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463章 金星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463章 金星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B级基地。

现在是7月20日凌晨三点,肖冈田从晚上一直熬夜到现在,正疲倦地坐在椅子上小憩。

其余的工作人员虽然也在岗,但也是比较放松的状态,敬业态度甚至不如门卫室的保安。

“谢谢。”

接过加糖加奶的咖啡,沈祚舟扫了一眼都不怎么在状态的众人,脸皮不由得抽搐。

傍晚的时候两个金星探测器“太白”和“启明星一号”发回了即将抵达的讯号,然后深空探测团队就在这儿等探测器入轨后传照片,一直等了七八个小时都还没有入轨。

他问肖冈田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后者只是淡然地摆手表示相信AI,两个金星探测器上可是安装了最先进的三进制芯片,动力系统也没发现异常,肯定不会有事。

但沈祚舟可没那么神经大条,这是国内首个对地外行星的探测项目,而且是议题很大的金星,航发委那边还一直等消息呢!

不过现在基地确实做不了什么,人类对金星的了解比火星少太多,尤其是国内几乎是0,还是得相信专业团队。

沈祚舟将注意力放在角落里安静站着的二号机器人上,觉得在人工智能上走的太激进了。

就比如二号机器人,接连生产了二十多台试图取代基地内部的服务业,几个月过去除了食堂因为员工们要求“有灵魂”使得厨师还在坚持外,其余保洁和生活服务基本全部被机器人垄断。

最开始的时候机器人还只是个乐子,皮肤和头模还是找国内成人厂商定制,但随后基地便开始自研相关技术,于是机器人从外观上越来越像人,最后皮肤几乎与真人无异,再加上AI训练愈加娴熟,不管从姿态还是外表上普通人几乎难以辨认了。

而且这些投放的机器人还一个个单独定做,身高体型全都不尽相同,长久接触真有种智械危机的感觉。

更不要提生产环节,现在基地内的设备还在持续进行自动化改造,基本上要做到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能由超算控制,硬是在硬件不革新的状况下继续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跑过来学习的津沽火箭制造基地虽然不敢如此激进,但也开始试运行AI物流仓储与生产计划管理,据说内部测试后发现局部效率能提升500%,整体在40%以上,尤为恐怖。

这里处处透露着超前,谁都不知道神秘的表象下藏着多少惊人的技术。

哦,关于基地还有一些未经证实的传说:

某专家想把自己从国外镀金回来、不学无术的儿子送进来工作,然而林炬爽快答应并给了个中级技术管理岗位。

当时知情的航天局专家以为那人肯定得整出幺蛾子,没想到不学无术的家伙进了基地以后突然开始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并且对公司忠诚无比问点什么都不肯说,简直与之前判若两人。

外人都在传基地很邪乎会洗脑,但沈祚舟反而很佩服,认为这里的气氛真的就很积极向上,简直是科研净土。

航天局要学的不仅仅是生产,更重要的是工作环境啊!

“哔哔——哔哔——”

“来了!”

半躺着的肖冈田一跃站起,其余已经快要睡着的工程师们也立刻进入工作状态。

当然实际上来说他们没事做才是最好的情况,正常状态下探测器自己规划就是最优解决方案。

现在金星与地球间的距离差不多是5000万公里,电磁波需要两分多钟才能跑一趟,延迟可比月球上大多了。

控制室正中央的屏幕上逐渐开始加载图片,超远程通信就这点不好:传输带宽容量小,而探测器拍摄的照片体积又很大,传回一张照片用10分钟都算是“极速”,几个小时传一张都属于家常便饭。

不过比图片优先级更高的是轨道数据,通过这些简单的数字控制室立马确认了两个探测器的位置。

虽然间隔一天发射,但抵达的时间只差了几个小时,“太白”已经完成了入轨正在用霍尔推进器修正轨道,正是它在往回传送第一张照片。

启明星一号还要一会儿,它并不减速入轨而是直接进入大气层,预计两三个小时后接触大气,并进行大气采样返回任务。

其中启明星一号是关注重点,“太白”只要能入轨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至少能在那里运行十几年不断地采集数据。

用了差不多13分钟,“太白”传回的第一张图片终于完全加载完毕。

这是它在距离进行3400公里时拍摄的照片,金星虽然已经近在咫尺但还是只占了巨大画幅的一小部分。

但没关系,长春光学制造的4.1米直径超大镜头带来的清晰度也是极其惊人的。

这张大小超过数百兆的超清图片直接被肖冈田不断放大,直到金星表面的轮廓彻底显现出来。

从当时的角度看现在的金星是个圆满的真·金色星球,细节饱满地惊人。

其表面的火山极其清晰地展现在照片中,旁边一眼就能看到曾有液体流过的河谷。

忽略其恶劣到极致的大气,金星确实比火星更像一颗拥有过生命的星球——或许现在也有。

肖冈田继续放大,太白在这个距离的分辨率也有1米,足够看到其表面的地形地貌。

放大后的地面占满了和墙角贴合的巨大屏幕,沈祚舟痴迷地望着它,不肯放过每一个细节。

这是太阳系里与地球最相似的类地行星,却另类地反方向自转,它的公转周期是225天,自转周期却是243天,一天比一年都长,处处透露着神秘。

更是有大量研究猜测其星球上极有可能存在微生物,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鬼东西,但都将是人类第一种发现的实打实的地外生命。

带着浓重的期待,他立刻开始检查“启明星一号”的各项数据,只有它才有希望能在金星发现生命。

除了在外层大气收集样本返回的飞掠器,着陆器也会在经过硫酸云时刻意减速尝试收集微生物,顶着90倍大气压、硫酸雨、400度高温和风暴挣扎求生,忠实地履行使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