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八百五十一章:水阙墓宫

民国诡闻实录 第八百五十一章:水阙墓宫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中一个年轻道人跳下深坑,仔细用铁锹敲击石门,果真见清脆叩响,料想石门后是空地,也就代表石门后很可能是进入墓的狭长走廊。

“继续挖掘!”

岳观潮下令后,其他家丁继续挖掘泥土,直到门槛和门楣全被挖出,一个高约两米的石门,从他们脚下出现。

仔细看,这石门上倾下斜,好似巨门朝墓道平躺了半米,左右更有麒麟石兽,从泥土中被挖出半个身子。

岳观潮他们顺着斜坡走下石门,仔细敲击门板,清脆叩响中,能听见金属鸣音震颤。

他拿起铲子往门缝附近敲击,可见金属渣滓糊住门缝,他在指肚子上摩挲着泥沙,已然知道这是什么:“这是泥铜法封住的大门,把这些腐朽的渣滓都清除掉,再用火药炸开就行了,到时候我们都躲远点,也许可行。”

孙天器心领神会,带着人将门缝间的泥铜全部给清除掉,同时,在门的上中下三个位置铲出凹槽,正好将竹筒塞进凹槽,随后,他们把三根引线捻成一股拉出地面。

等所有人都躲远到旁边,只听得轰隆焖响,竹筒火药瞬间爆炸,产生的浓烟,充斥周围挖掘的盗洞,等烟雾完全散尽后,他们走到盗洞附近一看,石门已经被炸出一道口子。

有了这道口子,石门就好开多了,几人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门朝内打开,随着墓门洞开左右,墓道被灌入空气后,在内壁发出呜呜风声,好似鬼哭狼嚎响应不尽,刚才还未散尽的烟雾,随着空气流入墓道,也被彻底吸入。

有了这些浓烟,众人正好判断墓室中空气是否充足,如果烟雾不再流入墓道,也就代表内外空气已经进出平衡,方便他们下墓寻找。

大概一炷香时间,烟雾流动越来越慢,岳观潮走到旁边将一块湿木头点燃,浓烟萦绕盗洞附近,确实漂流不散,他这才稍微放心:“里面的气已经换得差不多了,我们现在就可以下墓了。”

众人下了盗洞走入墓道,可见墓道在平缓降低,大概走了近百米后,就已经快走到墓道尽头。

“这里,是不是湿气太大了点?”

宋思媛行走时,手背碰到墓道墙壁,已经能感觉到湿气,好像夏秋季的露珠,湿漉漉,鼻子已经能吸进潮乎乎的水雾。

“都说湿万年干千年,如果不是做成了水墓,大概率是已经被水给泡了,我们得做好心理准备。”

孙大乔的猜测最有可能,岳观潮拿着火把,小心翼翼站到墓道出口,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湿气,当即打开了手电筒。

他所站立的位置,是个长方形的埠台,再往前就没了路,完全成了巨大的地下溶洞,地下河广阔无垠,手电筒照过去,一眼就看不到边际。

朝上打亮手电筒,可以见到地貌跟他们见到的雁山溶洞一样,全是冲蚀石灰岩,还有一些钟乳石,如犬牙交错在附近,几十米高处全是大小各异的天坑,日光照过来后,如同漫天星辰,在头顶发出熠熠白光。

有了手电筒和火把的光芒加持,他们也看清了埠台前的东西,那是个完全搭建在湖中心的水阙!

何为水阙?

水阙也叫水榭,指的是建立水上的建筑,这些水阙要么独立于岸边,完全靠船舶到达,又或者是连接埠口,靠着曲案桥梁连接,样式各异,形态不同,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建在水上而非陆地。

岳观潮打亮手电,仔细看着这座水阙。

这座水阙面积并不算小,坐落在百米长宽的巨型石台上,这石台距离水面也就半米高低。

石台之上,是仿照宋朝宫苑建造的宫阙楼阁式墓宫。

宋朝建筑与唐朝建筑完全不同,从总体来看,唐朝雄浑华贵、大气森严,有着大一统时代和天下中心的气魄。

至于宋朝,西北、西南、东北完全没有纳入版图,只是把五代十国的汉地领土收服,这种偏安的政权,当然也就没有天下中心的气魄。

但由于宋朝经济繁荣,带动了建筑艺术、装饰艺术、手工业的发展,也使得宋朝建筑向着组合多变、装饰华丽转变,比之唐朝建筑的恢弘端庄,加强了空间进深的处理和空间模块的组合多变,使得建筑细节丰富、彩画繁多。

这些楼阁有着四方院墙,长百米宽百米,灰青巨石涂抹黄泥,夯土规整后形成磨砂平面,院墙之上多扇着琉璃灰瓦,青黑斑驳,形如线条勾勒出规整院落。

院落中,重檐歇山正殿高约两层,居中建造,单层偏殿好似梯形三角,衔接前后左右,从殿宇前后延伸出来与院墙平行的游廊,形成两个游廊空间,殿宇居中时,和游廊形成“日”字格局。

在“日”形院落的四个角落,有飞廊和拱桥连接着八角攒尖盔顶楼。

这些攒尖盔顶楼大约三四层高,最高屋顶为盔顶,其余层为攒尖式,井形结构四面都有凸出于墙体的窗柩楼台,屋脊屋角叠层繁复、精巧工细,无数屋檐有起翘之势,显得尤为工巧灵动,好似天上宫阙,华美无比。

正殿后院,是座高五六层的佛塔,层高纤细、秀丽奢靡,各层有翘起八角檐,装饰金瓦琉璃,宝顶细长如针,成为殿宇建筑的最高点。

整座阙楼整体类似“器”形,分为正殿、偏殿、前院、后院、宝塔、阙楼,所有建筑都可见朱砂红墙、青绿翠瓦,窗柩楼台雕栏画栋,多有华丽彩画,四周八宝盔顶和中间的佛塔遍施金瓦,璀璨华丽,神圣端庄。

整体融合了宫殿的规整森严,也有寺庙的华丽奢靡,建筑富丽奢靡,细节工巧灵动、彩画繁复,风格杂糅清贵,别具一格。

若再往院落外看,还能见院墙外种着数不清的菩提树,千年生长已经将院墙遮得七七八八,如同围绕院落出现了繁茂云彩,再往外,就只剩下无垠地下河,天坑日光洒落水面,如灵动星辰影绰不灭。

孙大乔看着眼前的水阙墓宫,忍不住啧啧称赞:“这座墓大概是维持到如今仍然算完整,我们眼前的太妃墓,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了。”

“为啥?难道就没有其他宋朝墓了?”

岳观潮问道。

“这话你问对了,我们打着灯笼找,都未必能找到同类型的宋朝墓。”

他顿了顿,语气神秘起来,解释起其中的道路:“当年,金人曾经将北方的贵族墓盗窃一空,但凡是个大点的地主墓,也被盗得七七八八了,至于元人灭金国后,又很快挥师南下灭了南宋,贵族杨琏真迦又将南宋的贵族墓给盗窃一空……”

这期间的民间悲愤暂且不提,宋朝贵族墓频繁被盗,也变相地让当时的百姓和士绅养成了薄葬风气,免得死后被盗墓贼惦记,再遭一茬罪。

到此为止,宋朝贵族墓基本上算是被洗劫没了,想再进宋朝墓,要么是已经被盗窃的贵族墓,要么就是没什么价值的平民墓,最多从里面刮出一层土,什么都得不到。

这座墓室是在两宋之交建成,因为特殊的原因,金国人亲自建造了这座墓,也不至于再把墓给盗了,至于南宋这边,为了显示孝道和礼制,高宗皇帝也只能继续保护这座墓。

等元人灭金国和南宋后,这里的墓其实有很大程度会被盗掘,但是,地理位置又救了这座墓一命。

这里临近广西属于烟瘴之地,同时,比之江南环境封为险恶,在古代说是恶山恶水也不为过,元人拿下汉地后,这个地方属于湖广行省,少数民族众多,采用的是土司羁縻制度,哪怕是元人也在这些地方吃了不少亏,他们轻易不愿意到这里来。

就是真的来要盗墓,古代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很可能大型器械都运不进来,何以谈盗墓。

再加上元朝国祚短暂,这座墓在各种阴差阳错之下,也就被完整保留下来。

说到这里,孙大乔颇为感慨:“要说,玄武盖之下确实是洞天福地,无数南朝贵族墓全被盗,唯有这座宋朝墓留存,难道不就是佐证吗?从这一点来说,朝奉夫子确实有两把刷子。”

“你们想想,这座墓千年来沁在水气中,能保持原样着实不易,一直恒湿确实延长了他们的寿命,可遇不可求。”

“话是这么说,我们怎么过去?”

岳观潮拿起手电筒,仔细估摸着距离:根据光斑的大小来看,水阙墓宫距离我们的位置大概二百米。”

说完,他拿起石头丢进脚下的地下河,手电照耀下,可见石头下落五秒后,已经消失不见:“这个地下河估计水很深,想游过去基本不可能了。”

“我们也不能把独木船给抬到这里,现在,就得看看怎么过去最好。”

目前所面临的难题确实棘手,除了他们所站的埠口之外,其余地下河岸基本上站不下任何人,各处嶙峋曲折,无法建造埠口。

宋思媛看向溶洞解释道:“这个溶洞,就跟千叶岛差不多,溶洞之下很可能连接着某些地下湖泊,水深不可测,最好不要贸然下水,既然这座墓是金国所造,大概,是有某些通道可以进入水阙墓宫。”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