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探秘者笔记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妖殿迷宫(下)

探秘者笔记 第一百四十五章 妖殿迷宫(下)

作者:鬼谷八门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0: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沈一凡大胆的猜测让彩云听得有些不可思议,彩云觉得沈一凡说的一切简直比玄幻故事还有离奇曲折。可是看着浮雕上的内容,又不能不信这一切。

彩云又指了下另一副浮雕说道:“你说这一幅浮雕的内容是水火之争,那又是什么史前故事?”

沈一凡微微一笑从口袋了掏出一包烟点上一根说道:“火神祝融水神共工的故事你总该听过吧?”

彩云一听指着浮雕说道:“你说这上面的两个鬼不像鬼,人不像人的是祝融和共工?”

浮雕的内容是有两个巨人直接撞击山体。说是巨人其实不是很正确,如果硬要描述浮雕这两个任务的话,应该说是两只怪物,一个狮面毛发飞扬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另一个鸟面长着一对翅膀,从头到翅膀滴撒着水滴类似的东西,可能是毛发,现在也只能这样形容。

祝融和共工相斗的传说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了,俗话说水火不容,也就是两者交斗为起源的。

传说在上古时期,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 最后祝融打败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输而羞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 哪知那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然后有了"女娲补天"。

远古时代,世上一片荒凉,只有许多森林,人们连毛带血地吞吃着打猎得来的禽兽。这时,昆仑山上有一座光明宫,光明宫里住着一位火神,名叫祝融。祝融很慈祥,很有同情心,看到人们生吃禽兽,就传下火种,教给人们用火的方法。人们从光明宫里取来火种,把打来的野兽放在火上烤熟了再吃,这样不仅好吃,而且也能不生病,所以,大家非常崇拜火神祝融。

这样一来,火神势力大增,对其它神多有压制行为,便触怒了水神共工等神。共工住在东海里,性情很暴躁,实力强大,但不善谋略。他说:"世人真可恶,水与火都是人生活需要的东西,为什么光敬火神不敬我水神呢?"他由被压制气愤转为彻底愤怒,最后终于和火神打斗起来。

那共工离领着水族,向祝融居住的光明宫进攻,把光明宫周围常年不熄的神火弄灭了,搞得大地上一片漆黑。这一下把火神祝融惹怒了,他驾着一条火龙出来迎战,那火龙全身发光、烈焰腾空,把大地照得通明,光明宫里的神火又复燃了。

共工又调来了五湖四海的大水,漫到山上,直往祝融和他骑的火龙泼去。可是,水往低处流,大水一退,神火又燃烧起来。祝融骑着那条火龙,便烈焰腾腾直向共工扑去,长长的火舌,把共工烧得焦头烂额。共工抵挡不住,退到大海里,祝融骑着火龙直冲大海;共工慌忙又逃到天边,回头看看,祝融已追上来了,便一头撞在不周山上,只听轰隆隆一声巨响,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倒了。那不周山原是根顶天的柱子,山一倒,天塌了个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这才有了后来的女娲补天。

沈一凡说道:“如果所谓的共工和祝融的打斗是两个拥有无边神力的外星人在地球史前时期一场决斗,而共工不敌祝融怒撞不周山,而是其中一方将地球的大气层撞穿,给当时的地球带来灭顶之灾的话,就能解释我们眼前的浮雕内容。”

其实这种解释也不是没有,我们熟知的超人就是外星人,他在自己的家乡星球是没有任何超能力的,而到了地球因为失去了克石的压制而有了超越人类的能力。

彩云有些好奇问道:“按照你们知道天国文明是有五个不同的高等文明部族组成,暂且称之为狮面部族,虎面部族,鸟面部族,龙面部族和狼面部族。那这浮雕上的两个人是不是就是狮面部族和鸟面部族的勇士在决斗。如果按你的猜测,我能不能理解成我们现在身处的地方应该是这五个部族历史的展览馆?”

这一点倒是提醒了沈一凡,他回忆起看到的第一幅浮雕按照他们的猜测应该是大禹治水,而真正治水的是一种叫“瑀”的动物,而地球上是不可能存在这种大如山峰的动物,唯一的解释就是这种动物是从外星球带过来的。

沈一凡说道:“还有种可能就是地球上当时或者后人崇拜这五个部族将真正的事迹用浮雕的形势记录在这里,或者就是讲诉神的传说。”

古代很早就有部落能训养飞禽猛兽,但是如果那些传说中会训养猛兽的部落其实就是外星人呢?如果天国文明中五个部族其中有一个部族的能力就是训养一些外星猛兽为他们使用,就能解释浮雕中用“瑀”来治水的说法。

沈一凡在一边说道:“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史前文明的研究中发现过一个断代,无法将所有的历史全部关联起来。我们可以解释一种技术的发明到熟练掌握,是要用到一个很漫长的时期和很明显的进化,而古人有些技术无法解释,就比如说驯养野兽。那唯一的解释有些已经失传的技术,并不是我们地球古人所掌握的,而是外星人掌握的技术。”

我在做记者的时候报道过一个关于考古和历史的展会,在展会中有一个外国学者曾经提出一个质疑华夏的问题,就是在很多考古挖掘中出现的东西都很先进,制作技术堪称完美,但是这种技术为何失传了?特别很多神秘的技术为何过了三代人就失传了。这些我们华夏确实无法解释。

彩云说道:“也就是说就算这里不是玄武谜葬的范围,也已经很接近了。”

沈一凡可以确定在苦山看到的模型里的迷宫和他看到地图上的迷宫完全没有提到过这些浮雕,而他也没有办法解释他们身处何地?而他们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走下去,走一步是一步。

这回两人可是真铁了心里,管他有没有机关暗器,如果真的嗝屁了也是命。

沈一凡走在前面超车涿鹿之战浮雕的一边走去,好在一路上也没有危险,大概又是半个小时又出现一个直角拐弯,这次拐弯朝着左手边,角落上又是一幅浮雕内容是后羿射日,当然这个也是沈一凡联想到的。

浮雕的内容是一个狼面人朝着空中的十个圆圈发生一种如同导弹的武器,最后九个圆圈掉落,天空只有一个圆圈。

他们两人就是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知道拐了多少湾,看到了多少浮雕。那些浮雕都是非常稀奇古怪的内容,但是沈一凡和彩云又能看出关于那些神话典故,史前传说。

彩云走到最后一下子坐在地上说道:“实在是走不动了。这迷宫究竟有没有破解方法。”

沈一凡说道:“我们走了这么长时间看到的浮雕每一幅内容都不一样,说明我们还没有走重复的路线。这种情况要么就是迷宫规模非常大。还有一种可能这压根就不是迷宫。只是我们找不到出口而已。”

沈一凡还是有些疑惑他们一开始就遇到机关,但是现在两人走了大概有四五个小时了,却一处机关也没有遇到,这个情况确实没有办法解释,他唯一能想到的可能性就是他们可能进入了一个地方是古人的禁地或者要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进来的地方,而不是迷宫。

通道、浮雕、能吸收光源的涂料。这些东西意味着什么?他心里暗暗想道:“难道这和旋魂梯的道理是一样的?”想着也是感觉太累了,一下子也坐在地上头靠着墙,思考着身处的地方究竟是什么地方?

彩云坐在他的对面,用手里的狼眼手电照着沈一凡说道:“你不是通天眼吗?这分金定穴的本事这么厉害,那用你的秘法找一下出口在那里?”

沈一凡听到这里暗暗叫苦,暗道:“不妙!难道通天眼还有其他的能力,可以找到出迷宫路?”

这时候彩云用一种非常惊恐的眼神直勾勾的看着沈一凡的脸,沈一凡在灯光中看着彩云的脸色青一阵紫一阵的顿时心里就生出了一片寒意。

沈一凡咽了下口水说道:“发生了什么事?”

彩云颤颤巍巍的用手指着他的背后说:“这个……你……你身后……的墙……在动。”这“动”字说完她就像弹簧一般跳了起来,手里已经拔出了她腰间的苗族刀。

于此同时沈一凡也是跳了起来连退了三步,定睛一看发现他背靠的巨大青石正在慢慢的超上移动,虽然速度很慢但是肉眼还是可见得。

他和彩云离着这墙非常的近,可以肯定的是确实是墙在动,很快沈一凡意识到不对。

他连忙说道:“朝前走。”

话刚说出口,就发现他们前面的大青石出现了一个一米来高的阶梯,高度还在慢慢的拉大。而眼前则出现一人多高的通道,但是这条通道应该很快就会消失。

因为通道正在慢慢的变得狭小,沈一凡能清楚的看到有一排大石头正在缓慢的朝上移动。

“走!”沈一凡果断的说了一个字,整个人已经跳进通道,朝前飞奔而去。彩云是紧跟其后,速度也是飞快。两人就像两只脱兔一般,一转眼的功夫已经来到比较宽敞的空间,但是身后也听得轰隆一声,回头一看就只有一堵墙壁了。

这一番场景看呆了他们两人,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沈一凡稳定了一下心神,朝四周看了一下发现他们四周横七竖八的躺着好几具骸骨。有几具只有半个身体,也是我在角落里。

彩云说道:“这些人是不是就是你说的太平天国的人?”

沈一凡摇摇头说道:“不是!应该是这里的守墓人。”

彩云一脸的问号,看了下尸体之后也是明白了。她何等的聪明,看到眼前尸骨旁边散落的弓箭就知道,这些人应该是更加古老的人。那些弓箭都是骨头做的,而旁边还有一些和他们之前看到的一样的羽箭。

沈一凡说道:“这件事让我明白另一件事情。”

彩云问道:“什么事情?”

沈一凡肯定的说道:“这个迷宫没有机关或者说只有一个机关。”

沈一凡有一个很大胆的想法,他们可能在一个会转动的机关盒迷宫内,其实这种迷宫是有一种叫法的,唤为“妖殿迷宫”,而在这里的“妖”字不是我们想象妖怪的“妖”,所谓异于常人乃为妖,这里的“妖”是指异于常人所理解。

古人更是将无法理解和解释的现象视为妖。清朝康熙年间,河南有一个扎纸马纸人的裱糊匠,手艺极好且据说会为纸人纸马开光点睛,经他手点睛描眼的纸人纸马各个如同附有生命一般,被当地人称为纸人妖。这妖字其实就是说裱糊匠手艺异于常人。三国孔明被司马懿称为近妖也是此理。匠人之祖鲁班造过一个木盒被后人称为妖盒,据说此盒内有一百单八盒每盒中又可生成一百单八盒周而复始,无情无尽,让人不可思议,而这个妖盒在五胡之乱的时候失于战火。

沈一凡和彩云所处的迷宫叫作“妖殿迷宫”是一种统称,凡是类似于这种的迷宫都叫妖殿迷宫,而他们身处的迷宫真真的名字,那谁也不知道了。

而妖殿迷宫来源也和我们匠人之祖鲁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闻鲁班所著鲁班秘书被称之为妖书,此书分上下两部,上部为“制”,下部为“筑”。

制也就是制造的意思,传闻绕梁三日的木雀的制作方法就记载在上部的制中。“筑”顾名思义就是建筑,而在下部中有一种迷宫就是被称之为“妖殿迷宫”,不过鲁班秘书只是一个传说,究竟有没有这本书也要两说。

沈一凡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还是他保留的记忆中的一件事情,他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他曾经去过茨国,在茨国的皇家博物馆看到过一个类似于我们现在玩的魔方的展品。是一个木质的四方形玩具,据说是庚子年八国联军进燕京从紫禁城里抢出来的,统称鲁班盒具体的名字叫不上来。

沈一凡对这东西记忆很深,正方形六个面,每个面九个格子,以九宫布局,上下左右每层都可以转动,只要技法得当,六面花纹拼凑完成就能打开这个鲁班盒。

茨国人称之为“古代东方的魔方”,茨国用了很长时间也无法打开这个盒子,便用透视镜观察,这个魔方是用很多正方形空心木拼接而成,里面布满了微小的齿轮履带,最大的不过和一便士硬币大小,最小的肉眼都无法看见。

这个魔方不但可以前后左右旋转,甚至每个小方木块也能动,而每次旋转后,魔方里面的法条就会拧紧一次,到了极限魔方360°有规则的自动变动,变动之后六面的花纹有会改变。

沈一凡认为他们就是处在这种巨大的“古代东方的魔方”,其实我听到这里对这个“妖殿迷宫”也是非常的模糊,后来听委托人解释之后,我稍微明白了一点。

沈一凡和彩云所处的地方其实是有无数方块拼接出来的一个巨大建筑,一层为八十一个方块共计九层,一共有七百二十九个方块组合而成的迷宫,每个方块里有一个迷宫。在某种条件下这个七百二十九块方块迷宫会自动重新组合成一个大的迷宫,也就是说它每次转动都会出现一个新的迷宫。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所谓的“古代东方的魔方”我特地找到一个文物收藏大家请教,后来知道。

这种魔方每一个方块都是独立安装拼接的,在六面的夹层里有齿轮和履带,据说全世界只有茨国皇家博物馆里一个。而这个其实并不是玩具而是一个模型,皇家博物馆里的那个制作时间大致在清朝慈禧掌权时候制作的,目的是为慈禧设计一个无人可以盗发的墓葬使用,但是模型出来之后没有多久,这个制作模型的人就离奇失踪了,而因为构造太过于复杂,好多工匠都无法研究透这个模型,所以这种形式的迷宫墓葬就没有建造成功。

不过当时为何有这种墓葬想法?那文物收藏大家认为可能前人有过成功的案例,我猜测所谓的成功案例会不会就是沈一凡等人遇到的“妖殿迷宫”。

言归正传,沈一凡将自己的想法和彩云娓娓道来之后,彩云也是认同,但是两人此时其实已经陷入了一个非常窘迫的困境,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式方法,他们一辈子都会被困在这个迷宫之中。

两人又继续漫无目的走了一个多小时,在每次转弯或者钉子路口处都会有一幅巨大的浮雕,浮雕的内容大致都是另一种叙事方法讲述了华夏国那些上古传说。

两人在没有指南针和参考物的情况下,已经完全迷失在了这个“妖殿迷宫”之中,就在两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沈一凡似乎发现了什么?

他脸上泛出一丝惊讶的表情,慢慢朝着彩云背后的一个通道而去,彩云也是被沈一凡的举动感到疑惑,回头一看发现在她身后有一个黑漆漆的通道,但是通道远处似乎有一丝亮光。

那他究竟发现了什么?沈一凡和彩云能找到走迷宫的方法吗?方子等人处境有事如何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