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之帝国再起 > 第125 军制改革(二)

大明之帝国再起 第125 军制改革(二)

作者:黑云长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5: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然后勋阶的名存实亡,各种复杂难明的认旗,自总兵以下,各副将、参将的将旗也各有不同。

非但各级军校之间没有什么明显的标识,炮兵、骑兵、鸟铳兵等各个军种也无法区分,甚至用来指挥的旗语也是各营间就不大相同。

这还是戚继光整理过后,兵部也按戚继光的规矩改良后的结果,由此可见大明的营伍制度有多么混乱,清廷的绿营军制就是大明镇戍制的改良版,军制改革都走在大明的前面了。

所以军制改革已经刻不容缓,目前江北、江西正在大力整顿裁撤降军,重组军队,具体营制还未确定下来,正是改革军制的绝佳时机。

朱由桦就此事与内阁和吏、兵等部数十位重臣结合当前的形势,整整商议了三天,终于草议出了一个方案,将大明的爵位、武将的勋阶、营制、军职、旗帜号令等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大明的爵位,大明的异姓封爵为:公、侯、伯,凡三等,以封功臣及外戚,皆有流有世。功臣则给铁券,封号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从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难推诚;余曰奉天翊运推诚,曰奉天翊卫推诚。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

新的大明勋位不再是简单的公、侯、伯三级,鉴于军中已有不少侯、伯之爵,所以不能简单的撤销了事,爵位送出去了,就不能随便收回,否则朝廷信誉不存,不利军心稳定。只是若只有公侯伯三级爵位又显得太少,王爵更是要慎重赏赐,非特殊情况,不赐予活人,一般为死后追赠。

朝廷马上就要和鞑子决战了,到时候武将将会拥有很多立功的机会,为了避免武臣以后面临功高震主,升无可升的局面。

朱由桦君臣将爵位从公侯伯三级,扩充成九级,从高到底依次为亲王、郡王、国公、郡公、郡侯、县侯、县伯、县子、县男。新爵位不与官员品秩挂钩。

其中亲王为皇室独有之爵,无皇室血统者不得授予,郡王则为文武功臣的最高荣誉,对国朝非有力挽狂澜之巨功者不授,郡王和国公两爵为功臣独有之爵位,宗室子弟无巨功者不得承袭。

考虑到清军南下在即,大战一触即发,大明不能自己先乱了,需要一个稳定而团结的内部,所以此次改革的主体和对象暂时只限定于武臣和武事,宗室待遇不变照旧,勋贵待遇不变照旧,文臣士大夫待遇不变照旧。

爵位分流爵、世袭和世袭罔替三种,流爵一代而撤,世袭逐代削减,世袭罔替可每代传之,与国共休。爵位是荣誉性质,没有治民实权,根据级别的不同,有一些对应的特权,也有一些公有的特权如有爵位在身的,入仕考核合格可优先提拔,勋官不跪权臣,可面奏直陈皇帝等等,还有不同数量的土地,俸禄赏赐,但不裂土、不分茅是原则,文武有功之臣皆可赏赐,这一点有别于祖制授武不授文。这项制度的改革对大明的文武大臣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福利,所以皇帝的这个提议,内阁诸臣几乎没有一点阻挠就一致通过了。

已封出去的侯爵自动列为县侯,伯爵自动列为县伯,待遇不变,甚至还有额外特权,五等八级的新爵位体系又给他们留下了足够的可晋升空间,大明原来的勋贵世家随着北都的沦陷,死的死,降的降,大半没了。彰武朝以后又封了一批新的勋贵,如江北四镇之流,也死的死,降的降,没剩下几个了。勋贵的总数量一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在稳固皇权的同时,尽量减小对社会秩序的冲击。

大明对爵位的封赏一向谨慎,在原本的历史上哪怕是隆武朝官职泛滥成灾的时候,爵位依旧没有泛滥,大明各省内有爵位在身的武臣依然不多,且大多是伯爵,得到侯爵之尊位的只有忠贞营的李过、高一功和福建的郑芝龙等寥寥数人。

其中郑芝龙还被清廷幽禁到北京去了。历史上大明爵位开始泛滥成灾要到永历后期了,那时候别说国公满街走了,连一字亲王都封出去好几个,那也是被逼得实在没办法了,可惜再高再多的爵位,也不过是垂死挣扎,挽救不了逐渐败亡的国运。

继勋位之后,大明的武将散阶也重新进行了调整,与品级挂钩,作为寄禄之用,散阶是资历和功劳的体现,类似于近现代的军衔。重建散阶体系,目的是确定武臣的具体级别,明确尊卑,方便指挥调度。

同时将散阶与军职分离,为方便整顿地方军队减少阻力,给裁撤掉军职的中高层将校授予对应品秩的散阶,虽夺实权,退居二线,但是待遇不减,以慰其心。温和改革的代价就是破财,得有钱才能实施的下去。中枢没钱就去整顿各省的镇戍军队最后只会逼得大家一起造反,弄得天下大乱!

新的大明散阶分为将军、校尉、都尉三大阶,其中一到三品为将军,四到六品为校尉、七到九品为都尉。

具体是正一品镇国大将军、从一品辅国大将军;正二品武威上将军,从二品振威上将军;正三品昭武将军,从三品宣武将军;

正四品定远校尉、从四品怀远校尉;正五品宁远校尉,从五品致远校尉;正六品明远校尉,从六品广远校尉;

正七品忠显都尉、从七品忠信都尉;正八品忠捷都尉,从八品忠勇都尉;正九品忠节都尉,从九品忠毅都尉;

军校一共九品十八级,其中正一品镇国大将军非特例不授活人,可死后追封,武职最高从一品辅国大将军。

军士则根据武艺高低和入伍年份及实战经验,共分四级,从高到低分别为锐卒、勇卒、战卒、守卒。

守卒的要求是十五岁以上,五十五以下,身体未有残疾的男性。月俸银八钱,月粮五斗。

战卒的要求是二十以上,五十以下,身体未有残疾,正卒月俸银一两三钱,月粮八斗。

勇卒的要求是二十以上,四十五以下,身体未有残疾的男性,月俸银一两八钱,月粮一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