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 第二十八章 淮南有女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第二十八章 淮南有女

作者:月明碧琉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9: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臣淮南国刘安,拜见太后,太后长乐无极!”

刘陵虽是第一次随刘安入宫,但举止落落大方,见殿中端坐的王太后亦是恭声见礼道:“臣女淮南国刘陵拜见太后,太后千秋万福,长乐无极!”

“免礼!”孝礼期间,王太后一身素衣,眉眼之间露出一丝疲态。

“太皇太后仙游,老臣心内虽哀伤不止,但还请太后保重凤体,节哀!”刘安好声言道。

“淮南王有心了,赐座!”王太后微微颔首,徐声言道。

“陵儿!”刘安轻声示意,刘陵随即心领神会地捧着一只木匣,上前跪道:“太后,臣女从淮南国带来一件珍品敬献于太后。”言罢,缓缓打开匣盖,举过头顶呈于王太后眼前。

宫婢接过木匣交予王太后,只见匣中乃是一株硕大的灵芝,其形如祥云,盘面轮纹清晰,色泽深紫,一看便知是上等的好货。刘陵言道:“太后,此乃我淮南国千年灵芝,吸山中日月精华,昔年臣女机缘巧合得之,今献于太后,愿太后福寿绵延!”

“好,好!”王太后闻言甚为喜欢,虽说自己在皇城中什么都不缺,但千年灵芝毕竟是稀罕物,更加上初次见面刘陵便有这等心意,心下更是多了几分满意,不觉多看了刘陵几眼,道:“翁主有心了!赐座!”

“多谢太后!”刘陵口中称谢,随着宫人指引在刘安身边跪坐了下来。

“淮南王上次入京,该是建元二年吧?”王太后徐徐问道。

刘安赞道:“太后好记性!建元二年老臣入京献《淮南子》一书,当时武安侯…哦,如今田大人已是丞相了,还亲自到霸上迎接的老臣。”说到王太后的弟弟田蚡,当年虽是武安侯,但如今已贵为丞相,故此刘安当即改口说道。

王太后微微颔首,笑道:“哀家还记得淮南王献给朝廷的《淮南子》涉阴阳算术、墨法道儒,陛下见了甚为欣赏,当时还在哀家跟前说过数次不止呢!”

“太后谬赞!”刘安躬身谦逊应道,“淮南国地处偏远,见识狭小,能得陛下青眼,乃是老臣之幸!故而此番进京吊唁亦是携了小女,借此让她见识京中风物、天家气象。”

正是说话间,只听殿外传来通禀声,“陛下驾到!”

刘安赶紧携了刘陵离座,伏地跪迎道:“臣淮南国刘安、臣女淮南国刘陵,叩见陛下!”

“母后此处还有宾客?”刘彻见淮南王出现在内宫不免微微一愣,随即便道,“免礼!”

“谢陛下!”虽说在丧礼上远远地见过刘彻,但这么近距离地接触还是第一次,刘陵心中不觉一动。刘彻比她年长几岁,长身玉立,气度雍容,举止间从容不迫,尽管翩翩贵公子刘陵也见过不少,但不知为什么,见到刘彻她心中竟有一种莫名的悸动。

“皇叔今日如何来了母后宫中?”刘彻含笑问道。

窦老太后在世时,各诸侯王就与长信宫走动频繁,刘彻素来厌恶这一点,刘安岂会不知,闻言忙解释道:“回陛下,太皇太后丧仪过半,再过些时日老臣便要返回封国,老臣与太后数年不见,惦记太后身体,故此携了小女来长乐宫问太后安。”

刘彻微微颔首,问向王太后,“母后这几日辛劳,身体安好否?”

“多谢陛下挂心,哀家一切安好!”王太后点点头,拍了拍手边的木匣说道,“淮南王有心,特意进献了一株千年灵芝给哀家,陛下看看赏赐些什么给淮南王好呢?”

刘彻闻言向刘安颔首致谢道:“皇叔有心了,朕替母后谢过!”

“陛下言重了,此乃老臣本分!”刘安赶紧躬身一礼回道。

“太皇太后薨,宗室亲族服丧三年,此三年淮南国酎金减半吧!”刘彻说的不疾不徐,但刘安却是万分激动,赶紧离席伏地谢恩道:“老臣多谢陛下!”

酎金之制起于文帝时期,是朝廷每年八月祭祀宗庙时,由各地诸侯王按照封国人口数进献的贡金,这三年酎金减半,可是一笔很大的数目,这怎能不令刘安喜出望外。

“皇叔只要心念朝廷,心念太后,便是对朕最好的谢意了!”刘彻望着刘安说的意味深长。

“陛下之言,老臣谨记在心!陛下若有驱使,老臣必将肝脑涂地!”

“好!”见刘安说的誓言旦旦,刘彻微微一笑,道:“朕还有些事,皇叔在此多陪陪母后吧!”言罢起身朝着王太后躬身一礼道,“母后,儿臣先行告退!”

“老臣恭送陛下!”刘安恭声道。

“臣女恭送陛下!”刘陵虽身在殿中,但随着刘彻的走远,一颗心也跟着出了长乐宫。

-----

窦老太后薨,诸侯王和列侯在京行孝礼满三十日后,便要各自返回封地,随着离京的日子越来越近,刘陵开启了下一步的计划。

自从上次去长乐宫给王太后留下了好印象之后,刘陵便经常去长乐宫走动,陪着王太后闲话家常,哄得王太后心情十分舒畅。

这一日刘陵拎着一个罩着黑布的笼子,如往常一般走入长乐宫,算算时间,王太后午休也该起了,下午悠长的时光可是聊聊家常的好时机。

“太后,翁主来了!”王太后身边的宫婢入内禀报道。

王太后小憩刚起,闻言捋了捋鬓发,道:“传!”

不一会,刘陵便走了进来,见着太后恭敬行礼道:“臣女刘陵叩见太后,太后万福金安!”

“太后万福金安!太后万福金安!”

“咦,哪里来的声音?”王太后不禁好奇道,宫婢们也是诧异地四下张望,最后王太后的目光落在了刘陵手中的笼子上。

“陵儿,你这笼子里的是何物啊?”王太后问道。

刘陵笑道:“太后请看!”言罢便掀开罩在笼子上的黑布,只见笼子里是一只罕见的黄脸蓝虎皮鹦鹉,这只鹦鹉全身体羽为蓝绿色,脸部为金黄色,两只眼睛像红宝石一样闪闪发光。鹦鹉陡然间见了光,不停地在笼子里跳来跳去,尖叫道:“太后万福金安!太后万福金安!”

王太后一下被吸引住了,起身一边用手指逗着鹦鹉,一边问道:“陵儿啊,你这是怎么做到的?”

刘陵回道:“陵儿心念太后,一心祈愿太后福寿安康,有时不免喃喃自语,这鸟儿性灵,听了数次便就会了。”

“好孩子,难为你如此记挂哀家。”王太后动容言道,言语间不禁握住了刘陵的手。

只见刘陵眼圈一红,跪下来说道:“太后,陵儿今日来是与太后辞行的…”

“辞行?”王太后一愣,随即缓缓点了点头,道:“孝礼之期三十日,诸侯王便要各自返回封国,你父王也是要回去了吧!”

“正是如此。”刘陵缓声道,“陵儿与父王来京一月有余,如今孝礼之期即满,陵儿也当与父王一道回淮南国,只是陵儿不舍太后,陵儿不在您身边时,太后请保重身体!”言罢竟泪流不止。

王太后见状也是感伤不已,扶起刘陵好声道:“好孩子快别这样,哀家看了心里也难受啊!哀家与你相处时间虽不长,但哀家与你投缘,也是舍不得你走…”

“太后…”刘陵握紧王太后的手,哽咽不止,“父王本也想陵儿多陪陪太后,在京中多增长些学识,但奈何陛下有令,陵儿也是不得不走…”

王太后闻言不由问道:“你父王愿意你留在京中?”

“是啊,陵儿生于淮南国,长于淮南国,此番乃是初次进京,父王带陵儿来京一是为太皇太后之丧,其次便是为了让陵儿多长些见识。”刘陵佯装不知太后用意,啜泣道:“我淮南国地处偏远,父王年迈,而王兄不知上进,父王也是希望陵儿可以在长安有所学,将来帮助王兄治理好淮南国。”言罢又是一串泪珠滚滚而下。

“哀家明白了!”王太后点了点头,朝中世家子弟倚仗着家世富贵纨绔不羁、游手好闲者比比皆是,只是难为了刘陵身为一介女流却要为兄长担责任,欣赏之余不免更加心疼了起来,当下便抚着刘陵好声言道,“陵儿啊,若是你父王同意你留在京中,陛下那边哀家自会去说,只是不知你是否愿意啊?”

刘陵一听心中大喜,面上仍是泪水涟涟,道:“陵儿自然是愿意的,只是…要难为了太后…”

“不难为!”王太后用帕子为刘陵擦着泪道,“陛下素来孝顺,哀家的话他自然会听,好了,此事就交给哀家吧。”

“太后…”刘陵闻言亲昵地靠着王太后说道,“多谢太后!以后陵儿就可以常伴太后左右了!”

“好!好!”王太后抚着刘陵慈祥笑道。

“太后…”刘陵的嘴角不由浮上了一抹浅笑。

-----

有人欢喜有人愁。

窦老太后离世,陈阿娇便经常以泪洗脸,她的难过倒不仅仅是因为疼爱她的祖母走了,更因为自老太后薨刘彻便再也没有踏足过椒房殿。

“姑姑…”阿娇向着身边年长的宫婢道,“陛下是不是再也不会来我的椒房殿了?”

那名年长的宫婢便是一直在长信宫中贴身服侍老太后的春华,老太后病重时担心有朝一日自己不在了,依着阿娇的性子怕是会捅出什么篓子,故此特意嘱了春华日后好生服侍教导阿娇,因着这个缘故,阿娇对春华也是信任有加。

春华闻言好言安慰道:“皇后多虑了,陛下与皇后年少定情,情意之深非旁人所能比!如今太皇太后宾天,陛下定然伤心,不来椒房殿也是人之常情。”

阿娇微微颔首,随即又道:“可是陛下不来椒房殿,他会去哪呢…昭阳殿吗?”

春华摇了摇头,好声道:“皇后,眼下还在孝礼期间,诸侯王与列侯都在京城呢,陛下想必也是忙于国事,又如何能去昭阳殿呢?”

“说的也是…”阿娇终于点了点头,道:“那我…还是再等等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