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春秋王旗 > 关山月 第130章 扔出去,算不算飞剑

小河水流潺潺,月光映照之下,一片五光十色,偶有水中鱼儿跃出水面,看一眼天上明月,再看一眼人间美景,等到重入水中时,又好像已忘却了前一刻的水上风景,开始继续等待下一次的破水而出。

世上风光无限好,总叫河鱼神往之,恰如人间登天路,不见天门不回头。

有一只泛舟河上的小木船,晃晃悠悠自小河上游顺流而下,似要去往下游更大的一条河流中。

有位个头高高,身材壮硕的白发老人,顶着一个红彤彤的酒糟鼻,手中提着一只酒葫芦,醉醺醺半躺在小船上,一口又一口灌着壶中酒,双眼有些迷蒙,看向小河两岸不断后退的风光美景时,兴致所至,就开始自顾自大声吟诵,“双桨秋波,一蓑烟雨,月明好渡江湖,春露秋霜,草迷烟渚,柳暗花明秋深事,五十年重游南楼,老子婆娑,故人今何在?”

小船的船头处,有个一身青衫的中年文士负手而立,面目温和沉静,抬头看着天上皎皎明月,低头再看水中鱼游虾戏,侧耳听着身后老人的酒兴诗发,面带笑意,沉默不言。

醉酒老人姓韩,在某座海上边城之中总被人戏称“韩老狗”,有仗可打时出手递拳,无仗可打时就混迹在城中各处酒庄,帮人干活打下手换酒钱,有没有饭吃不重要,有酒喝就成。

在那座高阳城中,无数江湖豪客,仙家子弟,对于这个不管什么时候见到,都会有三分醉意的老人,大多亲近,虽然言辞多不客气,但那也是知道这个老家伙脾气极好,每每与人为善,从不向自己人出拳。

与人当朋友,脾气得好,心胸得宽,大事能容小事不计较,才会有三两个真心朋友,斤斤计较处处算尽,有朋友处无朋友。

交情嘛,都是换来的。

高阳城陷入重围,那一日这醉酒老人被那位龙泉剑宗祖师爷一剑劈出城外,将一座海妖军帐砸成了一堆烂泥,回城之后与那站在城头的儒士崔觉二人并未停留太久,再借了那位剑道魁首又一剑后,就立刻出了边城,落足在石矶洲东岸陆地。

今日两人紧赶慢赶到了这处小河边,乘船顺流而下,老人便又开始喝酒,三分醉意,迷迷糊糊看着站在船头的文士,突然笑道:“当先生的明明是戴罪服役,还要费心费力呼朋唤友来给徒弟开路,你这先生当的可是不够洒脱啊,说好了要师傅领进门的,怎么转头就又自己给自己打脸了?”

崔觉笑了笑,“前半截路都让那两个师傅送了一程又一程,我要是再不管,学生该把先生逐出师门了。”

老人不以为意,闻言摆了摆手,直接开始借着酒劲揭短砸场子,“人家那两个师父一个潇洒风流会喝酒,一个人品好脑子好会算计,还能布得一手好局,环环相扣,再看看你,你会啥?难怪这最难啃的石矶洲一段路要交给你。”

崔觉闻言笑了笑,转过头看着那醉酒老人,一脸温和笑意开始还以颜色,“这不是还有韩先生托底?在这石矶洲,你这位兵家武庙大高人,该是遍地皆朋友了吧?”

本来还一脸调笑意味的老人,被那儒士一句话戳中肺管子,脸色猛然一变,大概是想要起身去捂住那读书人的嘴,但先前自己黄汤灌得太多,双腿有些不听使唤,老人最终便没能成功起身,只能真如一条老狗一样重新瘫靠船边,先是恶狠狠瞪了眼儒士,又转过头鬼鬼祟祟看了眼船外小河两岸,再开始小声碎碎念,“他娘的,没成想老子堂堂兵家圣人,高坐陪祀神位吃冷猪头肉的大神仙,有朝一日也要如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说着,老人突然恶狠狠呸了一声,看着岸边那些黑漆漆的草木山石,一脸外强中干的表情,小声嘀咕道:“来就来,老子怕过谁来?大不了跟这河伯大人借几只虾兵蟹将,就地摆他一个玄襄军阵,谁来谁死,看哪个犊子敢不长眼?!”

这话是说得挺刚强,可那脸色表情怎么看都有些色厉内荏,说出口的话音更是连屁大点儿都没有,要不是站在船头的儒士离他近在咫尺,都未必能听得见他其实说话了。

说着话,老人又突然转过头看向那文士,笑眯眯道:“我听人说,你这堂堂儒家圣人,竟然也曾做过给徒弟拉郎配的事,读书人还有这个爱好?”

崔觉闻言倒是也不否认,虽然有些事是苏三载干的好事,但那件事确实是在小镇乡塾里发生的,而且当时的小镇塾师也确实在场,所以他也就没好意思再说这事与自己无关。

“当先生的,张罗着给自家学生找个好人家的姑娘,怎么了?爹娘不在,先生不得是半个爹?”

老人又开始提着酒葫芦喝酒,听到崔觉这句理所当然的言辞,侧过头瞥了眼儒士,似笑非笑道:“姑娘是个好姑娘,可是不是好人家可就不好说了,你们一个个当先生当师父的,一个提着剑登门,差点把人家的祖宗太庙给拆了,一个偷偷摸摸处心积虑占人家的便宜,难道就不知道人家的那帮偏门老祖宗,都是出了名的趴窝吃钱小气鬼?”

老人的表情有些古怪,“师父闯祸得罪了人,还要把徒弟送上门去给人当女婿,这个女婿怕是不好当哦!”

两人所在的小船,晃晃悠悠已经很靠近那座水边枣林,老人眼角余光看到了那一颗颗挂在枣树上的大红枣,也看到了岸边不远处尚未熄灭的篝火。

老人立刻舔了舔嘴唇,笑眯眯道:“在高阳城呆了那么多年,每日里除了吃鱼虾,就是煮水草,咽不下去就只能混着酒硬往肚子里灌,实在是吃得人一身的咸腥味,今日老夫大驾光临,这迎头又是一口煮了鱼汤的破锅,实在是倒人胃口!不过既然路遇还有红枣林,那老夫是不是可以放开了肚子吃个饱,也好祝你那小徒弟早生贵子?”

崔觉有些无奈,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到了这韩老狗嘴里却总是能很顺当连在一起,“这话你得说给我徒弟听,当先生的给教书还成,传话是不太好意思的,免得在学生眼里成了老不正经,还要丢了当先生的架子跟脸面。”

老人被读书人含沙射影骂了一句,也不生气,笑眯眯看着那座红枣林,“说起来,当初老夫还教你那学生下棋来着,现在又要再来一遍?”

说着,老人长长“哦”了一声,指着读书人怒道:“我说你这家伙怎么从阵前跑路,还非要拉上我这个在边地镇场子,不可或缺的大神仙,原来是想偷懒?正经先生不好好教学生,就净想着偷懒,你怎么好意思当人家先生的?对得起那个小娃娃给你磕的拜师头?”

崔觉笑了笑,“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老人脸色鄙夷,斜瞥着读书人冷笑道:“一个儒门弟子,也念上道门的经了?”

读书人耸了耸肩,无所谓道:“好用就成。”

老人更加恼怒,开始骂骂咧咧,“他娘的,还是儒家圣人嘞,也好意思说这话,就不怕被你那帮同门打破头?有个刚强好武的先生了不起?师父的师父是至圣先师了不起?”

老人悲从中来,直接一把扔掉手中酒葫芦,坐在船上开始撒泼打滚,嚎啕大哭,“仗着有靠山就胡作非为,仗势欺人,还是说好的要讲礼义廉耻的读书人吗?不讲理啊,高门大户欺负人了哇,有没有人来管管啊!”

崔觉看着这韩老狗如此不顾形象,不由揉了揉额间,微微有些头疼,瞥了眼那只被老人扔出去掉在船舱里,已经开始咕嘟咕嘟往外冒酒的酒葫芦,无奈道:“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酒要是倒完了,你可没地方续酒。”

话音刚出,那个前一刻还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老人瞬间收声,一骨碌滚到酒葫芦边慌慌张张将之拿起来抱在怀中,还又赶紧捏住衣袖,在那已经倒处去流得四处都是的酒水上抹了又抹,擦了又擦,最后直接将衣袖凑在嘴边舔了舔。

眼见覆水难收,酒水都倒出去了好几两,老人心疼得不行,愁眉苦脸,痛心疾首,转过头哆哆嗦嗦指着崔觉,骂道:“可惜了老子的酒水,你得赔!”

崔觉未卜先知,“想都不要想,我没那么大的面子!”

老人挑眉嘿嘿怪笑,“你是没有,但你徒弟有啊!大家都是师父,李师父替崔师傅还债,合情合理!”

崔觉更加头疼,没好气瞥了眼这个撒泼打滚耍赖皮的老家伙,干脆道:“爱帮不帮,不帮拉倒,大不了我自己来。”

老人仔仔细细看了眼儒士的表情,似是在分辨他那个“不耐烦”的表情是真是假,最后小心翼翼伸出一根手指,开始讨价还价,“一斤!”

读书人不说话,只是表情淡淡看着老人。

老人叹了口气,手指不动,可怜兮兮道:“一两,不能再少了!”

读书人还是不说话。

老人大怒,又开始撒泼打滚,不过这一次,那只酒葫芦被他紧紧抱在怀里,大概是深怕再倒出去一些,他自己就真不够喝了,“儒家弟子欺负人哇,欠债不还要天打雷劈喽,前人欠债后人遭殃啊!”

崔觉突然叹了口气,“一口,不能再多了。”

老人原本一张泪流满面的老脸,突然间雨过天晴,笑眯眯说了两个字,“成交!”

——

枣林中。

女子青玉盯着面前那张棋盘,轻声问了一句,“是不是只要下一局棋,就能从这里出去?”

那个暗处的声音大概是有些讶异,好奇道:“你还会下棋?”

女子没有说话,是在等待对方的回答。

那个声音似是笑了笑,大概是心情不错,所以语气中也带着些笑意,“光是下棋不行,还必须得赢过我才成,不过看在你是个娇滴滴美娘子的份上,本君倒是可以给些便利,你若是下输了,只需在此地陪着本君再下一百局就能出去,至于到时候外面是何光景,本君不作保证。”

烂柯一局五百年是常事,但一百局过后的人间会如何,当真不好说,反正眼下还活着的人,到了那个时候大概都死完了九成九了,真正的沧海桑田。

青玉想了想,道:“那如果你输了呢?”

这话像是把暗中那个人给问得有些语塞,直到片刻后才有些古怪道:“如果我输了,自然是放你出去。”

女子摇了摇头,“这不公平!”

暗中那个声音有些好笑,“为何不公平?”

青玉看着棋盘对面,认真道:“不是我们自己想来这里的,而是你强行把我们关在了这里,所以这件事不应该成为你的筹码。”

对面那人又是久久不曾说话,直到青玉都以为对方离开了的时候,他才道:“虽然能将你们拘拿在此是我的本事,但看在你长得好看的份上,我且认下你说的道理,那你准备如何?”

青玉闻言抿了抿唇,缓缓道:“如果你输了,你要放我们四个人一起走。”

对面那人叹了口气,“虽然我不觉得你能赢,但既然你都这么认真了,我要是不答应,倒显得我没有底气,既然如此,那不如就如你所言?”

青玉此刻闻言,终于微微放松下来,继而深吸一口气,表情再次认真起来,伸出一只纤细洁白的素手,缓缓捞起眼前正要落在棋盘上的那一枚白子,略微思索之后,换了个位置轻轻按在了棋盘上。

这个只记得自己是无父无母浣纱女的年轻女子,从不记得自己曾学过棋艺,但在此刻,当她在见到那张棋盘的时候,恍如无师自通。

……

楚元宵始终未曾触碰那些还在不断交替落在棋盘上的黑白棋子,即便是对方说过了终局之前不能赢,就一定会感受到什么叫“烂柯”,但他还是没有直接下手。

因为少年人试探良久,始终不知道自己该从那里下手,也不知道自己该接手哪一枚棋子,他甚至连怎么样才算赢都不知道。

有些事不会就是真不会,当初在小镇五方亭,那盘只有三十二颗棋子的象棋,棋路变化之多,让作为旁观者的少年人都有些头疼不已,眼前这黑白子,整整三百六十一颗,虽不一定都会摆完,但同样也更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眩神迷。

书上当然有写过一些出名棋局,比如那本《山川略解》,就曾浓墨重彩描述过一场大名鼎鼎的对弈,叫做“当湖十局”。更早之前,楚元宵在礼官洲长风渡口时,也从新开的那间书铺里的某本杂书上翻到过这个名字。

每有棋道书籍,必提“当湖十局”。

一座当湖,两位棋手,一人出身某座三品帝国翰林院,是在皇帝驾前侍奉多年的国手棋待诏,另一人的身份不得而知,众说纷纭,只知是个无官无职的江湖人,但至今都不曾有人挖出过其真正姓名,有人说是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青帝,也有人说是兵家的那位副祀,还有人说是中土涿鹿州的那位魔道祖师爷…

无论是谁,想来都绝不会是泛泛之辈,这件事从无数好事者求索了无数年,都不曾真正挖出来其真身来看,就已然是一目了然,可见一斑了。

当年那湖心十局,临近观棋者寥寥,事后也从不曾有人亲自出面说过其间过程,更无任何一本与之相关的棋谱传世,对于那个让无数人猜来猜去的对弈江湖人的身份,所有知情人更是讳莫如深,甚至就连最后是谁赢了都没有提过哪怕一个字。

一场一问三不知的对弈,之所以还会名传天下,当然是因为彼时那场对弈引发出来的天地异象,蔚为大观。

那座当湖,方圆千里之内连雨三月,以至于河流改道,以那片陆地为基底,改出来一张方圆千里的天地棋盘,这样的本事,那可是真正的天下间独此一份!

楚元宵当初翻到这一局的时候,也曾心向往之,还曾试图买几本棋谱来学一学棋路来着,结果被当时还在同行的那个蒙眼年轻人魏臣给嘲讽了。

听说楚元宵从书上看了个“当湖十局”四个字,就想要买本棋谱学下棋,那个年轻人当时的脸色就有些古怪,还笑着说了一句,“学得多未必学得好,学得早未必学得巧,贪多嚼不烂,不如多练拳。”

此刻被困烂柯的少年人,心底其实是有些古怪的,因为他当时听到魏臣那句话时,只注意到了最后那十个字,但此刻看来,好像是第二句更有意思。

不过无论当初是学了还是没学,对于此刻的少年人而言,不会下棋是个事实,即便想要乱拳打死老师傅,也总得会出拳才成。

试探无果,楚元宵抬起头看了眼对面,那里依旧空无一人,但想来对方是能看得见他的,沉思良久,少年人缓缓道:“我有些想耍赖皮了。”

对面大概是有些意外,片刻后笑问道:“怎么个耍法?”

楚元宵耸了耸肩,“不会下棋还要硬下,等于等死,不如用别的办法,必如…劈碎了棋盘求个和局?”

对面那人啼笑皆非,忍着笑意有些玩味道:“倒也是个办法,你不妨试试?”

少年人也不废话,直接抽刀出鞘,刀锋从身侧到身前,直接一刀上撩,从那悬浮的棋盘上一划而过,棋盘应声一刀两断。

但下一刻,楚元宵就知道自己此举无异于徒劳,因为只是眨眼间,那张一分为二的棋盘就再次恢复如初,盘中棋子无一错漏,时不时还在继续交替落子。

那个声音在此刻适时响起,略带着些古怪笑意,“你不是儒门弟子吗,怎么还会用这种耍赖皮的方式?这恐怕不是君子所为吧?”

少年收刀归鞘,闻言翻了个白眼,“我又不只是一家学生,况且两三年之前我还目不识丁呢,扁担倒了都不知道是个‘一’字,哪里配谈君子?我家先生是真君子,我又不是!”

对面淡笑道:“谁说的不识字就不配谈君子?你家先生教的?看不起白丁?”

楚元宵耸耸肩,坦然道:“我一个十多年里连吃饭都费劲的人,要是看不起白丁,跟打自己的脸有分别?不过是我家有位先生曾说过,跟人争论得有主见,没道理也要搅三分,胡搅蛮缠有时候说不定能起奇效!”

对面大概是被少年这话说得有些无语,半晌都没说话。

楚元宵也不管他有什么反应,继续盯着那张时不时就落一子的棋局,动脑子当然也没停过。

下棋不会,搅局不成,还有别的办法?

少年人突然抬头看了眼四周,又低下头重新看了眼面前那张悬空的棋盘,最后抬起头直勾勾看着棋盘对面。

见少年如此,对面那个声音便又笑道:“这是又想到什么办法了?”

楚元宵此时其实是有些遗憾的,因为当初白毫渡船上那一剑拔得太早了,虽然一剑砍了那赵正纶一条手臂,但却也让他眼前少了一手杀招。

楚元宵叹了口气,缓缓从地上起身,可惜道:“人一穷就容易放不开手脚,这一路上全是大大小小的拦路手段,逼得我把大半家底全掏了出去,结果现在倒成了难为无米之炊。”

那个声音笑了笑,“要不然你以为我为什么会在此处?你那渡船一剑要是不放出去,我还真就未必敢来拦路,你那一趟白云剑山可不是白登的,没有谁会不害怕。”

这话让楚元宵有些惊讶,这不就又是一场算计许久?

楚元宵笑了笑,突然眯眼看着对面,缓缓道:“那你知道当初在龙池洲姜蓉国时,我还学了点什么东西吗?”

对面寂静无声。

楚元宵不以为意,只是微微笑了笑,而后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逐渐陷入沉寂之中,这片黑沉沉不见余物的空间内,再次落针可闻,只有那棋子落在棋盘的声音。

某一刻,楚元宵突然睁眼,电光火石间抬手握住身后木剑的剑柄,抽剑出鞘,毫不犹豫直接朝着黑暗中某处掷了出去!

这一幕赶鸭子上架,逼着少年人把一些能用不能用的东西都用出来。

小镇东口外蛰龙背山脚下,有个白衣姑娘曾用过一招飞剑;临茂县山林边,有个白衣剑仙也曾用过飞剑;龙池洲姜蓉国螭城以东某条小河边,那个蒙眼年轻人也曾借刀作飞剑!

楚元宵不是剑修,却只能在这种时候逼着自己东施效颦。

当初那白毫渡船上,他学了一手白衣大剑仙的一剑挂星河,伤势到如今都没痊愈,现在又要再来一次,但这记剑招只是照虎画猫,成与不成,得看缘分。

棋盘对面没有人,但是对方既然能看得见自己,就多多少少还是有迹可循,神修的精神力正好拿来做这个。

剑修是怎么放出去的飞剑,楚元宵不知道,他连一本像样的秘籍功法都没有,自然更是不会,可他有一身练气士的灵气,还有一身练拳而来的力气,飞剑是真做不到,但扔出去还是可以的!

出剑的瞬间,少年人再次闭上双眼,以精神力为那柄木剑探路又开路,甚至试图用蔓延开来的精神力微微影响木剑的轨迹,让它能直奔某处幽闭的阴影之地。

对面,那个坐在四张棋盘后的干瘪身影,终于在此刻缓缓抬头,看着那柄木剑直奔自己而来。

多年不曾有过动作,让他此刻行动有些迟缓,虽不至于挡不开那柄飞刺而来的木剑,但他微微眯眼之后却突然笑着摇了摇头,竟真就什么都没做,只是在那木剑临身之前突然从原地消失,等到木剑飞过之后,再原地出现,一如原地未动。

楚元宵有些讶然地望着因为那棋手的消失再出现而骤然清明的视野,枣林再次出现在有眼中,但眼前那张棋盘却并未消失。

一个青衫身影缓缓出现在少年身侧,身边还跟着个红红酒糟鼻的老人。

老人也不见外,直接一巴掌拍在少年后脑勺上,骂道:“三径同修了不起?要不是人家还收了一份你的买命钱,就你这挑衅‘老天爷’的举动,够你一个呼吸死上百八十回了!”

少年有些愕然,听懂了老人的言辞之后,他回过头看了眼崔先生。

儒士轻轻点了点头。

楚元宵微微沉默,最终转回身,朝着木剑飞去的那个方向恭恭敬敬行了个儒门揖礼。

对面寂静无声。

那个提着酒葫芦的老人也不管少年人如何,只是笑眯眯看了眼那张并未消失的棋盘,突然就朝着对面的方向拱了拱手,笑道:“既然今日有幸,不如就让我来请教一番国手棋待诏的高招?”

下一刻,那个刚刚作揖起身的少年郎,再一次双眼金瞳,一脸怪笑,微微抬手向对面,“请!”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