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之帝国再起 > 第050 反击(二)

大明之帝国再起 第050 反击(二)

作者:黑云长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5: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如此,身心还是快濒临崩溃了,其他东林大臣也因为忌惮刘孔昭手中的刀,看他一副拼命的架势,踌躇着不敢轻易上前相帮,生怕刘孔昭发疯之下捅了自己,不然早联合起来围殴他了。

等刘孔昭入了朝班,收起了兵刃,一些东林御史这才敢出班上奏皇帝。

“诚意伯刘孔昭兵刃上殿,大不敬!臣请将其兵刃收缴,下狱问罪!”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东林党们反应过来后,一脸的气势汹汹,誓有不拿下刘孔昭就不罢休的架势。

“咳咳。”

金台上,朱由桦突然重重地咳嗽了一声,殿中群臣闻言警醒,很快就安静了下来。朱由桦横眼在殿内一扫,说道:“来啊,将刘孔昭的兵刃缴了,压下去,听候发落,今日早朝到此为止,散了吧!”说完起身离座,甩了甩衣袍,在一片肃静之中,大步往后殿走去。

群臣相顾愕然,皇帝的处断让他们无话可说,却总有一种一拳打空了的感觉,感到非常的憋闷,纷纷将怒火烧向了刘孔昭,对其怒目而视,恨不得一口吃了他。

这时候,几御前侍卫破殿而入,将刘孔昭怀里的小匕首收缴了,并押着他出了乾清宫,名为押送,实为保护。

东林众臣只能看着刘孔昭的背影牙痒痒。

一场史无前例的朝会就此结束了。

张慎言都七十的人了,胡子头发都花白了,原本身子骨还不错,受此一吓,回家后没几天就生了病,同时也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疏,要乞骸骨。

与张慎言一起乞骸骨的还有,还有高宏图和姜曰广。

朱由桦收到他们的奏疏后,没有批准答应,还特地派遣鸿胪寺官员前往众人的府邸传谕挽留,以表达诚挚的敬意和深切的歉意。

五月二十四日,朱由桦为前几天出的事儿特意召见了高宏图、姜曰广,张慎言因为生病,圣恩特许不必入朝觐见。

等高宏图、姜曰广两人一进大殿,朱由桦就表现得很谦卑,一见面就亲热的叫先生并再次表示深深的歉意,慰问完了,朱由桦深情地表示朝廷和自己对几位阁老的倚重和信赖,然后提出了希望:以后不要轻言辞官,没你们这些肱骨之臣在,朕一个人真不行啊!

看到皇帝服了软,高宏图和姜曰广也不便再玩硬的了。

高弘图首先出来接话:“朝廷用人之事,我等说可,勋臣们就说不可。像这样是非混淆,我等委实难办啊!”

朱由桦马上回复:“朕刚刚登极,在用人上尚无多少经验,一直很倚重诸位阁老,希望对朕不要有所误解才是!”

高弘图一看皇帝还算好说话,于是接着倒苦水,以刘孔昭为首的勋臣对朝廷的用人挑三拣四,希望陛下能理解一下底下臣子们的苦衷。

朱由桦表示,理解理解,谈话在极其和睦的气氛中结束了,皇上很高兴,高宏图和姜曰广也很高兴。

唯有张慎言不高兴,自从上一次受到精神重创后,他就生病了,而且病得越来越厉害,眼看着连床都下不了了,还要去办公,实在是个痛苦。

在张慎言再三请求之下,朱由桦只能勉为其难的批准了他乞骸骨,嘱咐其好好在家修养,等身体养好了,再起复。

就这样,吏部尚书的职位就空了出来,首辅马士英举荐亲信王驿担任,其他东林阁臣不附议,东林阁臣们举荐党人陈子壮担任,马士英不给票拟。

双方僵持不下,吏部又不能没人执掌,最后各退一步,由中立派路振飞代行吏部尚书职权。同样,礼部尚书最后协定下来也由中立派太常寺卿顾锡畴担任。

由路振飞担任吏部侍郎摄尚书事,这个结果朱由桦还是很满意的,也算初步达到目的了,路振飞是个实干派,在选官任官上肯定会保持相对的公正,吏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吏部尚书的操守与能力。

东林党之所以那么强,张慎言功莫大焉,他利用吏部尚书的职权,往官僚队伍里塞了大量的东林党人,遍布了中央和地方,客观上加速东林党势力的扩散。

随着他的去职,皇帝在决策和用人上少了一个重大阻碍不说,东林党人也断了一个入仕的主要途径,势力的扩张速度势必减缓。等朱由桦完全掌控了吏部后,再对中枢和地方来几次大换血,到时候东林党再想呼风唤雨就难了。

中枢执政班子一番调整下来,东林一下子去了两个职位,一个是首辅,一个是吏部尚书,都是手握大权的重量级权吏,好在吏部还有一个侍郎吕大器,兵部也有一个侍郎陈子壮、户部的钱袋子也在党人干将高宏图手中,几大权力部门尚未完全沦陷,即便这样也可谓损失掺重了。一些政治嗅觉敏锐的东林党人,已经在这一连串事件中嗅出了一丝阴谋。私下里不停地串联商议着如何反击。

……

五月下旬的一个下午,西北御营校场。

朱由桦穿着元青色团龙袍褂,坐在高台上静静的看着底下御营亲兵们训练,身后簇拥着一干亲信文武大臣。

放眼望去,高台下的校场上,刀剑闪亮,枪缨飞舞,杀气腾腾。羽箭射出时震响的弓弦声,盾牌挡击刀枪发出的铿锵声,以及新军们急促的脚步声,粗重的呼吸声和豪壮的呐喊声,所有的声音汇合在一起,震人耳鼓,顿时给人一种于置身战场的感觉。

校场东面一角。

“前进!前进!”

御营总教习刘肇基挺腰执刀站在阵前,大声喊着口令,身旁中军旗牌官迅速将口令化为旗令,三千新军在各级教官的指挥呼喝下,排成十几个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走。

一名府卫出身的教官见前面布满了铁蒺藜,刘教习却怎么还不喊停,再往前走可就要踩上去了,他犹豫了一下,便带着本局人马停了下来。

“停!你叫什么?”

“标下御营丙局总局陈佐恒!”

“军律第一条是什么?”

陈佐恒拍打了一下胸口,昂首答道:“军令至上,不可违抗!”

“那为何擅自带队脱离阵形,就因为前面有铁蒺藜?”刘肇基厉声喝问。

陈佐恒把嘴紧闭,不敢辩解。

“军阵之中,千百人列队而前,一人回头,众兵生疑。你若站在前排,虏骑如滔天巨浪卷来,声势骇人,你一人犹豫回头,掉头躲避――”刘肇基厉声呵斥陈佐恒。

“如果你是队正,将害死一队军卒,如果你是旗总,一旗尽溃,如果你是总司,累及一司……如果你是一镇总兵大将,将祸害三军,一败涂地,浮尸千里!”

说到这里刘肇基暴喝一声:“陈佐恒,其罪如何!”

陈佐恒紧紧攥着手中的腰刀,一颗晶莹的汗珠从他的额角独自滑落,在地上无声地溅开:“当斩!”

“现在是操训,斩首就不必了,但活罪难逃,本将现在就免去你总局之职,丙局局副转正,操训过后,沿校场跑三十圈,若有下次,直接淘汰开革,降为伍卒!”

刘肇基下了惩罚令后,又接着说道:“自古天下强军劲旅,首重军纪,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与左而目不瞬,简而言之,能做到不扰民,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追击溃逃之敌,财物散于前而不取;狭路相逢时,浴血死战而不退,号令一出,如臂使指,这就是当年戚家军的风范!也是真正的可以与鞑子野战的铁血强军!”

众人个个昂首挺胸,两眼直视前方,没有人敢发出一点儿声响,整个方阵里顿时鸦雀无声,似乎连空气也凝住了不再流动。

刘肇基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朗声道:“御营亲军,国之卫士,天子爪牙!你们身负帝室之兴亡,兴国之重托,集训期不合格的本将会无情的淘汰,只有合格者,才会予以录用。大浪淘沙,百炼成金,御营亲军里不需要懦夫狗熊。”刘肇基面色沉静的说到这里,猛地爆喝道:“你们愿意做狗熊吗?”

“不愿。”众人大声吼道。

“很好!如今北方流贼、鞑虏肆虐,国势衰微,陛下有志北伐中原,将来会带着你们南征北战,驱逐鞑虏、流贼,收复大明河山。中兴之日尔等必当青史留名,庶几可比美当年开国功勋徐中山、常十万(徐达,爵封中山王;常遇春,当年曾言:给我十万精兵,我可横行天下!自此号外常十万)。

好男儿志存高远,当为国为民立不朽功业,良机当前,尔等扪心自问,难道就甘心一生为一庸碌混沌之人否?”

众人听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齐声道:“我等誓死追随吾皇陛下,万死不辞!”

站队列,学军令,看旗语,再伺机从中淘汰不合格的兵员,府卫出身的教官和应募者们一起操训,不搞特殊,屡次不合格一样要被淘汰。

总教习刘肇基这些天几乎都在忙乎这些事,每日四更起床,给众人讲授金鼓旗号的识别应用,或由其宣讲天子亲拟的军律,应募军士的军律并不繁琐,只有四条,第一条便是军令至上,不得违抗;第二条:不许****赌博、隐瞒欺诈;第三条不得偷窃、抢劫、私藏财物;第四条:禁打架斗殴,寻衅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