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狂想日记 > 故事开始 10月21日2021年上午

狂想日记 故事开始 10月21日2021年上午

作者:谜影梦蝶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啧啧。你今天终于记得刷牙了吗?”明奈一脸惊讶的看着我。

我无奈的笑了一下,没有像平时一样一点就炸。

炸什么?没那个能力。

原来在意识到自己的脆弱以后,人就会学会权衡。

我不寻常的反应反而让平时给我针锋相对的明奈关心起了我的健康……

我无力的摇摇头,按照它的指示让明奈派人去检查伊莉莎白‧巴托利厨房。

听到我的诉求以后,明奈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好像是怀疑。

怀疑?怀疑什么?为什么会怀疑我?或者说他怀疑的是我吗?

他眼神中的怀疑和平常那种开玩笑,关心的怀疑不同,反而像是他第一次看见我时的戒备与试探。反正是一种负面的怀疑。

还没等我细看,他便移开了视线,接着迅速下达命令。

他没有问我为什么,就好像这种事情以前发生过。那态度就和要我撬锁时一样。

短短的十分钟内,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但又好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他与我之间的距离好像就在那一瞬间拉开了……是疏离。

不过,他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表现什么,我也不好直接询问。

如果换作几天前,我或许会凭借自己的感觉之间发问。

但现在……我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我有我的纠结,以及莫名的恐惧。如果他真要针对我。我是不是还会像之前那样被困在一间房间内。

我想起第一见到这有色彩但世界时。

我之前为什么会被困在一间房间里?还在警局……排除非法监禁的可能性……那还有什么呢?

我并没有对上他的把握。天哪,我居然开始权衡利弊,开始小心谨慎了……

这究竟是好是坏?

我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并没有注意时间。

不知过了多久,坎蒂丝进来了。

她深深地望了我一眼,我在她的眼睛中看到了了然以及戒备。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切一夜之间就变了?不对,确切来说应该是我按照它的要求叫明奈去搜伊莉莎白‧巴托利家的时候,明奈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接着坎蒂丝跟明奈耳语了几句,好像是刻意在避开我。之前也没见他们这么避开我……

短短几句话,明奈的眼神从怀疑变成了笃定。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充满了戒备。

接着他转身拉着坎蒂丝去走廊讨论案情。

为什么要躲着我?发生了什么?

我隐隐听到了几句。

媒体……变态杀人狂……无法忍受……被掩盖……回来了……

媒体?不对啊?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牵扯到媒体?

我赶忙打开手机查看。

果然,我很轻易地便看到了推送的法制新闻,估计是热度太高了,被这么推送上来了。

震惊!美女总裁竟是都市变态吸血鬼!

我点开文章,迅速浏览了几遍。

警方在伊莉莎白‧巴托利的厨房里喷洒过鲁米诺试剂后发现,包括刀具,榨汁机,水龙头在黑暗中发出荧光。

让人惊讶的是蓝白色的荧光在杯子上尤为明显!

伊莉莎白‧巴托利偷器官的原因有了!她没有将其拿到黑市上贩卖,而是把所有的器官都吃了。

更可怕的是,她竟然在警察搜证时,当着警察的面喝下了这些东西!

根据媒体的一线报道,偷拍的视频中即便是警方找到了证据,伊莉莎白‧巴托利依然无比冷静。

她不吵不闹,也不狡辩,而是懒懒倚靠在门沿处,漫不经心的看着他们。

她侧颜透着冷漠的感觉,唇角勾起,像是恶魔,慢条斯理的轻笑。

就像她故事里的女伯爵,伊莉莎白‧巴托利没有什么挣扎,依旧保持着贵族的风度,从容无比。

根据文章,伊莉莎白‧巴托利杀了这么多人,并偷取器官的理由,是因为她有卟啉病。

卟啉病也被称为吸血鬼病。患病的人惧怕阳光。她的病遗传的父亲,因为发病伊莉莎白‧巴托利的嘴唇和牙龈开始渐渐萎缩,并从小就被当作怪物。

文章说街坊领居以为她的父母因为她是拖油瓶抛弃了她,实则她父母都是她杀的。

她为了活命必须要长期大量地补充血红素。

她小时候穷,即使父母拼命挣钱也供不起她,于是她通过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用同类的器官来补充她缺失的部分。

这就是为什么受害者失去的都是含血红素较高的器官。

后来即使有钱了她依旧用这个方法,因为她上瘾了,对同类的血肉上瘾了。

用狗杀外地人是因为这样不容易在尸体上留下证据,就算是被警方发现了,大不了她重新这样一只。在这里文章还呼吁了一下爱护动物,一下子挑起了很多爱狗人士的愤怒。

这些年她一直靠着狗狗杀人,然后取走死者的肝脏,脾脏,心脏,这些血红素最多的器官,还用器官做饮料,为自己打造了一套全新的食物疗法,另外她还将剩余的器官晒干保存制成新鲜的干白质粉。

不愧是社会“精英”,文化人就连杀个人都这么艺术。

最后文章还晒了一下伊莉莎白‧巴托利的精神鉴定证明伊莉莎白‧巴托利不是疯子,而是变态。

看完文章我也不由的觉得文章中描述的人是有些变态。补充血红素的方式有很多,她偏偏选择了最残忍的一种。

可是这真的是真相吗?

我看着大众的评语,很明显是把文章的内容奉为圭臬了。文章的确给出了很多实在的证据……可是……

或许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吧。只要有人愿意信那就是真相。

我摇摇头将注意力放回文章本身上。

这文章从头到尾看起来是一篇吸引眼球的故事。作者好像并不知道实情,也不知道背后的故事,甚至连阿韦拉都没有提到。像是一个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的营销号。

但是里面有很多细节以及证据的确是真的。比如,作者提到伊莉莎白‧巴托利的童年,类似并发表了不幸的童年注定了心里扭曲这种煽动性言论,利用了一个群体针对另一个群体的方式来博得关注。

另外还有伊莉莎白‧巴托利有卟啉病这种细节……

这里有一部分资料都是只有警方才掌握的……

作者似乎很清楚发生了什么。

写文章也半遮半掩,并暗示自己是官方人物。

难道爆出来的是警方吗?

不对啊!没道理啊。警方抓捕嫌犯怎么会在没有定罪前就爆出这么多信息,甚至还直接就把罪行盖在了一个人身上?

在厨房里发现受害者的血迹,还不止一个受害者的血迹,而是之前档案中提到过的所有受害者……

这很明显就不对……

不说发生在平常的时候就有些不对劲,就说发生在伊莉莎白‧巴托利这么谨慎的一个人身上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如果证据这么容易掌握,那之前那么多次搜证,为什么没有发现?

这一切好像有些古怪就好像……就好像有人刻意为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