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禁地密码 > 第一百章 太爷的消息

禁地密码 第一百章 太爷的消息

作者:池墨砚清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15: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真气的修炼需要入定,和佛宗的禅定一样,入定需要放空精神和心灵,使自身达到空灵之境,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才能与天地间的炁场相呼应,从而将游离的炁吸纳转化为己身所用。

不管是回复消耗的真气,亦或是提高自身真气道行,入定都是最好的方式。

当然了,非入定状态下也可以通过法门吸纳天地之炁恢复真气,但那种速度奇慢无比,这也是为什么先天元炁比真气更受推崇的原因。

由于经验不足,我尚无法在入定的同时注意身边的情况,一旦沉浸其中,不知不觉便忘了时间。

一直到圆通大师将我拍醒,我方才惊觉天色已黑。

此番入定,我不仅恢复了所有损耗的真气,还发现了一个让人振奋的秘密。

我的真气在重新恢复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真气根基竟比耗损之前翻出了一倍有余。

这里需要说明一个概念,术士间衡量道行修为的因素,除了境界外,还有真气根基,法术手段,有时还包括武学修为。

举个例子,一个只注重真气修炼的术士,哪怕他的真气根基再怎么高深,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奇门术法,他也永远只是一个空守宝山的样子货,真正斗起法来,可能还远不如根基比他低两三个层次的其它术士。

玄门内但凡能够得上大师境的术士,都是真气根基和各种手段公认能称得上大师境的。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真气根基就不重要,恰恰相反,在所有衡量道行的因素中,真气根基恰恰是最重要的。

没有强大的真气作为支撑,就像我现在这样,空学了厉害的手段,却因为真气不足无法使用。

另外,真气根基强悍到了一定程度,同样会发生质的改变,一个羽化境的地仙,就算不用任何术法手段,拂袖之间也能化拂袖为神奇。并且术士修行的最终目标,飞升成仙,便是依靠真气根基的提升来实现的。

真气根基的提升是具有成长性的,想要增长十分困难,纵使我真如第五道长说的资质超绝,也只是在感受到炁场的那一瞬间修出了一小团真气,之后每提升一丝,都是万分艰难。

像现在这样突然暴增一倍真气的情况,简直就是奇迹,我不禁有些激动起来,要是每次耗干真气都能这样,那我岂不是能够用坐飞机的速度在最短时间内修成地仙根基?

在我入定的时候,圆通大师已经把玄清真人的毒解了,阿光虽然还在昏迷,但气息已经平稳,显然也已经脱离了危险。

圆通大师叫醒我后,拍着我的肩膀说修行有度,过度执着非但无法进步,反而有走火入魔的危险。

我明白他这是一番好意,想了想后,还是没有说自己真气根基翻倍的事。

圆通大师已经知道了今天发生的事情,想来应该是玄清真人和他说的,他表情凝重的向我询问了一些细节后,没有在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让我先去吃饭。

晚饭是圆通大师做的,三个极其清淡的素菜,由于阿光昏迷未醒,这顿饭只有我们三个人。

玄清真人已然知晓了圆通大师的身份,言谈之间,对圆通大师颇为尊敬,他们先是聊了一些中原现今的局势,九莲教和巫道联盟争斗的情况。

别看圆通大师隐居此地多年,他对外界局势的认知可一点也不逊于玄清真人,二人侃侃而谈,我完全插不上话。

虽然如此,我还是从他们的谈话中了解到了许多关键的信息,特别是玄清真人无意间提到了在这次巫道之乱里出现了一个名叫张天行的后起之秀,还说此人有成为玄门新一代领导者的潜质。

最让我意外的是,圆通大师竟然也听说过太爷的一些传闻。

我对太爷过往的认知全是从百灵姐那听来的,而且还都是一些轮廓,并没有具体的事迹,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我当然要好好打听打听。

想着,我便问道:“真人,这位张天行到底是何许人也,竟然能让您给出这么高的评价?”

玄清真人几乎没有半点犹豫的说道:“那是自然,贫道生平佩服的人不多,而且都是成名已久前辈名宿,但张天行却是个例外,年纪轻轻便闯下了偌大的名头,实力高强不说,还是个至情至性的高德之人……”

玄清真人语气高亢,竟越说越激动,显然,他本人便是张天行的忠实粉丝。

我略有些差异,忍不住问道:“这么说来,真人你是认识张天行了?”

玄清真人面露尴尬之色,摇头道:“这……贫道虽久仰其名,奈何无缘相见……不过我和他早已神交已久!”

我顿时有些无语,难怪他看见我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反应,感情这玄清真人压根连太爷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就这,也好意思说和太爷神交已久,真不知道他是如何崇拜上太爷的。

我也懒得戳穿,表现出一副对张天行特别仰慕的样子,继续跟他打听太爷的事迹。

玄清真人对此颇为热情,滔滔不绝的和我说起了太爷的事迹,竟连太爷十几岁的事情他也门清,真不晓得这些八卦传闻他是从何得知的。

不过这正好遂了我的意,我本就想多了解一些太爷的事情,要是能从中找到厄源诅咒的信息,那就再好不过了。

还别说,太爷过往的这些经历异常丰富,比起我这段时间经历的那些有过之而无不及,要是将之记录下来,那绝对是一部传奇。

由于太爷的人生经历太过曲折离奇,玄清真人一时半会也说不完,我便让他挑一些重要的经历简单和我说说,可即便是这样,他也足足说了两个多钟头。

我都听呆了,不住的咋舌,一旁的圆通大师也是连连点头,说这张天行若是能就此成长下去,绝对可以成为未来神州玄门的第一人。

可玄清真人却在此时叹气道:“哎,只怕没有那一天了!”

闻言,我心里奇怪,便问她为什么这么说?

玄清真人一脸的惋惜,对我们道:“你们有所不知,就在不久前,张天行故居遭到了千年尸王的袭击,他的师姐被千年尸王的尸毒变成了僵尸,他的师父责怪他未能照顾好师姐,与他断绝了师徒关系,消失无踪,在这连番打击下,张天行决定和尸王决战,且决战日期就定在这段时间。唉,张天行虽然实力高绝,可却远非尸王对手,这一次,只怕很难活下来了。”

我顿时一惊,我可是亲眼见过尸王的可怕,别看严无道最终战胜了尸王,他可是货真价实的羽化地仙,人间仙人,即便如此,他干掉尸王还是花费了不少的力气,而且还有道门神器天启剑相助。

而这个年代的太爷顶多三十岁,三十岁的年纪,就算再怎么天资卓绝,也不可能有羽化地仙的道行修为,甚至连宗师境也不可能,怎么可能打得赢尸王呢?

越想,我越发替太爷担心起来,然而转念再一想,我又不是那么担心了。

说白了,我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发生的一切,对于我而言都已经是历史,是无法改变的。

历史上太爷并没有死在1912年,事实上九莲神教覆灭后,他还和太奶隐居到了南疆,而这都是1912年后发生的事了,所以这次太爷和尸王的决战即便不会赢,他也肯定死不了。

既然知道了太爷不会死,那我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可圆通大师和玄清真人不知道啊,在听说张天行决定和千年尸王决战后,圆通大师忍不住询问具体的决战时间和地点,看他这意思,似乎是打算去助拳。

对此,其实我也想知道,如果可以的话,我甚至想去和太爷见上一面。

然而可惜的是,玄清真人并不知道决战的地点,或者说整个玄门没有一个人知道决战地点,据说是因为太爷知道自己不是尸王的对手,不想连累他人做无谓的牺牲。

圆通大师也叹了口气,说道:“真是太可惜了,如今正值多事之秋,我玄门正需要他这样的人才扛起重担,唉!”

我没有说话,沉寂了片刻后,我实在有些忍受不了这种沉闷的氛围,便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对了,大师,您知不知道断头坡的乱葬岗究竟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样一股力量,还引动了这么多人前来争夺?”

听我询问,圆通大师摇了摇头:“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在我和第五道兄隐居此地的这十多年里,那断头坡时有异象发生,要么厉鬼哭号,要么阴煞冲天,我和第五联手进去探查过一次,只可惜尚未查出线索,便被其内的可怕力量逼退。

自从那次以后,我便再也没有进去过,倒是第五后来又进去过几次,似乎有些眉目,但他并未和我说起。”

我和玄清真人互相看了看,都有些震惊,第五道长和圆通大师联手都被逼退了,那乱葬岗内的东西该有多可怕?

我也不隐瞒,把第五道长临别时的话复述了一遍,圆通大师听完后,顿时皱起了眉头:“禁di神藏?”

“是的,而且道长说这很可能与你们镇守之地有关,大师,您和道长镇守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我好奇的问道,脑海里同时浮现出了那五个身着古苗服饰的女子。

圆通大师没有说话,我心知要是不透露点东西他是肯定不会和我说的,于是便说道:“大师,就算您不说,我想我大概也知道了一些,如果没猜错的话,您和道长镇守在此,应该是为了三苗先寨吧?”

圆通大师脸上终于露出了惊诧之色,“你是如何知道的?”

虽是问我,但圆通大师的目光却是看向了玄清真人,玄清真人急忙摆手否认:“大师您别误会,我可从未和他说过此事!”

圆通大师点了点头,又看向了我,眼神中满是询问之意。

我嘿嘿一笑,将白天遭遇那五个衣着古苗服饰女孩的事说了出来,原本这件事玄清真人也是知道的,但他并未见过古苗服饰,所以并未怀疑,和圆通大师讲起白天事情经过的时候便忽略了五个女孩的身份,因此圆通大师仍蒙在鼓里。

我刚说完,眼睛便一直盯着圆通大师,想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些许端倪。

然而让我失望的是,在听完我的描述后,圆通大师并未露出任何诧异的表情,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低声自语了一句:“等待了几千年,他们终是等来了机会,罢了!”

“什么?”

圆通大师淡淡一笑,拍了拍我:“没什么,既然你已经知道了三苗先寨,那我也没有隐瞒的必要了,玄清道友,你以为呢?”

“大师所言极是,自然没有问题。”

“嗯,阿逸,三苗先寨的存在乃是我整个神州的隐密,有资格知道的人不多,记住,接下来你听到的,绝不可告知他人,否则你将成为整个神州玄门的公敌,知道么?”

圆通大师表情少有的严肃,我不敢怠慢,忙表示不会外传,圆通大师这才缓缓说起了第五庄背后隐藏的秘密。

我原本以为自己已经猜到了大概,可听圆通大师说完后,我才知道自己之前推断出的不过是整个秘密的皮毛而已,这个秘密的久远程度,远超我的想象。

距今大约4600年前,炎黄部落结成同盟,与九黎蚩尤部决战于逐鹿,蚩尤战败,九黎部落分裂为三部分,其中一部分融入炎黄部落,一部分建立了黎国,后亡于周朝,另一部分则建立了三苗部落。

三苗部落继承了九黎族的巫教信仰,崇尚巫鬼之力,尧舜禹时期,三苗不服,双方战争不断,一直到禹当政,双方爆发大规模的决战,最终以三苗部落的惨败收场。

然而三苗并未因此彻底消亡,在禹朝的驱赶下,古苗民从北方一直迁徙到了南方,其中最为古老,九黎血统最为纯正的一支被赶入了原始的神农架,从此消亡在了历史长河中。

到了西汉年间,巫蛊之祸爆发,继承了炎黄部落遗传玄学术术的玄门意外发现了巫蛊之祸的根源竟来自于那一支消失了近两千年的古苗族。

一场持续了数十年的巫道之争由此拉开了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