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九百四十一章:兴山县城

民国诡闻实录 第九百四十一章:兴山县城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众人看向鬼方宗的眼神不像是在说笑,班婼点点头:“不可能,你既然能进入神农架中的鬼方异界,那又何必谋划那么久?”

鬼方宗摆摆手:“我只说了班殊来自神农架,我可没说我进去过神农架,他是我在神农架外捡到的孩子,我看见他的第一眼就明白,这孩子拥有纯净的鬼方血脉,之后就把他带回来了,伪装成巫山附近的弃婴让你收养。”

真相大白,班婼早已想到这个结果,她并不觉得惊讶,唯一不能理解的,是鬼方宗既然在多年前已经找到血统纯净的鬼方孩童,为什么还要等什么长时间,徐徐问道:“既然你都已经找到他,不是可以直接借由他进入神农架?”

“不能!”鬼方宗提起这一点,面上也是密布疑惑:“无论我用什么法子,都没办法让这孩子带我们进入神农架深处,后来想想,大概是这孩子被抛弃了,又或者是还没有长大,就好像婴儿学话一样,需要时间长大才能掌握某种能力。”

“之后,您疯癫后我们也就断了进入神农架的意思,专心寻找下一个落神女,这么一耽搁,竟然三四十年就这么过去了。”

鬼方宗的话,基本上说清楚了班殊的身世,班殊的白化人之谜已然解决,宋岳二人眼看自己的猜测是真,心中的疑问也一点点被消减下去,但是,有个问题他们必须要弄清楚,岳观潮问道:“鬼方先生,神农架出现白化动物,不会也是你们的手笔吧?”

鬼方宗听到这话,摇摇头:“不是,我们在农神稷祠附近装作修缮庙宇,实际上只是在用不同法子寻找出路,白化动物增多,确实是我们修缮庙宇后才出现的情况,但是,我们不知道原因是什么,只能看做是玄法动了什么东西,让白化动物逐渐增多。”

怪不得……非要寻找到落神女做这些,原来,还是自己搞不定,现在虽说没搞懂神农架白化动物增多的现象,至少找到了部分原因——鬼方宗这些人是动了农神社稷庙的什么东西,才导致神农架出现异动。

“既然我都把情况说明了,不知,您对带我们进入神农架意下如何?”

鬼方宗看向班婼,眼神看似请求,实际上却是在威胁她,毕竟,班殊和他们都在自己手上,整个局面优势都是偏向于他的。

“没问题,但是我有个条件。”

鬼方宗点点头:“我明白,你已经帮花玉岫解虫,那她已经没事了,我只求拿到我想要的东西,其他的人一概不想为敌。”

鬼方宗惯会观察局势,如果让孙天器和鬼方宗干起来,不一定输的是谁,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和他们妥协,拿到东西就放人一马,否则,谁也不能保证后果。

“那好,一言为定。”

鬼方宗痛快答应,而后又提醒道:“这次去神农架人马众多,这次我们就不同行了,你们找个借口去神农架即可,不要让人知道我们的目的。”

“好,没问题。”

“告辞,我们神农架再会。”

鬼方宗像是有要事带着匠人很快离开,他走后,岳观潮他们走进客堂:“这老头儿,时间还挺赶。”

班婼长呼出一口气:“多半,是赶着时间回来的,如果不是班殊通知他,估计他都不可能回来,幸好他不要求我们和他一起同行,要不然,岂不是处处掣肘。”

“这几天就整理好东西,准备先去农神村,你们可以去拜访你们在农神村的故旧,然后我们再去神农架深处。”

神农架距离巫山县直线百余里,距离确实不算太远,若是在平原地区,马车走个一天一夜也就到了。

只是,西南地区多山,这里既然是西南的扼喉,山峦也不会太少,光是巫山诸峰都已经够多,再算上神农架余脉偏山,那更是接连成片无穷无尽,俨然是十万大山排绿螺。

若站在高处看,只见大小山包星罗棋布,隐匿在西南常年不散的云雾中,似乎永远也没有尽头。

这样的山区,马车行路尤其困难,他们只能继续借助水路,往神农架附近赶路,舟车劳顿之下,真正到神农架附近时已经是四五天以后。

行船靠岸的地方叫兴山渡,是秭归县偏东北方向的县城,距离神农架不过三十里,农神村即是在兴山县治下,这里距离神农架就更近了,大概也就十余里左右。

岳观潮他们原本是想直接坐船到农神村,在谭雁邱的建议下,还是决定先到兴山县找到米家的后代,然后再让他们带进村子。

行船靠岸渡口后,众人各自背着东西走上县城。

兴山县属于汉省西南小县,说是个县城不过就是人口略大的古镇,跟巫山县这样的大县是没法比的。

整个县城长宽不过一里,青砖城墙多有坍塌缺口,然后用黄泥夯土补起来,看起来,就好像在城墙上糊满黄泥窟窿,墙头随时有破落瓦片和青黄杂草,看起来极为萧条。

“都是江边县城,怎么他们和巫山县差别那么大?”

岳二炮走到城门前,看着略破败的城墙,好奇问道。

“嘶,主要是兴山县太背了。”

孙大乔拿出汉省舆图:“巫山县位于江口,又有大宁河分流,天然就是西南的喉扼之地,进出都要经过巫山县,这里的县城毗邻长江,当然也就货运亨通,再不济也应该像秭归县一样,作为临时停靠驿站也不错,这兴山县一没有支流,二远离江水,货运分流、驿站停靠哪一点都挨不上边儿,这样的地方不如巫山县也很正常。”

说罢,他展开汉省舆图示意众人继续看,这张图除了汉省地界之外,还包含了蜀省和陕省一部分。

可以清晰看到,巫山县渡口众多,秭归衔接江岸,他们全都邻水而建,唯独兴山县远离江水,想要进入兴山县,还要从江水转到业河才能到地方。

宋思媛看着汉省舆图:“从货运的角度来说,江水边的城镇,但凡是繁荣的城镇,多半是和货运疏散有关,不承担这个作用的城镇,多半也不会有什么发展,兴山县远离江岸,又接近无人居住的神农架,就连贸易估计也没多少,注定运力受限,已经与发展成大城无缘了。”

“宋千金说的是。”

谭雁邱解释道:“我年轻时候,这个地方还比较小只是兴山镇,几十年过去成了县城,确实没法比沿江县城,但是也不是全无发展,至少,兴山已经是县城了。”

“谭老板,你说的米家还在兴山县吗?”

宋思媛问道,既然是来找人的,还是问清楚地址比较好。

谭雁邱拿出信封:“这些年,我和米家还是有些联系的,他们家在兴山县开了家农神商行,已经是兴山县数一数二的百货商行,大概就在业河与湾河的交汇处,我带你们过去。”

他们进了县城后,打了几辆黄包车,让他们沿着城镇街道往河道交汇处赶去。

兴山县城看起是一个整体,实际上却只是拿城墙强行框在一起,县中穿过自西向东的湾河和自南向北的业河,两河交汇形成“人”形河滩,将县城分为三块,再以城墙包围起来,若从高空看出去,河道和县城的城墙形成“囚”字。

自古,唯有水旱码头,才能发展成商品繁茂之地,这里虽然不是江水主渡,也算得上是神农架附近最近的渡口,附近的镇子村庄若有生意货运,多会在县中汇聚,为方便货物流出,当然也就要临近河道。

是因如此,兴山县最繁荣的地方,莫过于业河和湾河交汇之处,过了沿河拱桥后,他们停在北岸附近。

远处的临河店铺映入眼帘,沿着河道延伸出“人”字型商铺街区,栏杆楼阁联栋成行,蔓延出古色古香的民国街区。

农神商行的铺面店招子,隔着老远就能见到,谭雁邱带着他们走进临街店铺,走入。

“谭先生!”

商行里面,几个伙计在清点入库的货物,掌柜的站在柜台后面,跟其他人交代着商行里的事儿,见谭雁邱过来,连忙迎上去。

“米掌柜,别来无恙。”

谭雁邱拱手示意:“我已经收到你的信,只是有事情耽搁了,现在才过来叨扰你。”

米立柏哈哈一乐:“嗨,你我之间是朋友,你又对我米家有扶持之恩,谈什么叨扰不叨扰,什么时候来,我米家肯定要尽尽地主之谊。”

“来来来,赶紧去内院喝茶。”

米立柏掀开帘子,把他们都请进内院堂口,等众人坐定后,谭雁邱寒暄道:“怎么也没见米老伯。”

谭雁邱所说的米老伯,指的就是当年带他们进神农架的米老栓。

他有两个儿子和一个闺女,分别为米立柏、米立杨、米立梅,除了老妻亡故,闺女未嫁,目前都已经成家。

他们面前的,即是米老栓的大儿子,米立柏。

米掌柜喝了一口茶,解释道:“老爹年纪大了,这几年一直都懒得到这里看货行,我和立杨一人看店一人走货,立梅就正好在老宅里照顾他。”

“如今,身子骨可还硬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