 兴街南口

唯我独法 第一百八十章 兴街南口

作者:志鸟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6 00:54: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工商检查不是第一次了。

自从南街的平房和筒子楼被推土机改造成了废墟后,工商税务检查就层出不穷,时不时的还有城管出现,强制将某家露头的房子拆掉。

老光头关上了木窗和木门,用木棍顶住,透过缝隙悄悄的看着。

整片棚户区,还没听说谁家在工商局注册过,所以检查到谁家,谁家就倒霉。

一张大大的整改通知单,贴在了对面杂货店的门上。

那是老余家的铺子,他们家是船舶公司的下岗职工,景况在钉子户中尚算不错,早年在南面置办了两套筒子楼,而今儿子儿媳齐上阵,硬顶着不让拆。在强拆未出现的此刻,尚有些作用,也是兴街南的头面人物。

老余昨天还鼓动着商户们说:没有6000一平米,绝不搬迁。

结果,今天就遭报复了。

“谁啊?”光头的老婆关掉了液化气,也趴在窗户上看。

“老余家。”

“他们啊。唉,牛家的能给6000块?600块还差不多。我就说要出事。

光头不耐烦的拨弄着手掌,道:“别乱嘀咕,没事睡觉去。”

他当然知道牛家的厉害。早在牛翔之前,他老子就是棚户区的一霸,打人砍人,占地方赶街坊做独门生意,甚至一度还想收保护费,江南不敢做的事情,他在江北全都试过了。

光头当年初开小卖铺,没少和牛家起冲突,占便宜的时候却不多。

现在,牛翔攀上了外商的高枝,立刻从江北的地头蛇化为坐地龙,手下一群小混混跟着,连谁家喜欢在哪里拉屎都知道。换成是市里的拆迁公司,哪里知道老余家的杂货铺子开在哪里?又哪里知道是老余在撺掇着要做钉子户。

“打蛇打七寸啊。”老光头自言自语着。

别看老余家有两套房,可要是没有了这街口上的杂货铺,立刻就断了生活来源。

自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要是没了铺子,恐怕立刻就没米下锅了。

“怎么了?”他老婆早就心急的不行。

“6000一平米,看来是不可能了。”老光头摸着脑门,失望的很。

他的铺子有20平,要是6000块的话,转去市里也能做生意了。

“哪里有那多好事。”老婆听见了,咧着嘴道:“耗着吧,都没断水断电呢,听说还有丢毒蛇,泼油漆的招数,现在文明着呢。”

此时的拆迁,的确称得上文明。因为正式的拆迁工程还没开始呢。牛翔和他的直接上级,山下奉林的主要工作,是保证江北码头能顺利施工,人手也都调去了那边,至于后面的这些仓库区,并不算是重点。

尽管如此,光是靠三菱偌大的名头,官方力量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市长何复汉说了:要为江北改造保驾护航。

下通知单的就是正经的工商所公务员。作为国家干部,他们通常不喜欢自己动用暴力,若是按照规定缴纳罚款并停止营业的话,也不会多说什么。

但若是不按照通知单上的规定做事,则会有临时工们组成的大队来强制执行。

“幸亏没给咱们家贴。”老婆见那两个小伙子上车去了,庆幸的道。

“不能让他们拆了老余家的铺子。”老光头忽然道。

老婆脸皱的像抹布一样,但没吭声。

她也知道,街坊邻居的且不说,现在是要做钉子户了,多一家人就多一家的力量。

“你小心些。”她轻声道。

“没事。”老光头摸着脑门道:“等杂碎们走了,我们也准备点硬货……”

硬货是指有杀伤力的东西,石头砖块只是基础产品,自制的燃烧瓶、能甩出去的小斧头,都是用在最危险的时候的。

“不用吧,帮个忙罢了。”

“现在打起来,有老余家在前面,要是等他拆掉了再打,这铺子就保不住了。”

老婆眼泪刷刷的流,心里害怕的厉害。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老光头设想的方向发展。

两辆中巴车停在那里,竟然不走了。

等了大约半个小时,一辆卡车装载着工人停在了兴街南的路口上,接着“乒乒乓乓”的,建起了一个简易的铁皮岗亭,并有一名民警和工商所管理人员,大模大样的坐了进去。

怪不得前面的大檐帽脸色不好。

谁被发配到江北码头区,心情都好不了。

老光头和他老婆则彻底傻眼了。

工商所的人就坐在街口子,岂不是连生意都不能做了?不用说,谁开门谁倒霉。

夫妻两个面面相觑,连看热闹的心情都没有了。

等到了晚上,铁皮岗亭里亮起了灯,原先的民警坐着大巴回去了,新换的警察又带来了两名穿着反光背心的“治安联防”,也就是传说中的协警。

工商所的人仍留在岗亭里,和其他三人熟络的聊着天。四个人聚在灯下,显是要熬个通宵了。

这让期待警察会下班的居民们失望透顶,同时更加的不安。

兴街是附近店铺集中的地方,要是不能营业的话,以后连买米面油盐都不方便,难道每次都去市里购买?

夜色降临,本应热闹的兴街一片寂静,不仅没有电视机的声音,连亮着电灯的人家都少。

最早来的中巴仍旧停在路面中心,工商的字样,代表着随时查封店铺的权利。

软性的拆迁准备,令随时准备对抗暴力拆迁的民众无所适从。

老光头从后门爬了出去,挨家挨户找人商量,说了一夜的话,直到天明也没个结论。

待到中午,民警和工商又换了新人,依旧是虎视眈眈的望着街面,谁家有动静,就找谁家的麻烦,可对别的地方却不闻不问。

看来,他们是要先把棚户区最值钱的铺子都拆掉了。

……

这个时间,陈易都从聂浩家里回来了。

说起马来西亚,这位做了20年外交的官员并不陌生,但具体到马来西亚的证卷市场,甚至具体的政策,他就基本抓瞎了。

不过,自己不知道并不代表别人不知道。

聂浩有些不舍得将陈易这么好的资源,拱手让人。于是,他放下手头的工作,亲自联系懂得东南亚事务的朋友。

对方的热情说明了很多问题,但陈易没心思细究,他有自己的计划,经过这么多事的洗礼,心思自然更加沉稳。

下午没课,他开着猛禽前往滨江路的卖场。

刚刚建成的滨江大卖场显的有些萧条,数量稀少的商户,主要分布在二楼和三楼,一楼的店面租出去了一半,大都处于装修中。

附近两百米处的地铁通道,人流量非常大,仍然有空余店面的原因,在于他的租约相当霸道,尤其是终止合约的条款,绝对不利于租客,要不是租金尚算便宜,位置尤其理想,铁定是租不出去的。

陈易悄无声息的走进了一楼大厅,没人知道这年轻人,就是他们口中霸王条款的主人。

不像附近的商厦,滨江大卖场的地下室是原先的地铁通道,所有的东西都按照原样放置,通电通水通空调。

为了让地铁三公司不将原有的设备拆掉,他还请大舅批了一个条子。

副市长一行十几个字,就让三公司放弃了价值数百万的电器设备,甚至连陈易的面都没见到。条子是让裸熊送过去的,上面的签字才是最有分量的东西。

陈易拧开了变电室的大门,厚重的钢制防盗门发出执拗的声音。

他挥挥手,大约2立方米的木箱,瞬间出现在了地面上。那里面装着的都是来自外地的化石。

自从陈易通过劳英教授介绍的几位朋友,购买了价值数千万元的三叶虫化石后,主动送上门的好东西就越来越多了。

比起传统的古董业,这一行的圈子显然更小,但利润却一点都不微薄。

除了少数著名的化石之外,如何给这些东西定价,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如果是从科研的角度来考虑,一种化石只要被发现,那么重复的化石种类就基本失去意义了。如果是从美观或稀有的角度来考虑,这些形象模糊的石块,多少有些五十步笑百步。

相行之下,陈易自己的标准就简单的多了。

他只要自己没见过的化石,至于价格什么的,差不离即可。如此一来,大家都愿意和他做生意。

不过,虽说陈易给钱痛快,能赚到钱的人实际并不多。

不管做古董生意也好,化石生意也罢,哪怕是军火商人,他们的货物来源总有个范围。每种化石仅一个的要求,对许多商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门槛,至少是赚钱的门槛。

陈易倒不着急,有人送货来就看看,没人送也就罢了,自己却是不主动打电话。

他能在德国买得到更好的化石,中国商人们送过来的,只算是辅助。

尽管如此,随着知道的商人越来越多,他每周收到的化石也越来越多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实在太多,就算是不重复的购买,两天也能积攒一戒指。

“看来要找懂行的人,帮忙做个记录了。”陈易撬开木箱的包装,将准备投食的化石,慢慢的摆满配电室。

这个有基本防盗装置的小房间,成了他的货物暂存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