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八百二十五章:皇妃纪事

民国诡闻实录 第八百二十五章:皇妃纪事

作者:漆奥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8: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太太,那还望您多赐教,跟我们说说这玄书的来历。”金道长眼见胡老太认识这些东西,温和求告道。

胡老太太放下照片,眼神似乎放得很是长远,徐徐说道:“这事儿说起来可就长了,要从我胡家发家开始说起,你们可见到岗子前的牌坊了?”老太太见众人点点头,语气自豪起来:“这块牌坊,在黄田镇屹立千年了,打宋朝起就已经是我家的御赐牌坊,说起来,还要从宋朝时候说起。”胡家祖籍青州,在宋哲宗在位时,由青州迁来永明县,此后,胡家就在永明县广田镇安家落户。

虽说是外地之家,胡氏治家严谨、敦厚有道,也出过好几代举人,到了徽宗年间,家族底蕴积累十数年,终于出了个御前进士胡先和。

宋朝太祖曾立下规矩,刑不上大夫,要善待士大夫群体,若中了进士基本上就算是进入官僚阶层,成为士大夫中的一员。

胡先和中第后,先后担任文华阁学士、枢密院副使,因才华斐然,极善办事,常在徽宗御前行走,被徽宗赏识有加。

徽宗嘛,爱诗词歌赋,胜过爱处理政务。面圣时,徽宗偶然听胡大人提起过,家中有妹妹名为玉秀,才学冠时、毓秀钟惠,看过她的诗文后,更是觉得她名达宫掖,特地赐给御书。

圣人的御书,那可是天大的体面,胡大人倍感荣耀,就回到家乡建了一座才女楼,将宋徽宗的手书收藏进去,以供后代供奉瞻仰。

胡玉秀既然才学冠绝,又被宫廷知道了她的身份,自然也就被皇族看在眼里,宋徽宗早早就将她指婚给太子为侧妃,只待胡玉秀成年,就可以入宫伴驾。

数年后,胡玉秀长大成人,按照定亲约定,被选入北宋皇宫成为太子嫔。

此时的太子赵桓,宫中已经有很多妃嫔,她虽说是被徽宗赐婚入太子府,可到底只是因为才学受赏识,长相却并不出挑,甚至是极为普通,这也造成她在太子的宫中备受冷遇,入太子府七年,只被宠幸过三晚。

东宫其实就是缩小版的北宋皇宫,没有太子宠幸,过得基本上不怎么好,甚至说是清苦孤独。

这时候,胡玉秀想再从东宫出来,基本上就不太可能了,可她想起千里之外的家乡,确实很是思念,若是给家中递送书信表达自己的孤独,又怕给宫禁的太监宫女发现,被冠上怨怼官家的帽子,只得暂时憋下苦闷。

后来,日久天长,这些苦闷越积越多,胡玉秀的内心也越来越苦闷,她既是才女,又怎么会继续任由自己颓废下去,于是,利用自己习得的徽宗书法,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汉字变体文,女书。

这些文字多是菱形的

“多”

“鸟”形态,若竹叶鸟翅组合在一起,看起来极为轻灵隽永。最初,她怕宫禁中人不为她传信,只是把文字绣在手帕、丝绸、布料上,谎称是将徽宗的墨宝做成图纹,以赏赐绣品的方式,将这些东西送出皇宫。

这些女书到了家乡之后,会有人告诉她母亲和要好的姊妹,要按什么样的方式去拼写会意,又该怎么回信,由此,这才将心中的苦楚孤独,说给家人让家人都知道。

此后,她若想与家人联系,就以女书丝帕的方式将书信送回家乡,以解思亲之苦。

此时已经是宣和末年,金兵南下侵扰,虎视眈眈盯着中原的乐土,徽宗习惯了诗词歌赋、文雅生活,早已没了血性,听到金国攻宋吓得禅位给太子,自己一个人躲去行宫避难。

赵桓,就这样被不情不愿推上君主大位,他的妃嫔也都各自升为皇妃迁入皇宫,胡玉秀作为太子的妃嫔,在赵桓登基后,也从太子嫔晋位为胡皇妃,成为北宋宫廷中,养在金丝笼里的雀鸟。

白发宫女寂寞红,寂寥行宫说玄宗,她原以为若无意外,会像白发宫妃那样,直到自己老死,才能等来皇宫恩恤家人来见最后一面,但,人在时代中,难免被世道裹胁,往往身不由己。

成为胡皇妃不过两年,北宋国都汴京被攻破,金人在城中烧杀抢掠,付之一炬,可怜东京梦华城,经历此劫后繁华落尽,只剩断垣颓壁,北宋的皇帝、宗室、妃嫔、宗妇以及贵族、官僚,大概三千多人全都被掳掠北上,押送金国都城上京。

城破时,胡皇妃也被金人给押送到金国!一国最尊贵之人沦为阶下囚,别说是吃饱穿暖,就连性命都难保全,北上时,多有宫女和妃嫔因为路途艰险,倒下去就没再爬起来,金国人野蛮无礼,竟直接就地焚烧,洒落骨灰了事。

前面说道,金国人为夷狄中至贱者,他们本身就是还未开化的野蛮部落,北宋宗室到了上京后,等待他们的并非优待,而是更深层次的屈辱。

徽宗、钦宗被扒光衣服,披着羊皮行牵羊礼,跪谢金太宗降封他们为昏德公、重昏侯,至于他们的妃嫔,要么给赏赐给贵族,要么去发配到洗衣院做苦力,甚至,金太宗觊觎朱皇后美色,要强纳朱皇后为妃嫔。

降后为妃,还要委身于他,朱皇后不忍屈辱,当夜选择投河自尽,胡皇妃当时正是照顾朱皇后之人,见徽宗、钦宗如缩头乌龟般懦弱无能,连句硬话都不敢说,悲上心头也投缳而亡。

比起她们的忠贞刚烈,北宋满朝王公贵族、妃嫔命妇就显得有些苟且偷生,宁愿蒙受屈辱都要活着,相比之下,金太宗反倒对朱皇后和胡皇妃刮目相看,称赞

“怀清履洁,得一以贞,众醉独醒,不屈其节,永垂轸恤。”金国人纵然卑劣下贱,也敬佩忠贞刚烈之人,金太宗就把朱皇后封为靖康郡贞节夫人,同时,也把胡皇妃封为金城郡贞节夫人,准予发回原籍安葬。

此后,朱皇后和胡皇妃的尸体,就被金国将军沿江南下,一路护送到各自的家乡入土为安。

胡玉秀活着的时候没有回来,死了却被人风光埋葬,甚至,还因为这个,被金国人特地表彰,连家人都被保护起来。

她的这座墓,就叫皇妃坟,也叫娘娘墓,金国人还在村口树了一个金城郡贞节夫人的牌坊。

后来,宋高宗复国南宋,为褒奖她的为国守节,帮她改了封号,册封为靖康贞节太妃,同时准予建庙受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