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春秋王旗 > 关山月 第108章 士穷不失义

春秋王旗 关山月 第108章 士穷不失义

作者:花下一壶酒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1: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龙池洲岳王府与兴和洲的相王府一样,座落在一洲中心的位置,虽然常年都不插手江湖事,但也没有人敢真的不开眼,去摸一摸这头趴在地上不挪窝的猛虎的屁股。

岳王府与相王府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那相王府如同天下各大帝国一样,都会有掌门人的传承相续,每一代相王都会换个人来当,但是岳王府并没有。

自打岳王府在龙池洲建府开衙,高坐在岳王之位上的那个人,就一直都是同一个人,无论王府之内的各处掌事人选如何变化,但岳王的王位上却从来没换过人,一直都只是那一位。

在这一点上,其实反倒是相王府算是个特例,因为那大名鼎鼎的四大王府之中,唯有相王府在代代相续,其余三座王府则都是万世一人。

最近的岳王府好像与往日里并没什么区别,那位整座王府的老祖宗,也就是岳王本人,虽然担着王府领头人的名号,但已经不出来理事很多年了,王府一应事务也全部交由其后辈子弟们去处理,只要有岳王这位大神仙镇着,倒也没有人敢对其选定的掌权人有所轻视,该如何便如何,没有二话。

岳王府说是王府,其实更像是一大片乡下村落聚居之地,王府中人也从不讲究什么锦衣玉食,更不收什么奴仆下人,就连操心整座岳王城大事的那几位掌权当家人,有空闲的时候都会亲自下地去劳作,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天下人关于岳王府的印象,其实大多都只有两件事,第一件是堂而皇之不入九品,临渊学宫毫无异义;第二件则是与那石矶洲的燕云帝国有仇,不准他们去龙池洲。

其他的,好像就没什么说法了。

岳王府很少有人出门在外,也很少与江湖人打交道,府中人露面最多的,其实就是那位守在龙池洲南岸龙泉渡口的武夫徐淮。

反倒是那些住在岳王府地界附近的平民百姓,闲话家常时大多都能唠几句岳王府中人的事。

比如昨日有岳王府的人出门,去帮着隔壁镇上的刘家盖房建院,添砖加瓦。

又比如前几天有姓岳的王府子弟去帮着王家人收庄稼,割田打谷,送粮入仓。

再比如上个月,王府中人曾从那人伢子手中买下了几十个奴人,但却并未收进王府为仆,而是掏了银子帮他们买地置田,还把那些卖身契全毁了,帮着他们成了王府地界上的普通农户,以后就可以过好日子了云云…

好像每个周边的百姓心里,都会装着几件那座王府曾做过的事,大大小小,鸡毛蒜皮。

好像一座令天下侧目的顶尖仙门,每日里全都把时间花在了这些鸡零狗碎的小小事上,反倒对天下大势不怎么关心,就只想关起门来过自家的日子,最好是能礼尚往来再处几个好邻居。

仅此而已,足矣。

一大片错落有致的农户院落连成一座大镇,某座比较靠后的院落中,有个衣衫朴素的中年人,面容清癯俊朗,三绺长髯,两鬓入眉,丰神飘逸。

此人长居在这座院子中已有多年,很少出门走远路,偶尔出门去,也就只是与村落之中的孩童们逗逗乐子,跟着小娃娃们一起过家家,再或者是跟一些上了年纪的镇上老人们唠唠家常,聊一聊最近的天时光景,问一问田亩收成,张家长李家短,但他从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那片村落一步。

很多年前他闲来无事时,也在院前开了一片数丈见方的小块田亩,后来这些年,他每日里大部分的光阴,其实就全都花在了侍候那块庄稼地上。

今日上午,当那位王府掌权的现任当家人岳青鸿,急匆匆拿着一件传信物去往那座院子时,那位中年人手中正提着一只水瓢,在仔仔细细往那一道道由他亲手精心修出来的田垄上浇水。

岳青鸿看着老祖宗正忙,就想稍等一等再来说事,却不料那位并未回头的中年人自己先开了口,声音柔和温润,也没什么架子。

“今年的年景不太好,雨下的少了些,百姓们可能要欠收,你要让手底下的自家人们多注意些,看看附近乡邻们谁家有困难的,就让府库那边伸手去帮一帮,还是跟往常一样不收利息,只要今年借的粮食,后面分五年还清就成,还不上的就十年也成。”

“咱们少一斗粮食不会如何,但有些乡邻就真指着那些粮食活命呢。”

岳青鸿闻言微微弯腰颔首,“已经着人去操心了,老祖宗不用担心。”

那中年人依旧没有回头,还在忙手里的事,但还是继续道:“南边的事我已经知道了,徐淮传了信给我。”

说着,他缓缓从地上起身,将那半只葫芦做成的水瓢放进了水桶之中,转身看向南方天边的那片黑沉云海,估摸着那边可能是要下雨了。

岳青鸿听着中年人温润的言辞,跟着轻轻点了点头,随后又抬起头看向这位老祖宗,欲言又止。

中年人抬手摆了摆,却并未说话,好像是盯着南方那片雨云有些入神了。

岳青鸿又等待了良久,仍不见老祖宗给个答复,于是就硬着头皮轻声道:“老祖,此事咱们要不要插手?那龙泉渡口倒无所谓,但万一白云剑山真被他们偷了,元嘉剑宗又去了海上,龙池洲单凭那凤泉宗恐怕会有麻烦。”

中年人闻言,转过身定定看着这个后辈许久,某一刻突然笑了笑,“因为当年我跟燕云之间的那些旧事,你们一个个的不是都很是仇视中土的那座庙吗?怎么现在又突然想着要帮忙了?”

岳青鸿没有太多犹豫,直接摇了摇头,“天下是天下,庙堂是庙堂,他们欠我们是事实,但我们不能为此亏了百姓。”

“岳王府从来看的都是天下,庙堂之上那是他们的事,与我们无关。”

中年人又笑了笑,“‘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从来都是两码事,也从来不曾对等过,而你口中的天下,不就是在那座‘天下共主’手中?你要帮忙,到最后还不是帮他们添砖加瓦?可人家却未必会领情嘞!”

岳青鸿跟着点了点头,但依旧坚持,“是,可能我们最后是会帮到他们,但是我们的初衷是为了一洲百姓,龙池洲的未来不能成为金钗洲,肉食者鄙,百姓何辜?”

中年人看着后辈如此慷慨激昂,终于是叹了口气,转过身继续看向南方,淡淡道:“既然你坚持,那就按你的意思去办吧。”

“不过,魏氏那边不用管,那个年轻人自己会解决,白云剑山丢不丢要看他们的本事,倒是那个龙泉渡口,老夫可不想哪天出门去,一抬头就看到一群让人扫兴的蛀虫在眼前。”

岳青鸿一瞬间目露惊喜,但老祖宗后面那段说法又让他有些迟疑,不过最终还是躬身朝着自家这位老祖宗行礼致谢。

中年人没有回头,只是摆了摆手又补充了一句,“‘君子可欺之以方’这种亏,岳王府吃一次就可以了,要长记性。”

“中土那帮迂腐顽固老学究,其实就跟当年的我一样,是有些他们自己的难处的,但你们可以不必管他…某些吃里扒外的东西,死有余辜,杀之无错。”

岳青鸿点了点头,再次恭恭敬敬朝着老祖宗行了一礼,然后便面带着些笑意急匆匆离开了。

他没有看到,自家那个背对着他的老祖宗,此刻脸上满是欣慰,轻轻念叨了一句,“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故士得己,百姓不失望。”

说罢,中年人又俯下身,继续拿起那半只瓢,舀起木桶中的清水缓缓洒在那些田垄幼苗上,轻笑道:“这个天下,原来还有救啊?”

——

姜蓉国西境。

有个疯疯癫癫的老和尚,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嗜好酒肉,毫无佛门戒律可言,每每去往人多处化缘时,就总会招来一群人的嫌弃白眼,心善一些的可能还给个馒头,心不善的可就要放狗咬人了。

老和尚对这些不拿正眼看人的市井中人,好像也不怎么怨怼,每每被人翻着白眼刁难,他就总是笑呵呵一乐,能有吃的就吃,不能有就转身去往下一处,继续找人化缘。

有些眼尖之人偶尔会有些猜测,怀疑这个老和尚会不会是什么身怀奇异的佛门高人,结果跟着走了一路,却发现他好像真的就是四处讨饭,偶尔还会被那些富贵人家门里冲出来的看门狗给追得上蹿下跳、大呼小叫,也好像他真的就一点神异之处都无…

然后就没人愿意再跟着他费心了,信他还不如去庙里烧两柱香来得管用。

老和尚这些年一直都在这姜蓉国西境转悠,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一趟又一趟来来回回,四处化缘,风餐露宿,有银子就买酒买肉,没银子就忍饥挨饿得过且过,活脱脱一个混吃等死的落拓样子。

最近几天,疯疯癫癫的老和尚一路化缘,终于走到了姜蓉国西境边关螭城。

这螭城外有座占地广袤的大湖,湖水通过一条宽约数丈的水渠引到那城边,就成了这座边地关隘的护城河。

老和尚到了螭城之后,白日里就入城中去化缘,到傍晚就赶在城门关上以前出城去,摇摇晃晃走到那座无名的大湖湖畔,睡在一座废弃旧庙内的杂草堆里,鼾声如雷,一觉到大天明,然后再爬起来继续入城。

一连三个月,老和尚天天如此,没有再如往日一样去往别处,就好像是打定了主意要在这座边城长留。

昨夜螭城突然下了一场大雨,护城河的河水暴涨,倒灌进了那座大湖,连累着湖边那座破庙都遭了水漫金山。

原本安稳入眠的老和尚,大半夜被那涌上来的湖水给赶出了庙门,淋着雨一步步后退到某个山头高处,满眼心痛看着自己的那个落脚处,被淹得连个屋顶都没露出来,实在伤心得不行,就干脆一屁股坐在水边泥地里,开始嚎啕大哭。

大雨倾盆,一阵阵的电闪雷鸣如天鼓。

有个一身红袍的年轻人悄无声息出现在那老和尚身后,头顶大雨滂沱,滴雨不沾身,他就静静看着那老和尚在那里哭天抹泪,撒泼打滚。

老和尚好像是不知道身后有来人,坐在那里哭了老半天,不见雨停也不见水退,最后大概是因为哭得太用力,肚子里就开始咕噜作响,有些饿了。

他擦了擦眼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又开始指着那座大湖破口大骂,说你个王八蛋给老衲等着,等老衲吃饱了再来找你念经!

又说你个没良心的,老天爷都给你灌水了,你竟还来抢老衲的三尺床榻,实在是良心让狗吃了,等老衲哪天力气大了,看我不把你这两口破水全给你倒个干净!

疯疯癫癫,骂骂咧咧,全无佛门中人要修善业的戒律讲究。

那个红袍年轻人有些无奈,于是就轻轻咳了一声,这在一片雷雨隆隆声之中,算不得多大的动静,但那个老和尚却像是被吓了一大跳,一蹦三尺高,也顾不上骂人了,满脸惊恐转过身看向身后红袍,口中还同时大喊了一句:“鬼啊!”

红袍年轻人眼角抽了抽,原本还算和蔼的脸色差点都有些挂不住了。

老和尚看清了来人,满脸警觉地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好像是终于确定了他不是个真鬼,于是一转眼间就又换上了一张笑脸,还伸出一只被泥水糊得不成样子的干枯手掌,直接递到那年轻人身前,理直气壮道:“有吃的没有?贫僧有些饿了。”

那红袍年轻人有些无奈,不知道从哪里变出来一只用油纸包好,还冒着热气的烧鸡,递给那老和尚。

疯疯癫癫的老和尚两眼放光,一把将之抓到手里就开始狼吞虎咽,手上还有泥,脸上还有水,他也不介意,囫囵吞枣全往嘴里塞。

大概是吃得有些猛了,所以老和尚有些噎得慌,于是他就又一边啃烧鸡,一边伸出另一只手递到那年轻人身前,又道:“有酒没有,这烧鸡有些塞牙。”

年轻人好像也习惯了,就又变出来一只酒坛递到他手中。

老和尚同样不介意,将那酒坛接到手里,直接用牙咬掉那酒坛上的泥封,咕咚咕咚一口气就往肚子里灌了小半坛烈酒。

最终一只烧鸡下肚,半坛酒入喉,酒香配肉香,油水满肚肠。

老和尚大概是酒足饭饱,就毫不避讳朝着那年轻人打了个饱嗝,一股酒气混着鸡肉的香气,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冲着那红袍扑面而去,熏得年轻人忍不住皱了皱眉。

老和尚哈哈一乐,小心翼翼将那剩下的半坛酒抱在怀里,看着年轻人笑道:“施主怎么这般有耐心?贫僧又不是什么得道高人,值得你如此费心?”

年轻人手中突然出现一柄红色油纸伞,刚刚好遮在老和尚头顶,淡然道:“修个善缘,免得将来死了没人给念经。”

老和尚闻言大手一挥,大包大揽豪气干云道:“放心放心,活命的交情不比死人的交情差,老和尚到时候一定给你念个七七四十九天,保管叫你下辈子投个好胎。”

年轻人笑了笑,没有说话。

老和尚看着对方的表情,突然有些狐疑般谨慎道:“你该不是还有别的图谋吧?”

说着,他赶忙拨浪鼓一样一阵摇头,“不成不成,贫僧穷得很,饭都吃不上了,哪还有别的东西能给人的?”

年轻人闻言挑了挑眉,笑眯眯看着老和尚。

老和尚被那人看得有些心虚,缩了缩脖子,小心商量道:“我给你吐出来成不成?”

红袍还是笑,不说话。

老和尚终于是被逼急了,抓耳挠腮破口大骂,“你这人怎的如此不地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知不知道?怎可如此败坏老衲的修行?!”

眼见那年轻人还是无动于衷,老和尚就又一屁股坐在地上,继续开始撒泼打滚,但却不是对着那年轻人,而是指着那大湖继续破口大骂!

“你这破水潭,有点水能活人就很了不起吗?知不知道人心不足是要死人的?”

“淹了老衲的床榻不说,还要把老衲逼上这破山头,你这王八蛋得寸进尺,欺人太甚!小心老衲真给你决了口,让你一滴水都留不下!”

一顿指桑骂槐之后,老和尚悄悄转过头看了眼那年轻人,却见他一脸的平静,好像就真是在看热闹一样看着自己骂人,老和尚一瞬间就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人家说君子可欺之以方也就罢了,你这人怎么还能拿着“因果”二字欺负一个疯和尚?

真真是忒不地道!

——

白云剑山门下的魏氏,最近一直在广开庄门,大摆筵席,宴请四方来客江湖好汉,理由自然是因为魏氏换了个新家主。

江湖上的过路人,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只要见面能拱拱手说出一句“恭喜恭喜”,就都能是给面子的真朋友,能在魏氏的那座占地极广的山庄之中住上几天,而且每日里流水席不断,好酒好肉好招待,好像就真是只为了一个热情好客的名头。

这流水席开始的那一天,魏氏后山的某座孤崖上,有一大群魏氏子弟被逼到了崖前,眼看着下一刻就要身死道消,尸骨无存。

这些人在早前都是那魏臣手底下的人,眼下即便那个蒙眼年轻人已经被绑走了两三年,但这帮人还是不识时务,就是死扛着不愿意朝该低头的人低头,所以等到那个逐渐掌了魏氏大权的魏文侯眼见大势已定,就干脆起了杀心,打算送这帮死倔驴一起入轮回了事。

到了如今,魏氏中人还敢心向着那个下落不明年轻人的,除了眼前这群不知死活的硬骨头,就只剩了一个年迈的老修士,身侧常年都跟着一个年不过十岁的小少年。

只是魏文侯即便到了现在,也不太敢直接朝那个满头白发的老修士动手。

魏氏那几位年迈的剑修老祖宗都还在白云剑山祖师堂,而如今呆在族中的,又偏偏就数那个老修士的手段最高,比那几位老祖宗也差不了太多,更主要的是,他本身也不姓魏。

虽不是剑修,但他那一身铜头铁臂的武夫功力,打个同境的剑修好像也不算难事。

这样一尊大神仙,魏文侯要是不把那几位剑修老祖请下山,他是没胆量也没本事敢动手的。

老修士带着那个小少年,这些天一直蹲在那座山崖之巅,始终望着西侧的云海,好像两个人都不用吃饭,也没注意到有人就在隔壁山头上,马上就要被推下万丈山崖了。

当那个老修士某一刻想要起身的时候,小少年微微抬手拽住了老人的衣袖,淡淡笑了笑,“看一看再说,丢下山崖也未必就一定死,但不丢下山崖,有些人是不会心死的。”

白发苍苍的老修士闻言看了眼那个小少年,面无表情又转过头去,开始继续看着那座云海。

隔壁山头上,那魏文侯同样侧过头看了眼旁边那座山头,虽然云遮雾绕看不见那一老一少,但他知道对方肯定是清楚这里发生了什么的。

那群被逼上绝路的魏氏子弟一个个脸色冷硬,有人破口大骂,有些人一言不发,但看着那个一脸风轻云淡的魏文侯,以及他手下这帮脸色狰狞的狗腿帮闲,所有人的眼神之中都已经没有了对同族之人的亲和良善。

魏文侯看了眼那些人,淡淡道:“曾经手掌大半魏氏的臣公子,如今就只剩了你们这数不过百的一帮子蝼蚁手下人,还真是落毛凤凰不如鸡啊。”

说着,他突然一笑,玩味道:“如果你们有人愿意此刻跪下,我就可以做主放你们所有人一马,但如果你们一个都不跪,那你们就都可以去陪你们那位瞎眼公子了。”

对面人人一脸冷笑,却无一人出列,更无一人屈膝。

魏文侯本来也没觉得他们会服软,见状只是又不屑地笑了笑,然后就轻飘飘抬了抬手。

那帮狗腿帮闲等的就是这一刻,他们终于可以将这些不知变通,看着就让人心烦的死对头扔下崖去了,从此以后魏氏就是他们的天下!

说不定以后连那白云剑山也是!

山崖下的云海,被一个个跌落山崖的魏氏子弟砸出了一块块缺口,好像也搅乱了那静谧的云海,一时间都开始有些风起云涌。

魏文侯直到此刻都没有看到隔壁山头上那一老一少有什么动静,不由地有些意外,这是眼睁睁看着自己人被打死却无动于衷?看来是真活该他魏臣失势!

连自己人都不救,好意思当那蹲满猢狲的参天木!

那么接下来,魏臣就不算什么了,只要再摆平了那白云剑山,这龙池洲东南地界,以后就是我魏文侯的天下!

万邦臣服,无数的江湖朋友,看看还有谁敢站在老子面前说个不字!

——

螭城以西六十里。

楚元宵一行站在某座山头之上,遥遥看着对面那座隐隐约约的边城,脸色都有些凝重。

身后的龙泉渡口追兵已经相距不远了,他们终究还是被那四处撒网的渡口修士给发现了踪迹。

这座姜蓉国边城横亘眼前,又不知道有多少人等在那里,等着收走蒙眼魏臣的这条命。

前狼后虎,危在旦夕!

魏臣大概是能听到身边三人的呼吸都有些不平稳,于是突然一笑,“如果实在不行,你们可以把我交出去。”

楚元宵闻言直接翻了个白眼,转头看向身侧的青玉,道:“你听到狗叫没?”

青玉愣了愣,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但先一步看到了余人递过来的眼色,于是就忍住了话头,什么都没说。

魏臣笑着摇了摇头,“我可是为你好,怎么还不领情?要不然你送出去一条狗也行。”

楚元宵撇了撇嘴,“屁的为我好,以后我还见不见那位大剑仙了?他不得一剑把我给劈了?”

说着,少年拍了拍身侧那柄已经悬佩了很久,却一次都未出鞘过的木剑,没好气道:“老子还想学一学那惊天动地的无敌剑法呢!”

天地之间微风四起,魏臣一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少年学剑术,归酣歌大风。腰悬雄剑,时时龙鸣。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