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春秋王旗 > 关山月 第107章 我是谁,他又是谁

春秋王旗 关山月 第107章 我是谁,他又是谁

作者:花下一壶酒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1: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姜蓉国位于龙泉渡口以东,是个仅仅只有六品的小国,国中战力最顶天的也只不过是一位武夫八境的老祖宗,所以他们在龙池洲东南之地不算无名,但也确实厉害不到哪里去。

姜蓉国西邻龙泉渡口,东边一大片疆域则全都是白云剑山辖下地界。

混江湖找靠山,是这些本事不够顶天的大小势力必须该有的眼力跟本事,所以多年以来,姜蓉国一直背靠白云剑山,仰人鼻息以求存。

天下大大小小的势力,除了那四座堂而皇之不入九品的王府,其余只要是多多少少有些本事的,都已经按照临渊学宫的规矩礼制划分了品秩。

按照当年那位制定了一整套礼乐规矩的大人物的想法,天下分九品,各阶仙门以功晋升,以过降品,各司其职,九洲承平,整个天下就会好似那墨门机关术中某些齿轮一样,严丝合缝,不漏不缺。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中,那位大人物的精密筹划也确实卓有成效,人皇在世,有人皇剑悬在天下人头顶,自然就无人敢不遵守规矩。可一旦人皇消失于人间,没有强压之下,人心有私就占了上风,开始不断找机会茁壮生长,所谓礼崩乐坏也就成了必然事。

用诸子中某一脉的说法,多吃多占才是人之常情,儒门那一套所谓“仁义”的说辞不合常理,事实上与空中楼阁无异。

那位制定礼乐的大人物当初算尽天下,唯一没有克服的,也正是这“人之常情”四个字。

姜蓉国虽不像魏氏一样直接是剑山附属,但年年该有的呈奉孝敬,以及一些该守的规矩礼数也依旧从来都不缺。

白云剑山是剑修宗门,门中上至某些大剑仙,下到刚入门径的剑修弟子,自然也与江湖人眼中的剑修一样,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一座四品剑修宗门,不可能全部都是剑修,总还会有些不太专注于练剑的仙家修士,负责打理一门上下的事务。

所谓术业有专攻,剑修一脉本就不善于这些事,所以某些不算太重要的权柄,就自然会抓在另外一些人手中,其中就包括了作为从属的魏氏门下某些子弟。

朝中有人好做官,魏氏因为那几位剑修老祖宗在白云剑山祖师堂内有一席之地,所以在近水楼台之下,也是能拿一部分权柄在手的。

多年的流水光阴,如今的姜蓉国便与魏氏之间早已混成了熟识,也常有来往,有些是事关白云剑山门中事务的,还有一些当然就算是私交了。

魏臣与青玉二人被那位云海间的木讷剑仙送到地方之后,两人并未在原地待太久,就重新启程了,但却并不是往东进入姜蓉国境内,而是在魏臣的主张之下,转道往北走。

青玉一路跟着魏臣,虽然并不太明白这位魏先生明明是着急去往魏氏,却为何会转道往北,但她本来就少言寡语,领头的说什么,她就做什么,所以即使好奇却也并未多问,只管跟着魏臣走就是,最多就是偶尔帮他指一指路。

两人都不是仙家修士,所以走得并不快,即便是一路未歇,等到往北走出去几十里地之后,天色也已经开始蒙蒙亮起来了。

某一刻,蒙眼年轻人突然间脚步一顿,跟在他身后的青玉有些不明所以,“魏先生,怎么不走了?”

魏臣笑问道:“跟着我走了一夜,你不觉得累吗?”

青玉大概是有些不好意思,所以说出口的话声音并不大,但很诚实,“累,但既然是忙着赶路,累一些也没关系。”

蒙眼年轻人闻言笑着摇了摇头,“想听我说点心里话吗?”

青玉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点了点头,又想起来这位魏先生看不见,就想开口答话。

但还没等女子开口,那蒙眼年轻人就好似知道她已经点头了一样,开始说起了所谓心里话,却又不像是心里话,“你觉得你家那位公子如何?”

青玉没有料到这位魏先生竟然一开口就是这么一个问题,但她还是很认真地想了想,道:“公子很好啊。”

魏臣再此开始借着手中那根随意捡来的木棍作为行山杖,继续往前走,只是步幅速度慢了下来,更像是在散步于山间,一边笑道:“他们两个现在都不在,你完全可以放开了说实话,我保证事后不会说出去。”

青玉有些赧然,也有些心虚地笑了笑,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才真正诚实道:“我其实有些怕公子。”

这也就是楚元宵和那个好像无话不对公子说的余人不在场,要不然女子是绝对不会如此直白的,她到底还是相信魏先生的人品。

魏臣闻言一笑,“你怕他把你丢在半路上?”

女子先是有些迟疑地点了点头,随后又很快摇了摇头,轻声道:“也不全是吧…我就是觉得他有时候眯着眼思考事情,那个表情让人有些害怕。”

蒙眼年轻人脚步不停,脸色平静,继续道:“是觉得他心思深,让人猜不透,所以觉得不踏实?”

青玉点了点头,“还有就是,我觉得余人每次附身在公子身上,他们合在一起的时候,好像邪气都很重,杀气也很重,看着就让人后背发寒,我有时候就是不敢说话,并不是不想说。”

魏臣笑了,“这就是我想说的话,你家公子这个人比较复杂,他小时候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是从我遇见他开始,能看到很多时候他都很小心,待人接物也好,对待某些变数也罢。”

“他刚开始不想带着你,和带上你之后又三番五次劝你自在一些,看起来像是很矛盾,但你看明白了其实就不矛盾。”

“不想带着你不是嫌你累赘,带着一个鬼物都不觉得如何,何况是你?他只是觉得跟着他会比较危险,弄不好就容易连累你性命不保。”

蒙眼年轻人说到这里突然一笑,“他为什么带着余人我不清楚,但会带着我的原因,最开始是因为他答应了某个长辈,要将我送回魏氏,至于现在…则大概是将我当朋友了,甚至不惜让自己深陷重围,也要送我出狼窝。”

青玉看着这个突然笑起来的魏先生,有那么一瞬间却隐隐觉得,他好像是有些伤感。

——

姜蓉国的皇帝陛下,昨夜接到了来自不同方向的两封仙家传信,一封来自东边的魏氏,另一封则来自龙泉渡口。

这两封属于仙家手段的隔空传信,在后半夜几乎是一前一后同时抵达了姜蓉国的皇宫,甚至连传信的措辞内容都大同小异,目标也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姜蓉国能拦住那个将要过境的蒙眼年轻人。

皇帝陛下昨日好不容易空了一个整夜出来,所以翻了块牌子着人侍寝,结果大半夜竟被那门外侍候的大太监给敲响了殿门,将他硬生生从温柔乡里拉了出来!

不过,怒不可遏的皇帝倒也不算是个昏君,虽然刚起身的时候还一脸怒容,传了那个找死的大太监进来时,还警告了一句说他要是没什么说得过去的理由,就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可等他看到那两份署名不同的仙家传信之后,还是立刻就没了脾气,不仅挥退了手下人,就连那个负责侍寝的后宫佳丽都一并赶了出去,随后就独自一人披着龙袍坐在了殿内的御案前,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那两封大同小异的仙家传信。

一人独坐的姜蓉国主拧着眉沉思了良久,盯着那两封传信的目光也并未挪开,只是轻声喊了一句,“姜一。”

御案前的空旷处,应声出现了一个一身劲装的黑衣男子,来人出现之突然,就好像他一直都在这大殿之内一样,悄无声息刹那现身,也并无门窗开合的声音,来去无踪好似凭空出现。

此人出现后,也并未开口说话,只是静静站在那里,等待皇帝陛下吩咐。

皇帝又继续静坐沉思了片刻,然后就将那两封来历不同的传信叠放在一起,认认真真揣进怀中,然后从御案后起身直接去往门外,而那个名为姜一的卫士则又悄无声息跟在了皇帝身后,仍旧是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两人最终是去了那座姜蓉国皇室的宗祠太庙,二人身后并无其他人跟着,太监侍女一个都无。

沉默的两人到了宗祠之后,那姜一负责守在大殿门外,确保无人能靠近这座太庙,而皇帝陛下则是直接进了宗祠后殿,因为那里住着一个姜蓉国的老祖宗,既是一位拔山境的高阶武夫,同时也是这姜蓉国的开国皇帝。

说起来,这位姜蓉国的定海针也是个传奇人物,当年打下这万里江山时,其人已经是年过四十的岁数,早已经过了仙家修士入门的最好年纪,但他却偏偏不信这个邪,非要试一试修行路。

荣登大宝的开国雄主,在年过四十定鼎江山之后并未在龙椅上坐很久,直接就毫不犹豫将那方玉玺丢给给了太子,然后他自己便钻进了太庙中,开始孤身一人练拳炼体,埋头于武道之路,再不问门外的江山社稷。

天下江湖,大部分仙家子弟都是从稚龄幼童时就开始打底子的,所谓拳怕少壮一类的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越早上路就离那“先天”二字越近,等到这些仙家子弟长到十多岁时,他们就已经少说都是四境以上的修为在身了。

比如像那个承云帝国的公主殿下李玉瑶,又比如楠溪姜氏的那位嫡女姜沉渔,再比如元嘉剑宗的乔浩然,还有那个龙泉剑宗的欧阳,无一例外皆是如此。

至于承云帝国陇右盐官镇的那帮少年人,虽然都是因为得天独厚而被各处仙家中人带离了小镇,去往各地的宗门之中开始修行,但真说起来他们其实都已经是起步起晚了,只能靠那得天独厚的地利之便来弥补那些被浪费了的光阴。

这位姜蓉国的开国老祖宗,当年以不惑之龄才开始踏上武道路,就有很多人都觉得他就是得了失心疯!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天方夜谭一样的胡闹,到如今还真就修了一个八境出来!

如此之奇景,就又实在不得不让人说一句叹为观止了!

甚至就连龙池洲很多山门之中武道一脉的老妖怪们,大多都忍不住有些扼腕叹息,说这个姜蓉开国皇帝真是糟蹋了那一身的好天赋,当年若不是误入歧途去争那什么狗屁皇帝的宝座,恐怕如今的天下就又要再多出一个武庙祖师爷了,当真是目光短浅暴殄天物!

可不管旁人如何议论纷纷,反正这位闭关太庙多年的开国皇帝,却好像是从不曾将之放在心上过,只是一人独居在那社稷太庙之中,也不收后辈子弟进这庙门,独自一人成为了整个姜蓉国的宗祠压箱底!

再后来,他甚至还专门立了个规矩,后辈子弟除了历代皇帝驾崩后可以将牌位供在太庙之外,其他人无论能不能修行有成,不管死的活的,一律不得入宗庙!

若是愿意成为帝国军方武将的,就要以王朝官制为准,可以按功授职,拿俸禄吃皇粮,但必须接受历代皇帝辖制,少拿祖宗身份说事!

若是不愿意的那就更简单,享一世普通王侯的富贵,然后就可以直接滚蛋了,以后当不当自己是姜蓉国的人都无所谓。

如此特立独行的处置规矩,是正儿八经的天下独一份,虽然没能给后辈皇帝们攒下一大堆年岁不小的老祖宗,也不能帮着历代国主升一升姜蓉国的品秩,但同样也不会有那一大堆足以压死人的棺材板!

这其中优劣当然都很明显,至于那位开国皇帝此举的对错,则是见仁见智了。

姜蓉国主姜世基,在那太庙后殿见到老祖宗姜桓楚时,他正在大殿中心位置的一张孤零零的蒲团上打坐,背对着前殿来人的方向。

姜世基是知道的,这位老祖宗其实常年就都在那个位置上纹丝不动,仿佛像是坐化了一样悄无声息,周身寂静。

这位姜蓉国主对此也见怪不怪,只是恭恭敬敬站在那里,等待老祖宗打坐结束再说话。

空荡荡的殿中一片寂静,姜桓楚仍旧一动不动,也没有开口说话的动作,但突然就有个声音在殿中回响起来,“这个时辰过来,所为何事?”

姜世基也不惊讶,微微朝着老祖宗的方向弯腰躬身,道:“启禀老祖,魏氏与龙泉渡口都来了信,要我们拦下过境的魏臣,不能让他到达魏氏地界。”

姜桓楚依旧寂静打坐,并没有太多反应,停顿良久之后却突然问了一个问题,还是那个缥缈的声音,“有区别吗?”

姜蓉国主点了点头,“魏氏只说了拦人,但龙泉渡口那边有要杀人的意思。”

姜世基说完话之后久久听不见老祖宗回复,当他小心翼翼抬起头时,却惊讶地发现老祖宗已经不在那张蒲团上了,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才猛然发现,这个好像从未见过正脸的老祖宗此刻就站在自己不远处,而且手中还分别捏着那两份仙家传信。

在这一瞬间,这位姜蓉国主只觉得后背汗毛倒竖,这位不声不响的老祖宗竟然已经出神入化到了如此地步,什么时候掏走的那两份怀中传信,他竟然丝毫未觉!

老祖宗姜桓楚眯眼打量了那两份传信片刻,突然就摇着头笑了笑,再轻轻一抖手腕,那两份传信就同时消弭不见,竟是直接被他彻底震成了粉末,四散消失。

姜蓉国主姜世基有些愣神,“老祖这是…”

姜桓楚抬眸看了眼这个后辈子弟的国主陛下,笑眯眯问道:“以你的看法,那个目盲的魏臣,和那个心明眼亮的魏文侯,谁更厉害?”

姜世基拧了拧眉,几乎没有太多犹豫道:“那魏臣虽然目盲,但多年来不温不火毫无动静,却硬生生把那个魏文侯逼到了不得不出手杀人的地步,二人资质高下立判。”

姜桓楚点了点头,“魏氏与龙泉渡口之间在做什么,我们不需要关心,他们为何要拦下魏臣,我们也不必在意,但你得清楚一件事,就是他们此刻此举,不过是想逼我们跟他们上同一条船,到时候即便他们图谋有变,我们也得跟着一起硬扛。”

姜蓉国主点头称是,“正是因为有这层顾虑,所以后辈才会来求见老祖宗。”

姜桓楚瞥了眼这个后辈,然后便转身往那张蒲团走去,一边道:“你让人做做样子就行,外紧内松,如果有人要过境就让他过,如果有人要杀人…那就让他杀!”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姜蓉国的刀,不能沾上魏氏子弟的血。”

说罢,这位八境武夫就又开始像练气士一样,重新坐回那张蒲团之上,继续开始打坐,再次恢复成了那姜蓉国主进门时的样子。

姜世基沉默了片刻,随后就躬身一礼,后退着出了后殿的门,然后回返宫中。

大殿之内再次恢复一片寂静,那个没了动静的姜桓楚却在许久后某一刻突然睁开了眼,眼神之中闪过一抹意味深长,“你们都如此明目张胆了,却还要跑过来试探我的态度,倒也算给面子。”

“只可惜,你们不仅没搞清楚他是谁,连我是谁也同样糊里糊涂…都说聪明人总是容易让‘自负’迷了眼,有些人的脑子啊,还真就不知道是怎么长的!”

说着,他突然冷笑了一声,“没了壳的王八,不过就是团死肉,有些人呐,也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

说罢,姜桓楚再次闭上了眼睛,大殿之中就彻底沉寂了下来,青烟袅袅,满是香火之气,有一双眼睛就在那后殿的房梁之上,看着那个寂静不动的武夫身影,满是好奇。

——

不知道是因为魏臣身上带着楚元宵的那块儒字牌,遮掩了他与青玉两个人的气息,还是因为这个蒙眼的年轻人早有先见改了路径,总之龙泉渡口的追兵一路东行,追到了姜蓉国境内也还是连个他的背影都没见到。

此行负责追赶魏臣踪迹的渡口修士为首之人,正是当初在渡口雨幕中为方旭等人指了方向的那个清瘦老人,练气士八境元婴,同样姓方,叫方不同。

元婴境练气士,已经能够做到隔空挪移这种看起来有些华丽的神仙手段了,在江湖之中也已经能算是很顶天的大高手了,所以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必会有一大群人跟在身后巴结一二,但此行的方不同却对跟在他身后的那些人置若罔闻,都懒得搭理他们。

他此刻带着那群说是麾下配合,实际上跟累赘差不多的跟班修士,一起站在姜蓉国与龙泉渡口地界的交界处,眯眼打量着对面那座六品小国的边境关城。

方神仙此刻有些不太明白,那个明明毫无仙气在身的魏氏麒麟子,到底是怎么逃过他一个堂堂八境练气士的探查的?

要是说那个曾在渡口内提着刀夺路狂奔的墨瞳少年能隐匿身形,他是相信的,因为据说那个家伙身上有一件能隐踪匿迹的仙家法宝。

可那魏臣之前明明是被一个散修给绑走的,而且一去又是两三年,要说他身上有什么法宝,方神仙是打死都不信的!

这一刻,突然有一道灵光在这位八境练气士脑海中一闪而过,难怪当初在那渡口,他能毫无迟滞就发现那个夺路少年的踪迹,原来那件法宝已经不在他身上了!

方不同此刻只觉自己既有些佩服,又有些懊恼!

佩服的是那个墨瞳少年人,想不到他竟然能如此大方,将那样一块品秩极高的法宝说给旁人就给旁人,毫不犹豫!懊恼的则是,他在渡口那边明明都已经接触到了某些疑点,但他竟然没有丝毫怀疑,硬生生让人从渡口逃脱了!

虽然不太明白魏臣是怎么逃出的渡口,但可以肯定的是,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绝不可能靠着他们自己就逃过渡口外围的埋伏!

难怪渡口云海间的那个何掌柜会冷眼旁观,恐怕他拢袖站在客栈门外的袖手旁观之举,也是为了掩人耳目,替那魏臣的做局逃脱张目!

一念及此,方不同也来不及再多废话,立刻将目光投向了麾下那群累赘,开始吩咐他们分散去往四面八方,撒开网寻找那个隐匿在荒野之中的魏臣,当然也要找那个同样被跟丢了的背刀少年,只要找到一个,另一个就不会太远了。

……

楚元宵跟余人两个,此刻就在某座山谷中的一座天然溶洞之中稍作休息,因为这种地方,不容易被那些四处搜人的渡口修士们发现,也免得让对方再跟着他们顺藤摸瓜,直接找到魏臣的位置。

他们两人这一夜几乎没有停歇的狂奔,饶是两人此时都是三境,这一夜下来跑出好几百里地,也终究是有些吃不消的。

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他们二人清楚地知道魏臣的位置在什么方向,而龙泉渡口那边却只能蒙着眼找人。

楚元宵并不是没有怀疑过对方是故意追丢,好在暗中跟着他们去找魏臣,所以他昨夜一路上不断变换路线,甚至是突然后退一段路程,千方百计地试探了很多回,但都没有发现对方有跟踪的痕迹,这就让人有些奇怪。

龙泉渡口再如何的不中用,也不至于拿不出几个可以压箱底的高阶修士,但竟然真的就将他们两个三境给跟丢了,这就非常的匪夷所思,忍不住要让人多想。

但不管如何,既然对方追丢了那就是好事,楚元宵两人也并未在那山洞中多留,恢复了大半修为之后就立刻出动继续往魏臣的方向赶去。

二人合一的黑瞳少年人一路疾行,终于在某个山脚拐弯处,与那龙泉渡口麾下散开找人的两个渡口修士隔着老远撞了个当面。

对方在最初的呆愣之后立刻就反应了过来,下一刻就要放出响箭发信号招呼同伴,但楚元宵又怎么可能让对方得逞?

他冷笑了一声,直接一刀朝着对方掷了过去,在那响箭离手但还没来得及发声之前,先一步将之一刀砍废成了两段,而跟在飞刀之后的自然还有少年人的虎扑身形。

以一对二,面对两个同样是三境的练气士,墨瞳少年人丝毫不落下风,大概只在几个呼吸之间就迅速将那两个试图报信的修士放倒在地。

提着刀的楚元宵一脸邪笑,蹲在那两个被打断了手脚的修士面前,用刀身在那两人各自的脸颊上拍了拍。

“你们两个也不过是替人卖命混口饭吃,我也并不想欠太多杀人债,不过我倒是有件事要跟两位商量一下,不知道两位愿不愿意?”

那两个已经被刀架在脖子上的渡口修士,此刻脸色都有些发白,闻言赶忙点头如捣蒜,认怂认得很快。

墨瞳少年人跟那两个修士商量完毕之后就继续开始赶路,但他并未直接原路前冲,而是先往西走了一段回头路,又绕了好一大圈之后才重新赶往魏臣的方向。

大约有半个时辰的光景,刚才交手的那个地方再次出现一道响箭,将方圆百里之内的龙泉渡口修士全都给招了过去…

……

楚元宵找到魏臣两人的时候,已经是又过了半日之后,彼时这个蒙眼的年轻人已经带着青玉藏身在了又一座山洞之中,还是个重重叠叠四通八达,出口不少的山洞。

楚元宵有些讶然看着那个安安稳稳坐在石墩上的年轻人,有些意外道:“闹了半天,你早就猜到了对方要下杀手?”

魏臣笑着摇头道:“对方杀你不够胆,但杀我可不需要犹豫。”

“但是如此一来,我们要穿过姜蓉国,恐怕就更不容易了。”墨瞳少年人摇了摇头,“即便姜蓉国不插手,光是那龙泉渡口的修士,此刻恐怕也已经遍布在各处边境关城了。”

他看着魏臣有些好似调笑一样的玩味,笑道:“更何况,你还有个捏了大半魏氏在手中的死对头,我猜他恐怕比龙泉渡口更想让你死吧?”

蒙眼年轻人耸了耸肩,摇着头一脸遗憾道:“没办法,人要是太过聪明耀眼,就总是容易招人嫉妒啊,这是我们聪明人才能有的礼遇,你是不会懂的。”

虽然楚元宵此刻双目漆黑没有眼白,但还是有些没好气地做了个翻白眼的动作,他大概是一路着急赶路也有些累了,干脆就让余人现身出来,然后就四人又围坐在了一起。

恢复真身的楚元宵一边缓缓顺着呼吸平复体内气息,一边皱眉道:“龙泉渡口如此大费周折一定要把你拦下,想来你那魏氏做的事,可能就不是招纳散修这种需要细水长流的事了,你觉得会是什么?”

魏臣好像也有些凝重,先是摇了摇头,又道:“魏氏本身的价值不会太多,如果双方都要把局放在魏氏身上,那么那个最有价值的头衔,就是最值得做文章的地方。”

所谓双方,当然是指那个处心积虑要送魏臣回魏氏的风雪楼,以及此刻千方百计拦着不让的龙泉渡口。

楚元宵一点就透,“白云剑山?”

魏臣点了点头,“八九不离十。”

在这一刻,双方好像都想到了很多事。

如今四大剑宗都已经赶赴了四方边城,九洲之内剩下的剑修数量,就以白云剑山等几座不够称“剑宗”二字的山门为最多。

剑修战力历来一绝,所以这几座仙门虽然都只在四品左右,但要单论打架的本事,可能未必会比某些弱一些的三品差,对方如果真把主意打到白云剑山这类仙门身上,那么其图谋恐怕就不会小了。

剑修一脉能与三教门下一起被编排进同一个说法,自然称得上特殊,更不可小觑,可即便如此,对方却依旧明目张胆,那恐怕眼前这个图谋,就不是像紫荫河畔一样的那种小局可以比拟的了。

两人都沉默了片刻,魏臣突然笑道:“情势究竟如何,等我们到了魏氏就能明白,只是眼下,你打算怎么送我回魏氏?”

楚元宵想了想,挑了挑眉笑道:“直接一路杀过去,你觉得如何?”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