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174章 新远三号,出厂!

6月18日,今年的618不仅是互联网的购物节,也是众多民营航天企业的购物节。

由于新远开放全系列发动机以及回收控制系统出售,原本艰难爬行的民营企业一下子就支楞了起来。

有采用单台K380V的5米级可重复使用火箭,通过CBC构型和二级的组合,直接涵盖了9到30吨近地轨道运力范围。

有多台K120搞7米级重型火箭的,甚至有搞小型航天飞机和抄马斯克星舰的。

有了发动机确实能为所欲为,小透明一般的其他民营航天企业走出了封闭,开始利用商业化的特性加速发展。

从几百公斤到上百吨运力的火箭,都被几家公司瞬间丰富的火箭谱系覆盖完毕。

而且虽然关键部件都来自采购,但他们一样能在其他方面压低成本获取利润,可复用就是最好的成本压缩器。

不过为了防止无限制的恶劣竞争不断打压价格,航发委牵头做了强制规定,通过技术源头的约束,要彻底断绝过低价冲击市场,搞得大家都没得玩。

搞了那么多年商业,国家也早就不是小白,从开始就制定好了规定。

这些举措强力推动了国内对民营航天的信心,也让人觉得新远宇航和航天局不会连起来吃独食,航天板块反响很不错。

对于新远主动对其他民营企业产品开放,国外反应也不小。

航天一向是比较封闭,大家都各搞各的,像汽车一样这里采购那里采购拼成成本其实很少见,但开放的话对小型航天企业还是很有益处的。

阿美的好几家小型航天公司趁机呼吁诸如SpecaX、ULA、蓝色起源等公司开放发动机,以及最让人炎热的火箭回收控制系统,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几大巨头都反应冷淡,似乎没有任何反应。

这可不符合大型公司的利益,他们的目的是垄断,原世界线空叉利用可以不断发射的猎鹰9号,硬是创下了一年发射量占据全球70%的奇迹。

把这些东西卖了,万一被逆向出来和我抢生意怎么办?哪怕就算买我的零件都不行,要的就是利润最大化。

NACA也不言不语,他们目前还要靠几个大型企业搞阿尔忒弥斯计划呢,后者比一群小虾米重要得多。

而且他们现在最关注的点不在这里,在琼州。

同一天,人们难得见到两架安1250同时在B级基地起飞。

一号机B4043主要跑新远和琼州的航线,比较固定,二号机则东飞西飞,原本打算要环球航行,结果因为种种因素可能要鸽一段时间。。

这些因素除了阿美捣乱以外,还有就是不断有公司找上门希望用安1250进行货运任务。

最大的一次是中车集团,他们仔细查看了安1250的数据,然后租过来运和谐号列车组。

和谐号宽度3.2米,高度4米,长度25米,安1250的货舱可以并排放置两节,共放置8节车厢。

8节,刚好是一组,一列火车就这么运过去了,不过因为安1250的货舱载重只支持360吨,最后为了安全还是只放置了7节,335吨,卡着线起飞。

安1250飞了五趟,就把两个串联16节车厢的动车组运到了目的地,机组轮换48个小时搞定,效率高到吓人,而动车组也值得中车付出高额的租金,也就是卖点车票的事。

还有运大型医疗器械的,安1250也是一趟完成,各种意想不到的行业都会由需要超大空运能力的时候。

由于B4143号机出镜率过高,外界戏称大小姐养尊处优只运运火箭就行了,二小姐却要辛苦赚钱养家,甚至有有人做了二号机的Q版机娘,销量很不错。

这一次二号机刚好没有档期,就飞回了老家,将拆开的新远三号装上,一前一后地抵达了琼州。

这一次,安1250庞大的身影也遮挡不住背上的箭体了。

11米,土星五号火箭10米,N1火箭最大17米,但后者由于是锥形向上直径逐渐缩小,没有新远三号全箭都是11米直径来的有震撼力。

所以对于媒体称呼新远三号为“世界最大、最粗火箭”,人们大都没什么意义。

新远现在对外通告越来越少,显得越来越神秘,新远三号启运前几乎没什么消息。

当人们拍摄到安1250机背上的一级时,自然也看到了背后那分三圈放置的19台发动机。

19台K380液氧煤油发动机,起飞推力高达7500吨,是土星五号火箭3400吨的两倍!

运载能力也不负众望,达到了可怕的247吨,能往月球轨道送去101吨载荷。

有那么一瞬间,NACA都感觉绝望了。

不管是SLS还是重型猎鹰火箭,都才不过往月球送去20多吨的重量,新远三号至少一个顶三个。

101吨的质量啊,一次可以把飞船、登陆器、空间站、简单月面居住舱全打过去了,这运力富裕到让人都忍不住怀疑阿尔忒弥斯计划。

而且火箭直径达到了11米,这就意味着如果整流罩稍大一些,可以放下直径15米的航天器!

这么大的直径,都可以开篮球场了!

也有人认为19台发动机布置在同一个箭体上可靠度会降低,重蹈N1火箭的覆辙,但想想新远二号甲21台发动机都工作正常,19台似乎也不太可能出问题?

而上个月才被新远二号甲冲击精神的航天局也是瞬间压力山大,近地轨道运力135吨都满足不了林炬了,要上二百多吨的巨型火箭。

要不是林炬明确说了现在新远三号的任务是建设空间站,而不是马上进行登月的话,航天局就可以直接摆烂后推登月了。

差距太大没法玩,101吨的月球轨道运力可以简单粗暴的大力出奇迹了,还费什么心思降低质量,都不需要优化,说不定100吨的运力都用不完。

但即便林炬再三说明他们不会抢登月,而是会在后期做好了月面开发准备后进行载人登月工作,大佬还是又催了催长征十号的进度。

现在的长征十号马上将完成第一枚样箭总装,用来进行箭体测试,拼命赶进度的话,8月初就能飞。

云洪军的长十团队都快住在津沽火箭制造基地了,就为了监督首枚长征十号的进度,随时进行修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