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640章 等离子之镜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640章 等离子之镜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的再直白一些,就是华国航天产业已经有了初步通用化、标准化的雏形。

这有多重要,历史已经证明过无数次了。

就比如联盟与西方的坦克研发体系,其中最大的差异就是零部件的通用化和标准化程度。

西方需要一种新坦克,设计师会在市场上到处寻找成熟的发动机、变速箱等各种零件,组合起来后再进行优化以及深度设计。

联盟坦克设计师则是先定下坦克基本技术要求,然后再去要求各个机械厂提供符合标准的零部件,如果没有就得专门立项研发。

特事特办的好处是设计出的产品往往整体性能优越,能够很好达到技术要求,缺点就是代价太高,各个子系统厂都需要为了技术指标建设生产线,在找不到其他使用对象的情况下,产量低自然就意味着成本极高。

同时由于存量小、通用性小,备件价格也会更加高昂,维修起来也需要特殊培训,需要整个军队去适应新装备。

西方设计思路则完全不同,成熟子系统虽然可靠且价格低一些,但却无法百分百契合要求,最后的设计一定需要做出妥协,不是超重就是某些技术指标必须降低。

好处是子系统通用性好,多种装备全都可以互通互换,维修保养也更加容易,备件量大且便宜,军方上手掌握也算快。

一种是性能优先,但总体投入较高;一种是稍微凑合点,但能兼容现有的大部分体系且压低成本。

搞航天不是打仗,略微超重一些、体积大一些、耗电高一些不要紧,需要的是加大规模,尽快脱离小而精的现状。

依托日渐成熟的产业链,航天器工程动辄数年研究周期的时代就将一去不复返,到处都是现成的子系统,再也不需要投入巨资去专项研发。

不过实际上这在去年就已经体现过了,好几家民营航天就是靠着买现成发动机和回收系统造火箭,不但成本低周期短,还纷纷实现了逆天的成功率,已经算是成功典例。

现在送上来的虽然只有一辆T7,但实际上地面随时都能再组装好两辆,只不过在等待宇航员的使用反馈再进行改进而已。

大量的新装备让四名宇航员都感受到了压力,不过好在接下来他们都有帮手。

在玉树基地的着陆地点旁,四台人形机器人已经从溶洞回到地面。

相比于娇贵的人类宇航员,他们只要有电就能活动,按计划每次能持续工作16小时,几乎是4名人类效率的四到五倍,也正是有他们的帮助,才有可能在春节前布设好居住舱安心过年。

……

B级基地。

两架C810前后降落在基地跑道上,一架下来的是航发委的头部领导,另一架下来的是五名技术专家以及三名肩膀上闪烁着星星光芒的军官。

他们无一不表情严肃,但眼底却又充斥着惊愕、紧张、茫然与激动。

与之相反的是率先踏上地面的林炬,向着空气拥抱了一下以证明自己回到“家”的喜悦,同时满意地看着停机坪上的机架C810。

在阿美终于开放超音速飞行管制后,国内原先隐隐的压制也荡然无存,C810在两个国家的订单突然暴涨,已签订的就有110架,意向订单更是多达230架。

除了很多富豪想体验超音速旅行外,还有就是某些航司,他们和星辰航空沟通后要求增加座位数,安德罗夫硬是把交错的两列座位变成同等的两列,载客量增加到16人,结构只是稍作修改。

C810也能飞5000多公里呢,一般的支线客机都没这個航程,几乎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出行需求,而这个距离也是有人追求时效的!

六个小时的旅行时间瞬间缩短至2个小时,两个小时缩短到30分钟,起飞前买一杯咖啡到地方都还是烫的,大城市坐公交车时间都比这多。

要不是波音和洛马反应过来暗中抵制,准备也开发对应机型,按安德罗夫估计阿美最终能吃下500架以上。

光是凭借着超音速客机业务,星辰航空今年就有把握给基地上交100亿以上利润,等C1000以及宜州基地开始生产,以后航空业就将成为基地最大的钱袋子。

见林炬看着飞机露出傻笑,钟成忍不住揽过他的肩膀,以他一贯的形象来说可是十分罕见。

“老弟,快带我们去看看,我们这么多人可是被你一句话弄过来了啊。”

“啊……好,好,跟我来吧。”

林炬这才招呼众人一一坐上了场地内电动车,来到了一处较为偏僻的仓库。

门口有四名安保,他们认真地检视了所有人并要求进行物品安检,然后才打开了库门。

进去以后再打开两道大门,人们才见到了此行的目标:

在密闭不透光的高大库房中间,一个最大直径约4.5米、长度约15米的六角形柱体放置在专用高台上,周身可以看见密密麻麻的管线缠绕,最前面是一个2.5米直径的圆形开口,以曲线过度逐渐向内收缩直到看不见。

喇叭形的狭长管道内壁向四周都散发着聚集的光芒,看上去竟然有些刺眼,但眼尖的人却发现外圈部分像镜子一样光滑且倒映着周围的一切,肉眼就能发现其发射率非常高。

仓库里还有五名工程师,其中一人见状马上用红布包裹的塞子堵住开口,然后示意众人不要越过地上划的白线。

已经快要踏进来的技术专家尴尬地收回脚,但还是带着渴求的眼光探索着面前的一切,充满面对先进技术时科研人特有的虔诚。

林炬这时终于干咳一声走上前,自豪地介绍道:

“钟局可能不清楚,不过其他人应该知道6月的时候我给你们透露了一项研究的猜想,8个月后,我们把它变成了现实。”

“不,我有印象,是叶总裁写的那一篇对吧。”

钟成接手之前,可是巨细无比地查阅了近乎所有相关事件资料,技术方面更是极其重视。

“你们说操控气态等离子体,在特定的频率上对特定激光形成百分百反射,并从等离子体中获取能量,多重反射的同时不断提高能级,最终将激光光源的功率提升上百倍,对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