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 第七章 有佳人兮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第七章 有佳人兮

作者:月明碧琉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9: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连日来的重重压力,令刘彻身心俱疲,朝政有自己威仪赫赫的皇祖母处理,后宫有说一不二的陈阿娇掌管,反倒是自己这个皇帝如同架上摆设,和牵线木偶别无二致。

愤懑、疲累、抑郁中,刘彻望着这个红墙碧瓦的宫城,第一次产生了深深的失落与抵触。自己从小在这里长大,可此时此地却没有了往日的亲切,反而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自己牢牢困住,不得半分自由,忆及往事,对照眼前,刘彻不禁长长叹了口气。

一旁立着的是上大夫韩嫣,在刘彻还是胶东王时他便一直相伴左右,相处甚笃,听得刘彻长叹,韩嫣心里明白他的苦楚,可眼下的局势,他也明白,没人能使得上半分劲。默默伴着刘彻半晌,望着殿外广袤的天空,一个念头从韩嫣脑中跳了出来,“陛下,外面天气如此之好,臣陪陛下去郊外打猎可好?”韩嫣望着刘彻提议道。

“郊外打猎?”刘彻不觉失笑,“朕还真是许久未去郊外打猎了!”

“可不是么!”韩嫣笑道,“臣记得上次和陛下出城狩猎,陛下的马践踏了百姓的庄稼,最后还是假托了平阳侯之名才将此事平息,陛下可还有印象?”

韩嫣提起的往事令刘彻心中畅快了起来,“哈哈是啊!那次还好借平阳侯之名处理,不然闹大了朕还不知该如何收场呢!”

“哈哈哈!”君臣二人谈论着那段往事,都不禁开怀大笑,刘彻命人拿来弓弩,换了身寻常的衣裳便和韩嫣各骑一骑,快马扬鞭出了未央宫。

-----

深秋的午后,阳光在地上漏下斑斓的影子,河面无风不起半点涟漪,卫子夫倚在树旁,暖暖的阳光晒在身上,暖和而安宁。

卫青今日就要回来了,趁着乐坊无事,卫子夫便独自一人到入城的道上等着卫青,姐弟许久未见,待卫青入城便见姐姐在等候自己,一定很是欢悦吧。卫子夫能想象到卫青兴奋的模样,心中忍不住一阵莞尔。

午后的阳光触手轻柔,洒在身上如同着了一层金色的锦缎,等了许久还未见卫青的马车,卫子夫不觉生了一丝倦意。眺眼望去,眼前河面平滑无波,宛若一面天然的铜镜,望着眼前的景色,卫子夫不由吟唱道:

“爱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婉转的歌声如出谷黄莺,清扬欲滴,连过往的鸟儿都似停足倾听,忘了展翅,刘彻打猎返城,听闻歌声不觉勒住马缰转首问道:“何人歌声如此美妙?”

韩嫣也勒住马绳,循声望去,只见离他们不远处的河边有一位白衣女子,鬓发如云,身姿曼妙,正在长舒广袖,临风起舞。只见她衣袂飘然,踏云逐风,那般的潇洒无拘,一如清莲临风,灵秀飘然,活泼泼地惹人喜爱。

“好一位自在的佳人!”刘彻望着起舞的女子,不觉叹道:“若朕也能活的如此自在,倒也不枉此生了!”

“陛下雄才大略,总有乾纲独断的一天…”韩嫣在一旁好声劝道。

刘彻点点头,似在自语又似在说与韩嫣听,“朕也在等这一天!”

说话间,二人正要离去,忽然耳畔传来一声尖叫,两人不约而同地朝声响的方向看去,只见刚才还在河边起舞的女子不见了踪影,“韩嫣,快去看看!”刘彻心中一急,赶紧驱马上前。

“好!”韩嫣一驱马,紧随其后。

待骑马走近,刘彻这才看清刚才起舞的女子鬓发凌乱坐于草丛之中,“姑娘,你没事吧?”刘彻匆忙下马,关切问道。

卫子夫见来者是一位青衣男子,不觉多了几分戒心,忙道:“多谢关心,小女子无事。”言罢,便低下头来。随后赶来的韩嫣跳下马背,走近跟前向着刘彻问道:“二哥,发生了何事?”

刘彻并未作答,见眼前女子白色的裙裾上多了一道血痕,刘彻不禁问道:“姑娘刚才可是被蛇咬了?”

卫子夫见来人并无恶意,心中的防备卸下了几分,低头应道,“是!”

“被蛇咬了?”韩嫣忙道,“姑娘快看看伤痕如何,若是被毒蛇咬伤,怕是麻烦的很!”

“这…”卫子夫踌躇了起来,刚才她正要查看腿上伤口,见有男子过来,这才掩了起来,刘彻好似看出她的心思,忙道:“姑娘,我们兄弟二人路经此处,听闻姑娘叫声方前来一看,虽然男女有别,但姑娘伤口经不得拖延,还是先看看为好。”

卫子夫听刘彻如此一说,又见这二人皆是器宇轩昂,君子气度,便将心中剩余的几分防备也卸了下来,低身一礼道:“多谢两位公子,是子夫迂腐了!”言罢,小心卷起裤腿,只见白皙的小腿上多了一道锯齿状的牙痕,皮肤周围也略有红肿,刘彻蹲下来仔细看了看,轻声问道:“姑娘伤口可疼?”

卫子夫轻轻点了点头,刘彻向韩嫣一伸手,道:“把药拿来!”韩嫣闻言从怀中摸出一个蓝瓷小瓶,递了过去。

刘彻拔出瓶塞,将瓶中的姜色粉末洒了些在伤口上,道:“姑娘别怕,在下仔细看过伤口,牙印呈锯齿状且周围没有发黑,当是无毒。想来周边皆是水草,咬伤姑娘的应是寻常水蛇,在下已在伤口上了药,姑娘回去后好生休养,应无大碍。”言罢从怀中拿出一条帕子,将其包扎于伤口,待处理完毕方才起身。

卫子夫忍着疼起身向刘彻深施一礼,道:“小女子卫子夫,多谢公子相救!”

这一礼,令刘彻不由呆住,眼前的佳人眉如远山,不画而黛,唇若红樱,不点而朱,一双水眸灿若星辰,顾盼生辉。“好一位清秀的佳人!”刘彻心中暗暗叹道。

卫子夫见刘彻盯着自己看,两片红霞不由飞上颊边,羞赧道:“还未知公子尊姓大名,卫子夫铭感五内!”

刘彻见状发觉自己失态,忙收住目光,拱手道:“在下…在下姓曹,单名一个寿字,区区小事,姑娘莫要放于心上!”

“曹寿…”卫子夫轻轻念来,不由问道:“公子名中的寿字,可是长寿的寿?”

“正是!”刘彻笑道:“可有不妥?”

卫子夫忙摇了摇头,心中暗笑自己少见多怪,天下同名姓的太多,只是与自家侯爷同名同姓,倒也真是巧了!

“姑娘孤身在外,又遭蛇咬,还是早些回去为好。”刘彻好意提醒道。

“多谢公子!”卫子夫点点头,道:“小女子在此等候弟弟归来,看时辰应是快要到了!”正说着,远处缓缓驶来一辆马车,卫子夫一眼就认出那正是平阳侯府的马车,不由欣喜道:“正是弟弟到了!”

见马车朝这边驶来,刘彻不便久留,当下便拱手一礼道:“在下告辞!”言罢与韩嫣转身上马,扬鞭离去。

-----

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一晚,整个京城银装素裹,在清晨的阳光下煞是好看。

再过几日便是腊月了,整个侯府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满园的红梅开的正盛,花瓣上的点点白雪衬着金丝花蕊,更添得几分清雅。一阵风吹过,花瓣上的雪花簌簌落下,似有若无的清香缕缕不绝,拨动着卫子夫心底的思弦。

自那日河边归来,不知何时那名青衣男子的模样总会不经意地浮现在眼前,“姑娘,虽然男女有别,但姑娘伤口经不得拖延,还是先看看为好…”那日发生的一切,如同雕刻了一般,在她眼前清晰可见。

“曹…寿…”卫子夫絮絮念来,伸手从袖中取出一方帕子,对着阳光细细展开,那是绣了数枝绿竹的锦帕,因那日包扎染了点点血渍,反倒添了几分红梅翠竹的韵致。卫子夫的指尖轻轻抚过帕面,隐下了千万缕的心思,如此好的绣工定然是出自女子之手,想必也是玲珑锦绣的人儿,否则如何能配的上丰神俊朗的他?

可自己是谁?不过是侯府的区区讴者!既入奴籍,如何能存这般心思?卫子夫心中长长叹了口气,将锦帕小心叠好,收入怀中,呐言道:“公子,年年岁岁,愿你安康!”

-----

那日的河边相遇,同样在刘彻脑中挥之不去。那清丽的歌声、曼妙的舞姿,和那双灿若星辰的双眸,自他回宫后便念念不忘。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望着窗外的皑皑白雪,刘彻泼墨挥毫,笔走龙蛇。

-----

大雪过后,天气寒冷,平阳侯府的宾客倒不见减少,依旧是门庭若市,丝竹之声终日不绝。

刚刚结束了一场歌舞,卫子夫倚在乐坊内的锦榻上稍作歇息,一阵帘动,夹着丝丝寒意,门房的小荀子搓着手闪身入内,快步走来笑道:“子夫姐,你这里可真暖和!”

卫子夫抬眼笑道:“小荀子今日不是你在门房值守吗,如何能得空来乐坊?”说着便起身招呼道,“来,坐我这边暖和些。”

小荀子呵手笑道:“不坐了,子夫姐,府门外有一男子来寻卫青,我一早见卫青出府办事了,眼下还没回来呢,见他等的急,我便过来告知你一声,回头就走。”

卫子夫赶紧道谢:“多谢你了!这么冷的天,还让你专程跑来一趟!”说着便拿起一件袍子披在身上,道:“走,我与你一道过去。”

这几日零星小雪不断,路面湿滑,小荀子远远指着门外一名牵着黑马的男子道:“子夫姐,就是他了!”

来者是公孙敖,他正等的焦急,只见一名女子着了红色锦袍,莲步轻移款款而来。

“敢问可是公子在等卫青?”卫子夫上前行礼问道。

公孙敖一时愣住,眼前的女子雪姿玉肤,红衣映衬下越发显得清丽可人,不觉看出了神,半天都未作答。

“公子…“卫子夫见他沉吟不语,不由小声唤道。

“啊…”公孙敖忙收敛心神,回礼道:“回姑娘的话,正是在下!”

卫子夫笑道:“卫青是小女子弟弟,不巧他出府办事尚未归来,不知公子寻他何事?”

公孙敖说道:“在下路经此地,特来寻访故人,不知卫青何时归来?”说话间,随着一阵马蹄声,只听得卫青远远喊道:“公孙兄!”

公孙敖循声望去,只见卫青一身玄衣,策马而来,“卫青兄弟!”公孙敖大声应着,朝卫青挥了挥手。

“吁!”卫青走近跳下马背,望着公孙敖欢喜不胜,“公孙兄,你怎么来了?”

“卫青兄弟!”公孙敖亦是欢喜道,“公孙不日前进京,特来看望兄弟。”

“太好了!”卫青爽朗一笑,指着身边的卫子夫道:“这是我姐姐,卫子夫。”又对卫子夫道:“姐姐,这是我在义渠结识的好友公孙敖。”

见卫子夫立于一边,卫青又道:“姐姐你如何会在这里?”

卫子夫笑言:“适才小荀子去乐坊寻我,说是有位公子在府前等你,不巧你又出府了,怕公子等的着急这才让我过来。”

“原来如此。”卫青朗笑道,“公孙兄,待我回府复命后,你我二人一道饮酒如何?”

公孙敖点头笑道:“甚好甚好!”

-----

待卫青将府内事情办妥,便与公孙敖在附近找了个酒肆坐下,卫青举樽问道:“一别数月,公孙兄一切安否?”

公孙敖闻言神色黯然,眼中隐有泪滴,“不瞒兄弟,自义渠一别,舍妹身子每况愈下,不久…便弃我而去了…”

卫青闻言也着实心伤,不由动容劝道:“公孙兄…节哀!”

公孙敖点点头,举起酒樽一饮而尽,“妹妹自幼与我相依为命,她一走,公孙亦心无牵挂,再不愿独留故地触景伤情。”

“嗯!”卫青点头道:“睹景思人,离开故地也好,公孙兄此番来京有何打算?”

公孙敖道:“男儿志在四方,之前因舍妹一直未能远行,如今既已孑然一身,必得建功立业。此次进京见朝廷张贴招收车骑檄文,公孙有心一试。”

卫青颔首,道:“朝廷这几月张贴檄文确有不少青年才俊前去应试,不过能入皇廷车骑并非易事,无功而返者多不胜数,公孙兄可有把握?”

公孙敖道:“公孙素喜骑射,马背功夫亦极为熟稔,此去该有六七分把握。只是公孙有一言,不知当讲与否?”

卫青道:“你我一见如故,公孙兄但言无妨。”

公孙敖道:“自义渠一见,公孙便知卫兄弟绝非池中之物,此次朝廷广招人才,卫兄弟何不前去应试,若你我兄弟能同为朝廷效力,岂不美哉?”

卫青一笑拱手道:“公孙兄谬赞了,只是如公孙兄牵挂令妹一般,卫青亦心念姐姐,平阳公主对卫青姐弟有知遇之恩,卫青不敢忘却。”言罢斟上一樽酒,卫青举樽道:“公孙兄,天高鸟飞,海阔鱼跃,卫青预祝你前程锦绣!”

公孙敖迎上酒樽,朗笑道:“好,卫兄弟果真重情义,公孙敬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