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八百五十二章:太平商会

民国诡闻实录 第八百五十二章:太平商会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姑娘说的是。”孙天器上前一步,说道:“料想墓宫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会有人进入,这才有这个埠台,只是我们得看看,这里的机关到底在什么地方。”

孙天器说完,岳观潮已经明白,他是什么意思,试探问道:“孙道长,这一路你走在前面,也不觉得惊讶。

莫非,是已经提前来过这个地方?我看道长对钱财不为所动,却只催促着我们往墓宫走,说是为安葬天妃,实在是有些勉强,你,应该还有别的东西要找吧!”

岳观潮看到现在,基本确定孙天器不是为了财宝进入墓葬,否则,他完全可以随便找到地方,把骨灰坛子放进去。

这样,既能省功夫也不用摄入危险,明知道墓宫没有被打开过,还要执意把骨灰坛送进墓宫,这就说明,他要寻找的东西是在墓宫里,甚至于和陪葬珠宝无关。

此话一出,孙天器抬起头,用浮尘扫了下衣服:“也好,到了这个地步,我也不用再假装了,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们也不用再假装是家勇奴仆。”

果然,孙天器一开始就不相信他们是真的奴仆,岳观潮虽然感觉意外,却也是在情理之中,孙天器要是连这点都看不透,那就算是白走江湖那么多年。

岳观潮也索性不装了:“既然,孙道长已经看出我们是假装的,为何等到现在才说。”

孙天器笑道:“我不这样做,也到不了这里,我这一路看你们也对财宝没什么兴趣,大概,也是要寻找墓中之物,既然我们目的是一样的,那有什么好拆穿的,不如结伴同行。”

“那依道长的意思,现在跟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是因为不需要再瞒着我们了,那,可否告知,你到底要找什么东西?”

岳观潮问道,他总觉得他们要找的是同一种玩意。

“这件事,还要从我的身份说起……”孙天器咳嗽几声,徐徐问道:“你们可知道太平会?”

宋思媛见孙天器提起太平会,眼神中闪过一丝好奇,反问道:“道长说的,可是镁利坚国的太平商会。”

“正是。”

宋思媛明显没想到,他们居然和太平商会有关,继续解释道:“太平商会是英吉利和镁利坚都有的华人商会,诞生于十九世纪中期,是从1860年以后出现在西洋的华人团会,是西洋华人在海外抵御外族歧视,保护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互助会。”

这个太平商会的产生,还是跟前朝官府对西洋战败有关。

1860年以后,前朝官府战败,除了割地赔款以外,还要开口通商,迎合西洋对华贸易。

尽管战败对于前朝官府来说屈辱异常,战争的失败,却也刺痛了一部分当时的有识之士,叫他们不再沉迷于著书立说、功名儒学,开始开眼看世界。

在此基础上,华人见识到西洋人的科技和文明,也有了出海去西洋的渴望,那时,镁利坚国和英吉利国正处于建设上升期。

暂且不提英国,专门说镁国。

废奴战争后,各大城市迎来大开发时代,西部金矿的出现,让大量沿海华人借由轮船进入西部,开始他们的淘金梦。

同时,修建太平洋铁路的立项,使得镁国对劳工的需求日益高涨,只是,本国工人多懒散不服管教,他们另外雇佣的爱尔兰人吃不了苦,还喜欢要求涨薪,甚至,是故意酗酒斗殴,耽误工程各进度。

他们思来想去,把目光转向了当时来镁务工的华人,见他们在淘金热中特别能吃苦,决定雇佣华人来修太平洋铁路。

那时,前朝官府刚刚放开对外劳工,允许外国的劳务公司,在广东、福建等地招募劳工带进镁国本土,为他们的城市建设出力。

这些建设公司第一次见到这些华人,多抱以鄙夷看法,毕竟,这些华人黑瘦弱小,看起来又是病恹恹的,好像没什么力气,他们本来,是要放弃华工,后来还是见华工宁愿降低工钱也要找活儿干,这才愿意试用他们。

没想到,华工的能干确实出乎他们的预料,别看这些华工身材矮瘦,力气却并不弱,很是能吃苦耐劳,再加上温驯沉默、工钱较少,他们也就看到了华工的价值,开始通过劳务公司,大量在广东福建雇佣华工,送到国内参与建设。

太平洋公司雇佣的一万四千名劳工中,华工的比例,占了大概百分之九十五,几乎可以说,每十个铁路劳工中,有九个都是当时的沿海华人。

这些人先是为西部淘金出力,而后,又参与修建了太平洋铁路,他们如此勤恳工作,换来的却不是这些西洋人的尊重,而是深刻的歧视。

当时,很多华人由于工钱低廉,多受到雇主欢迎,如此一来,那些要价高且吃不了苦的白人,要么只能降低工钱,要么就只能没活儿干,他们本来对华工还算客气,见自己的利益受损,终于不再掩饰歧视的面目,开始公开攻击华人,甚至,多有华工被无故谋杀。

到了最后,镁国甚至颁布《排华法案》,从法律层面歧视华工。

华工没办法,只能像西部加州一样,在各地组建商会,好抱团取暖,争取他们应得的权益,太平商会即是当时太平洋华工建立的最大行会,一经成立,就有众多饱受歧视和欺辱的华人参会。

只要是太平商会的华工,他们不但会帮初来乍到的华工提供翻译和简陋住房,还能替他们找到较为公平的雇主,好干活糊口,甚至,一旦有雇主撕毁合约故意押下工钱,也是他们诉诸法律,将他们应得的工钱讨要回来。

到了最后,商会聚敛的华工越来越多,这些人三六九等三教九流皆有,在商会会员的帮助下,他们能给华工提供的帮助也越来越多,若涉及婚丧嫁娶和置业房产,都可以去咨询,免得因为触及法律,被骗得血本无归。

可以说,太平商会,是西洋华人都知道的行会,对于海外华工来说,这无异在异国他乡拥有了故乡的灯笼。

宋思媛介绍到这里,孙天器眼神有些许惊讶,大概,是惊讶于她居然知道西洋的故事,点头赞许道:“不错,我就是来自太平商会,这个行会是太平军到西洋后,建立的互助行会。”

在1860年的同时代,西洋淘金热如火如荼时,华国南方的太平国运动也迎来烈火烹油。

尽管洪天王的权力集团一再强调是为百姓谋福祉,洪天王定都天京后,权贵还是免不了被金陵的六朝粉黛迷住眼睛,变得日益腐化堕落,开始占山头、谋权势,就连要北伐诛灭清妖鞑靼的主张,都快忘得一干二净了。

也是因为权贵集团快速腐化,最终引起了天京事变,使得太平国错失了北伐的大好时机,到了数年后,哪怕打下江浙大营,也落了官府下风,直到天京陷落彻底失败。

在此之前,太平国虽说腐化,却仍旧有明眼人能看出他们所存在的问题,仍然想着改良,只是,当大多数权贵集团一眼障目,再多的明眼人,也没法改变局势。

当时,由于太平国掌握了金陵的通商口岸,洋人为求商业亨通,积极派使者跟太平国搞好关系,太平国中的有识之士,这才找到机会和洋人攀扯上关系,靠着洋商货船,一些天国皇商开始往返西洋与金陵,做起跨国生意。

这些人,就是最早在镁国建立太平商会的人。

他们在太平国建立的十数年时间,也算是在西洋为华工打拼出一片新天地,眼界的开阔,也叫这些人意识到,太平国纵然口号响亮,其自身的阶级局限,终究会导致失败。

他们为求自保,已经利用太平商会开始谋篇布局,好应对随之而来的危机,多有太平商会会员以个人名义投资船业、田业、服务业、以及食品业、餐饮业,同时,也在镁国和英国寻找靠山。

等这些办妥后,天京果然被攻陷,他们此刻已经搭乘洋人的游轮到了西洋,开启他们的异乡新生活。

孙天器和这些道人以前全都是灯影子,随着相熟的同族搭乘游轮来到西洋,在那里安顿下来,直到十数年后,才从西洋返回华国。

岳观潮听着他的经历,不可谓不精彩,在太平国时代,像他这样脑子清楚的人可不多,哪怕是洪天王,最后也信了自己那套天父上身理论,白白错过逃走时机,被毒死在金陵城。

这么一看,此人做过灯影子,还能在西洋混出人样,确实不一般,他继续问道:“寻找太妃墓是你们回来的原因,你们要找的东西却不是天妃存进来的财宝,这我倒是好奇起来,那到底是什么?”

“是训读女本!”

孙天器毫不掩饰他的所求。

“你找训读女本做什么?”

岳观潮已经能猜到孙天器要找的也是玄书铁券,只是,他不知道这些人是否和华盛商会是一伙儿的。

孙天器咳嗽几声,徐徐说道:“孙天器只是我的化名,当年,太平军势不可当,有很多前朝绿营兵也都已经活不下去了,纷纷跟着洪天王建立太平国,我后来才做了灯影子。”

“我真实的名字,叫完颜成器,祖上为金国的完颜八部,前朝建立八旗后,也被抬为八旗贵族。”

……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