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 第二十七章 重掌乾坤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第二十七章 重掌乾坤

作者:月明碧琉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9: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不觉间就漏了两年的光阴。

建元六年,辽东郡祭祀高祖刘邦的高庙和长陵县的高祖陵园——高园便殿先后发生了火灾,加之长信宫窦老太后自去岁入冬以来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两地起火更是加剧了朝堂上的人心浮动。

谁料没过多久,天上突现彗星,彗星乃蚩尤之旗,主刀兵之乱,倘若出现预示天下将有乱事发生,当那一条触目的光线划过天际,朝臣们愈发惊恐不安。

刘彻心下惶恐,在宫中斋戒素服五日,数次召来太史令司马谈六爻占卜,谁料六次均得凶卦,眼见窦老太后即将油尽灯枯,而天呈异象昭示凶兆,刘彻不由心乱如麻。

-----

此时,确实有人在蠢蠢欲动,此人便是淮南王刘安。刘安是淮南厉王刘长之子,高祖刘邦之孙,算辈分是刘彻的叔叔。在景帝三年吴楚七国反叛时,吴国使者曾到淮南联络,刘安也意欲发兵响应,但好在当时的淮南国相深明大义,掌控兵权后拒不发兵援助叛军,最后这场七国之乱以朝廷胜利而告终,这才保全了淮南国。

但刘安谋逆之心不死,在淮南国相过世后,身边更加没了人劝阻,眼见长信宫老太后病重,皇帝没有太子,而彗星现世主刀兵之乱,他越发觉得这是举兵的好时机。

刘安身边的谋士瞅准了他的心思,为了讨好主子胡言蛊惑道:“王爷,早先吴王刘濞发兵时,彗星出现长达数尺,就这样尚且流血千里。如今彗星竟然横贯长空,天下定然是要出现大的变乱了,王爷你是高祖嫡孙,身上流得是与高祖一样的血液,如何能眼睁睁地将江山拱手于人呢?”

刘安本就有心举兵,闻言更觉得自己乃是天命所归,如今祖上打下的江山岌岌可危,自己应当顺应天命,承担起守护河山的重责,于是便顺水推舟地问道:“依先生之言,本王应当如何呢?”

谋士见状,故意忧声道:“当今陛下登基数载,却迟迟未有太子,若是天下有变,诸侯必定争相夺位,王爷何不早做准备?”

刘安听后连连称是,此后便愈发频繁地锻造兵器,招揽兵士,积极为举事做准备。但刘安的封地淮南国距离长安较远,刘安无法随时掌握京城动向,既然决意起兵,如果不了解朝廷的动静虚实就贸然行事,无异增加了失败的风险。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刘安终日思忖着这个问题。

若是能在长安有个可靠的人,一方面能替自己打听朝廷动向,另一方面还能结交京中权贵,对来日起事当是有百益而无一害。可是自己前前后后信得过的也就那么几个人,有谁可以担此重任呢?刘安思来想去都没个中意的人选,不由长叹一声,闭目稍歇。

“父王何事长吁短叹?”刘安正在心烦意乱,忽然门外有个人影一晃,径直入了书房。

刘安不用睁眼,一听声音就知道是他的宝贝女儿,果然一抬头,刘陵笑靥如花地走了过来。

看着如花似玉的刘陵,刘安眼前顿时一亮,一个想法迅速掠过脑中。他这个女儿自幼聪敏善言,如今二八年华,出落的亭亭玉立,明艳照人。若是由她去京中办事,借着宗室之女的身份,进可出入宫闱探访消息,退可结交朝臣联络各方势力,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想到此处,刘安的脸上不觉露出了笑意,招手道:“陵儿你来的正好,父王有事与你商议。”

“好,父王你说。”刘陵笑呵呵地依言跪坐了下来。

刘安起身关好门窗,将心中的想法合盘道出,看着刘陵若有所思的模样,刘安问道:“陵儿,你可愿为父王的大业前往长安?”

刘陵虽为女流,但心性不输男子,听完刘安所言,刘陵思忖片刻,便朗声道:“陵儿愿为父王奔走长安,助父王成就大业!”

刘安喜不自禁,连连夸道:“好!好!不愧是我刘安的好女儿!待父王大业得成,你便是为父王打下江山的第一大功臣!”

刘陵不失时机地奉承道:“那时父王便是父皇了!”

“哈哈哈!”刘安闻听此言心花怒放,“若为父当上皇帝,那陵儿便是我大汉朝的长公主!”

“多谢父王!”刘陵娇笑不已,“父王,那陵儿何时动身前往长安?”

刘安道:“不急!前几日长安城传来消息,长信宫那位怕是撑不了几天了,待丧事起,你便随为父入京吊唁,这几日你便可以准备启程之事了。”

“诺!”刘陵满口应道。

“还有,陵儿此事关系重大,你此去长安定要万分谨慎,起兵之事切不可露出半分端倪!”刘安仔细叮嘱道。

刘陵自信一笑,言道:“父王放心,陵儿行事定会考虑周全!”

-----

此时的宫中已是乱作一团,窦老太后的病危不仅让前朝依附她的臣子们惴惴不安,也让刘嫖和阿娇心慌意乱。这么多年来刘嫖一直依仗窦老太后的宠爱颐指气使,阿娇也是依靠老太后的庇护独宠后宫,而如今这棵大树眼见着就要倒下了。

长信宫中,帘幕低垂,偌大的宫中乌压压地跪了一地的人。

“母后,母后,我是嫖儿啊,你应我一句啊!”刘嫖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病榻上的窦老太后已是奄奄一息了。

“祖母,祖母…我是阿娇啊!”阿娇声嘶力竭地哭着,不知是为窦老太后还是为自己。这两年来,千奇百怪的药方服了一次又一次,可是自己的肚子始终不争气,眼下老太后又将撒手人寰,以后刘彻还会踏足椒房殿吗?

刘彻也是泣不成声,他心中一边悲伤,一边却又隐隐地欢喜。悲伤的是,眼前这位即将油尽灯枯的老人始终是自己的亲祖母。欢喜的是,毕竟等了这么多年,等的就是这一天。为了这一天,他已隐忍了太久,宫外卫青和韩嫣早已奉命调来期门军控制着皇城的一举一动,他要确保一切万无一失。

“彻…彻儿!”病榻上的窦老太后回光返照,睁开早已经干涸的双眼。

“皇祖母,彻儿在,彻儿在!”刘彻忙上前握住窦老太后瘦骨嶙峋的手。

窦老太后从枕下摸出一块虎符,放入刘彻手中,艰难地张开嘴唇,微微翕动:“彻…儿,这…是虎符,你…你要善待…善待我窦氏…族人啊!”

握住虎符的那一刻,刘彻的心定了下来,见老太后即将驾鹤西去,不由泪流满面,“皇祖母放心,彻儿记下了!”

“好…好!”窦老太后的眼神望向刘嫖,断断续续喊道:“嫖…嫖儿!”

“母后,母后,嫖儿在!”刘嫖带着哭腔应道。

“嫖…儿,哀家…哀家长信宫…中的所有…所有财产皆送于你,还有…阿娇…”

阿娇哭着上前:“祖母,阿娇在这呢!”

“阿娇,你…你…要…好…自为…”话音未落,窦老太后的手就垂了下来,缓缓闭上了双眼。

“太皇太后薨!”长信宫执事拖长了声调带着哭腔喊道。

“太皇太后…”“母后…”“皇祖母…”,怀着各自的心事,长信宫中哭声一片。

-----

太皇太后薨,举国吊哀,百官素服。长乐宫中王太后神情疲惫,一身缟素倚在锦榻之上,脸上虽有着掩不住的泪痕,但心里却涌着淡淡的喜悦。

几十年了,从今往后,自己终于可以不用再看人脸色,战战兢兢了,终于可以过上舒舒服服,属于自己的日子了…正想着,一抬头却见刘彻立在殿中,王太后不由嗔怪道:“彻儿,你何时来得长乐宫?”

刘彻回道:“儿臣刚来不久,见母后想事想的入神,不敢打扰。”

王太后微微颔首,招手道:“你过来。”

“母后知道不应该说这样的话,但是…但是…”王太后望着刘彻的神色犹豫不定,欲言又止。

刘彻看着母亲的神态,心中明白了几分,不由握住王太后的手说道:“母后,你说,儿臣都明白…”

王太后看着儿子微微啜泣,动容道:“彻儿,你可知母后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当年你为胶东王时,母后千方百计讨好长公主,攀上这门亲事,加之你又聪明伶俐,小小年纪便许诺阿娇将来要建造金屋子给她住,更让长公主欢喜不已,她确实也下了不少功夫,才让你父皇立了你为太子…”

“可是彻儿你知道吗?”王太后继续说道,“你为太子,母后心中既欢喜又忧愁,既希望你才能卓著讨你父皇欢心,又担心你锋芒过露招人妒忌。直到你登上大宝,母后稍稍可以安心,但你皇祖母权倾朝野,母后担心你稍有不慎便会被她拉下皇位,不得不随时察言观色,处处讨好你皇祖母。”

“母后,儿臣知道,儿臣都知道。”刘彻心中虽明白,但听母亲徐徐说来,终是泣不成声。

“如今好了,那些提心吊胆的日子终于都过去了。”王太后哽咽道,“往后哀家终于可以过自己想过的日子了,不用再天天担惊受怕,如履薄冰地看人脸色了!”

言罢,竟含泪放声大笑,刘彻动容道:“母后,儿臣答应你,往后儿臣一定让你顺心顺意,只要有儿臣在,母后的好日子就在!”

“好,好...”王太后握紧刘彻的手言道,“彻儿,你真是母后的好儿子,不枉母后为你操这么多心!”

-----

窦老太后宾天,各诸侯王、列侯纷纷入京吊祠,刘陵便以淮南王翁主的身份随刘安前往长安吊唁。在治丧期间,刘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剪除了窦氏旧党,丞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皆以办理丧事不力,免去职务。同时大力培植己方势力,任舅父武安侯田玢为丞相,任卫青为太中大夫,公孙敖为侍中,行走未央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