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禁地密码 > 第一百零一章 三苗由来

禁地密码 第一百零一章 三苗由来

作者:池墨砚清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5: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巫蛊之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记载的,由神鬼巫术引发的动荡,牵连甚广,几乎改写了一个朝代的历史,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巫蛊之祸就是西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当然了,这些还都只是明面上的东西,是可以让后世知道的部分,其实巫蛊之祸背后所牵涉到的,远不止西汉皇室。它是代表神州道教的玄门势力与代表上古九黎的巫蛊一脉的较量。

在这场争斗中,自神农架走出的那一支古老三苗后裔整合了当时所有的古苗后裔,组成巫教大联盟,与中原神道分庭抗礼。

由于当时的西汉政权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玄门势力受到了极大程度的压制,加之当时的玄门只有道家玄宗和其发展而来的部分分支,势力过于单一,且三皇五帝时期传承下来的玄学典藏大都已经流失,玄门倾尽全力,也不是巫教联盟的对手。

随着巫教联盟的实力越发强大,它们已不满足现下所生活的蛮荒地域,开始向着中原王朝统治的富庶地区扩张。

当时的巫道之间可没有定下不干涉凡俗世界的条约,于是乎,巫教开始在暗中向,当时的中原政权渗透,并最终引发了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爆发后不久,中原玄门开始反击,巫道双方明争暗斗,双方各自损失惨重,而反应过来的中原政权也开始向古苗族盘踞之地,举兵攻伐。

在玄门的帮助下,巫蛊之祸终于被扑灭,但中原玄门亦是惨胜,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于是玄门便提出重启玄巫禁令。

所谓玄巫禁令,其实就是禹伐三苗后,强迫三苗古巫订立的条约,是专门用来限制古巫坐大的限令。当然了,作为签订玄巫禁令的条件,禹允许战败的三苗部落继续繁衍生息。

玄巫禁令一直延续了数千年之久,一直到战国时期,玄学术术没落,再无禁令执行者,玄巫禁令方才失效。

由于担心中原政权会举兵剿灭巫族,巫教联盟同意重启玄巫禁令,双方就原本的禁令内容做了部分更改,其中便有限制巫蛊之术的使用,以及玄巫皆不得插足世俗的内容。

当然了,原本针对三苗后裔的部分不公平的内容也做了修改,但这些都不是这一次玄巫和谈最关键的部分。

因为掀起这场巫蛊之祸的是当年那支九黎族嫡系后裔,为了防止今后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玄门要求隔绝这一支古苗部落,并且需要将其迁移到一个只有玄门知晓的秘密所在,由玄门派专人镇守其与外界联系的通道。

这才是玄门重启玄巫禁令的真正目的。

原本巫教联盟是不同意的,因为这一支古苗部落拥有最为纯正的九黎嫡系血脉,甚至可以说是他们的王族,玄门的这一要求无异于是圈禁了他们的王,并以此作为人质,他们能答应才是怪事。但迫于中原政权的绝对武力,这一支古苗族的首领为了族人的延续,同意了这一要求。

于是乎,玄巫禁令中多出了一条只有中原玄门核心人物才能接触到的最高禁令。

那一支古苗部落在禁令重启后,就在玄门监视下迁徙到了如今天官镇郊外的深山里,他们建立的苗寨,就叫三苗先寨,三苗先寨外的那条山谷,就叫疆域神关,每一任守卫疆域神关的人,就叫戍疆神卫,也称镇关人。

千百年来,不论神州发生怎样的变化,玄门都会选出镇关人,镇关人的职责也很简单,就是守在三苗先寨外阻止苗寨里的古苗民离开,并定期与之交换部分所需用品。

其实经过这么久的演变,镇关人这一职务早已形式大于其实际意义,因为苗民本就不喜接触外人,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生苗寨子了,你就是请他出去,人家还不一定搭理你。

最初的镇关人是由道家玄宗指派,后来道教发展壮大,流派扩散,能人异士辈出,镇关人还是公开举荐,只有声望和实力都得到公认者才有资格成为镇关人。

再后来,尤其是北魏时期,佛教大兴,玄门由最初的道教掌庭变成佛道分庭抗礼,镇关人便改为一僧一道制,第五道长和圆通大师便是十几年前玄门选出的这一代镇关人。

听完圆通大师的叙述,我心中暗自称奇,没想到三苗先寨与中原玄门之间竟还有这么多的瓜葛,也难怪第五道长和圆通大师不肯告诉我了,自古巫道不合,要知道湘西和南疆正是巫蛊一脉的地盘,万一泄露了三苗先寨的位置,只怕又要掀起一番祸乱。

圆通大师告诉我,说三苗先寨和疆域神关的具体位置只有历任镇关人知道,别的人,就算是玄门的最高领袖,也是无权得知的,这一次算是个例外,因为我已经猜到了三苗先寨的位置,而且神关很可能无法继续存在下去了,他这才下定决心告知我一切。

我听后就有些奇怪,忙问他为什么这么说?

圆通大师神色凝重,问我有没有听过上任天算的临终谶言?

我摇头,说天算我倒是听说过,至于什么谶言,我是真没听过。

圆通大师点了点头,说道:“二十九年前,上任天算开天奕棋局,与天博弈,最终胜天半子,窥得神州未来一角,引来天谴,其临终之际留下绝命谶言,意指天数将于两个甲子后终结,彼时世界毁灭,生灵不存,万物都将消亡于无形!”

闻言,我先是一愣,天算我可是听说过的,八奇人中的神算子便是一任天算,传闻其命卜之术天下无双,可知生死,算过去未来,然而仔细一算,我又感觉不对。

而今是民国元年,天算在二十九年前算出世界将于两个甲子,也就是一百二十年后毁灭,那不就是2003年么?2003年我才多大?那时候的我还在老家的梯田里玩泥巴呢,哪有什么世界毁灭?

这不禁让我开始怀疑天算这个名头里究竟掺了多少水分?

当然了,这些话我是没办法说出来的,所以我心里虽然不以为意,但还是耐心的继续听圆通大师讲述。

圆通大师见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表情有些异样,继续说道:“在天算死后的几十年里,另有不少玄门命数高手做过相似的推演,但得出的结论几乎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天算的谶言是真的,天数将尽于两个甲子后。”

我笑了笑,说:“大师,会不会他们所指的天数指的是一个国家或者朝代的更替,古时候一个朝代即将灭亡,不都说其天数将尽么?”

圆通大师没有立即说话,而是深深的看了我一眼:“也许吧,世事无常,或许真有变数也说不定。”

我早就有些怀疑圆通大师知道我的来历,从他刚才的反应来看,我几乎能够肯定他知道我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否则在说起这个问题时他绝对不会用那样意味深长的眼神看我。

对此,我并不在意,想起那五个来自三苗先寨的女孩,我有些好奇的问:“大师您既然是镇关人,为何刚才我说起五个古苗女子时您好像一点也不在意?您的职责不就是阻止他们与外界交流么?”

听我这么问,圆通大师突然叹了口气:“唉,如今时代变了,镇关人其实早已名存实亡,而且据我和第五推测,他们这一支部落与神族有关,倘若断头坡下真有神葬,必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或许只有他们出世,才能阻止这场浩劫。”

我点了点头,没有再继续追问,而是将话题转向了那群劫杀我们的五毒教教徒。

回到第五庄后,我将白天的经历仔细回忆了一遍,发现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疑点,比如阿光肚子里下了阴尸怨咒的棺材钉是谁放进去的?五毒教的人又是什么时候盯上阿光的?

还有那阴尸怨咒如此稀罕,而且是专门用来对付大佬境以上高手的,我不过是个刚刚修炼真气入门的菜鸟而已,犯得着用那么牛逼的东西来对付我么?

我将这一连串的疑问都说了出来,圆通大师和玄清真人同样也是一脸疑惑,想了半天,没什么头绪,圆通大师便安慰我说等到阿光醒后一问,就什么都知道了,也不急于这一时。

我点了点头,没有再继续钻牛角尖,而是问起了尸胎的事情,这件事可关系到第五道长的性命,我自然不敢怠慢。

圆通大师说他对易术卦衍略有些心得,待来日沐浴起坛,请出九莲灯衍阵,一算便知。

我虽然不知道圆通大师所说的九莲灯衍阵是什么,但听说可以算出尸胎下落,我顿时松了口气,说也好,我正好能休息一晚,等阿光苏醒后,我们一同去抓那尸胎。

当夜无话,第二天天还没亮,正是满天星斗时,圆通大师的禅房便亮起了灯火。玄清真人早已经醒了,把我叫了过去。

只见那禅房内摆放着九盏莲花状的玻璃灯展,其内挂满香油,灯芯通明,九盏莲花对应天上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等九星星位,圆通大师也换上了一身式样鲜明的袈裟,端坐左辅与右弼之间,给人一种宝相庄严之感。

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卦衍之术,心中不免有些激动,正想着这次可以一窥究竟时,圆通大师却突然说卦衍涉及天数,旁人在场会多增变数,让我们在外等候结果便可。

我有些失望,但想到卦衍的结果关系到第五道长的性命,我当即同玄清真人退了出去。

我不知道圆通大师的卦衍需要多久,趁着等待的功夫,我便和玄清真人聊了起来,问了他一些我比较好奇玄门八卦,比如当今玄门最厉害的人是谁,武当的太极拳和真气修炼法门是不是有关系,还有八奇人都有谁?

……

总而言之,凡是我感兴趣而又不得解的问题,能想到的我都问了一遍,而玄清真人也是个外冷内热的人,在和我相熟之后,几乎无话不谈,我问的这些问题很多他都为我解了惑,而有一些他也不知道的,那就没办法了。

总之,这一次的交谈,让我对玄门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所谓的玄门,它不是一个组织,而更像是武侠中的江湖,门派并立,多以名山大川为根基,比如崂山道教,其中就包含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流派与宗门。

我们的交谈持续了大约两个多小时,就在天际刚刚出现一丝鱼肚白之际,禅房的门终于开了,圆通大师赤脚走了出来,告知了我一个地名,让我去这个地方找,那尸胎此刻就隐藏在这个地方。

我强忍住心头激动,谢过圆通大师后,与玄清真人一同离开了圆通大师的居所,回到了第五庄内。

玄清真人问我要不要他随我走一遭,虽然我内心是极其渴望的,但想到第五道长的一片苦心,我最后还是拒绝了他的好意。

玄清真人的伤重在其所中之毒,其余的伤都是些并不严重的皮外伤,经过一夜的修养后,已经无碍了,在我拒绝了他的好意后,他打算先去断头坡看看情况。

我并未阻拦,将路线告知他后,他当即告辞而去。

玄清真人走后,我开始在第五庄里翻找能用的东西,我也不挑,符箓法器,但凡能用的,我都给装了起来,用惯了天启剑,其实我最想要的还是剑器,不管木剑铁剑,只要能防身就行。

可让我失望的是,我并没有找到,第五道长那柄木剑竟不知藏到了何处,怎么也找不到。

找着找着,不觉间竟来到了祖师堂,我一眼瞥见了祖师像前的天启剑,心中一热,竟鬼使神差的走了过去。

过去了这么久,天启剑外围跳动的电弧已然消失了,剑身的色泽黯淡,看上去越发的朴实无华,可其外形的嚣张却与剑体的颜色格格不入。

我看着天启,想起并肩作战的过往,下意识伸出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