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狂想日记 > 故事开始 10月23日2021年半夜

狂想日记 故事开始 10月23日2021年半夜

作者:谜影梦蝶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道德观和好人形象。”伊莉莎白‧巴托利唇瓣微微抿起,带着点儿懒散和不在意。“这个世界中的筹码可不只纯利益这一项。”

“你已经做过的那些事难道不早就动摇了所谓的好人形象?”

对于我这有些许锐利的反问,伊莉莎白‧巴托利听松一笑。“个人立场上,不会后悔自己自私的举动,但良心让我无法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接受……至少在我知道大仇已报后。”

我有些听不明白。上次见她,她都已经打定主意做“义警”了,是什么改变了她的主意?

会和它有关吗?还是真就因为伊莉莎白‧巴托利口中那所谓的良心?

“值吗?”我不由的询问。明明可以全身而退的。值吗?

伊莉莎白‧巴托利抬头看向上发的照灯,那里环绕着不少飞蛾。“挣扎在泥沼里的人总是会不自觉地趋光性。就像飞蛾扑火。哪怕知道火光会将它烧成灰烬,也会控制不住的扑向火光。”

“飞蛾并非是在寻死,而是误把灯火当成了某种对它的生存或繁衍至关重要的东西。它们被焚烧是因为找错了方向,明明有方向的你为何自取灭亡?”我无法理解她的行为。如果是为了将背后那些隐藏的大老虎一网打尽,为什么不继续她之前的操作?如果是为了走法律的手段,为何最初要让自己沾上鲜血?

“失去一部分后,你还是你吗?”伊莉莎白‧巴托利意味深长的说出了一句我无法理解的话。

她的话让我想起之前她讲述的那个嗜血女伯爵的故事。

“是因为童年吗?”我无法理解她这一系列矛盾的行为,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她与那故事中的伯爵一样……生病了。

“可能吧。”她坦白,自从她看到母亲倒在她面前以后,她便时常看到一些黑色的阴影,而这些阴影时时刻刻都在指挥着她去杀那些有罪的人。

或许她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太过坦然,我突然心中泛起几丝后悔。旧事重提,现在说得越平淡,内心恐怕越是煎熬吧。

她表示她或许真的病了吧。

从前,仇恨是唯一能控制那些黑色阴影方向的力量,如今大仇得报,那些黑暗因子反而失去了控制,肆无忌惮地侵蚀着她的精神,慢慢和他融为一体。

她表示,自己根本无法控制这些黑色因子。

她的描述让我想起了一种精神疾病—强迫症,因一个包括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负责决策等复杂任务)、基底神经节内的尾状核腹侧(ventral caudate nucleus)和丘脑的神经回路中异常神经活动造成的不受意志控制的生理活动。

所以是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吗?

她否定了我的想法,并表示自己是有罪的。

她明知道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但却忍不住沉迷于那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

可能是因为儿时被践踏的经历……她越发的想拥有权力。

拥有决定他人生死但权利,仿佛那一刻她比肩神明。虚假却诱人沉沦。

可明知有罪为何还能肆无忌惮的行事?

在一切被摆到台面上前,人总倾向于找借口来规避良心的审核机制。

最开始她还能说服自己有罪的人应该被斩草除根,从而去忽略那种无法控制的感觉。可是大仇得报以后片刻的清醒和失控感随之袭来。

在光明和阴暗间,她还是……

反正死的都是有罪的人……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味道了。

“不能随便杀人,只杀真正有罪的人。”这是伊莉莎白‧巴托利为自己定下的规则,一个可以使她继续对自己的疾病视而不见的理由。

然而……

伊莉莎白‧巴托利讽刺的赞美了它的手段。

它设局把一切摆到了台面上,让她无法在回避。

她问它:“用他人的性命设局就是你口中正义的手段?”

它答:“选择动手的是你。”

伊莉莎白‧巴托利闭了闭眼。“我有选择吗?”它会不了解她的性格吗?它难道猜不到,她会做出什么决定吗?

无论她有没有选择,她都无法在逃避了。

她又一次发问。“失去一部分后,你还是你吗?”

“我不想把所有我认为有罪的人杀死。那种不受控制和难以善后的行为令人恶心……”

她的行为依然证明她将自己和那种人搅在了一起。为了一时之快,出卖自己的原则……这是她不愿意的。

她喜欢那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可是有什么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失去了控制。

我顿了很久又一次发问。”值吗?”

在暗无天日的牢笼中,心脏了,手也脏了,满身鲜血和罪孽。

生命璀璨如昙花,绽放一夜后,永远停留在那个永夜。

“道德是用来约束人的行为规范的,不是用来苛责人的。”伊莉莎白‧巴托利笔直的背脊如绿竹。这话像是在说自己又像是在告诫我。

“你……倒是个好人。”

“小孩才用好坏定义一个人。”

不管如何,伊莉莎白‧巴托利都将在牢里发并慢慢的腐朽,

有人认为她疯。

也有人认为她只是个冷血的杀手。

就像她口中女伯爵的故事,让人津津乐道,却没有人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我讽刺它的言行不一,它却表示不要把希望寄托给虚无缥缈的人性。

我试探当它站在伊莉莎白‧巴托利的位置时,是否选择的是另一条路。

它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崇高是个人选择。做出这种选择的人令人敬佩,但要求所有人都选择崇高,那未免有些强人所难。”

客观上,伊莉莎白‧巴托利做出这个选择时的品格高度,它还是得承认的。这也是为什么真正阴暗无畏,不择手段的罪犯才更难对付。

我不知道它和伊莉莎白‧巴托利之间有什么交集,但对方愿意为此付出如此代价,多半是因为双方能更有效率地合作。

我认定事实绝非表面表现出的单纯道德高尚。

它定给了她所求,比其他路上的馈赠更慷慨,更符合心意,她才会因此选择这条路。

它的动机究竟是善,是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