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春秋王旗 > 关山月 第127章 浅水有尊大神仙

春秋王旗 关山月 第127章 浅水有尊大神仙

作者:花下一壶酒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1: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月国为七品,按照临渊学宫九品制来算,七品的品秩并不算高,疆域辖境也不算很大,十六郡一百五十四县,在整个石矶洲陆地上,像这样的小国有个一二百不算过分,天下其他八洲,除了最大的中土神洲以外,另外的几座大洲上,像此类的小国也不会比石矶洲少。

整个天下如同一座底部宽,顶部窄的巨大山岳,临渊学宫是峰顶,诸子百家加上某些三品大势力是山腰,如这些下三品的仙家山门大小王朝,则是山脚与山根。

天下之大,无数江湖人开山立派,开国立社稷,自山脚下步步登高,盘山而上,位置越高当然便能看得越远,但这一程山路必然不会很好走,爬山越高费力越多是必然事,还会有一不小心就从山道跌落,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命丧黄泉的危险。

当然,要让天下稳固太平无事,也并不是只要山顶安稳就能无虞的,地基一样的山脚山根处,若是被挖掉太多土石,自然也还是会有天塌地陷的风险,所谓“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无数江湖人,不仅要尽力登高而上,也要分出些心绪去看着身后人,若是脚下不稳,让曾经被自己踩在脚下的势力有朝一日爬到自己头顶去,一旦双方位置颠倒,那么自己曾经给别人受过的罪,就也会有一日着落到自己头上来。

一路陪着楚元宵一行入了关的东月国老柱国郑开山,熟门熟路带着少年人一行进入北境边关后,又在城池内的某间酒楼之中围桌而坐。

吃饭喝酒谈天说地,今日的老武夫大概是某些烦心事已解,多喝了两杯水酒之后就格外高兴,所以话也会说得比较多,酒后吐真言,难免也会说到某些江湖上成文不成文的规矩。

有很多人不够聪明,总想着老子高人一头,就得使劲地欺负底下人,扒皮抽筋刮油水,力求挖地三尺入骨三分从不手软,从不曾想过也许等到后来的某一日,可能会猛然发现曾经被自己踩在脚下的那个小门小户,山门也可能会比自家修得更高。

世上从无后悔药,那时候再想补救,已经是悔之晚矣了。

还有些人太聪明,被人踩在头顶的时候,都会在心底里不服不忿,总骂谁谁谁不讲究,武德有失,人品太次,若是老子有一天到了他那一步,就绝不会如他一样云云。

但其实,这个天下间能记住自己的某些话,一辈子都能从一而终的人绝不会太多,真能到那一步的,个顶个都会是真神仙。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坏人太容易,好人不容易,才会显得好人太值钱。等到有一日,人人不值钱,就会变成恶人自有恶人磨,又得要再比比看谁更能磨。

老人手中端着酒杯,多喝了几杯酒之后,就开始有了些混着酒气的惆怅碎碎念。

楚元宵不太明白,这位当着一国老祖宗的老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番不太搭调的怅然若失?

老人醉眼迷蒙抬起头,看了眼静静坐在对面的少年人,笑道:“老夫也不知道小友过去是何人,将来又会是何人,但就凭今日那一道誓言,此时就足以让老夫敬你三杯酒!”

除了当初在礼官洲山间酒肆里得来的那坛顿递曲,楚元宵一路上很少喝过别的酒水,但那一坛几乎基本已成空坛的酒水过后,他如今也不会再因为喝了几杯酒就龇牙咧嘴,只觉辛辣不见酒香。

二人轻轻碰杯,各自一饮而尽。

同桌而坐的几人都不插话,吃菜的吃菜,喝茶的喝茶,梁老头在很认真看顾自家小孙子,免得他再跑出去,又招来什么了不得的泼天大祸。

青玉大概是很喜欢那个小娃娃,所以就很细心地给他夹菜添饭,照顾他吃饱,而那梁老头就一遍遍的与女子致谢,还要劝她不必如此费心,庄稼人的孩子都是泥捏的,皮实的很,不必如此惯着。

每当老人如此说,青玉便会跟着笑一笑,也不说话,但夹菜也不停,看着那孩子吃的开心,她便也会更开心。

老武夫大概是此地常客,所以当那位外出方归的酒楼掌柜一进门来,见到这老郑头在酒桌边,就立刻一脸笑眯眯的神色,打趣道:“哟,老郑头这又是从哪里胡混回来了?”

这掌柜是个膀大腰圆的中年汉子,身形壮硕一点也不像是个酒楼东家,反而更像是个练武多年的行伍中人,姓钟。

钟掌柜这话说得就很自来熟,可见双方之间绝不算生人,说话间就已走到了众人桌边来,笑着与各位食客见礼打招呼,再招呼各位客人吃好也喝好。

老武夫闻言笑哈哈一乐,端起手中酒杯朝那酒楼掌柜致意,一边挤眉弄眼笑道:“老钟你可是不知道,这一趟出门去,小老儿可是见了大世面嘞!咱隔壁那陶阳国京城办了个武林大会,老多江湖人都去那边凑热闹来着,人可多!”

“一介行伍,也敢跑到别国京城去,你也不怕被你家那位大将军知道了,一气之下砍了你的狗头!”

钟掌柜先是没好气骂了一句,随后又突然表情一变,似笑非笑看着老人,阴阳怪气道:“这一趟又见过了几个长得俊俏的大闺女、小娘子?你个老东西是不是又装成看相摸骨算姻缘的老神仙,装模作样去摸人家大姑娘的小手了?软不软,糯不糯?”

郑开山闻言,猛地将手中酒杯放到桌上,那还没来得及喝的酒水已经被晃出去了一大半,他看着眼前这个揭人老底的掌柜狗东西,骂道:“你个鸟人懂个锤儿,老子那是正儿八经的仙家本事,消灾解厄与人方便,怎么能说成是装模作样?老夫铁铮铮的汉子,是那趁机揩油偷腥的下作人?你个见钱眼开的守财奴,懂个屁的风花雪月!”

两个老友,见面就互相揭短戳心窝,但又好像谁都不生气。

钟掌柜转过头看了眼桌上其余几人,见他们各个脸色古怪,于是就笑眯眯道:“各位客官莫要见怪,这老色胚虽不是个好东西,但对待朋友还是够意思的,各位只管放开了吃喝就是,今日这顿饭就记在他账上,事后我再从边军大营那边领他的军饷抵债就成,咱们谁也不亏。”

老武夫听着这话突然一愣,继而勃然大怒,像是记起来了什么糟心事,痛心疾首指着那钟掌柜,整个人都给气得哆嗦起来了。

“姓钟的,难怪老子的军饷月月不见余头,前些日子那钱粮官还说老子的军饷已经提前支到明年去了,气的老子大骂人家喝兵血,没成想到头来是老子错怪了人,原来是你个王八蛋冒领老子的卖命钱!”

老人说着话,突然就捶胸顿足悔不当初,一脸所托非人的表情。

“早知道就不该拿你这狗日的当朋友,也不该跟那钱粮官打招呼,说你可以代领老子的军饷了!真他娘的是狼头上插竹笋,叫你个狗东西进了羊圈,可惜了老子辛辛苦苦挣来的那点子军饷啊!”

坐在一边看着两个人斗嘴的一桌人,此刻一个个眼角抽搐。

前一刻还是堂堂一国柱石老祖宗的武夫大宗师,这怎么转过头就成了这个样子…

跟边军斥候有说有笑还能理解,毕竟还可以说是武人都喜欢这种满是兵甲战阵,杀气纵横的地方,可一个连皇帝见了都要称呼一声“老祖”的人物,却在一座边关酒楼之中与人争论这些…又该咋说?

钟掌柜一脸的不以为意,嗤笑一声,“你个老东西,顿顿都在老子这里白吃白喝,拿你的军饷抵债怎么了?你嫌亏得慌,老子还嫌亏呢!不乐意也成,以后老子这酒楼不欢迎姓郑的进门,你他娘的少在老子这里混吃混喝!”

好家伙,东月国的国姓就是姓郑的,这位钟掌柜在人家的地盘上,敢说不欢迎姓郑的,胆子也是真不小。

郑开山眼看着钟掌柜要急眼,于是又赶忙换上一脸狗腿笑意,搓着手开始打哈哈,“瞧你这话说的,咋还这么不识逗呢?买卖人没点容人之量咋做买卖?难怪你这买卖做不大,你瞅瞅人家云海间。”

钟掌柜再次冷笑一声,都懒得理这个老东西,只是朝着楚元宵等人点头笑了笑,而后便离开了酒桌边,直接回柜台后面去了。

郑开山碰了一鼻子灰,也不觉得如何,只是摸了摸鼻子之后,就继续开始与楚元宵他们有说有笑,吃吃喝喝,神色自若,一点也没有前后不一的尴尬。

倒是楚元宵,先认真看了眼又开始喝酒的郑开山,又看了眼那个已经站在柜台背后开始看账本的钟掌柜,若有所思。

郑开山抬眼瞥了眼少年人,突然一笑,“山外青山,人外有人,东月国的江湖不大,但我这个七境也不是真的就天下无敌了,总有些人乐意呆在水浅的地方当神仙,很多人看不见,你看见了也不必太新奇。”

恰在此时,那个已经开始低头看账本的酒楼掌柜,突然抬起头看了这边一眼,正好与楚元宵的目光对在一处。

二人各自点头笑了笑,谁都没有说什么,算账的继续算账,喝酒的继续喝酒。

今日萍水相逢,有酒有肉,一笑了之,都是朋友。

他日江湖再会,别时别地,认不认识,得看缘分。

酒足饭饱,一群人一起出了酒楼,郑开山虽然叫嚷着自己的军饷打了水漂,但到最后,就还是将这一顿饭钱挂在了那位钟掌柜的账上。

那个梁姓老人出门后便与众人千恩万谢一番告辞,带着自家小孙子转道东行离去,他此行是来这东月国探亲的,要去找自家的儿子儿媳,若是一切顺遂,就要与儿子一家常住东月国,以后都不再回去了。

郑开山虽是东月国皇室老祖宗,但其实在整个边军大营之中,就只有那位领军戍边的大将军知道这个老人的真实身份,至于其他人,则都以为他是个在军营混迹多年,没啥大本事也混不上个将军官职的老军户,人人称呼郑老哥,要不就是叫老郑,反正不管叫啥,肯定是跟“老祖宗”三个字沾不上边的。

到了边军大营附近,这位一国柱石大宗师,就必要去营中点卯上番,这是他自己的习惯。

楚元宵带着余人三个并未久留,继续漫无目的南下,反正也不知道哪里才能遇上那位青帝,所以就还是四处闲逛看缘分。

三伙人就此分道扬镳,各自远行。

老武夫郑开山双手拢袖站在酒楼门前,并未直接转道去往边军大营,而是目送着那伙少年人缓缓走远,最终消失在长街尽头。

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位酒楼钟掌柜已然悄无声息出现在老人身侧,同样目送那少年四人缓缓离开,他侧过头瞥了眼身侧老人,语气中带了些揶揄之意,“固执了大半辈子,被一个少年人三言两语就劝服了?你这江湖前辈,是不是也太平易近人听人劝了?”

老人动作不变,闻言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动作,只是叹了口气,缓缓道:“听人劝,吃饱饭,如今世道变了,这样的江湖后辈只会越来越多,或者越来越少,但不管如何,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了,总守着自己那点小账本,活不长久的,总不能以后真到了地下,没办法去跟我那兄长交代吧?”

钟掌柜挑眉看着老人,最后转回头看了眼那个少年消失的方向,微微笑了笑也开始道别,“我大概也待不了几天就要离开了,以后能不能再重逢就看缘分吧。”

老人有些讶异,侧过头看了眼这个已经在此地开了十几年酒楼的老朋友,“你不是说要等人?”

话说完的一瞬间,老人骤然惊觉,转过头看了眼那个少年人离开的方向,有些犹疑道:“是他?”

那钟掌柜笑了笑,并未明确回答,只是道:“很多年前接了我家大王的军令来此地守株待兔,如今总算是有些眉目了,我总得回去复命。”

老人更加惊讶,“就只是为了看这么一眼,就在这里待十几年?你们这些高人都这么有闲心?”

“可不止一眼。”钟掌柜笑着摇了摇头,“从他下了白毫渡船离开那座马鞍渡口,再一路到此,我已经看了他很多眼了。”

钟掌柜此刻似乎是有些感慨,回想起少年人在那只运河乌篷船上一拳打出那一份武运,以及先前在山道上的言辞争锋,大概是觉得还算有点意思,表情也有些古怪。

大王一贯不喜欢读书人,总觉得读书无用,只会叽叽喳喳,眼前这个小家伙也不算是个多好的读书人,学问一般,本事也就那样了,但有些事应该会很投那位的脾气。

中年掌柜偏过头,见那个老武夫还在一脸若有所思看着自己,便笑了笑,“我这个人从很早前开始就不相信朋友了,除了我家大王也不怎么与其他人交心,但我毕竟在你的地盘上呆了十多年,所以临走前送你个忠告,算是还你的人情。”

老人笑了笑,“洗耳恭听。”

“坐江山与当长辈不是一回事,真要是想当个好长辈,你不如直接一句话送自己的后辈篡国自立,可你要是只想当个替兄长守江山的大柱国,那就要真听一听那个小家伙的劝,好好管一管某些王八蛋。”

“要是哪天再让我听见,你郑开山的后辈为非作歹欺负老百姓,那么下一回再见,说不准我可能真就是来一拳打死你的。”

说罢,中年汉子也不再看老人古怪的表情,直接转身往酒楼之中走去,临进门前,他随意抬手朝身后摆了摆,“告别的事就免了,好好当你的大柱国就是,治军的能耐还算看得过去,就当是抵了你欠我的酒钱了。”

话音未落,人已在门边消失,只留了那个老人拢袖站在门前,脸色复杂。

原来在某些大神仙眼中,一个七境武夫真的什么都不是啊。

片刻之后,这位东月国大柱国老祖宗,今日头一次破了自己多年来的规矩,到了眼下这座边关大营附近之后,却并未如往日一样去军中点卯,而是转头又出了关,回到了之前那条山道上。

那个被强按着脑门进了泥地的郑氏子弟郑紫桐,此时依旧未能从自己被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人挫败的打击中回神。

那被楚元宵各自一拳挫败的两男两女四个人,此时勉强都已醒来,简单的疗伤处理之后,一行人便再次上马前行,准备回返边地,入东月国边关。

只是这一次,他们好像是真的被那个少年人的拳头给长了记性,不再敢纵马飞奔,随意撞人这种事就更加地不敢了。

郑紫桐面色阴沉,对于身后面色各异的五人都懒得理会,只是在前面打马前行,沉默寡言。

富贵公子身后,那两个偷袭不成,反被楚元宵各自一脚踹晕的女子,此时还不知道东月国那位威名赫赫的柱石老祖宗曾亲临过此地,所以此刻二人虽然形容狼狈,但反而还有些沾沾自喜。

今日这一局,二人自觉强过了那傅如意一头,虽然最后并未得胜,但至少她二人是出手了的,可不像这姓傅的贱人一样,连拔剑都不敢。

一念至此,二人看着傅如意的眼神都有些轻蔑,更是将那个女子有些恍惚的表情,当作了她自知失宠于郑公子的失落跟不如意。

当老武夫再次出现在官道马前的那一刻,六人都有些意外,赶忙驻马再下马,与这位老祖宗或是老前辈行礼问安。

只是,那富贵公子郑紫桐还来不及问老祖宗是不是已经报了仇,就听到了一句让他只觉如晴天霹雳般的噩耗砸进耳畔。

“自今日起,郑紫桐圈禁京城外亲王府别院,终生不得出府一步,如有违反,立斩不赦!”

……

楚元宵离开酒楼之后,一路上都有些心绪不宁。

余人此时已经又开始活蹦乱跳,当他看见楚元宵的表情后,犹豫了一瞬还是凑上前来,小声道:“公子,有什么不对吗?”

楚元宵瞬间回神,转过头看了眼一脸担忧的余人,只是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青霜不知何时也凑到了附近,见状突然插话进来,轻声道:“那个酒楼掌柜的修为应该不低,我虽然看不透,但只是猜测的话,我猜他至少也在十境武圣以上。”

原本就凑在一处的两人皆是一愣,有些惊讶地转头看着蛟龙之属出身的少女。

楚元宵不是不相信青霜,反而是以她七境的修为,有些直觉,只会比他自己这个四境都上不去的人更准确。少年人只是有些惊讶于这样一位大神仙,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个地方?

此地距离那马鞍渡口不算太远,虽然楚元宵一行走了近半个月,但对于一个武圣而言,其实与家门口差不了太多,他既然呆在这里开酒楼,就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那么那座运河上发生的事应该也瞒不过他。

当初在龙池洲螭城外的大湖畔,那个同为龙裔之属的景阳,就曾说过楚元宵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路上遇见这种随便走到哪里,就都可能会突然冒出来一尊大神仙的时候太多了,楚元宵难免会有些狐疑,这会不会又是一桩奇奇怪怪的江湖算计?

同样皱着眉头的余人突发奇想,看着楚元宵兴奋道:“公子,你说他有没有可能是青帝?”

楚元宵闻言,没好气瞥了眼身旁这个家伙,什么都没说。

青霜则比较干脆,直接道:“青帝前辈既然是大道亲木,当然就应该是练气士,刚才这个人只看身形都能猜出来是武夫,你是不是傻?”

余人闻言一愣,原本还有些高兴的兴奋劲一瞬间就又垮了下来,垂头丧气有些失望,嘟囔道:“我这不是想着公子能早些交差,咱们也就能早些回去了吗?”

一言既出,四个人都有些沉默。

楚元宵离家不算太久,但也有近两年的时间,一路上都已经踏上过四座大洲的陆地了,勉强也算是走遍了小半个天下。

游子离乡,离家越远,想家越深,即便是余人这样一个鬼物,也有些怀念他那座早就被打成了荒芜之地的小山谷。

至于青玉跟青霜两个女子,则又是另外一种想法,天下之大,她们两个大概是很难再回到故乡了,走到哪里都是外乡人。

楚元宵看了眼因为同一句话就突然都有些失落的同行三人,倒是并未多说什么,但提到故乡这个词,他忽然就想起来了另外一桩旧故事。

在盐官镇的时候,曾有个红衣姑娘说过的一句话,让彼时连四大王府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镇贫寒少年郎,猜一猜自己有没有可能是某座王府流落在外的楚氏子弟。

如今再看眼下,四人身在的这个地方,可不刚好就是石矶洲?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